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傅正範,正和預四師的其他官兵一樣,肩上挑著沉甸甸的擔子,急匆匆奔走在通往前沿的蜿蜒崎嶇山路上。
麵對著空中日軍的狂轟濫炸和地麵日軍兩個精銳師團的夾擊,負責防守夷陵防線的七十五軍苦苦支撐了一天,損失極為慘重,告急電報如雪片般地飛往江防指揮部和重慶軍委會,前線急需補充彈藥和兵員員,還有大量傷員需要後送治療。
作為後勤保障的預四師責無傍貸。重慶軍委會和江防指揮部就將這副重擔交在傅正範的肩膀上。
預4師實際上就是一個大的搬運隊,因為75軍防區都在山區,基本上沒有一條像樣道路,運輸基本上要靠人馱肩扛,所以就征集了幾千川東“擔擔手”,組成“預4師”,充當運輸工作,實際上就是一幫穿軍裝、吃皇糧不拿錢的“挑夫”。當然,這個既沒有立功機會、有沒有油水可撈,又苦又累的部隊主官的烏紗帽,就落到了老實巴交的傅正範頭上,當他黃埔一期的同學都紛紛晉升為少將、中將時,他這位經曆過徐州、武漢和隨棗三次會戰的團長卻還隻是一名上校。
傅正範倒沒計較這些,而是將全部身心,投入到練兵上。
說來也可笑,七千多人的預4師,真正有作戰能力的隻有一個直屬警衛營。這五百多號人,是傅正範從老部隊帶過來的,算是自己的嫡係。其他的“兵”,甚至連槍都沒碰過。
軍部倉庫裏,有的是嶄新的中正式步槍。但倉庫所有物資的調配,都是由軍長和軍後勤處長說的算,傅正範連動用一杆槍的權利都沒有。
好在每個“擔擔手”都有一條自己稱心如意的扁擔,傅正範拿這個扁擔當槍,練習隊列、瞄準和刺殺,也搞得像模像樣。
白天的預四師,遭受了滅頂之災:敵機空中跟蹤運輸隊的路線,追溯到了預四師師部和後勤洞窟,將師部炸成一片火海,參謀長和師部機關人員死傷殆盡,幸運的是,當時傅正範親自在洞窟倉庫裏,和士兵一起搬運彈藥,才僥幸躲過一劫。
既然白天無法補給,預四師隻有利用夜色掩護,悄悄地將彈藥補給送上前沿。按照以往作戰經驗,傅正範知道,開戰前日軍的炮兵就已將通往前沿的主要通道標定了射擊諸元,即使是晚上,運輸隊也有可能遭到鬼子冷炮的襲擊,傅正範絲毫不敢大意,故決定親自帶隊上前線。
所幸的是,預四師征召的大多數是川東鄂西本地的山民,不少是打柴的農戶獵戶,熟悉一些隱秘的山間小路。其中一個營長陳大貴自告奮勇,主動找到傅正範,希望帶路從一條隱秘小道往七十五軍最突出部——第六師十七團陣地運送補給。
傅正範大喜過望,親自帶著一個補給營,在師部殘存的警衛連護送下,摸黑出發。
預四師是一支暫編部隊,除了軍官和一些傷愈歸隊的老兵打過仗外,絕大多數士兵就是每天從事背送彈藥糧食,挖掘戰壕溝塹和抬運傷員烈士等繁重體力工作。與其說是士兵,倒不如叫做苦力更合適。
五百多名苦力每個人肩上都挑著一條扁擔,扁擔兩頭,不是彈藥就是糧食,足有百八十斤,除此之外,一些苦力還背著擔架,準備後撤傷員。大部隊沿著一條灌木叢生的偏僻山路,前往第六師前沿陣地運送補給。在預四師師部沒有被轟炸之前,傅正範得到的情報就是第六師防禦陣地戰事最為激烈,損失也最為慘重,補給需求也最為迫切。
從前半夜走到後半夜,汗水和露水打濕了每個人軍服。前麵的火光越來越亮,也就意味著離前線越來越近。
傅正範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但接近前沿,傅正範的感覺就越異樣!
陣地周邊竟然沒有警戒哨,發現運輸隊上來也沒人前來接應,甚至一路上連盤問口令也沒有。
等補給隊摸入戰壕,傅正範吃驚發現,戰壕裏已是空無一人!他腦子頓時“嗡”地一下,前沿部隊撤離怎麽也不通知預四師一聲?自己帶著這幾百名幾乎沒有武裝的苦力,上到前沿陣地不是白白送死?
苦力們放下擔子,來不及揉一揉紅腫的肩膀,捶一捶酸脹的腰背,都齊刷刷地將眼光投向傅正範。看到師長和自己在一起,他們似乎有了主心骨。
沒有絲毫猶豫,傅正範放下扁擔,從腰間拔出駁殼槍:“警衛連,立即負責前沿警戒,陳營長,將我們帶來的手榴彈和刺刀立即分發下去,將士兵組織起來,做好戰鬥準備!”
縱然預四師隻是一個後勤補給部隊,但傅正範從來沒放鬆過正規軍事訓練,抓住每一絲空隙時間,對士兵進行了“射擊、投彈、刺殺和土工作業”四項軍事技能訓練。經過傅正範平日裏嚴格調教,這支預備隊倒有幾分主力部隊的樣子:遇事不慌,命令執行堅決。
這次他們運送的補給中,主要是槍彈和手榴彈,因為這是作戰消耗做多的物資。考慮到戰損,傅正範還帶來了一百把中正式步槍刺刀。十幾分鍾後,每個苦力都分得了十枚鞏造手榴彈,腰間、胸前都掛得滿滿的,正副班長都配發了刺刀,火力足以應對一個波次的日軍進攻。
“陳營長你留下警戒,警衛排,跟我沿戰壕搜尋,注意搜索傷員和殘餘的槍支彈藥。”既然上了前沿陣地,傅正範就要一探究竟。
戰壕裏坑坑窪窪的,散發著刺鼻的硝煙味和血腥味,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彈坑。四下淩亂地散布著空餘彈藥箱,帶血的綁帶、殘破的軍服以及斷裂的槍托,擰彎的刺刀,這一切都無聲地訴說著白天這裏曾發生了一場慘烈的血戰!
沒有遺留傷員,沒有發現遺體,沒有拋棄武器,前沿部隊應該是有序撤退。
突然,傅正範發現前麵火光中出現了幾個人影。“有情況!”他一揮手,警衛連立即散開,手中的駁殼槍槍套抵在肩部,槍口死死指著前方。
對方似乎也發現了傅正範一行,立即展開了戰鬥隊形,有人喊道:“口令!”
“抗戰!迴令。”傅正範喊道。
“必勝!”對方迴答。
“自己人!”傅正範起身:“我是預四師,你是哪一部分的?”
“正範兄!”對麵的來人聽出了傅正範的聲音,連忙沿著戰壕走了過來。
來到麵前,傅正範借著火光認出了來人竟是七十五軍參謀長張功,自己黃埔一期的同班同學。
在這前沿戰壕遇見熟人,兩人都非常激動,四隻手緊緊握在一起。
“參謀長,前沿部隊呢?”傅正範問道。
“這次鬼子來者不善,配備了大量的飛機重炮,一天下來,第六師、第十三師的兩個主力團就被打殘了,傷亡大半,失去了戰鬥力。重慶軍委會命令七十五軍放棄宜昌,撤迴到石牌、三鬥坪一線構築新的防線,利用地形,延緩日軍的進攻。”張功說道。
“怎麽我們沒接到撤退命令?”傅正範大吃一驚,反問道。他清楚如果前方的第六師和第十三師後撤至三鬥坪,那麽,位於後方的預四師,反而成了突出前沿,暴露在日軍兵鋒麵前。
“這次敵機對我七十五軍各級指揮機關進行了精確轟炸,導致我軍指揮係統完全癱瘓,隻能靠通訊兵步行傳遞情報。奇怪,你們一路過來,怎麽沒和撤退的隊伍相遇?”張功也很奇怪。
“我擔心前沿急需彈藥給養,找了當地熟悉情況的向導,抄小路過來的。”傅正範問道,“參謀長你怎麽出現在前沿?”
“軍長怕有些部隊沒接到命令,讓我帶上搜索連,到前沿再看看。正好遇到了正範兄,你現在隨我,馬上沿大路追趕大部隊還來得及。”張功說道。
“這不可能!預四師大部還在駐地,我這裏隻有區區數百人,我不能丟下部隊,隻管自己逃走!”傅正範堅定的說,“長官逃脫,軍心必散,軍心一散,士兵就會成為日軍屠刀下待宰的羔羊。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我們都有慘痛教訓。事關幾千將士的性命,我一定要趕迴部隊,去組織有序撤退。”
麵對著空中日軍的狂轟濫炸和地麵日軍兩個精銳師團的夾擊,負責防守夷陵防線的七十五軍苦苦支撐了一天,損失極為慘重,告急電報如雪片般地飛往江防指揮部和重慶軍委會,前線急需補充彈藥和兵員員,還有大量傷員需要後送治療。
作為後勤保障的預四師責無傍貸。重慶軍委會和江防指揮部就將這副重擔交在傅正範的肩膀上。
預4師實際上就是一個大的搬運隊,因為75軍防區都在山區,基本上沒有一條像樣道路,運輸基本上要靠人馱肩扛,所以就征集了幾千川東“擔擔手”,組成“預4師”,充當運輸工作,實際上就是一幫穿軍裝、吃皇糧不拿錢的“挑夫”。當然,這個既沒有立功機會、有沒有油水可撈,又苦又累的部隊主官的烏紗帽,就落到了老實巴交的傅正範頭上,當他黃埔一期的同學都紛紛晉升為少將、中將時,他這位經曆過徐州、武漢和隨棗三次會戰的團長卻還隻是一名上校。
傅正範倒沒計較這些,而是將全部身心,投入到練兵上。
說來也可笑,七千多人的預4師,真正有作戰能力的隻有一個直屬警衛營。這五百多號人,是傅正範從老部隊帶過來的,算是自己的嫡係。其他的“兵”,甚至連槍都沒碰過。
軍部倉庫裏,有的是嶄新的中正式步槍。但倉庫所有物資的調配,都是由軍長和軍後勤處長說的算,傅正範連動用一杆槍的權利都沒有。
好在每個“擔擔手”都有一條自己稱心如意的扁擔,傅正範拿這個扁擔當槍,練習隊列、瞄準和刺殺,也搞得像模像樣。
白天的預四師,遭受了滅頂之災:敵機空中跟蹤運輸隊的路線,追溯到了預四師師部和後勤洞窟,將師部炸成一片火海,參謀長和師部機關人員死傷殆盡,幸運的是,當時傅正範親自在洞窟倉庫裏,和士兵一起搬運彈藥,才僥幸躲過一劫。
既然白天無法補給,預四師隻有利用夜色掩護,悄悄地將彈藥補給送上前沿。按照以往作戰經驗,傅正範知道,開戰前日軍的炮兵就已將通往前沿的主要通道標定了射擊諸元,即使是晚上,運輸隊也有可能遭到鬼子冷炮的襲擊,傅正範絲毫不敢大意,故決定親自帶隊上前線。
所幸的是,預四師征召的大多數是川東鄂西本地的山民,不少是打柴的農戶獵戶,熟悉一些隱秘的山間小路。其中一個營長陳大貴自告奮勇,主動找到傅正範,希望帶路從一條隱秘小道往七十五軍最突出部——第六師十七團陣地運送補給。
傅正範大喜過望,親自帶著一個補給營,在師部殘存的警衛連護送下,摸黑出發。
預四師是一支暫編部隊,除了軍官和一些傷愈歸隊的老兵打過仗外,絕大多數士兵就是每天從事背送彈藥糧食,挖掘戰壕溝塹和抬運傷員烈士等繁重體力工作。與其說是士兵,倒不如叫做苦力更合適。
五百多名苦力每個人肩上都挑著一條扁擔,扁擔兩頭,不是彈藥就是糧食,足有百八十斤,除此之外,一些苦力還背著擔架,準備後撤傷員。大部隊沿著一條灌木叢生的偏僻山路,前往第六師前沿陣地運送補給。在預四師師部沒有被轟炸之前,傅正範得到的情報就是第六師防禦陣地戰事最為激烈,損失也最為慘重,補給需求也最為迫切。
從前半夜走到後半夜,汗水和露水打濕了每個人軍服。前麵的火光越來越亮,也就意味著離前線越來越近。
傅正範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但接近前沿,傅正範的感覺就越異樣!
陣地周邊竟然沒有警戒哨,發現運輸隊上來也沒人前來接應,甚至一路上連盤問口令也沒有。
等補給隊摸入戰壕,傅正範吃驚發現,戰壕裏已是空無一人!他腦子頓時“嗡”地一下,前沿部隊撤離怎麽也不通知預四師一聲?自己帶著這幾百名幾乎沒有武裝的苦力,上到前沿陣地不是白白送死?
苦力們放下擔子,來不及揉一揉紅腫的肩膀,捶一捶酸脹的腰背,都齊刷刷地將眼光投向傅正範。看到師長和自己在一起,他們似乎有了主心骨。
沒有絲毫猶豫,傅正範放下扁擔,從腰間拔出駁殼槍:“警衛連,立即負責前沿警戒,陳營長,將我們帶來的手榴彈和刺刀立即分發下去,將士兵組織起來,做好戰鬥準備!”
縱然預四師隻是一個後勤補給部隊,但傅正範從來沒放鬆過正規軍事訓練,抓住每一絲空隙時間,對士兵進行了“射擊、投彈、刺殺和土工作業”四項軍事技能訓練。經過傅正範平日裏嚴格調教,這支預備隊倒有幾分主力部隊的樣子:遇事不慌,命令執行堅決。
這次他們運送的補給中,主要是槍彈和手榴彈,因為這是作戰消耗做多的物資。考慮到戰損,傅正範還帶來了一百把中正式步槍刺刀。十幾分鍾後,每個苦力都分得了十枚鞏造手榴彈,腰間、胸前都掛得滿滿的,正副班長都配發了刺刀,火力足以應對一個波次的日軍進攻。
“陳營長你留下警戒,警衛排,跟我沿戰壕搜尋,注意搜索傷員和殘餘的槍支彈藥。”既然上了前沿陣地,傅正範就要一探究竟。
戰壕裏坑坑窪窪的,散發著刺鼻的硝煙味和血腥味,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彈坑。四下淩亂地散布著空餘彈藥箱,帶血的綁帶、殘破的軍服以及斷裂的槍托,擰彎的刺刀,這一切都無聲地訴說著白天這裏曾發生了一場慘烈的血戰!
沒有遺留傷員,沒有發現遺體,沒有拋棄武器,前沿部隊應該是有序撤退。
突然,傅正範發現前麵火光中出現了幾個人影。“有情況!”他一揮手,警衛連立即散開,手中的駁殼槍槍套抵在肩部,槍口死死指著前方。
對方似乎也發現了傅正範一行,立即展開了戰鬥隊形,有人喊道:“口令!”
“抗戰!迴令。”傅正範喊道。
“必勝!”對方迴答。
“自己人!”傅正範起身:“我是預四師,你是哪一部分的?”
“正範兄!”對麵的來人聽出了傅正範的聲音,連忙沿著戰壕走了過來。
來到麵前,傅正範借著火光認出了來人竟是七十五軍參謀長張功,自己黃埔一期的同班同學。
在這前沿戰壕遇見熟人,兩人都非常激動,四隻手緊緊握在一起。
“參謀長,前沿部隊呢?”傅正範問道。
“這次鬼子來者不善,配備了大量的飛機重炮,一天下來,第六師、第十三師的兩個主力團就被打殘了,傷亡大半,失去了戰鬥力。重慶軍委會命令七十五軍放棄宜昌,撤迴到石牌、三鬥坪一線構築新的防線,利用地形,延緩日軍的進攻。”張功說道。
“怎麽我們沒接到撤退命令?”傅正範大吃一驚,反問道。他清楚如果前方的第六師和第十三師後撤至三鬥坪,那麽,位於後方的預四師,反而成了突出前沿,暴露在日軍兵鋒麵前。
“這次敵機對我七十五軍各級指揮機關進行了精確轟炸,導致我軍指揮係統完全癱瘓,隻能靠通訊兵步行傳遞情報。奇怪,你們一路過來,怎麽沒和撤退的隊伍相遇?”張功也很奇怪。
“我擔心前沿急需彈藥給養,找了當地熟悉情況的向導,抄小路過來的。”傅正範問道,“參謀長你怎麽出現在前沿?”
“軍長怕有些部隊沒接到命令,讓我帶上搜索連,到前沿再看看。正好遇到了正範兄,你現在隨我,馬上沿大路追趕大部隊還來得及。”張功說道。
“這不可能!預四師大部還在駐地,我這裏隻有區區數百人,我不能丟下部隊,隻管自己逃走!”傅正範堅定的說,“長官逃脫,軍心必散,軍心一散,士兵就會成為日軍屠刀下待宰的羔羊。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我們都有慘痛教訓。事關幾千將士的性命,我一定要趕迴部隊,去組織有序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