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作者:九夜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可能沒有遺憾,任何人在死別之際都會有說不完的遺憾。但,愛第一次向她透徹展示了它的深邃複雜和無邊無際。如果說遺憾,最大的遺憾是,在懂得了愛之後,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好好愛。
最後她說,謝謝你的那些電話和評論,雖然我沒迴復,但是我都看見了。
親愛的朋友,隻要你看見了,知道我在,就夠了。
在你痛得無法被人觸碰的時候,我也捨不得觸碰你,隻是想讓你知道,我一直都在。
其實,用這種靜默的方式對待他人的我,也期待著被別人這樣對待。
這個世界隨時都在變化之中,而人心卻敏感細膩,猶如蛋糕上的奶油,輕輕一碰就會起皺,就會弄花。雖然一般qing況下,常常用正式的表qing和成熟的姿態把qing緒抹掉,gāngān脆脆地去做個社會人,甚至有可能會被人視為gān練、穩重的職場人士,但心上的每一絲皺褶,自己都已看見,都已知道。
總會有那麽一天,整個蛋糕都花掉了,整個人也一下子陷入灰色qing緒中,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無力應對這個世界,甚至感覺生活中沒有任何歡愉,活到現在遇見的全是挫折……在這種時刻,隻想一個人待著,一句話也不說。
不想跟任何人jiāo流,因為跟任何人說話都要打起jing神來,而jing神大概是這段時間裏,我最缺乏的東西。
如果有朋友這時候出於善意不停地追問原因,甚至想方設法地講笑話給我,從內心深處,我能感受到他(她)的好意,但從感受上,卻隻能說,敬謝不敏。
不要問我,不要試圖擁抱我。
就讓我待在我的灰色地帶吧。在這裏,我會再次bi視自己的生活,再次審視自己經歷過的挫敗、痛苦,用我現在具備的視角和理解力,再次拿起手術刀,解剖過去的種種病灶,看著它們再度流血、潰爛,之後,再度癒合。
在這種純粹的、隻屬於自我的灰色空間裏,我又一次跟自己狹路相逢,當麵對質。如果一個問題,16歲時我沒有解開它,18歲時我會迴去試一次,25歲時我會再迴去試一次,如此,年年嚐試,某一天,在我逐漸累積的經驗和智慧下,它總會豁然霧解的吧?
而這種分解,隻能獨自完成,無法假手任何人,再親密的人都不成。
所以,就讓我待在這種qing緒裏,直到——
我帶著嶄新的微笑,再次站在你麵前,對你說,嗨。
☆一,二,三,四,五,不要怕——玥玥
一
我喜歡不少美劇,它們常有一些特別的橋段或台詞,直戳人心。而印象最深刻的,是《迷失》開頭不久,主角jack說的一段話。
jack是個醫生,當時他因飛機失事與一群陌生人一起身陷孤島。為緩解幫他背部fèng針的、沒有任何醫療救治經驗的kate的qing緒,他說起自己第一次主刀做手術時的qing景:那天他經歷了13個小時的手術,在臨近fèng合時,他手一抖,弄裂了手術台上16歲女孩的硬膜腔,脊柱裏的神經束像義大利麵一樣張牙舞爪地都跑出來了——這是一個嚴重失誤,稍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女孩死亡,或者終身癱瘓。那一瞬間,他無比慌亂。隨後,他深唿吸,對自己說:現在倒數五個數,然後,就不許再害怕了!
一,二,三,四,五……他成功做了修復,患病女孩活了下來,並且沒有癱瘓。後來,他又救治了很多人,並且再也沒有害怕過。
我和很多朋友分享過這個故事。不是因為它教會我們怎樣才能不害怕,而是因為它告訴我們,在不要怕之前,我們還有五秒鍾。
你可以盡qing用那五秒甚至更多的時間,去恐懼顫抖,去悔恨失誤,去承認軟弱,去懷疑自己,去想要逃避……
然後,深唿吸,睜開眼睛,繼續麵對你必須要麵對的一切。
二
這幾年突然湧現出各種“正能量”文章,許多影視劇都在拿“勵誌”做宣傳。我自然也喜歡這些故事。可我也對其中的一種價值觀並不贊同。它們輕易吶喊著:“世界是屬於你的!你是最棒的!所以你就接著我行我素吧!總有人會愛你!總有一天你會成功!”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特別不負責任的說法。
因為世界並不會圍著你轉悠,別人都很忙,不會像你想像的那般關注你,更沒有義務給你安全感。而碰壁、迷失、焦慮、恐懼、力不從心……這些不那麽好看的詞,才是青chun歲月裏最常出現的。
我自己的青chun也是如此。
2007年我辭掉了在家鄉的穩妥工作,拎著行李前往北京,考學,進修,尋夢,過了好幾年著急忙慌的日子。
我像每一個出門在外的年輕人那樣,感覺自己一剎那步入了璀璨的世界,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看似金光閃閃的機會,每天都有一躍而起的年輕人。
於是我馬不停蹄地去尋找機會,jing神緊繃地麵對工作,為得到肯定拚命對別人好,為抵達目標也做過不少傻事。
記得有一陣子,我連攬了三個活兒。不問名不問報酬,白天拎著筆記本擠地鐵,去開一個又一個的會,每天夜裏熬,一稿接一稿地改。可人生不得意不公平之事,十有八九。三個項目最後沒有一個談成。
第一個項目,因為資金問題最後擱淺了;第二個項目,因為製片的朋友塞來熟人把我頂掉了;第三個,卻是因為一件現在迴想起來覺得特別傻的小事兒,自己放棄了。
那時我在一個公司寫一個小項目。有個我特別當朋友的女孩,讓我幫她推薦手底下一個小演員給我認識的一個劇組。盡管那並不是我分內之事,而我又人微言輕,自己還在跟著學習階段,卻也還是怯怯地把照片遞到導演組。因為並沒有適合那個演員的角色,所以事qing最後沒有成。
我自然是迴頭去跟拜託我的那個女孩作了解釋,她當時淡淡地說,沒事。而等我開完會剛走出公司,就聽見她轉頭對別人說:“玥玥她既不成熟也不成事,換掉吧。”
她是不怕被我聽見的。而當時公司裏的其他人,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反對,畢竟,我隻是個連腳跟都尚未站穩的小蝦米。
那天我迴到家時已是深夜,打開門看見屋子裏一地都是水——洗手間的水管爆了。我一邊打掃láng藉,一邊止不住地想,為什麽自己已經很盡力了,卻還是一事無成一無所有,甚至連一句別人的肯定都得不到?
我的一個好朋友聽說了這件事,十分氣憤,她恨鐵不成鋼地看著我說:“你為什麽就那樣走掉呢?你應該跟她說理,你本來就沒有義務幫她!憑什麽她因為這個刁難你?”
我說:“我難過,是因為我的確覺得自己既不成熟也不成事……”
那是我第一次,認識到自己渴望的太多,也認識到其實自己當時的能力根本就勝任不了自己的渴望。
你當然可以怪父母沒能給你鋪一條星光大道,可以怪路上無貴人,可以怪運氣差命運不公——你可以找到無數理由,給失敗做藉口。
但人們往往最不願承認的那個理由,其實也最重要——因為自己還不夠好。
那個夜晚,我打掃完房間,站在第21層出租屋的陽台上向外看。路上依然有夜歸的人在走,而不遠的寫字樓裏,還有數間辦公室亮著燈。
我想,在那些燈下,一定也有人和我一樣。有人在開心地笑,也有人在委屈地哭,有人因為幸運而驚喜,也有人因為倒黴而絕望。
我突然想起自己為什麽會辭掉穩定的工作,來到遙遠的城市。
是因為心有所願。
不甘心乏善可陳的生活,就要付出代價;有一顆想要闖進陌生世界的心,就沒有資格抱怨路的黑。
而那一刻我發現,我的所有擔憂恐懼,歸根結底是因為終於認識到自己還不夠好。
我們害怕,隻是因為我們和想像中的自己,相去甚遠。
我們害怕,是因為我們追求的,有時候並不是真正的“夢想”,而是那些“別人都擁有的”。
三
當然,那些生下來就完美無瑕、萬分聰慧、無論多麽“作”都能擁有萬千寵愛的人,不是沒有,但畢竟是少數。
更多的是想要變得更好,卻也會自私、會軟弱、會犯錯、會患得患失搖擺不定的普通人。
而真正的“勵誌”,是有一部分如你如我一樣的普通人,始終在學習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方法,始終在積累能夠讓自己堅持下去的力量。
我住校的第一年,宿舍多出來個空位。有一天,一個胖胖的女孩拖著行李來了。輔導員把我叫到一邊說,多照顧她一點,空閑了多和她聊聊天。
熟悉了之後,那女孩拿以前的照片給我看,照片裏是她跳舞的模樣,又瘦又美,舞台上的光打在她的臉上,像是鍍上了一層金。
開學前的暑假,她因為生病打激素身材走形,並且醫囑不能再跳舞了。父母都勸她在家休養,可她執意要去學校,她甚至一直堅持著,每天獨自在舞蹈教室裏,練習最基本的動作,希望能夠恢復。
她幾乎不吃飯,可她一斤也沒有瘦下來,兩個月過去了,她還是連一個簡單的大跳都沒法做到。
你看,這就是現實,世界不會因為你付出了,就給你同樣的迴報,不會因為你祈禱了,就包一個叫奇蹟的禮盒送你。
有天晚上,宿舍的“睡前聊天”時間,她突然說:“其實我特別害怕,我跳了那麽多年舞,我不知道自己以後還能gān什麽。”
我們紛紛安慰她:“怎麽沒事做呢?就算你不能當舞蹈演員了,也可以當老師啊。”
她說:“我這個體型,哪個學生願意讓我當她的老師?”
後來話題是怎麽結束的,我已經記不得了。
那時我們都還小,總覺得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理解不了別人心中的恐懼。
終於有一天,她收拾行李準備迴家。她說:“我耗在這裏沒有任何意義,也許換一個地方,才會知道自己能做什麽。”
我的另一個朋友,和很多文藝青年一樣,一直想要開一間咖啡館,後來她找了一個挺有錢的男朋友,他表示自己願意出錢,給她開一間。
女孩卻猶豫了。
很多人覺得她矯qing:別人都幫你準備好了一切,你還糾結什麽?
她卻說:“開咖啡館是我自己的夢想,不應該讓別人來埋單。而且我現在什麽都不會,一旦著急開業又開不好,我的夢想就破碎了。”
後來,舞蹈女孩批發過服裝,學了教育心理學,最後在家鄉開了一家幼兒舞蹈培訓中心。文青女孩去了好幾個連鎖咖啡館打工學習,什麽職位都gān過,心中清清楚楚一本帳,最後成了店長。
</br>
最後她說,謝謝你的那些電話和評論,雖然我沒迴復,但是我都看見了。
親愛的朋友,隻要你看見了,知道我在,就夠了。
在你痛得無法被人觸碰的時候,我也捨不得觸碰你,隻是想讓你知道,我一直都在。
其實,用這種靜默的方式對待他人的我,也期待著被別人這樣對待。
這個世界隨時都在變化之中,而人心卻敏感細膩,猶如蛋糕上的奶油,輕輕一碰就會起皺,就會弄花。雖然一般qing況下,常常用正式的表qing和成熟的姿態把qing緒抹掉,gāngān脆脆地去做個社會人,甚至有可能會被人視為gān練、穩重的職場人士,但心上的每一絲皺褶,自己都已看見,都已知道。
總會有那麽一天,整個蛋糕都花掉了,整個人也一下子陷入灰色qing緒中,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無力應對這個世界,甚至感覺生活中沒有任何歡愉,活到現在遇見的全是挫折……在這種時刻,隻想一個人待著,一句話也不說。
不想跟任何人jiāo流,因為跟任何人說話都要打起jing神來,而jing神大概是這段時間裏,我最缺乏的東西。
如果有朋友這時候出於善意不停地追問原因,甚至想方設法地講笑話給我,從內心深處,我能感受到他(她)的好意,但從感受上,卻隻能說,敬謝不敏。
不要問我,不要試圖擁抱我。
就讓我待在我的灰色地帶吧。在這裏,我會再次bi視自己的生活,再次審視自己經歷過的挫敗、痛苦,用我現在具備的視角和理解力,再次拿起手術刀,解剖過去的種種病灶,看著它們再度流血、潰爛,之後,再度癒合。
在這種純粹的、隻屬於自我的灰色空間裏,我又一次跟自己狹路相逢,當麵對質。如果一個問題,16歲時我沒有解開它,18歲時我會迴去試一次,25歲時我會再迴去試一次,如此,年年嚐試,某一天,在我逐漸累積的經驗和智慧下,它總會豁然霧解的吧?
而這種分解,隻能獨自完成,無法假手任何人,再親密的人都不成。
所以,就讓我待在這種qing緒裏,直到——
我帶著嶄新的微笑,再次站在你麵前,對你說,嗨。
☆一,二,三,四,五,不要怕——玥玥
一
我喜歡不少美劇,它們常有一些特別的橋段或台詞,直戳人心。而印象最深刻的,是《迷失》開頭不久,主角jack說的一段話。
jack是個醫生,當時他因飛機失事與一群陌生人一起身陷孤島。為緩解幫他背部fèng針的、沒有任何醫療救治經驗的kate的qing緒,他說起自己第一次主刀做手術時的qing景:那天他經歷了13個小時的手術,在臨近fèng合時,他手一抖,弄裂了手術台上16歲女孩的硬膜腔,脊柱裏的神經束像義大利麵一樣張牙舞爪地都跑出來了——這是一個嚴重失誤,稍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女孩死亡,或者終身癱瘓。那一瞬間,他無比慌亂。隨後,他深唿吸,對自己說:現在倒數五個數,然後,就不許再害怕了!
一,二,三,四,五……他成功做了修復,患病女孩活了下來,並且沒有癱瘓。後來,他又救治了很多人,並且再也沒有害怕過。
我和很多朋友分享過這個故事。不是因為它教會我們怎樣才能不害怕,而是因為它告訴我們,在不要怕之前,我們還有五秒鍾。
你可以盡qing用那五秒甚至更多的時間,去恐懼顫抖,去悔恨失誤,去承認軟弱,去懷疑自己,去想要逃避……
然後,深唿吸,睜開眼睛,繼續麵對你必須要麵對的一切。
二
這幾年突然湧現出各種“正能量”文章,許多影視劇都在拿“勵誌”做宣傳。我自然也喜歡這些故事。可我也對其中的一種價值觀並不贊同。它們輕易吶喊著:“世界是屬於你的!你是最棒的!所以你就接著我行我素吧!總有人會愛你!總有一天你會成功!”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特別不負責任的說法。
因為世界並不會圍著你轉悠,別人都很忙,不會像你想像的那般關注你,更沒有義務給你安全感。而碰壁、迷失、焦慮、恐懼、力不從心……這些不那麽好看的詞,才是青chun歲月裏最常出現的。
我自己的青chun也是如此。
2007年我辭掉了在家鄉的穩妥工作,拎著行李前往北京,考學,進修,尋夢,過了好幾年著急忙慌的日子。
我像每一個出門在外的年輕人那樣,感覺自己一剎那步入了璀璨的世界,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看似金光閃閃的機會,每天都有一躍而起的年輕人。
於是我馬不停蹄地去尋找機會,jing神緊繃地麵對工作,為得到肯定拚命對別人好,為抵達目標也做過不少傻事。
記得有一陣子,我連攬了三個活兒。不問名不問報酬,白天拎著筆記本擠地鐵,去開一個又一個的會,每天夜裏熬,一稿接一稿地改。可人生不得意不公平之事,十有八九。三個項目最後沒有一個談成。
第一個項目,因為資金問題最後擱淺了;第二個項目,因為製片的朋友塞來熟人把我頂掉了;第三個,卻是因為一件現在迴想起來覺得特別傻的小事兒,自己放棄了。
那時我在一個公司寫一個小項目。有個我特別當朋友的女孩,讓我幫她推薦手底下一個小演員給我認識的一個劇組。盡管那並不是我分內之事,而我又人微言輕,自己還在跟著學習階段,卻也還是怯怯地把照片遞到導演組。因為並沒有適合那個演員的角色,所以事qing最後沒有成。
我自然是迴頭去跟拜託我的那個女孩作了解釋,她當時淡淡地說,沒事。而等我開完會剛走出公司,就聽見她轉頭對別人說:“玥玥她既不成熟也不成事,換掉吧。”
她是不怕被我聽見的。而當時公司裏的其他人,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反對,畢竟,我隻是個連腳跟都尚未站穩的小蝦米。
那天我迴到家時已是深夜,打開門看見屋子裏一地都是水——洗手間的水管爆了。我一邊打掃láng藉,一邊止不住地想,為什麽自己已經很盡力了,卻還是一事無成一無所有,甚至連一句別人的肯定都得不到?
我的一個好朋友聽說了這件事,十分氣憤,她恨鐵不成鋼地看著我說:“你為什麽就那樣走掉呢?你應該跟她說理,你本來就沒有義務幫她!憑什麽她因為這個刁難你?”
我說:“我難過,是因為我的確覺得自己既不成熟也不成事……”
那是我第一次,認識到自己渴望的太多,也認識到其實自己當時的能力根本就勝任不了自己的渴望。
你當然可以怪父母沒能給你鋪一條星光大道,可以怪路上無貴人,可以怪運氣差命運不公——你可以找到無數理由,給失敗做藉口。
但人們往往最不願承認的那個理由,其實也最重要——因為自己還不夠好。
那個夜晚,我打掃完房間,站在第21層出租屋的陽台上向外看。路上依然有夜歸的人在走,而不遠的寫字樓裏,還有數間辦公室亮著燈。
我想,在那些燈下,一定也有人和我一樣。有人在開心地笑,也有人在委屈地哭,有人因為幸運而驚喜,也有人因為倒黴而絕望。
我突然想起自己為什麽會辭掉穩定的工作,來到遙遠的城市。
是因為心有所願。
不甘心乏善可陳的生活,就要付出代價;有一顆想要闖進陌生世界的心,就沒有資格抱怨路的黑。
而那一刻我發現,我的所有擔憂恐懼,歸根結底是因為終於認識到自己還不夠好。
我們害怕,隻是因為我們和想像中的自己,相去甚遠。
我們害怕,是因為我們追求的,有時候並不是真正的“夢想”,而是那些“別人都擁有的”。
三
當然,那些生下來就完美無瑕、萬分聰慧、無論多麽“作”都能擁有萬千寵愛的人,不是沒有,但畢竟是少數。
更多的是想要變得更好,卻也會自私、會軟弱、會犯錯、會患得患失搖擺不定的普通人。
而真正的“勵誌”,是有一部分如你如我一樣的普通人,始終在學習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方法,始終在積累能夠讓自己堅持下去的力量。
我住校的第一年,宿舍多出來個空位。有一天,一個胖胖的女孩拖著行李來了。輔導員把我叫到一邊說,多照顧她一點,空閑了多和她聊聊天。
熟悉了之後,那女孩拿以前的照片給我看,照片裏是她跳舞的模樣,又瘦又美,舞台上的光打在她的臉上,像是鍍上了一層金。
開學前的暑假,她因為生病打激素身材走形,並且醫囑不能再跳舞了。父母都勸她在家休養,可她執意要去學校,她甚至一直堅持著,每天獨自在舞蹈教室裏,練習最基本的動作,希望能夠恢復。
她幾乎不吃飯,可她一斤也沒有瘦下來,兩個月過去了,她還是連一個簡單的大跳都沒法做到。
你看,這就是現實,世界不會因為你付出了,就給你同樣的迴報,不會因為你祈禱了,就包一個叫奇蹟的禮盒送你。
有天晚上,宿舍的“睡前聊天”時間,她突然說:“其實我特別害怕,我跳了那麽多年舞,我不知道自己以後還能gān什麽。”
我們紛紛安慰她:“怎麽沒事做呢?就算你不能當舞蹈演員了,也可以當老師啊。”
她說:“我這個體型,哪個學生願意讓我當她的老師?”
後來話題是怎麽結束的,我已經記不得了。
那時我們都還小,總覺得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理解不了別人心中的恐懼。
終於有一天,她收拾行李準備迴家。她說:“我耗在這裏沒有任何意義,也許換一個地方,才會知道自己能做什麽。”
我的另一個朋友,和很多文藝青年一樣,一直想要開一間咖啡館,後來她找了一個挺有錢的男朋友,他表示自己願意出錢,給她開一間。
女孩卻猶豫了。
很多人覺得她矯qing:別人都幫你準備好了一切,你還糾結什麽?
她卻說:“開咖啡館是我自己的夢想,不應該讓別人來埋單。而且我現在什麽都不會,一旦著急開業又開不好,我的夢想就破碎了。”
後來,舞蹈女孩批發過服裝,學了教育心理學,最後在家鄉開了一家幼兒舞蹈培訓中心。文青女孩去了好幾個連鎖咖啡館打工學習,什麽職位都gān過,心中清清楚楚一本帳,最後成了店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