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仁笑了笑,站起來,微微弓腰,讓羅主任坐下,自己則站在羅主任麵前。


    年輕,有本事,卻又不囂張跋扈,羅主任對鄭仁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


    鄭仁隨即侃侃說到:“下麵醫院,診斷腸梗阻,一般用立位腹透或者根據臨床症狀。而根據患者家屬的講述,有幾次診斷了腸梗阻,到住院部卻推翻了診斷。我猜,這意味著到住院部,腸梗阻就解決了。並且是沒用藥,自己就好了的那種。”


    羅主任靜靜的聽著,沒有打斷鄭仁的話。


    “所以,我猜患者的腸梗阻隻是短期的、暫時的。加上患者家屬說,患者容易疲倦,我就有猜測,患者是不是骨骼肌和平滑肌都受到了影響。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是線粒體腦肌病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沈博士聽懵了……


    他見過鄭仁手術,知道這位鄭老板介入手術水平相當高。小半年前,那台眼動脈開通術,讓沈博士大開眼界。


    當時差點舔屏,還被孔主任給訓了。


    鄭老板這種水平,能獲得諾獎的提名,倒也有可能,沈博士認為這事兒挺合理的。


    然而,他對罕見病的診斷也這麽在行麽?


    線粒體腦肌病?那是個什麽鬼?沈博士一下子迷茫了。


    身為一名醫學博士,對鄭仁和羅主任的對話完全不懂,他的臉有些紅。


    “所以,你就看了肌電圖?”羅主任問道。


    “地方醫院,基本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但肌電圖這種檢查……恕我直言,在地方醫院,做的量極少,一般都是神經科才會做。”


    “哦?然後呢?”


    “因為沒有聽患者家屬說去神經科就診的病史,所以我猜測是某一次肌無力大發作的時候,急診的醫生開的肌電圖檢查。”鄭仁坦然說道:“這種檢查比較盲目,但是就碰運氣的碰觸到了關鍵。”


    碰運氣……


    羅主任對鄭仁的直接覺得好氣又好笑,這個小家夥說話可是真的很坦白啊。


    當醫生的,誰願意承認碰運氣?


    可是限於科學的水平與診斷水平,即便是在帝都,很多疾病的診斷也存在碰運氣的成分,更不要說在地方醫院了。


    尤其是線粒體腦肌病這類特別少見的疾病。


    這種病,和消化內科沒什麽關係,所以羅主任並沒有研究。他好奇的是,眼前的這個小大夫,他到底是怎麽診斷的。


    諾獎候選人,可以這麽厲害的跨學科診斷麽?


    事情看起來,開始越來越有意思了呢。


    “肌電圖,有異常,但異常的電波並不明顯。


    肌電圖做的是地方醫院最普通的那種狹義肌電圖,多相波百分比一般不超過20%,但是有幾個階段,有輕微的超出。不同肌肉有不同的正常值範圍,可是在做肌電的短暫時間裏,後期已經漸漸恢複正常。”


    此時,不光是沈博士,連羅主任都有些恍惚了。


    鄭老板在說什麽呢?


    “報告單隻手寫結論,例如幹擾相、混合相、單純相、病理幹擾相等,但要是看波形,會發現最開始,有幾秒鍾的波形是不對的。”鄭仁道。


    沉默,當鄭仁不說話了,主任辦公室裏,一片沉默。


    很快,鄭仁的聲音又打破了沉默。


    “我的判斷是,肌電圖是有問題的,不是神經元性的,而是肌肉本身的一種改變。這種推測符合患者家屬敘述的全身無力的症狀,肌電圖有改變,平滑肌也會偶爾出現改變的病,隻有線粒體腦肌病。”


    鄭仁說的很確定,不知不覺,羅主任已經相信了。


    因為縝密的邏輯,也因為諾獎候選人的光環。


    線粒體腦肌病是一組少見的線粒體結構或功能異常所導致的以腦和肌肉受累為主的多係統疾病。


    一般是母係遺傳,多見於女性,發病時間也並不確定,從嬰幼兒時期到老年期,都有可能。


    由於肌肉和腦組織高度依賴氧化磷酸化等代謝,無論ndna或mtdna單獨缺陷或二者均同時受累,臨床出現症狀往往是全身性的。


    隻是由於各酶體係缺失受累程度不同而臨床表現各有側重,人為地將線粒體疾病劃分為兩大類,即線粒體肌病和線粒體腦病。


    眼前這個患者,應該是線粒體肌病的表現。


    這是比較輕的,容易導致患者死亡的,是線粒體腦病。


    “都是猜測和推論麽。”羅主任輕聲說到。


    像是詢問鄭仁,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鄭仁的一番話,不懂的聽起來雲山霧罩,但羅主任卻聽出了些許味道。


    出於職業性質,羅主任第一想法是“挑毛病”!


    沒有過硬的證據,這就是最大的毛病了。


    但患者家屬帶來的檢查,根本無法提供確定診斷。真要是懷疑是線粒體腦肌病的話,可以去查基因檢測,用來確診。


    可這隻是一種可能,鄭仁說話的語氣太過於肯定了。


    “不是的,羅主任。”鄭仁指了指患者的資料,說到:“剛剛這張片子我看您閱片的時候皺眉了,您是也看到異常了吧。”


    “不能說是異常,有可能是偽影,但患者的腸道平滑肌群,有些位置的影像看起來的確有問題。”羅主任說到。


    “對,就是腹部ct,其實已經提供了比較可靠的證據。”鄭仁道:“線粒體肌病,在影像學上……”


    說起ct片來,鄭仁的態度和說肌電圖的時候,又有不同。


    沈博士知道,小鄭老板做64排三維ct,那可是一絕。


    在小半年前,他離開後,孔主任馬上組織大家學習肝髒64排三維ct的重建,並且在臨床迅速鋪開。


    這種檢查,在臨床上早就有應用。但之前根本沒有術者去做的,都是ct室根據軟件來做。


    最開始大家都有些腹誹,可是孔主任用鐵腕壓製住了所有不同意見。


    當真正深入研究後,大家……最起碼沈博士認識到64排三維ct三維重建的好處。


    很多腫瘤釋放因子,重新建立的異常增生血管,用64排ct三維重建能直接顯示出來,增加了手術的細致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手術直播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熊初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熊初墨並收藏手術直播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