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作者:九夜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那次你問我,有沒有考慮過那些問題,饅頭又說,我是考慮過的,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麽說。我想,開飯館好像很難,我一個人拚拚命吧,等你反應過來,我可能已經把它開好了,我們就可以坐在裏頭,做第一批客人。
沒想到,等了這麽久。他說。
他抬起頭,和萱萱都是紅紅的眼眶,活像兩隻兔子。
一個月後,萱萱把她的店關掉、退租,饅頭替她jiāo了一筆還算合理的違約金。
他們把設備都挪進饅頭的那家店,一起打理生意。饅頭用自己剩下的積蓄重新裝修了店麵,萱萱發明了幾種新的口味。店的位置本來就很好,慢慢地,變成了那個胡同口的一個風景。
半年後,他們還開了分店。
我幾乎每周都往他們那兒跑,名義上是幫助他們維護感qing穩定,其實是……
雖然炸ji是不太健康,但是好吃啊對不對!還不要錢。
白吃了一個月,萱萱拿著一個帳單,讓我付帳。
我傻了。翻遍全身,隻掏出十塊。
饅頭和萱萱一人一條胳膊,架著我往外走。
我拚命掙紮。不是說好開店一定不趕客人的嗎?我喊。
你說過?饅頭看看萱萱。
沒啊。萱萱也看看他,你說過?
我也沒有。饅頭說。
我被他們兩口子趕了出來。
合夥欺負老實人!還有沒有天理了?
不過我也沒吃虧,我順出了一包鹽蘇ji。
鹽蘇ji真好吃啊。我一邊走一邊吃,高興得簡直要飛起來。一迴頭,遠遠看到饅頭和萱萱站在店裏,臉上掛著笑,忙得熱火朝天。
我忽然想起那天,我和饅頭蹲在路邊吃涼麵,我問饅頭,他開了店,萱萱怎麽辦。
她就是老闆娘啊。饅頭說。
☆白日夢咖啡館——午歌
在我還是個稜角淩厲的激揚少年時,曾有過一係列不著調的夢想:
其一是làng跡天涯,不恃勞作。靠賣軟文或卜卦為生。“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生意興隆時,攜一二知己,放làng形骸,把三五盞濁酒,做些四六不通詩文;慘澹經營時,不失寒儒風雅,遍走甕牖繩樞之戶,化一碗海雨天風的齋飯。
其二是做一名暢銷書作家。石康與村上chun樹者還嫌太雅,最好能像西村壽行或者渡邊淳一那樣,寫通俗、香艷、帶著cult風範,擦出qing色火花的暢銷大部頭。文章不能太雅,要有一種貼地飛行的快感,飄著馬路牙子上炒粉gān和魚絲麵的油釘子味。在居酒屋或夜宵攤會三五粉絲,簽名、胡侃,講重複了六七十遍的葷段子,聊老聃或禪宗,“一塵渾不然,萬象盡結chun”。
其三是其一其二的衍生和進階,我希望能成為一名九流的jing神導師。雖不能開宗立派卻能坐擁粉絲三千。有五術的修為,有晶石的造詣,談笑間拂去來者的傷飭與沉鬱,chun風拂人,潤物無聲,然後收錢走人,拂袖而去,或鮮衣怒馬或素麵朝天尿遁於滾滾人流之間。
歲月如銼,如琢。人生並人生觀被命運的鬼斧神工開鑿之後,夢想也塵埃落定。十幾年的工科教育把我培養成為一名根紅苗正的機電工程師,每日與電路、螺栓為伍,與國標、條例為伍,青chun在條條框框中變成規矩方圓,jing神不再飄忽。雖然心智依然會擰巴,rou身依然會腫脹,隻是行動澀斂,不再會被一綹文藝的東風一chui,就變成紅杏枝頭的chun色滿園。
當然也有偶然。
大約一周之前,我在豆瓣上看到有個同城的“白日夢咖啡館”放映電影的線上活動。我其實一直想發掘一兩個這樣的電影主題咖啡館,於是關注了它的網頁,於是發現了老闆娘頗有些理想主義味道的文字:
“我想會一直記得2011年的夏天,因為在這個夏天,我做了兩件事:從大學畢業,和開一家咖啡館。”
“很久沒有過這樣純粹的夏天,沒有空調房,沒有對著電腦昏天暗地。隻是坐在店鋪門口,看門口柚子樹上的果實日漸飽滿,看陽光扯著影子旋轉,像一個暗號。有時候閑下來也看看書,然後聽著房間裏工人敲敲打打的聲音,時間就這樣被安靜地消耗掉了。”
“咖啡館的名字叫‘白日夢’。我想有一些人,就像我自己,就是要始終不斷地做一些白日夢,才能讓生活順利地進行下去。在最無助時給自己力量和勇氣,讓自己始終相信,那些存在內心世界裏的,隻有自己看得見的瑰麗圖景。就像自己給自己靈魂塑造了一個結界,才能繼續堅qiáng地在這個世界橫衝直撞下去,是不是呢?”
這些文藝腔的文字一下子在我心裏生根發芽,蓬勃壯大,我於是欣然決定在放映時段裏,帶著王小丁去發一次青chun的白日夢。
來之前我曾經暗自揣度過幾次,幻想在一個chun光妖媚或斜雨淅淅的日子裏,我推門而入,館裏瀰漫著咖啡豆的香醇,老闆娘或者說女主人應該長發飄逸,麵色白瓷,一身優柔,眼睛裏眨著戴夢得的光芒。
——拿鐵還是卡布奇諾?
事實qing況是,沙塵bào在洗劫了北京城之後一路南下,寧波也沒能倖免。城市被一卷剽掠的砂紙,上下紛飛地打磨。
“是老闆還是老闆娘?”王小丁問。
“老闆娘!”我說。
“老闆娘就甭去了。”丁說
“這麽多年,還信不過我?”我說。
咖啡館其實並沒我想像的大,花花碎碎的一片,文藝範也不夠老練,既不江湖,也不廟堂,甚至有一點稚嫩,好像發育期的少女,陽光下麵還能看到閃閃發光的絨毛,一兩個不算經典的段子就能搖動她笑靨裏的銀鈴。桌子上七七八八地擺著懷舊係的物品,玩具、唱片、撲克、糖果盒、小飾品、枯蓮蓬……一應俱全,均可jiāo易。沙發的靠背很矮,課桌仿佛是從舊校舍裏淘來的古董,牆上有各色照片和明信片,總之還是那個少女的比喻,雖有天真,卻不失爛漫。
咖啡館的logo別具創意,用了貓頭鷹的主題,算是很合“白日夢”的意境。老闆娘短髮黑瘦,微笑時帶著生分的熱忱,我想起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電影的名字叫作amour,是一部法語片,獲得過第八十五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影片講述兩位退休的音樂老師georges和anne,年過八旬的他們相伴多年卻仍然相愛。後來妻子遭遇了一場疾病,從最初的行走不便,到後來的全身癱瘓,意識混沌,直到最後,丈夫用一隻枕頭,結束了妻子的夢魘。
影片的節奏很慢,舒緩的長鏡頭像一幅幅印象派的風景畫,把愛與痛的細節,分毫不差地篆刻在觀眾的心上。
我qing難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姥姥。
姥姥已經去世快三個月了,她和女主角患上的是同一種病。
姥姥是個很不幸的女人,改嫁過一次,後來的丈夫也早早地去世。八年前,姥姥摔傷,媽媽下定決心要好好照顧姥姥,就像男主角georges下定決心至死不渝地守護愛qing一樣。於是媽媽把姥姥接出來獨自照顧,兩年前,我女兒出生的第十天,姥姥忽然發生中度中風,半個身子、一條手臂麻木,後來病qing日益惡化,最終全身癱瘓。
去年十一我迴老家去看姥姥,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場景:姥姥仰臥在chuáng上,瘦得仿佛隻剩下一個靈魂,母親掏出耶穌的十字架苦像,姥姥努一努嘴唇竭力地去親吻——那是她全身唯一能動彈的地方。
姥姥走的時候,瘦成一根枯柴,身上的褥瘡已經爛透,慘不忍睹。母親在姥姥生命的最後時刻,突然qing緒崩潰。她跟我講電話,每次講一個半小時,哭一個半小時,講她是個罪人,將她如何不能控製自己的qing緒,講她不知道如何將生命繼續下去。
影片臨近尾聲,georges將一個白色枕頭,按在了anne的臉上,誰也不知道,我哭了。
姥姥去世以後,母親打來電話說,以後要好好地珍惜生活。她說,不會再勸你們掰持著錢過日子了,在能享受生活的時候盡qing地享受,比什麽都重要。
走出“白日夢”時天空飄起了雨絲,雨水卷著遠涉江湖的塵埃,空氣裏瀰漫著一股土腥味,讓我想起了我小學時候的大掃除,想起了我梳著羊角辮的小班長。
是否該繼續發青chun夢——我一遍遍地問自己?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叫作“白日夢”的咖啡館,在我們年富力qiáng的盛年,很少有勇氣去造夢實踐。我看amour的影評中有人寫道:我們看的其實不是電影,而是看到若gān年後的自己。於是我想,我在咖啡館喝著的是別人的“白日夢”,但也不要白白流逝自己的。
我想起凱魯亞克的詩句,他說:“要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我想起小區裏停著的一輛被劃得皮開rou綻的車子,上麵貼著:“國務院特批,生活要他媽的有激qing!”
我想起一千兩百多年之前,飽受戰亂流離的詩聖杜甫,聽到官軍平息安史之亂後,喜極而泣地高唱:“白日放歌須縱酒,青chun作伴好還鄉!”
☆遇見貪心但不怕死的自己——顏霜霜
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些值得被身體力行的箴言,卻總是被擱淺在簽名欄裏。兩年前,在沒能旅行的日子裏,我決定心靈先走,堅持每周一本書。終於,在百本書後,離開了寫字樓,身體開始上路,開啟了貴陽—重慶—成都—拉薩—尼泊爾之旅。
在貴州告別了家人,在重慶、成都分別見了男閨蜜和大學室友,路上遇到過靠遊記為生的寫手,把尋醫當旅遊的小姑娘,出來玩賭博輸光家當就留在成都的酒吧老闆……這兒我隻說一個:慧姐。
慧姐是個入世的修行人,在拉薩開了個隨喜的客棧,客人隨意來去,自己定房費,我在這做義工,房費就直接免了。客棧新建起,我要做的就是拖地和餵小狗旺財,偶爾在拉薩瞎溜達、在全透明的陽光房裏練瑜伽,剩下的時間就是和慧姐聊天。
慧姐一頭直長發,流淌及腰,搭配著她瘦小的身板,有種不協調的固執。有一活佛多次要招她為弟子,她每次都果斷拒絕,“我覺得他是來禁錮我的!”
她出生在拉薩,離婚後,跟隨前男友闖dàng北京五年,分手後迴到拉薩。跟現在的男朋友,不同居,也不談結婚。父母親總說她沒出息,一次父親生病,她悉心照料卻依舊被父親數落,她拖著個板凳坐在病房門口大哭起來。轉念想,自己這麽不招父母待見,父母依舊不會也不能拋棄她,覺得挺好笑。擦gān眼淚繼續照料父親。
</br>
沒想到,等了這麽久。他說。
他抬起頭,和萱萱都是紅紅的眼眶,活像兩隻兔子。
一個月後,萱萱把她的店關掉、退租,饅頭替她jiāo了一筆還算合理的違約金。
他們把設備都挪進饅頭的那家店,一起打理生意。饅頭用自己剩下的積蓄重新裝修了店麵,萱萱發明了幾種新的口味。店的位置本來就很好,慢慢地,變成了那個胡同口的一個風景。
半年後,他們還開了分店。
我幾乎每周都往他們那兒跑,名義上是幫助他們維護感qing穩定,其實是……
雖然炸ji是不太健康,但是好吃啊對不對!還不要錢。
白吃了一個月,萱萱拿著一個帳單,讓我付帳。
我傻了。翻遍全身,隻掏出十塊。
饅頭和萱萱一人一條胳膊,架著我往外走。
我拚命掙紮。不是說好開店一定不趕客人的嗎?我喊。
你說過?饅頭看看萱萱。
沒啊。萱萱也看看他,你說過?
我也沒有。饅頭說。
我被他們兩口子趕了出來。
合夥欺負老實人!還有沒有天理了?
不過我也沒吃虧,我順出了一包鹽蘇ji。
鹽蘇ji真好吃啊。我一邊走一邊吃,高興得簡直要飛起來。一迴頭,遠遠看到饅頭和萱萱站在店裏,臉上掛著笑,忙得熱火朝天。
我忽然想起那天,我和饅頭蹲在路邊吃涼麵,我問饅頭,他開了店,萱萱怎麽辦。
她就是老闆娘啊。饅頭說。
☆白日夢咖啡館——午歌
在我還是個稜角淩厲的激揚少年時,曾有過一係列不著調的夢想:
其一是làng跡天涯,不恃勞作。靠賣軟文或卜卦為生。“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生意興隆時,攜一二知己,放làng形骸,把三五盞濁酒,做些四六不通詩文;慘澹經營時,不失寒儒風雅,遍走甕牖繩樞之戶,化一碗海雨天風的齋飯。
其二是做一名暢銷書作家。石康與村上chun樹者還嫌太雅,最好能像西村壽行或者渡邊淳一那樣,寫通俗、香艷、帶著cult風範,擦出qing色火花的暢銷大部頭。文章不能太雅,要有一種貼地飛行的快感,飄著馬路牙子上炒粉gān和魚絲麵的油釘子味。在居酒屋或夜宵攤會三五粉絲,簽名、胡侃,講重複了六七十遍的葷段子,聊老聃或禪宗,“一塵渾不然,萬象盡結chun”。
其三是其一其二的衍生和進階,我希望能成為一名九流的jing神導師。雖不能開宗立派卻能坐擁粉絲三千。有五術的修為,有晶石的造詣,談笑間拂去來者的傷飭與沉鬱,chun風拂人,潤物無聲,然後收錢走人,拂袖而去,或鮮衣怒馬或素麵朝天尿遁於滾滾人流之間。
歲月如銼,如琢。人生並人生觀被命運的鬼斧神工開鑿之後,夢想也塵埃落定。十幾年的工科教育把我培養成為一名根紅苗正的機電工程師,每日與電路、螺栓為伍,與國標、條例為伍,青chun在條條框框中變成規矩方圓,jing神不再飄忽。雖然心智依然會擰巴,rou身依然會腫脹,隻是行動澀斂,不再會被一綹文藝的東風一chui,就變成紅杏枝頭的chun色滿園。
當然也有偶然。
大約一周之前,我在豆瓣上看到有個同城的“白日夢咖啡館”放映電影的線上活動。我其實一直想發掘一兩個這樣的電影主題咖啡館,於是關注了它的網頁,於是發現了老闆娘頗有些理想主義味道的文字:
“我想會一直記得2011年的夏天,因為在這個夏天,我做了兩件事:從大學畢業,和開一家咖啡館。”
“很久沒有過這樣純粹的夏天,沒有空調房,沒有對著電腦昏天暗地。隻是坐在店鋪門口,看門口柚子樹上的果實日漸飽滿,看陽光扯著影子旋轉,像一個暗號。有時候閑下來也看看書,然後聽著房間裏工人敲敲打打的聲音,時間就這樣被安靜地消耗掉了。”
“咖啡館的名字叫‘白日夢’。我想有一些人,就像我自己,就是要始終不斷地做一些白日夢,才能讓生活順利地進行下去。在最無助時給自己力量和勇氣,讓自己始終相信,那些存在內心世界裏的,隻有自己看得見的瑰麗圖景。就像自己給自己靈魂塑造了一個結界,才能繼續堅qiáng地在這個世界橫衝直撞下去,是不是呢?”
這些文藝腔的文字一下子在我心裏生根發芽,蓬勃壯大,我於是欣然決定在放映時段裏,帶著王小丁去發一次青chun的白日夢。
來之前我曾經暗自揣度過幾次,幻想在一個chun光妖媚或斜雨淅淅的日子裏,我推門而入,館裏瀰漫著咖啡豆的香醇,老闆娘或者說女主人應該長發飄逸,麵色白瓷,一身優柔,眼睛裏眨著戴夢得的光芒。
——拿鐵還是卡布奇諾?
事實qing況是,沙塵bào在洗劫了北京城之後一路南下,寧波也沒能倖免。城市被一卷剽掠的砂紙,上下紛飛地打磨。
“是老闆還是老闆娘?”王小丁問。
“老闆娘!”我說。
“老闆娘就甭去了。”丁說
“這麽多年,還信不過我?”我說。
咖啡館其實並沒我想像的大,花花碎碎的一片,文藝範也不夠老練,既不江湖,也不廟堂,甚至有一點稚嫩,好像發育期的少女,陽光下麵還能看到閃閃發光的絨毛,一兩個不算經典的段子就能搖動她笑靨裏的銀鈴。桌子上七七八八地擺著懷舊係的物品,玩具、唱片、撲克、糖果盒、小飾品、枯蓮蓬……一應俱全,均可jiāo易。沙發的靠背很矮,課桌仿佛是從舊校舍裏淘來的古董,牆上有各色照片和明信片,總之還是那個少女的比喻,雖有天真,卻不失爛漫。
咖啡館的logo別具創意,用了貓頭鷹的主題,算是很合“白日夢”的意境。老闆娘短髮黑瘦,微笑時帶著生分的熱忱,我想起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電影的名字叫作amour,是一部法語片,獲得過第八十五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影片講述兩位退休的音樂老師georges和anne,年過八旬的他們相伴多年卻仍然相愛。後來妻子遭遇了一場疾病,從最初的行走不便,到後來的全身癱瘓,意識混沌,直到最後,丈夫用一隻枕頭,結束了妻子的夢魘。
影片的節奏很慢,舒緩的長鏡頭像一幅幅印象派的風景畫,把愛與痛的細節,分毫不差地篆刻在觀眾的心上。
我qing難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姥姥。
姥姥已經去世快三個月了,她和女主角患上的是同一種病。
姥姥是個很不幸的女人,改嫁過一次,後來的丈夫也早早地去世。八年前,姥姥摔傷,媽媽下定決心要好好照顧姥姥,就像男主角georges下定決心至死不渝地守護愛qing一樣。於是媽媽把姥姥接出來獨自照顧,兩年前,我女兒出生的第十天,姥姥忽然發生中度中風,半個身子、一條手臂麻木,後來病qing日益惡化,最終全身癱瘓。
去年十一我迴老家去看姥姥,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場景:姥姥仰臥在chuáng上,瘦得仿佛隻剩下一個靈魂,母親掏出耶穌的十字架苦像,姥姥努一努嘴唇竭力地去親吻——那是她全身唯一能動彈的地方。
姥姥走的時候,瘦成一根枯柴,身上的褥瘡已經爛透,慘不忍睹。母親在姥姥生命的最後時刻,突然qing緒崩潰。她跟我講電話,每次講一個半小時,哭一個半小時,講她是個罪人,將她如何不能控製自己的qing緒,講她不知道如何將生命繼續下去。
影片臨近尾聲,georges將一個白色枕頭,按在了anne的臉上,誰也不知道,我哭了。
姥姥去世以後,母親打來電話說,以後要好好地珍惜生活。她說,不會再勸你們掰持著錢過日子了,在能享受生活的時候盡qing地享受,比什麽都重要。
走出“白日夢”時天空飄起了雨絲,雨水卷著遠涉江湖的塵埃,空氣裏瀰漫著一股土腥味,讓我想起了我小學時候的大掃除,想起了我梳著羊角辮的小班長。
是否該繼續發青chun夢——我一遍遍地問自己?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叫作“白日夢”的咖啡館,在我們年富力qiáng的盛年,很少有勇氣去造夢實踐。我看amour的影評中有人寫道:我們看的其實不是電影,而是看到若gān年後的自己。於是我想,我在咖啡館喝著的是別人的“白日夢”,但也不要白白流逝自己的。
我想起凱魯亞克的詩句,他說:“要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我想起小區裏停著的一輛被劃得皮開rou綻的車子,上麵貼著:“國務院特批,生活要他媽的有激qing!”
我想起一千兩百多年之前,飽受戰亂流離的詩聖杜甫,聽到官軍平息安史之亂後,喜極而泣地高唱:“白日放歌須縱酒,青chun作伴好還鄉!”
☆遇見貪心但不怕死的自己——顏霜霜
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些值得被身體力行的箴言,卻總是被擱淺在簽名欄裏。兩年前,在沒能旅行的日子裏,我決定心靈先走,堅持每周一本書。終於,在百本書後,離開了寫字樓,身體開始上路,開啟了貴陽—重慶—成都—拉薩—尼泊爾之旅。
在貴州告別了家人,在重慶、成都分別見了男閨蜜和大學室友,路上遇到過靠遊記為生的寫手,把尋醫當旅遊的小姑娘,出來玩賭博輸光家當就留在成都的酒吧老闆……這兒我隻說一個:慧姐。
慧姐是個入世的修行人,在拉薩開了個隨喜的客棧,客人隨意來去,自己定房費,我在這做義工,房費就直接免了。客棧新建起,我要做的就是拖地和餵小狗旺財,偶爾在拉薩瞎溜達、在全透明的陽光房裏練瑜伽,剩下的時間就是和慧姐聊天。
慧姐一頭直長發,流淌及腰,搭配著她瘦小的身板,有種不協調的固執。有一活佛多次要招她為弟子,她每次都果斷拒絕,“我覺得他是來禁錮我的!”
她出生在拉薩,離婚後,跟隨前男友闖dàng北京五年,分手後迴到拉薩。跟現在的男朋友,不同居,也不談結婚。父母親總說她沒出息,一次父親生病,她悉心照料卻依舊被父親數落,她拖著個板凳坐在病房門口大哭起來。轉念想,自己這麽不招父母待見,父母依舊不會也不能拋棄她,覺得挺好笑。擦gān眼淚繼續照料父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