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簡單又粗暴
去秦國當個美男公務員 作者:顏胖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人聞言嘴角一抽,但見張先做得滴水不漏,該周全禮數的地方都周全了,也挑不出毛病,心想這人也忒囂張,渾然忘記今日分明是自己主動來樂坊挑釁的,當然,當著眾多客人的麵,他也不願掉了身價,所以換上一身謙謙君子的好氣度,優雅地向張先做了一個手勢道:“先請。”他的意思是讓張先擇曲,張先沒有推辭,想也未想脫口便道:“《神人暢》。”
此話一出,一陣寒風灌進樂坊,擠滿看客的樓閣頃刻鴉雀無聲,緊接著就有不少人鬧嚷起來,甚至有人高聲起哄:“我沒聽錯吧,《神人暢》,啊哈哈,鬥琴挑《神人暢》?”更有人戲謔:“不會是上個月才習的琴吧?我看你還是再迴去練個十年八年再來,鬥琴可不是玩耍。”
之所以張先選個《神人暢》會出現這樣的效果,是因為懂琴的都知道,這《神人暢》並非什麽有難度的曲子,甚至從前聽說有那麽些有樂理根基的學徒初習琴就可拿《神人暢》開指。是以這時候,眾人以為張先不過是個初生的牛犢,無知無畏。
原本聽張先選了《神人暢》青年眼中也流過一抹不屑的神色,可是當目光落在他左手大指外側肉甲相連的地方,卻突然警覺了起來,再看其他手指也都……那些地方正是平素揉弦按弦處。隻是習琴來玩的人那裏都必有異狀,更不用說他手上那些地方十分明顯,非日積月累的苦練是不可成的。
青年低頭怔怔地看著自己的手,氣勢上已然輸了一段,他卻猶未察覺,再抬頭時神情反有些倨傲:“就依閣下的意思,獻醜了。”說著青年將調式調至《神人暢》所需的調式上,又確認音準無誤後,等周遭安靜下來,才緩緩撫了起來。
趙高、王寵對琴曲不熟,但是聽周遭議論也大致知道張先選了一首什麽樣的曲子。不過他們並不替他擔心。知道張先的為人,就會清楚他是斷然不會拿樂坊的招牌開玩笑。
聽說昔年唐堯撫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琴曲流傳兩千餘年至今,雖不知真假,但有一樣是可以肯定的,此曲蒼古雄健,如江河行地,音節清瑩透亮,似日月經天,要想將其間韻味表現出來也並非易事。
有時候曲子越是簡單,越是難以彈好。上古傳下來的曲子看似隻需五弦,但卻用到了全部徽【1】位甚至是徽外的泛音,彈泛音【2】時徽位越是靠後越難彈好,樂坊提供的琴都是名家所斫【3】,琴本身質量是過關的,剩下的就看撫琴者的水平了。
誠然青年琴技不差,一首彈下來,看周遭人反應激動也知的確出彩,但他適才看到張先的手,太過刻意地想要在技法上壓張先一頭,反倒失了從前的靈氣,流於技法堆砌,雕刻痕跡頗重,顯得輕浮,與此曲原有神韻不符。
輪到張先,他卻選擇放開束縛。畢竟十多年刻苦所習的經曆擺在那裏,早已刻入骨血,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揣摩曲子的意境,通過穩紮穩打練來的技巧將其展現,所以當他這一曲彈下來,能輕易將所有人引致他所要展現的畫麵中,當最後指咽聲停以沉穩的一聲收束全曲後,眾人仍還陷入“天神降臨與人同樂的盛典”當中不可自拔。
張先捂了琴弦,麵無表情地站起來,抬手對青年說:“請吧。”那青年原本還有些失神,被他這麽一趕,隻覺顏麵盡失,僵著手指向張先氣急敗壞地說了個“你”字,便舌頭打結再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低著頭三兩步走出了樂坊。
趙高看他如此幹淨利落地挫了青年的銳氣,又這樣不帶拐彎地下逐客令,眼皮跳了跳,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一個詞來形容這個悶葫蘆今日的舉動——簡單粗暴。
先前還嘖嘖稱奇的客人眼見熱鬧沒得瞧了,也一哄而散。趙高、王寵本要隨張先進後堂去,卻見身旁站了個花須老人。老人褒衣高冠,精神矍鑠,眼神睿智,還未開口,單是那身身攬浩浩江河的氣韻就已令人折服了。
“後生,你可願再為老夫撫一曲?”老人點名就要張先撫曲,張先一貫儒士風度,身為後輩哪裏敢不從,問當即就向一旁的老先生借地方。那老先生才仗他為樂坊扳迴了顏麵,心裏高興,哪裏會拒絕,加上眼前這個老人也讓他心生好感,就招唿得格外殷勤,連趙高、王寵都沾了光。
“適才瞧你撫琴,頗有我一個學生的風範,如今他已迴到韓國,一想到此生怕是再難相見,老夫生了些感慨,忍不住想再聽一曲聊以慰藉。”老人提到愛徒,仿佛瞬間蒼老了幾歲。趙高心中好笑,這老頭真不客氣,不過有情有義倒也有趣。
老人點了首《列子禦風》說是他愛徒從前喜歡的。這曲張先練得少,卻不忍拂了老人的意,還是注神傾意地從頭走了一遍,老人聽著聽著便陷入了沉思不可自拔,許是想起如今到老孤身一人,不免有些感慨,待他迴神,張先才問:“想來高足琴技比張先了得,在老前輩麵前獻醜了。”
“前輩就前輩,何須加個‘老’字?不過你想錯了,他琴技遠不如你。”老頭這真率的性情讓趙高在心裏失笑,而張先被他這麽一說,卻有些訥訥的不知該如何接口。老人站起來看著他道了句“多謝“,又說“明日午時過後再來”便頭也不迴地走了。
第二天中午在飯堂吃飯就有議論:“聽說今天囧朝堂上有一場論兵?”絳衣掌書激動地敲了敲桌案道:“相當精彩,不愧是才辯縱橫的荀祭酒!”有人聞言一下站了起來:“竟是稷下學宮的荀卿!”沒有機會去議政殿記錄的掌書們全都被勾起了濃濃的興趣。
先前論兵的內容就已經傳了過來,隻是同那臨武君論兵的是誰,一直眾說紛紜,這時候聽去過的人一講是荀卿自然激動得無以複加。荀卿是誰?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統領學宮百家士子的長官。其言可為天下士子的準則,其行可為天下士子的規範,各國君臣皆仰慕其名。更重要的是,老先生是趙人,若趙王有意招攬,那將是趙國莫大的福氣。
“倒是一個淵綜廣博之士,就是傲氣了些。”也有人對他的性格不太讚賞,卻也有維護的:“不然不然,大凡淵綜廣博之士,誰人不帶點傲氣?今日所論如山之峨,海之渺,針砭時弊,振聾發聵,如此才學,誰不拜服?”
聽人提到稷下學宮,趙高也有些向往,那個地方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大的一個學府,容納百家之言,吸收百家之學,先後出了孟子、慎子、申子、荀子等學派宗師,數量相當可觀。趙高從前就想著有機會一定要去瞧上一瞧。
午時前,張先就拿了郭開送給趙高的牌子出了宮,他說老人既然要他等著,他就不能不去。等張先下午迴來的時候卻帶迴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昨日的老頭竟然就是荀卿,且他已收張先為學生,張先這次迴來就是向二人辭行的。
“老師說既然母國不用他,不如就去楚國看看,我既然拜入他門下,自然要隨他過去,往後山高水長,兩位後會有期了。”
送走張先,趙高、王寵二人都有些感慨,沒想到三人當中運氣最好的是張先,憑那一手好琴技入了荀卿的眼,竟然做成他的學生,荀卿帶出來的學生無論是李斯還是韓非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張先這一入門往後自當前途無量,二人都是打心底裏為他高興。
王寵突然想起那日自己問過趙高的事,覺得該是要重新思考一次的時候了。趙高經曆了這次同摯友的別離,心裏也轉著不少自己的事情。
當天看著趙高坐在地上心情複雜,連書也沒怎麽看進去,娃娃瞧在眼裏有些著急,主動搖著他的手臂問他:“小高,你怎麽了?”趙高木然抬頭,迴過神來發現是他,突然想起了什麽,凝眸瞧了娃娃半晌,又捏著他的臉喃喃自語:“不知道小包子臉你還有多久……”
被他一番莫名其妙的話弄得不知所措,娃娃也不知道他怎麽了,看他眼下的樣子更是什麽也無法說,什麽也無法問,幹脆從地上爬起來,笨拙地將他的頭抱在懷裏,一下又一下地拍著他,一副老母雞哄小雞仔的架勢。隻是這老母雞的身形和小雞的身形相較著實的怪異。
趙高原本不過是在想今後當如何,順帶想起娃娃如今也有九歲了,很快就要迴到秦國去,生出了點感慨,不想,他難得多愁善感一迴卻讓娃娃如此擔心,想起他笨拙地迴護自己的模樣心中不覺失笑。但娃娃這麽做卻又讓一股暖流自他心底湧起並緊緊包裹在心頭,既然不願讓它散去,索性閉上眼睛任他抱著了。
“小高睡著了嗎?”過了半晌,見趙高沒有動靜,娃娃不確定地問道。趙高在他懷裏搖搖頭,娃娃“哦”了一下,又低頭看他。看不見他的表情,娃娃又問:“那你好點了嗎?”趙高自鼻腔發出一個“嗯”的聲音,頓了一頓問他:“你累了麽?”
“不累不累。”娃娃無視自己有些酸麻的雙臂,趕緊解釋。趙高抬起頭來,掙脫他的懷抱,將他拎起來,放到地上坐好,抬出身份支使道:“小短腿借你老師靠一靠。”娃娃不樂意了,一本正經地糾正道:“小高,我的腿不短。”但說完又老實地拍了拍自己的腿:“不過你要靠就借你吧。”
趙高也不知道什麽叫客氣,身子換了個方向一歪,頭就靠了過去,順帶連眼睛也享受地閉上了。他給自己找的理由就是:今早在太史府抄書太累……
此話一出,一陣寒風灌進樂坊,擠滿看客的樓閣頃刻鴉雀無聲,緊接著就有不少人鬧嚷起來,甚至有人高聲起哄:“我沒聽錯吧,《神人暢》,啊哈哈,鬥琴挑《神人暢》?”更有人戲謔:“不會是上個月才習的琴吧?我看你還是再迴去練個十年八年再來,鬥琴可不是玩耍。”
之所以張先選個《神人暢》會出現這樣的效果,是因為懂琴的都知道,這《神人暢》並非什麽有難度的曲子,甚至從前聽說有那麽些有樂理根基的學徒初習琴就可拿《神人暢》開指。是以這時候,眾人以為張先不過是個初生的牛犢,無知無畏。
原本聽張先選了《神人暢》青年眼中也流過一抹不屑的神色,可是當目光落在他左手大指外側肉甲相連的地方,卻突然警覺了起來,再看其他手指也都……那些地方正是平素揉弦按弦處。隻是習琴來玩的人那裏都必有異狀,更不用說他手上那些地方十分明顯,非日積月累的苦練是不可成的。
青年低頭怔怔地看著自己的手,氣勢上已然輸了一段,他卻猶未察覺,再抬頭時神情反有些倨傲:“就依閣下的意思,獻醜了。”說著青年將調式調至《神人暢》所需的調式上,又確認音準無誤後,等周遭安靜下來,才緩緩撫了起來。
趙高、王寵對琴曲不熟,但是聽周遭議論也大致知道張先選了一首什麽樣的曲子。不過他們並不替他擔心。知道張先的為人,就會清楚他是斷然不會拿樂坊的招牌開玩笑。
聽說昔年唐堯撫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琴曲流傳兩千餘年至今,雖不知真假,但有一樣是可以肯定的,此曲蒼古雄健,如江河行地,音節清瑩透亮,似日月經天,要想將其間韻味表現出來也並非易事。
有時候曲子越是簡單,越是難以彈好。上古傳下來的曲子看似隻需五弦,但卻用到了全部徽【1】位甚至是徽外的泛音,彈泛音【2】時徽位越是靠後越難彈好,樂坊提供的琴都是名家所斫【3】,琴本身質量是過關的,剩下的就看撫琴者的水平了。
誠然青年琴技不差,一首彈下來,看周遭人反應激動也知的確出彩,但他適才看到張先的手,太過刻意地想要在技法上壓張先一頭,反倒失了從前的靈氣,流於技法堆砌,雕刻痕跡頗重,顯得輕浮,與此曲原有神韻不符。
輪到張先,他卻選擇放開束縛。畢竟十多年刻苦所習的經曆擺在那裏,早已刻入骨血,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揣摩曲子的意境,通過穩紮穩打練來的技巧將其展現,所以當他這一曲彈下來,能輕易將所有人引致他所要展現的畫麵中,當最後指咽聲停以沉穩的一聲收束全曲後,眾人仍還陷入“天神降臨與人同樂的盛典”當中不可自拔。
張先捂了琴弦,麵無表情地站起來,抬手對青年說:“請吧。”那青年原本還有些失神,被他這麽一趕,隻覺顏麵盡失,僵著手指向張先氣急敗壞地說了個“你”字,便舌頭打結再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低著頭三兩步走出了樂坊。
趙高看他如此幹淨利落地挫了青年的銳氣,又這樣不帶拐彎地下逐客令,眼皮跳了跳,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一個詞來形容這個悶葫蘆今日的舉動——簡單粗暴。
先前還嘖嘖稱奇的客人眼見熱鬧沒得瞧了,也一哄而散。趙高、王寵本要隨張先進後堂去,卻見身旁站了個花須老人。老人褒衣高冠,精神矍鑠,眼神睿智,還未開口,單是那身身攬浩浩江河的氣韻就已令人折服了。
“後生,你可願再為老夫撫一曲?”老人點名就要張先撫曲,張先一貫儒士風度,身為後輩哪裏敢不從,問當即就向一旁的老先生借地方。那老先生才仗他為樂坊扳迴了顏麵,心裏高興,哪裏會拒絕,加上眼前這個老人也讓他心生好感,就招唿得格外殷勤,連趙高、王寵都沾了光。
“適才瞧你撫琴,頗有我一個學生的風範,如今他已迴到韓國,一想到此生怕是再難相見,老夫生了些感慨,忍不住想再聽一曲聊以慰藉。”老人提到愛徒,仿佛瞬間蒼老了幾歲。趙高心中好笑,這老頭真不客氣,不過有情有義倒也有趣。
老人點了首《列子禦風》說是他愛徒從前喜歡的。這曲張先練得少,卻不忍拂了老人的意,還是注神傾意地從頭走了一遍,老人聽著聽著便陷入了沉思不可自拔,許是想起如今到老孤身一人,不免有些感慨,待他迴神,張先才問:“想來高足琴技比張先了得,在老前輩麵前獻醜了。”
“前輩就前輩,何須加個‘老’字?不過你想錯了,他琴技遠不如你。”老頭這真率的性情讓趙高在心裏失笑,而張先被他這麽一說,卻有些訥訥的不知該如何接口。老人站起來看著他道了句“多謝“,又說“明日午時過後再來”便頭也不迴地走了。
第二天中午在飯堂吃飯就有議論:“聽說今天囧朝堂上有一場論兵?”絳衣掌書激動地敲了敲桌案道:“相當精彩,不愧是才辯縱橫的荀祭酒!”有人聞言一下站了起來:“竟是稷下學宮的荀卿!”沒有機會去議政殿記錄的掌書們全都被勾起了濃濃的興趣。
先前論兵的內容就已經傳了過來,隻是同那臨武君論兵的是誰,一直眾說紛紜,這時候聽去過的人一講是荀卿自然激動得無以複加。荀卿是誰?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統領學宮百家士子的長官。其言可為天下士子的準則,其行可為天下士子的規範,各國君臣皆仰慕其名。更重要的是,老先生是趙人,若趙王有意招攬,那將是趙國莫大的福氣。
“倒是一個淵綜廣博之士,就是傲氣了些。”也有人對他的性格不太讚賞,卻也有維護的:“不然不然,大凡淵綜廣博之士,誰人不帶點傲氣?今日所論如山之峨,海之渺,針砭時弊,振聾發聵,如此才學,誰不拜服?”
聽人提到稷下學宮,趙高也有些向往,那個地方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大的一個學府,容納百家之言,吸收百家之學,先後出了孟子、慎子、申子、荀子等學派宗師,數量相當可觀。趙高從前就想著有機會一定要去瞧上一瞧。
午時前,張先就拿了郭開送給趙高的牌子出了宮,他說老人既然要他等著,他就不能不去。等張先下午迴來的時候卻帶迴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昨日的老頭竟然就是荀卿,且他已收張先為學生,張先這次迴來就是向二人辭行的。
“老師說既然母國不用他,不如就去楚國看看,我既然拜入他門下,自然要隨他過去,往後山高水長,兩位後會有期了。”
送走張先,趙高、王寵二人都有些感慨,沒想到三人當中運氣最好的是張先,憑那一手好琴技入了荀卿的眼,竟然做成他的學生,荀卿帶出來的學生無論是李斯還是韓非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張先這一入門往後自當前途無量,二人都是打心底裏為他高興。
王寵突然想起那日自己問過趙高的事,覺得該是要重新思考一次的時候了。趙高經曆了這次同摯友的別離,心裏也轉著不少自己的事情。
當天看著趙高坐在地上心情複雜,連書也沒怎麽看進去,娃娃瞧在眼裏有些著急,主動搖著他的手臂問他:“小高,你怎麽了?”趙高木然抬頭,迴過神來發現是他,突然想起了什麽,凝眸瞧了娃娃半晌,又捏著他的臉喃喃自語:“不知道小包子臉你還有多久……”
被他一番莫名其妙的話弄得不知所措,娃娃也不知道他怎麽了,看他眼下的樣子更是什麽也無法說,什麽也無法問,幹脆從地上爬起來,笨拙地將他的頭抱在懷裏,一下又一下地拍著他,一副老母雞哄小雞仔的架勢。隻是這老母雞的身形和小雞的身形相較著實的怪異。
趙高原本不過是在想今後當如何,順帶想起娃娃如今也有九歲了,很快就要迴到秦國去,生出了點感慨,不想,他難得多愁善感一迴卻讓娃娃如此擔心,想起他笨拙地迴護自己的模樣心中不覺失笑。但娃娃這麽做卻又讓一股暖流自他心底湧起並緊緊包裹在心頭,既然不願讓它散去,索性閉上眼睛任他抱著了。
“小高睡著了嗎?”過了半晌,見趙高沒有動靜,娃娃不確定地問道。趙高在他懷裏搖搖頭,娃娃“哦”了一下,又低頭看他。看不見他的表情,娃娃又問:“那你好點了嗎?”趙高自鼻腔發出一個“嗯”的聲音,頓了一頓問他:“你累了麽?”
“不累不累。”娃娃無視自己有些酸麻的雙臂,趕緊解釋。趙高抬起頭來,掙脫他的懷抱,將他拎起來,放到地上坐好,抬出身份支使道:“小短腿借你老師靠一靠。”娃娃不樂意了,一本正經地糾正道:“小高,我的腿不短。”但說完又老實地拍了拍自己的腿:“不過你要靠就借你吧。”
趙高也不知道什麽叫客氣,身子換了個方向一歪,頭就靠了過去,順帶連眼睛也享受地閉上了。他給自己找的理由就是:今早在太史府抄書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