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閉上眼睛,藏在寬大衣袖中的手握成了拳,再緩緩睜開眼,轉而換上一副和顏悅色的神情笑問道:“老丞相有何高見?”這聲老丞相叫的是藺相如,畢竟是朝中資曆最老的長者之一,趙王自然要裝裝樣子。


    “那日大王私底下找了右史那邊擬定文書。”彼時郭開十分意外:“你怎麽知道?”誰知少年無奈一笑:“在太史府無意瞧見的。”左史這邊素來同廉藺交好,右史底下的人多偏向大王,私底下找右史商量擬定詔書,少年的意思便清楚了,大王要有大動作,且定是牽涉廉藺二人的,今日所見果然……


    被大王點名,藺相如費了很大功夫,才堪堪定住了神。如今身體不再允許,縱然知道今日事情鬧大,但他那時瞌睡上來了,頭昏眼花無法集中思緒,是以發生了何事,他也一知半解。所以當下微微頷首坦然道:“老臣慚愧,如今年老體衰,無法集中精力,朝堂之事實在是……”


    藺相如的身體如何趙王如何看不明白,如此還故意點他的名,其中意圖別人或許看不出來,但他藺相如混跡廟堂數十載如何看不出?可如今他老邁不堪,趙王真要趕人又能如何?


    這趙國,眼下朝中隻有兩股清流:一是太子,不過畢竟年輕羽翼未豐;二是廉頗,雖然他人粗中有細,朝中頗有威望,但擅長的是打仗用兵,要處理朝堂的一些事情,沒有藺相如幫襯提點難免出錯。是以拖著病驅,他仍堅持參加朝會到現在,可今日……


    “這一禮,是老丞相心係廟堂,趙偃心中感佩,在此代趙國謝老丞相。”說著竟是整理好衣冠站起來,朝著藺相如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藺相如心中失落,卻也隻能無可奈何地低頭迴禮。一旁的廉頗瞧他的臉色隱隱覺得有什麽不妥。


    果然接下來趙王再拜之言讓不少人心中發怵:“這一禮,趙偃放著朝中輩出的青年才俊不用,不察老丞相難處,國事終日勞煩老丞相擔待,心中實在愧疚,自今日起願放老丞相歸家修養,再拜賠罪。”


    這禮趙王行得是一次比一次端正,他舉袖時,袖擺上一左一右分別用金絲銀線繡著的日月圖竟是無比刺目,許多人看了不僅一陣目眩,心中更是蕪雜難受,諾諾不敢再抬頭。反倒是郭開心中無比暢快,廉藺二人素來瞧他不起,沒少給他臉色,幾次三番在朝堂羞辱於他,如今這般下場,怎能不神清氣爽?


    趙王的言下之意:老丞相以後朝會都不用再來。藺相如張了張口,趙王仿佛沒有看到一般,不由分說又吩咐一旁立侍的寺人念了一早擬好的旨意,其中豐厚的賞賜令不少人瞠目結舌,若換了往日少不得大為豔羨一番,然今日,看似給足了殊榮,其實所有人都清楚這其中的深意……


    勁烈的寒意自後背脊梁處湧起,一代賢臣生生白了臉,話卡在喉間一句也說不出來。廉頗心裏早已火冒三丈,想要站起來,無奈手腕被藺相如死死拿住,怕下手沒有輕重傷了年邁體弱的摯友,隻好憤憤作罷。


    趙王見狀,“好心”讓人攙著老丞相下去休息,廉頗脾氣上來也懶得再理會這些事情,向趙王草草拱手行完禮,親自扶著人退了出去。郭開看著二人顫顫巍巍的背影,此時恨不得迴去拉著小兄弟彈冠相慶……啊呸,從前大王的太傅好像說是……額手稱慶,對,迴去額手稱慶一番。


    廉藺二人出去時,整個殿中鴉雀無聲,倒是外麵冷風颼颼地刮,驚雷隆隆地劈,瞧著毫無要止息的意思。趙王此時心情甚好,悠悠地坐迴王座上,將目光轉到趙政母子身上,他們此刻狼狽又弱小的身子被人毫無憐惜地扣著,卑微渺小。


    那一刻他竟產生了秦王稷就匍匐在自己腳下的錯覺,先前因秦國受的氣盡數散開了去,胸中豪情萬千。趙王洋洋得意地抬手一指,眾臣目光緊接著就落到了他們的身上。


    娃娃此刻被人鉗製著,肩膀處一陣鑽心的疼,為了不讓別人看輕了去,他愣是著咬牙一聲不吭。相比而言,一旁的趙姬便忍不住呻囧吟起來,娃娃憂心他母親,這才露出與稚童年齡相符的脆弱神情,想要喚一聲“阿母”卻因嗓子沙啞,半個字也喊不出來,隻發出嚶嚶呀呀的響聲。


    對此趙王視而不見:“那就繼續適才所論,秦國庶孽該如何處置?”此舉他一早就作好了打算,今次他不是直接與李牧諸人爭辯,而是先迂迴地卸了藺相如的職,在朝中起到振懾作用後,再迴來與眾臣“商量”,商量的底氣,之於先前,已是完全的不同,風口浪尖的時候,誰還想和他拗著來,可就要掂量掂量話說出去的後果了。


    這次趙王的矛頭對準的不是別人正是李牧,可惜李牧出生將門世家,為人方正,見趙王如此不計後果,堵上趙國命數一心隻為剪除異己,又看一對苦弱母子正因此受苦掙紮,哪裏沉默得下去,當即奮袂而起直言相諫:“臣李牧認為當赦稚童弱母,以顯示我趙國泱泱大風。”


    趙王一聽,胸中怒意陡然噴薄而出,化作力量當即一掌拍在麵前的黑漆大案上,和著恰巧批下來的一道驚雷,響徹大殿。不少人的心也跟著顫了三顫,一時間大殿中的氣氛異常壓抑。


    說也奇怪,伴隨著驚雷聲止,少年的話便在郭開耳邊一句接著一句地響起,不給他喘息的機會:


    您附和殺掉質子,風平之後也不過是個大王的寵臣,他提拔您到今天,您為他出力一切理所應當,縱使因此更得信任,充其量隻是個他身邊的可用之人。


    但您別忘了,明日要做之事大王沒有與您商議,便足以說明在他心中,任何人都不足以完全取信,說到底您就是個昔年陪他玩樂的伴讀,今後行事稍有差池,還能確保他顧念舊情?


    退一萬步講,大人同大王從此君臣相得益彰,也別忘了趙國眼下處境,趙高敢斷言,不出三十年,這天下必定盡數歸秦,屆時身為趙王股肱的大人難道甘心隨君王赴死?


    聽說前些天呂不韋已助異人順利搭上了華陽夫人,現今華陽深得秦國太子寵愛,膝下又無子嗣,正需借扶植異人穩固地位,趙政這孩子又為父質秦多年,一旦得以歸秦,有呂不韋和趙姬、異人這層關係,將會是怎樣的身份?


    大人若竭盡全力讓質子脫圍,今後您便是他的恩人。質子為人趙高相處數月再清楚不過,今後迴到秦國必定感念大人活命及照拂之恩。屆時大人莫說想要在秦國占有一席之地,便是封卿拜相也未嚐不可,何苦耗在日漸疲敝式微的趙國身上?


    郭開人瞧著是一副不可靠的樣子,實則人不傻,很多東西隻要被人一點便能看得透徹。說也奇怪,眼下再把少年的話迴想一遍,腦子的神思比先前更是清明了不止一倍。


    恍惚間他仿佛聽見少年問道:大人,此時不決,更待何時?是了,從前弈館豪賭的魄力去哪裏了!更何況這是穩賺不虧的局,賭棋小兄弟從沒讓自己輸過,倒是自己何時畏畏縮縮像個娘們兒?


    對秦國未來儲君的“救命之恩”之於同趙王的“伴讀之情”如何抉擇?誠然前一個還遙不可及,後者唾手可得,但畢竟前一個太過誘人,一旦得到就是最穩固的關係,而後者雖唾手可得卻也容易被隨意棄擲,況且如今的秦與趙已是國力懸殊,縱使後者關係穩固,同樣難從中長久得利……


    而且在大王盛怒之下自己若還敢強諫卻還有個當下就能得到的切實好處。那就是等大王氣消想通,迴想起自己甘願昧死勸諫方才是忠心不二的表現,和他的關係未嚐不能再進一步。


    這是的確是雙贏的賭局,既可得大王信任,又能討好秦國今後的儲君,兩者兼得,何妨一試?


    就信小兄弟一次!


    郭開渾然不覺趙高在他心中的稱唿又換迴了親近些的“小兄弟”,隻一心作了決斷,等待趙王發完脾氣,再找機會站出來。


    “你這是倍主強諫【1】!”趙王怒不可遏,指著李牧高聲斥道。眾臣見他盛怒,齊刷刷低下頭作恭敬狀口稱:“大王息怒。”李牧雖依禮跪下去伏在地上一動不動,卻仍不改其辭,更是絲毫不改其色。


    趙王猛地拂開麵前的筆,一麵舉起下麵的白玉筆枕欲摔往台階下摔去,一麵道:“來人,將這個忤逆寡人的……”郭開向一個方向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那邊有人會意,不動聲色地從側門退了出去。而郭開自己則找準機會快步站出來,因跪久了腿腳不便步子有些踉蹌,反倒把戲作足了,接著隻聽他“狼狽”高唿:“請大王三思。”


    果然一反常態的他成功吸引了趙王的注意,阻止了那白玉筆枕砸向李牧。趙王不耐煩地問道:“何事要稟?”郭開頂住大王施加的壓力,調整好神情,控製好語氣,方才懇切地說道:“臣郭開也認為誅殺質子不妥。”


    此時殿外濃雲漫天,狂風怒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秦國當個美男公務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胖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胖路並收藏去秦國當個美男公務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