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誌揚是和王樹明一起來的。周至柔不想當著下屬的麵申飭王樹明,故讓他在侍從室等候。
陪同高誌揚一起進來的,還有侍從室主任賀耀祖。在他身後,還跟隨著四個侍衛,抬進來兩個大木箱。
兩個箱子似乎都很沉,四個身強力壯的侍衛抬起來都很費勁。
“這是薛伯陵差人送過來的。是當地陸軍搜山時,發現的日機殘骸。你們都是內行,看看吧。”蔣中正說道。
侍衛打開第一個箱子,將裏麵的東西一件件擺在客廳地板上。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被煙火熏黑的鐵皮。周至柔蹲下身,用手中的白手套擦去上麵的煙垢,十二個“小太陽”分成三排,整整齊齊排列著,斷口處似乎還有“小太陽”殘跡。這就意味著這架飛機至少參與了12次轟炸,是日軍航空隊的“功勳戰機”。
第二件是航空瞄準鏡。盡管被摔得麵目全非,但在王樹明這些行家眼裏,這個瞄準鏡還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第三件是航空照相機,也是摔得一塌糊塗,但旁邊堅固的膠片盒還完好。王樹明如獲至寶,如果能將其照片洗印出來,對日軍轟炸戰術、炸彈毀傷效果會有更觀的了解。
還有兩隻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槍,木質護手被燒得腳黑,槍身呈紅黑色,應是日本飛行員的配槍。
但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是一把日本武士刀。刀鞘已被完全燒毀,但刀鋒依然閃著冷冷寒光。刀把上鑲嵌的菊花圖案,引起了賀耀祖的注意。他掏出一方手帕,小心地擦拭著刀把上蒙著的煙垢,圖案清晰地顯露出來,那是一個菊花圖案——日本皇家禦用圖案!
賀耀祖連忙用手帕擦拭刀身,刀身上果然鐫刻有銘文:“昭和十四年,日本天皇禦賜靖國刀。靖繁謹作。”
賀耀祖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他知道這把刀,對日本軍人的意義。他心裏不由得一動,趕緊命令道:“快把第二隻箱子打開,看看刀的主人是誰。”
第二個箱子裏,最顯著的位置,放著一個銅質印章,賀耀祖拿起一看,上麵是日文銘文,篆刻的是“爆擊之王”四個字!
另外,還有三個鋼製銘牌,那是飛行官掛在脖子上做身份識別用的。
周至柔拿起一看,第一個銘牌上刻的是“森千代次,”第二個銘牌刻的是“細川直三郎”,這兩個人,周至柔不太熟悉,但拿起第三個銘牌,周至柔頓時愣住了,作為多年老對手,周至柔太熟悉此人了,不由得出聲叫道:“怎麽是他!”
“百福,這個人很有名嗎?”蔣中正問道。
“委座,銘牌上篆刻著‘奧田喜久司’,此人是日本海軍航空兵大佐,曾任日海軍航空本部總務部第一課長,我在法國留學時曾和他有過一麵之緣。”周至柔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此人精通轟炸戰術,是日軍戰略轟炸理論倡導者,在日本海軍界享有“爆擊之王”的聲譽。民國二十七年,任日本海軍第13航空隊司令官,曾多次指揮和參與轟炸南京、武漢、重慶等地,對我軍民犯下了屢屢暴行,此次被我擊斃,實乃罪有應得!”
“這麽說,樹明和誌揚兩名空中勇士又立下了大功!”蔣中正也興奮起來,他喚過戴笠,“雨農,你將另外兩名被擊斃的日軍飛行員身份查清楚;耀祖,你將這些證物好好整理,下午召開一場記者招待會,請各大報社記者,尤其要請到英美和蘇俄等外國記者,向他們展示這些證物,揭露日軍的侵華暴行,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百福,這次轟炸造成的損失,統計出來了嗎?”
“這次日軍轟炸的主要目標是黃山、曾家岩、楊柳街和蘇聯領事館,建築物損傷不是很嚴重,倒是人員傷亡超過千人。”周至柔沉痛地說。
“那周先生和金九先生可安好?”蔣中正緊張地問。
“八路軍辦事處、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和蘇聯領事館都建有專門的防空洞,成員基本沒受到傷害,隻是這附近一個公共防空洞由於聚集人數太多,解除空襲警報時間過長,導致了嚴重窒息,死傷了數百民眾。是卑職沒有識破日軍的陰謀,請求委座處分!”周至柔顯得非常痛心。
“百福,這不怪你,要怪,就得怪日本軍閥太狡猾、太殘忍!”蔣中正寬慰道,“轟炸這三個目標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想方設法離間國府與中共和朝鮮同誌的關係,這也表明,我們內部還是有內奸,不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剛剛才搬遷到楊柳街,敵人怎麽可能知道?雨農,這是你的職責。咦,你在看什麽?”蔣中正一扭頭,發現戴笠正蹲在地上,看著一副殘破的航空圖呆若木雞。
被燒得隻剩下一點角落的航圖上,清晰地用紅圈標注著“空防司令部”、“蔣介石公館”、“周至柔公館”等絕密敏感目標!作為反間諜機關的首腦,頓時感覺到有一座大山壓在自己心頭上。
“校長,老師,你們的住所又被暴露了,要不再轉移吧!”戴笠建議道。其實他自己覺得這也是一句空話,內奸沒被徹底清除,轉移到哪裏會安全?
蔣中正沉思片刻,然後說道:“耀祖,在記者招待會上,你將這個殘破的航圖也展示給記者,讓他們發到報紙上去。雨農,你不是破獲了一部特務電台嗎?用這個暴露電台的唿號和密碼發報,就說國民政府首腦機關都在黃山,我們也給他來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
重慶。國際俱樂部。
偌大的舞池裏沒有靚男倩女,兩個大木箱放在中央,周圍擺滿了各種證物,最顯眼的位置,放著一把日本武士刀、一個印章、一份殘破的航圖,還有三個鋼製銘牌。
圍繞舞池的,是各路記者,鎂光燈不停著閃爍,將這些罪證攝入鏡頭。
“各位記者,先生們,女士們!今天國府召開記者招待會,是向諸位鄭重宣布:日軍號稱‘爆擊之王’的奧田喜久司大佐,日前進犯我重慶上空,返程途中,被我忠勇的空軍攔截擊斃。至此,日本陸軍、海軍航空兵的‘射擊之王’和‘爆擊之王’全部被我空軍擊斃。我們再次正告日本飛賊,膽敢再犯我中華領空,必將和‘四大天王’的下場一樣,有來無迴。”賀耀祖在麥克風前,說得慷慨激昂,“現在向你們展示的,是被我英勇空軍擊落的奧田座機的證物:此次擊斃的除了奧田喜久司,還有兩名同機的飛行官:一位是森千代次大尉,淞滬會戰一開始,他就投入了侵華戰爭,任日海軍鹿屋航空隊轟炸飛行隊第3分隊長,曾空襲南京、武漢、重慶、梁山等地;一位是細川直三郎大尉,曾任日海軍木更津航空隊第3分隊長,曾襲擊南京、蘭州等地。他們都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最終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少中國記者眼中飽含熱淚。
“但令人痛心的是,此次轟炸,造成我無辜平民大量傷亡,”何耀祖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將帶諸位記者現場參觀日本轟炸後的遺址,揭露日本飛機屠殺中國平民的反人類暴行。並通過各位記者向全世界愛好和平的政府和國民唿籲,從道義和行動上,抵製和譴責日本法西斯的戰爭罪行,支持中國政府和國民抗擊侵略的正義事業!”
陪同高誌揚一起進來的,還有侍從室主任賀耀祖。在他身後,還跟隨著四個侍衛,抬進來兩個大木箱。
兩個箱子似乎都很沉,四個身強力壯的侍衛抬起來都很費勁。
“這是薛伯陵差人送過來的。是當地陸軍搜山時,發現的日機殘骸。你們都是內行,看看吧。”蔣中正說道。
侍衛打開第一個箱子,將裏麵的東西一件件擺在客廳地板上。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被煙火熏黑的鐵皮。周至柔蹲下身,用手中的白手套擦去上麵的煙垢,十二個“小太陽”分成三排,整整齊齊排列著,斷口處似乎還有“小太陽”殘跡。這就意味著這架飛機至少參與了12次轟炸,是日軍航空隊的“功勳戰機”。
第二件是航空瞄準鏡。盡管被摔得麵目全非,但在王樹明這些行家眼裏,這個瞄準鏡還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第三件是航空照相機,也是摔得一塌糊塗,但旁邊堅固的膠片盒還完好。王樹明如獲至寶,如果能將其照片洗印出來,對日軍轟炸戰術、炸彈毀傷效果會有更觀的了解。
還有兩隻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槍,木質護手被燒得腳黑,槍身呈紅黑色,應是日本飛行員的配槍。
但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是一把日本武士刀。刀鞘已被完全燒毀,但刀鋒依然閃著冷冷寒光。刀把上鑲嵌的菊花圖案,引起了賀耀祖的注意。他掏出一方手帕,小心地擦拭著刀把上蒙著的煙垢,圖案清晰地顯露出來,那是一個菊花圖案——日本皇家禦用圖案!
賀耀祖連忙用手帕擦拭刀身,刀身上果然鐫刻有銘文:“昭和十四年,日本天皇禦賜靖國刀。靖繁謹作。”
賀耀祖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他知道這把刀,對日本軍人的意義。他心裏不由得一動,趕緊命令道:“快把第二隻箱子打開,看看刀的主人是誰。”
第二個箱子裏,最顯著的位置,放著一個銅質印章,賀耀祖拿起一看,上麵是日文銘文,篆刻的是“爆擊之王”四個字!
另外,還有三個鋼製銘牌,那是飛行官掛在脖子上做身份識別用的。
周至柔拿起一看,第一個銘牌上刻的是“森千代次,”第二個銘牌刻的是“細川直三郎”,這兩個人,周至柔不太熟悉,但拿起第三個銘牌,周至柔頓時愣住了,作為多年老對手,周至柔太熟悉此人了,不由得出聲叫道:“怎麽是他!”
“百福,這個人很有名嗎?”蔣中正問道。
“委座,銘牌上篆刻著‘奧田喜久司’,此人是日本海軍航空兵大佐,曾任日海軍航空本部總務部第一課長,我在法國留學時曾和他有過一麵之緣。”周至柔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此人精通轟炸戰術,是日軍戰略轟炸理論倡導者,在日本海軍界享有“爆擊之王”的聲譽。民國二十七年,任日本海軍第13航空隊司令官,曾多次指揮和參與轟炸南京、武漢、重慶等地,對我軍民犯下了屢屢暴行,此次被我擊斃,實乃罪有應得!”
“這麽說,樹明和誌揚兩名空中勇士又立下了大功!”蔣中正也興奮起來,他喚過戴笠,“雨農,你將另外兩名被擊斃的日軍飛行員身份查清楚;耀祖,你將這些證物好好整理,下午召開一場記者招待會,請各大報社記者,尤其要請到英美和蘇俄等外國記者,向他們展示這些證物,揭露日軍的侵華暴行,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百福,這次轟炸造成的損失,統計出來了嗎?”
“這次日軍轟炸的主要目標是黃山、曾家岩、楊柳街和蘇聯領事館,建築物損傷不是很嚴重,倒是人員傷亡超過千人。”周至柔沉痛地說。
“那周先生和金九先生可安好?”蔣中正緊張地問。
“八路軍辦事處、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和蘇聯領事館都建有專門的防空洞,成員基本沒受到傷害,隻是這附近一個公共防空洞由於聚集人數太多,解除空襲警報時間過長,導致了嚴重窒息,死傷了數百民眾。是卑職沒有識破日軍的陰謀,請求委座處分!”周至柔顯得非常痛心。
“百福,這不怪你,要怪,就得怪日本軍閥太狡猾、太殘忍!”蔣中正寬慰道,“轟炸這三個目標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想方設法離間國府與中共和朝鮮同誌的關係,這也表明,我們內部還是有內奸,不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剛剛才搬遷到楊柳街,敵人怎麽可能知道?雨農,這是你的職責。咦,你在看什麽?”蔣中正一扭頭,發現戴笠正蹲在地上,看著一副殘破的航空圖呆若木雞。
被燒得隻剩下一點角落的航圖上,清晰地用紅圈標注著“空防司令部”、“蔣介石公館”、“周至柔公館”等絕密敏感目標!作為反間諜機關的首腦,頓時感覺到有一座大山壓在自己心頭上。
“校長,老師,你們的住所又被暴露了,要不再轉移吧!”戴笠建議道。其實他自己覺得這也是一句空話,內奸沒被徹底清除,轉移到哪裏會安全?
蔣中正沉思片刻,然後說道:“耀祖,在記者招待會上,你將這個殘破的航圖也展示給記者,讓他們發到報紙上去。雨農,你不是破獲了一部特務電台嗎?用這個暴露電台的唿號和密碼發報,就說國民政府首腦機關都在黃山,我們也給他來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
重慶。國際俱樂部。
偌大的舞池裏沒有靚男倩女,兩個大木箱放在中央,周圍擺滿了各種證物,最顯眼的位置,放著一把日本武士刀、一個印章、一份殘破的航圖,還有三個鋼製銘牌。
圍繞舞池的,是各路記者,鎂光燈不停著閃爍,將這些罪證攝入鏡頭。
“各位記者,先生們,女士們!今天國府召開記者招待會,是向諸位鄭重宣布:日軍號稱‘爆擊之王’的奧田喜久司大佐,日前進犯我重慶上空,返程途中,被我忠勇的空軍攔截擊斃。至此,日本陸軍、海軍航空兵的‘射擊之王’和‘爆擊之王’全部被我空軍擊斃。我們再次正告日本飛賊,膽敢再犯我中華領空,必將和‘四大天王’的下場一樣,有來無迴。”賀耀祖在麥克風前,說得慷慨激昂,“現在向你們展示的,是被我英勇空軍擊落的奧田座機的證物:此次擊斃的除了奧田喜久司,還有兩名同機的飛行官:一位是森千代次大尉,淞滬會戰一開始,他就投入了侵華戰爭,任日海軍鹿屋航空隊轟炸飛行隊第3分隊長,曾空襲南京、武漢、重慶、梁山等地;一位是細川直三郎大尉,曾任日海軍木更津航空隊第3分隊長,曾襲擊南京、蘭州等地。他們都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最終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少中國記者眼中飽含熱淚。
“但令人痛心的是,此次轟炸,造成我無辜平民大量傷亡,”何耀祖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將帶諸位記者現場參觀日本轟炸後的遺址,揭露日本飛機屠殺中國平民的反人類暴行。並通過各位記者向全世界愛好和平的政府和國民唿籲,從道義和行動上,抵製和譴責日本法西斯的戰爭罪行,支持中國政府和國民抗擊侵略的正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