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蔣仲慶,是蓬溪鄉鄉醫院介入科主任。”屏幕前幹瘦的人影緩緩說道。
蔣主任的濃厚的川音傳了出來,鄭仁覺得鼻子有點酸。
著大半年來,和蔣主任聯係的不多,他幾次邀請鄭仁去聚一下,鄭仁都以諾獎項目太忙給推辭了。
鄭仁無法想象自己再次踏上那片熱土後的事情,他擔心自己會哭的很難看。
伊人像是覺察到了鄭仁的情緒波動,白皙的手輕輕拍了拍鄭仁的手,示意安慰。
蔣主任更瘦了,但精神頭看著很好。
“說起鄭老板……你們該不會也是來質疑的吧。我說鄭老板在我這裏披著鉛衣做了三天三夜的手術,好多人都不信,瓜娃子哦。”
“哦,是這樣啊,那重新開始錄製,之前的都剪掉哈。”
“我叫蔣仲慶,是蓬溪鄉鄉醫院介入科主任。第一次見到鄭老板是抗震救災的時候。兩個穿著軍裝的年輕人來蓬溪鄉報道,說是支援來的。”
“當時看他們的樣子,我以為是哪家醫科大學的學生呢。這是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直接進來了。跟你講,得到消息稍晚一點、來的稍遲一點的人都被攔在外麵。”
“開始我也沒琢磨他們能做什麽,能當個助手就可以了,可鄭老板上台做了一台手術,我就看傻了。”
“骨盆骨折介入栓塞術……你以為簡單?我剛當大夫的時候,重度骨盆骨折的患者就是用止血藥、輸血,靠後腹膜大血腫的壓力讓血管自行閉合。說不好聽的,是死是活就是看命好不好。”
“別胡說,這種手術誰敢做。打開了,血就噴出來了,外科沒人敢開。後來有了介入手術,算是有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治療。”
“我是循環介入的醫生,平時不做這種手術。那時候趕鴨子上架,這麵就我一個人能做,不做也不行。”
“我啊,做一台至少要4-5個小時。”
“不是我水平差,我老蔣在這一片水平是相當高的,不信你找人擺一擺嘛。”
“不說這個,不說這個。鄭老板來之前我心都急碎了,一天24小時不下台,也就能做5-6個患者。那時候前線已經有大型設備上去了,重傷員源源不斷的送下來,外麵堆滿了患者。幹著急也沒轍,誰都不是神仙,哪個能把患者都搶救過來嘛。”
“不行就轉診,全國各地來的救護車把人送到蓉城的各家醫院。我以為我們這兒也就是個前哨站,就我這水平能做幾台手術就是幾台手術,能給後麵減輕點壓力就減輕點壓力。一直到鄭老板來……”
說起鄭仁,蔣主任幹瘦的臉上洋溢著一股子的笑容。他撓了撓頭,歎了口,“別說那幫瓜娃子不信,我最開始看手術的時候都不信,鄭老板的手術做的那叫一個快!”
“都說了跟我的水平沒關係,怎麽就不信呢,我很厲害的!”
“後來鵬城的穆教授也來支援了,那可是全國介入頂尖的人物。穆教授做一台手術,要2個小時左右。我這裏隻有兩個術間,鄭老板自己一個術間,穆教授和鄭老板的助手雲哥兒一個術間。”
“雲哥兒?他比我小十幾歲呢,我願意叫雲哥兒,你咬我噻!”
“剛剛那段掐掉別播。”
記錄片的“事故”頻發,但後期剪輯的時候並沒有把這些掐掉別播的片段給剪下去,更顯得真實。
“三天三夜,鄭老板披著鉛衣在手術室裏站了三天三夜。連口水都很少喝,吃飯……我家婆娘做好了送過來,有餘震麽,摔了個跟頭。不說這個,反正鄭老板說沒時間吃。後來我差點跪下求他,這才吃了口飯。”
“鄭老板是鐵打的,這還用說?一會讓你們披上鉛衣試一試。能站兩三個小時就得叫苦,就別說還要頂著放射線做手術了。”
“不說你們,我著身體看著還不錯吧。自從鄭老板來了之後,我就不上手術了,專門負責接送患者。不做手術,我熬了兩天多,直接就梗了。”
“心梗,真是瓜娃子,腦殼有包。”
“那時候剛要送患者走,鄭老板忽然跟我說讓我別動。我還琢磨是他低血糖不行了呢,誰知道是我自己梗了。躺在手術台上,拉了個心電,墓碑線!”
“沒啥好解釋的,迴去自己查書。當時我躺在手術台上,差點就哭了。你說說我這沒幹什麽活,還光添麻煩。這人呐,老了就是老了。”
“後來鄭老板給我取出冠脈血栓,我就被送到病房躺著去了。”
“什麽?這麵?這麵有鄭老板在,當時靠近地震災區有7個轉運基地,咱們蓬溪鄉是往蓉城送骨盆骨折患者最少的一個,基本都就地把手術做了。”
“後來前線轉運的患者少了,鄭老板也就走了。幹了三天三夜,就喝了點水,吃了半頓飯。吃飯的時候我看鄭老板都要睡著了,心疼也沒辦法,外麵堆的傷員太多。”
“我後來去蓉城開會,聽說鄭老板直接去了省院,在那麵做截肢手術。對了,後來鄭老板建了一個基金,截肢的傷員安裝的義肢很多都是他買的。”
“不知道,自從我去了病房,就再也沒見到鄭老板。抗震救災結束後我聯係過他兩次,說是正在忙著諾獎項目。”
蔣主任的表情略有點遺憾,不過他很快的就開心起來,“咱這麵災後重建完事兒,鄭老板也拿到諾獎了,我們肯定要聚一下的。這事兒和鄭老板說好了,早就說好了。”
話語聲漸漸變得細不可聞,蔣主任的臉龐開始模糊,但卻沒有像是從周春勇的采訪切換到蔣主任的時候那樣。
幾個黑白的畫麵出現在屏幕中,是孫澤麗當時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時候錄製的畫麵。
山崩地裂,漫天彤雲。
凍雨和堰塞湖,一行遠去的身影,漸漸變成了手術台上正在做手術的畫麵。
【那時,鄭仁鄭醫生背負著諾獎項目,但卻在第一時間義無反顧的衝上前線。】
蔣主任的濃厚的川音傳了出來,鄭仁覺得鼻子有點酸。
著大半年來,和蔣主任聯係的不多,他幾次邀請鄭仁去聚一下,鄭仁都以諾獎項目太忙給推辭了。
鄭仁無法想象自己再次踏上那片熱土後的事情,他擔心自己會哭的很難看。
伊人像是覺察到了鄭仁的情緒波動,白皙的手輕輕拍了拍鄭仁的手,示意安慰。
蔣主任更瘦了,但精神頭看著很好。
“說起鄭老板……你們該不會也是來質疑的吧。我說鄭老板在我這裏披著鉛衣做了三天三夜的手術,好多人都不信,瓜娃子哦。”
“哦,是這樣啊,那重新開始錄製,之前的都剪掉哈。”
“我叫蔣仲慶,是蓬溪鄉鄉醫院介入科主任。第一次見到鄭老板是抗震救災的時候。兩個穿著軍裝的年輕人來蓬溪鄉報道,說是支援來的。”
“當時看他們的樣子,我以為是哪家醫科大學的學生呢。這是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直接進來了。跟你講,得到消息稍晚一點、來的稍遲一點的人都被攔在外麵。”
“開始我也沒琢磨他們能做什麽,能當個助手就可以了,可鄭老板上台做了一台手術,我就看傻了。”
“骨盆骨折介入栓塞術……你以為簡單?我剛當大夫的時候,重度骨盆骨折的患者就是用止血藥、輸血,靠後腹膜大血腫的壓力讓血管自行閉合。說不好聽的,是死是活就是看命好不好。”
“別胡說,這種手術誰敢做。打開了,血就噴出來了,外科沒人敢開。後來有了介入手術,算是有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治療。”
“我是循環介入的醫生,平時不做這種手術。那時候趕鴨子上架,這麵就我一個人能做,不做也不行。”
“我啊,做一台至少要4-5個小時。”
“不是我水平差,我老蔣在這一片水平是相當高的,不信你找人擺一擺嘛。”
“不說這個,不說這個。鄭老板來之前我心都急碎了,一天24小時不下台,也就能做5-6個患者。那時候前線已經有大型設備上去了,重傷員源源不斷的送下來,外麵堆滿了患者。幹著急也沒轍,誰都不是神仙,哪個能把患者都搶救過來嘛。”
“不行就轉診,全國各地來的救護車把人送到蓉城的各家醫院。我以為我們這兒也就是個前哨站,就我這水平能做幾台手術就是幾台手術,能給後麵減輕點壓力就減輕點壓力。一直到鄭老板來……”
說起鄭仁,蔣主任幹瘦的臉上洋溢著一股子的笑容。他撓了撓頭,歎了口,“別說那幫瓜娃子不信,我最開始看手術的時候都不信,鄭老板的手術做的那叫一個快!”
“都說了跟我的水平沒關係,怎麽就不信呢,我很厲害的!”
“後來鵬城的穆教授也來支援了,那可是全國介入頂尖的人物。穆教授做一台手術,要2個小時左右。我這裏隻有兩個術間,鄭老板自己一個術間,穆教授和鄭老板的助手雲哥兒一個術間。”
“雲哥兒?他比我小十幾歲呢,我願意叫雲哥兒,你咬我噻!”
“剛剛那段掐掉別播。”
記錄片的“事故”頻發,但後期剪輯的時候並沒有把這些掐掉別播的片段給剪下去,更顯得真實。
“三天三夜,鄭老板披著鉛衣在手術室裏站了三天三夜。連口水都很少喝,吃飯……我家婆娘做好了送過來,有餘震麽,摔了個跟頭。不說這個,反正鄭老板說沒時間吃。後來我差點跪下求他,這才吃了口飯。”
“鄭老板是鐵打的,這還用說?一會讓你們披上鉛衣試一試。能站兩三個小時就得叫苦,就別說還要頂著放射線做手術了。”
“不說你們,我著身體看著還不錯吧。自從鄭老板來了之後,我就不上手術了,專門負責接送患者。不做手術,我熬了兩天多,直接就梗了。”
“心梗,真是瓜娃子,腦殼有包。”
“那時候剛要送患者走,鄭老板忽然跟我說讓我別動。我還琢磨是他低血糖不行了呢,誰知道是我自己梗了。躺在手術台上,拉了個心電,墓碑線!”
“沒啥好解釋的,迴去自己查書。當時我躺在手術台上,差點就哭了。你說說我這沒幹什麽活,還光添麻煩。這人呐,老了就是老了。”
“後來鄭老板給我取出冠脈血栓,我就被送到病房躺著去了。”
“什麽?這麵?這麵有鄭老板在,當時靠近地震災區有7個轉運基地,咱們蓬溪鄉是往蓉城送骨盆骨折患者最少的一個,基本都就地把手術做了。”
“後來前線轉運的患者少了,鄭老板也就走了。幹了三天三夜,就喝了點水,吃了半頓飯。吃飯的時候我看鄭老板都要睡著了,心疼也沒辦法,外麵堆的傷員太多。”
“我後來去蓉城開會,聽說鄭老板直接去了省院,在那麵做截肢手術。對了,後來鄭老板建了一個基金,截肢的傷員安裝的義肢很多都是他買的。”
“不知道,自從我去了病房,就再也沒見到鄭老板。抗震救災結束後我聯係過他兩次,說是正在忙著諾獎項目。”
蔣主任的表情略有點遺憾,不過他很快的就開心起來,“咱這麵災後重建完事兒,鄭老板也拿到諾獎了,我們肯定要聚一下的。這事兒和鄭老板說好了,早就說好了。”
話語聲漸漸變得細不可聞,蔣主任的臉龐開始模糊,但卻沒有像是從周春勇的采訪切換到蔣主任的時候那樣。
幾個黑白的畫麵出現在屏幕中,是孫澤麗當時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時候錄製的畫麵。
山崩地裂,漫天彤雲。
凍雨和堰塞湖,一行遠去的身影,漸漸變成了手術台上正在做手術的畫麵。
【那時,鄭仁鄭醫生背負著諾獎項目,但卻在第一時間義無反顧的衝上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