1940年8月18日。盂蘭盆節。
上海。虹口。東江灣路1號。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司令部。
一間日式會客室裏,一個身著傳統和服的樂伎正跪坐在裝著地暖的木地板上,吹奏著日本傳統木管樂器——尺八。
曲調悲壯傷感,尺八如泣如訴。整個會客室,籠罩著一份肅穆和安寧。
在樂伎對麵,幾個頸部和手指都塗成白色、身著和服的舞伎,正隨著音樂,緩緩地跳著“盆踴”舞蹈:塗滿胭脂的嘴唇死死咬住手巾,左手握持手巾,右手則往下輕輕做甩手狀。
舞伎兩邊,分別坐著兩個日本中年男人,穿著和服,麵對麵跪坐著。他們麵前的幾案上,各自擺放著一瓶白鶴清酒和幾碟下酒菜,一邊聽著樂曲,一邊跟著旋律輕輕吟唱: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櫻花,綻放於同一軍校的庭院。
血肉相連不分伯仲,如此投緣卻為何不得不分離。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櫻花,綻放於同一航空隊的庭院。
仰望著如火焰燃燒般的南空的夕陽,卻再也等不到你迴來的那架戰機。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櫻花,就此離別,一同散落吧。
花之都的靖國神社啊,讓我們在春天的櫻花樹枝上再一次相會,再一次絢爛綻放吧。”(1)
“山本君,為了奧田君,請滿飲此杯!”右邊的男子身材清瘦,頭皮錚亮,碩大的鼻子下,精心留著一縷圓形胡須,倒八字眉下,一雙眼睛讓人不寒而栗。此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日軍駐支那方麵軍參謀長板垣征四郎大將。
他對麵的男子也是光頭,額頭寬廣,一字眉下,眼睛銳利深邃,鼻子方正,下巴寬大,但他臉收拾得很幹淨,看上去比板垣征四郎年輕英俊一些。此人就是日本海軍大臣山本五十六大將。
山本五十六將酒杯雙手舉過頭頂,輕輕地灑向榻榻米。
板垣征四郎也如法炮製。
山本五十六放下酒杯,輕輕地鼓掌。
樂伎馬上停止了吹奏,微微起身,一個深鞠躬,然後收起尺八,一揮手,舞伎們立即踏上木屐,碎步走出房間,再輕輕關上門。
山本五十六拿起案幾旁一張《thenewyorktimes》,看著上麵醒目的標題:“thekingofbombinginjapanwasshotdeadinchina”,不由得心生感歎:“與支那開戰數年,我大日本勇士殉國太多了!陸軍、海軍航空隊的‘四大天王’,這都是大日本帝國的精英,沒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卻都命喪‘支那’(2),怎麽讓人惋惜。”
聽山本這麽一說,板垣征四郎也拿起案幾旁的《讀賣新聞》,頭版頭條就是:“爆擊之王殞歿支那西南。”板垣仔仔細細讀完報道,除了對奧田喜久司溢美之詞外,沒有提供什麽太多信息。
”山本君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愚會晤,定是有重要實情相告吧?”板垣征四郎開門見山。兩位都是久經殺戮的大將,早已對死亡習以為常,的確沒有必要為一個大佐的陣亡而過多傷感。
“板垣君,請問造成奧田大佐陣亡的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麽?”山本五十六反問道。
“愚對航空之事不明白,請山本君賜教。”板垣征四郎微微鞠躬。
“日本是個島國,也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海洋國家,海洋是大和民族安生立命之所。明治維新以來,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使得日本徹底脫亞入歐,實現了大和民族的振興和日本帝國的騰飛。這兩場戰爭,都是海軍的傑作。可以說,海軍是大日本帝國的護國柱石。”山本五十六沒有直接迴答板垣征四郎的問題,而是侃侃而談,“但自從‘支那事變’(3)以來,陸軍節節勝利,其中一些將領有些得意忘形,以為光靠陸軍,就能實現大東亞共榮圈,這個錯誤觀念有越來越擴張之勢,板垣君要多加注意啊!”
作為“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的一手炮製者,板垣征四郎自然是陸軍致勝的忠實擁躉。但今天海軍大臣山本五十六單獨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宴請他,並用教訓的語氣和他說上這麽一番嚴肅的話,他覺得山本是抱有目的而來。但他是出於什麽目的?是不是奉了天皇的諭旨?還是內閣對支那問題有了新策略?
板垣征四郎頓時小心翼翼起來。他再次微微鞠躬:“山本君有何高見,請明示。”
“七七事變”爆發時,板垣征四郎曾誇下海口,“三個月滅亡支那”。武漢會戰後,日軍盡管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由於戰線過長,兵源不足,再也無力繼續發動進攻,陷入了日本軍部最不希望的相持戰。他的狂言成為了日本內閣重臣的笑柄,也引起了天皇的不滿,被趕出了最高決策層,被委任為中國派遣軍參謀長這一虛職。所以,在如日中天的海軍大臣山本五十六麵前,板垣征四郎顯得低調順從。
山本五十六對板垣征四郎的謙恭表現非常滿意,談話於是進一步深入了下去:“大日本帝國,南麵有美屬菲律賓、英屬馬來亞和婆羅洲、再過去是荷屬印度尼西亞;東麵是支那,北麵還有一頭虎視眈眈的北極熊,整個就是一個‘abcd’包圍圈(4),要建立以大日本帝國主導的新秩序,勢必要和這幫列強衝突。帝國處境艱難啊!
板垣君,不妨給你透個底,帝國在日清、日俄和一戰積累的家底,已經消耗完畢,黃金、白銀和外匯儲備消耗殆盡,最關鍵的是軍工生產出現了嚴重問題,帝國陸軍在支那戰場每年要消耗數十萬噸彈藥,軍火生產百分之七十用在彈藥製造上,海軍新建艦艇越來越少,訓練、維護強度也大為降低,這樣下去海軍戰鬥力如何保障?我就奇怪,支那怎麽那麽多人,那麽多軍隊,怎麽要消耗那麽多彈藥!看來,支那人是要用他們的肉體,拖垮帝國經濟。
為了製造這些彈藥,鋼鐵和石油供應也日趨緊張,帝國現在全依賴從美國進口,但美國政府對日的態度越來越強硬,就怕哪一天,掐斷對帝國石油和鋼鐵出口,那我們就麻煩大了。”
“山本君是說,帝國戰略重心有所改變,北進還是南下?”板垣征四郎從山本的談話中嗅出了點什麽,試探著問道。
“滿洲真是好地方,能出產和法國波爾多媲美的釀酒葡萄!”山本五十六沒有直接迴答,而是晃動著高腳玻璃杯,看著杯中寶石色的紅葡萄酒感歎道,“北進還是南下,即將召開的禦前會議會定奪。作為帝國軍人,我們服從命令就是。當下,是要拿下這個‘c’!與支那的地大物博相比,滿洲就不值得一提。如果支那豐富的資源和龐大的人口能為帝國利益服務,那麽,帝國主導的亞洲新秩序一定會來臨。”
山本五十六這番煽動性的講話激起了板垣征四郎骨子裏的軍國主義狂熱,他頓時興奮起來:“山本君對支那戰事有何指教?”
抿了一口清酒:“武漢會戰,沒有達成圍殲支那重兵集團、摧毀支那軍火工業的目的,反而讓蔣光頭帶著三百萬大軍和成套的兵工廠躲進了西南一隅,”山本五十六將攤開的手掌握成了拳頭,“現在支那軍由攤開的手掌,縮成了拳頭,更加上支那西南山地崎嶇,氣候濕熱,不利於我帝國陸軍作戰,地麵取勝的希望渺茫了。”
板垣征四郎當年是橫掃中國東北和華北的陸軍師團長,“板垣師團”一路所向披靡,曾是中國軍隊的噩夢,對於陸軍作戰他更有發言權。按照陸軍最初戰略,是從山西向西向北進軍,威逼支那西南、西北軍閥就範,和當年元朝滅亡南宋一樣,實現大包抄。但日本海軍陸戰隊急於表現,在淞滬和支那精銳的中央軍發生了衝突,戰鬥規模越來越大,以至於日本軍部不得不抽調精銳日軍陸軍從金山衛登陸,支援海軍陸戰隊。再加上中共的八路軍在山西開展了一係列遊擊戰,使得最初計劃落空,日本陸軍不得已沿著長江,由東向西進攻,導致了目前這個結局。
上海。虹口。東江灣路1號。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司令部。
一間日式會客室裏,一個身著傳統和服的樂伎正跪坐在裝著地暖的木地板上,吹奏著日本傳統木管樂器——尺八。
曲調悲壯傷感,尺八如泣如訴。整個會客室,籠罩著一份肅穆和安寧。
在樂伎對麵,幾個頸部和手指都塗成白色、身著和服的舞伎,正隨著音樂,緩緩地跳著“盆踴”舞蹈:塗滿胭脂的嘴唇死死咬住手巾,左手握持手巾,右手則往下輕輕做甩手狀。
舞伎兩邊,分別坐著兩個日本中年男人,穿著和服,麵對麵跪坐著。他們麵前的幾案上,各自擺放著一瓶白鶴清酒和幾碟下酒菜,一邊聽著樂曲,一邊跟著旋律輕輕吟唱: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櫻花,綻放於同一軍校的庭院。
血肉相連不分伯仲,如此投緣卻為何不得不分離。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櫻花,綻放於同一航空隊的庭院。
仰望著如火焰燃燒般的南空的夕陽,卻再也等不到你迴來的那架戰機。
我和你就像同期的櫻花,就此離別,一同散落吧。
花之都的靖國神社啊,讓我們在春天的櫻花樹枝上再一次相會,再一次絢爛綻放吧。”(1)
“山本君,為了奧田君,請滿飲此杯!”右邊的男子身材清瘦,頭皮錚亮,碩大的鼻子下,精心留著一縷圓形胡須,倒八字眉下,一雙眼睛讓人不寒而栗。此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日軍駐支那方麵軍參謀長板垣征四郎大將。
他對麵的男子也是光頭,額頭寬廣,一字眉下,眼睛銳利深邃,鼻子方正,下巴寬大,但他臉收拾得很幹淨,看上去比板垣征四郎年輕英俊一些。此人就是日本海軍大臣山本五十六大將。
山本五十六將酒杯雙手舉過頭頂,輕輕地灑向榻榻米。
板垣征四郎也如法炮製。
山本五十六放下酒杯,輕輕地鼓掌。
樂伎馬上停止了吹奏,微微起身,一個深鞠躬,然後收起尺八,一揮手,舞伎們立即踏上木屐,碎步走出房間,再輕輕關上門。
山本五十六拿起案幾旁一張《thenewyorktimes》,看著上麵醒目的標題:“thekingofbombinginjapanwasshotdeadinchina”,不由得心生感歎:“與支那開戰數年,我大日本勇士殉國太多了!陸軍、海軍航空隊的‘四大天王’,這都是大日本帝國的精英,沒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卻都命喪‘支那’(2),怎麽讓人惋惜。”
聽山本這麽一說,板垣征四郎也拿起案幾旁的《讀賣新聞》,頭版頭條就是:“爆擊之王殞歿支那西南。”板垣仔仔細細讀完報道,除了對奧田喜久司溢美之詞外,沒有提供什麽太多信息。
”山本君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愚會晤,定是有重要實情相告吧?”板垣征四郎開門見山。兩位都是久經殺戮的大將,早已對死亡習以為常,的確沒有必要為一個大佐的陣亡而過多傷感。
“板垣君,請問造成奧田大佐陣亡的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麽?”山本五十六反問道。
“愚對航空之事不明白,請山本君賜教。”板垣征四郎微微鞠躬。
“日本是個島國,也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海洋國家,海洋是大和民族安生立命之所。明治維新以來,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使得日本徹底脫亞入歐,實現了大和民族的振興和日本帝國的騰飛。這兩場戰爭,都是海軍的傑作。可以說,海軍是大日本帝國的護國柱石。”山本五十六沒有直接迴答板垣征四郎的問題,而是侃侃而談,“但自從‘支那事變’(3)以來,陸軍節節勝利,其中一些將領有些得意忘形,以為光靠陸軍,就能實現大東亞共榮圈,這個錯誤觀念有越來越擴張之勢,板垣君要多加注意啊!”
作為“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的一手炮製者,板垣征四郎自然是陸軍致勝的忠實擁躉。但今天海軍大臣山本五十六單獨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宴請他,並用教訓的語氣和他說上這麽一番嚴肅的話,他覺得山本是抱有目的而來。但他是出於什麽目的?是不是奉了天皇的諭旨?還是內閣對支那問題有了新策略?
板垣征四郎頓時小心翼翼起來。他再次微微鞠躬:“山本君有何高見,請明示。”
“七七事變”爆發時,板垣征四郎曾誇下海口,“三個月滅亡支那”。武漢會戰後,日軍盡管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由於戰線過長,兵源不足,再也無力繼續發動進攻,陷入了日本軍部最不希望的相持戰。他的狂言成為了日本內閣重臣的笑柄,也引起了天皇的不滿,被趕出了最高決策層,被委任為中國派遣軍參謀長這一虛職。所以,在如日中天的海軍大臣山本五十六麵前,板垣征四郎顯得低調順從。
山本五十六對板垣征四郎的謙恭表現非常滿意,談話於是進一步深入了下去:“大日本帝國,南麵有美屬菲律賓、英屬馬來亞和婆羅洲、再過去是荷屬印度尼西亞;東麵是支那,北麵還有一頭虎視眈眈的北極熊,整個就是一個‘abcd’包圍圈(4),要建立以大日本帝國主導的新秩序,勢必要和這幫列強衝突。帝國處境艱難啊!
板垣君,不妨給你透個底,帝國在日清、日俄和一戰積累的家底,已經消耗完畢,黃金、白銀和外匯儲備消耗殆盡,最關鍵的是軍工生產出現了嚴重問題,帝國陸軍在支那戰場每年要消耗數十萬噸彈藥,軍火生產百分之七十用在彈藥製造上,海軍新建艦艇越來越少,訓練、維護強度也大為降低,這樣下去海軍戰鬥力如何保障?我就奇怪,支那怎麽那麽多人,那麽多軍隊,怎麽要消耗那麽多彈藥!看來,支那人是要用他們的肉體,拖垮帝國經濟。
為了製造這些彈藥,鋼鐵和石油供應也日趨緊張,帝國現在全依賴從美國進口,但美國政府對日的態度越來越強硬,就怕哪一天,掐斷對帝國石油和鋼鐵出口,那我們就麻煩大了。”
“山本君是說,帝國戰略重心有所改變,北進還是南下?”板垣征四郎從山本的談話中嗅出了點什麽,試探著問道。
“滿洲真是好地方,能出產和法國波爾多媲美的釀酒葡萄!”山本五十六沒有直接迴答,而是晃動著高腳玻璃杯,看著杯中寶石色的紅葡萄酒感歎道,“北進還是南下,即將召開的禦前會議會定奪。作為帝國軍人,我們服從命令就是。當下,是要拿下這個‘c’!與支那的地大物博相比,滿洲就不值得一提。如果支那豐富的資源和龐大的人口能為帝國利益服務,那麽,帝國主導的亞洲新秩序一定會來臨。”
山本五十六這番煽動性的講話激起了板垣征四郎骨子裏的軍國主義狂熱,他頓時興奮起來:“山本君對支那戰事有何指教?”
抿了一口清酒:“武漢會戰,沒有達成圍殲支那重兵集團、摧毀支那軍火工業的目的,反而讓蔣光頭帶著三百萬大軍和成套的兵工廠躲進了西南一隅,”山本五十六將攤開的手掌握成了拳頭,“現在支那軍由攤開的手掌,縮成了拳頭,更加上支那西南山地崎嶇,氣候濕熱,不利於我帝國陸軍作戰,地麵取勝的希望渺茫了。”
板垣征四郎當年是橫掃中國東北和華北的陸軍師團長,“板垣師團”一路所向披靡,曾是中國軍隊的噩夢,對於陸軍作戰他更有發言權。按照陸軍最初戰略,是從山西向西向北進軍,威逼支那西南、西北軍閥就範,和當年元朝滅亡南宋一樣,實現大包抄。但日本海軍陸戰隊急於表現,在淞滬和支那精銳的中央軍發生了衝突,戰鬥規模越來越大,以至於日本軍部不得不抽調精銳日軍陸軍從金山衛登陸,支援海軍陸戰隊。再加上中共的八路軍在山西開展了一係列遊擊戰,使得最初計劃落空,日本陸軍不得已沿著長江,由東向西進攻,導致了目前這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