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真他娘的背
去秦國當個美男公務員 作者:顏胖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人脫圍之後,一連去了幾個地方都是些娛樂場所,樂坊、舞榭、弈館不是觀聲色就是行賭博的所在,按王寵的說法,若不是考慮到趙高這個小兄弟在場,怕是要一頭紮進倡館不出來了。
王寵這番調笑其實是為活躍氣氛,倒不是真的想去開開葷。不過樂坊、舞榭、弈館,就連張先那種薄麵皮在這些地方進進出出也不覺有何不妥,隻因這些原本就是邯鄲百姓的日常消遣。趙高“年紀小”是例外,到這裏三年,還真是頭一迴進來開眼。
莫看王寵是個在載筆署當文吏的,其實他出生在商賈之家算是個富二代,不過時代所限,他這個富二代地位比不了後世那些公子哥兒的地位,正因地位不高家裏才想盡辦法要培養出他這麽一個文化人。好在王寵也爭氣,喜歡看書,人也聰明,沒有辜負家中老翁的期望。
張先、趙高二人家境雖遠不及他,但是在載筆署做了幾個月的工,來這些地方適當消費一下也是不成問題的。誰知王寵這人仗義疏財,尤其是念著趙高年小,從沒有讓他掏過腰包,甚至連著張先那份也代付了。
這點讓他二人心裏十分過意不去。王寵人平時看著雖然是個不著調的樣子,但是也是個心細如發之人,用一句調侃的話就輕鬆打消了二人的顧慮:“我不過是以小人之心學那呂氏【1】,你們倆位以後可別讓我失望啊。”
今日三人一行最先去的是舞榭和樂坊這兩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張先平日裏沉默寡言,對舞樂卻是個相當懂行的,尤其是音律這條,不僅懂而且會甚至是精。
先說舞榭,邯鄲城的踮屣舞列國聞名,所謂踮屣舞就是一種類似後世芭蕾的舞步,昔年的“邯鄲學步”一典的真實版本其實就是講燕國青年來趙國學習這種踮屣舞。王寵不放過這個好機會,戳著張先講了不少踮屣舞的由來以及章法,叫二人漲了不少見識。
然而張先講著講著三人就一齊被舞台上的美景吸引了過去。少女們穿著柔軟無跟的文繡小鞋,足尖輕輕一踮,紅底藍邊的舞衣就在曲樂中、輕風間款擺開來,帶出華美的弧線。她們時而黛眉微揚,丹唇輕啟;時而粉麵半仰,纖臂相倚。動時既能飄灑若仙,靜時又可風情萬種。
座上一幹人等皆凝神屏氣,看得癡了。柳腰輕,發香散,眉眼含春素顏展。驚鴻翩翩,春情漣漣。如此,真真落得個一舞傾城!
台後聞清樂嫋嫋,台前見紅袖飄飄,直到一舞終了,三人從舞榭出來都還有些神動魂搖。不過他們具是君子,可做到寧神遠觀,並不會生褻玩之心。
趙高從未料到兩千年前的踮屣舞竟是比後世由西方傳入的芭蕾還要賞心悅目。
我們國人在豔羨西方傳來的文明同時,卻不知這些東西我們自己原本也是有過的,甚至誕生得比他們更早更遙遠,隻是我們從未好好珍惜,才會任它淹沒在浩浩曆史長河,任它落入河底厚厚的沙石之中,再也無人問津。
“管事的,大爺瞧上邊兒上那姑娘了,快給大爺帶過來。”舞女舞畢三人就出了舞榭,將舞榭之內的響動拋在了耳後。
“怎麽,小兄弟看癡了,莫不是瞧上了哪位姐姐?”趙高心中轉著事情,此刻有些失神,被王寵這麽一打岔倒是覺得自己太過杞人憂天,橫豎如今人都穿越了,還想那些作甚,罷罷罷。趙高眸光驟然清明,不答王寵的話反問:“接下來去哪裏?”
知道趙高不如張先好“欺負”,王寵摸摸鼻子將話鋒一轉:“去樂坊看看罷,張木頭說他與人約好要去送曲的。嘿嘿,也不知是和哪個姝子【2】對上了眼……”張先飄飄看他一眼抿嘴不言,自顧往樂坊走去。
相比舞榭,樂坊人雖也不少,但就要安靜得多了。畢竟有絲竹聲繞耳,有情操沒情操的都得做做樣子裝裝麵子不是?
張先輕車熟路帶著二人七繞八繞進到了女樂、樂師們排練休息的內院,不過迎出來的不是個貌美玉姝,而是個年老的樂師。
“可算把先生盼來了,喲,這是先生的朋友吧,快請入內一敘。”張先疊手向老人見了禮,趙高、王寵二人從禮,隨張先道:“老前輩客氣,先請。”
瞧一老一少熟稔的情形竟是忘年交的樣子。而且令趙高、王寵更沒有想到的是,先君趙孝成王在位時還曾親來請過老先生一迴,他邀老先生入宮做樂正,老先生托詞年老行動不便竟給推了,所以麵前這位儼然是樂師裏泰山北鬥似的人物。
經過一番攀談才知道,張先是憑借譜曲奇而好的本領入了老先生的眼,老先生盼他來其實就是為了拿他新譜的曲。不過這個時期還有沒發明記譜的方法,修習音律往往都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法,所以這首新琴曲張先必須親彈。
張先為人沉穩,不矯揉,不造作,更沒有多餘的言語,不吊人胃口,隻道一句“獻醜”就端端在琴前坐下,緩緩撫了起來。
趙高、王寵二人這方麵雖造詣不高,卻也漸漸被他的琴音吸引,隻因這曲《流水》實在是構思機巧。以往的流水莫不是去除流水的形與聲,空留神韻,若非伯牙子期那樣的知己,琴人不說自己是在彈《流水》,怕是沒人真聽得出來。
而張先這首,用滾拂加以綽注【3】的手法模擬流水的聲與形,小到水滴溪流之微,大到江河湖海之宏,變化多端,形神具存,引人入勝,之於先前傳世的《流水》竟又是另一番滋味,直到他拿幾個泛音收束全曲,老先生都還沉浸在適才的流水聲中不可自拔,默了很久方才拊掌長歎。
而讓趙高驚奇的是,隻一遍下來,老先生就將全曲記了個周全。這一來二去就連他和王寵兩個外行在一旁看著,也頗有滋味,不覺就到了正午。老先生再三挽留,他們不好推辭,用了夕食方才告辭離開往弈館踱去。
說起弈館,這便是趙高喜歡的地方了。前世他隨著爺爺學了二十多年的圍棋,市裏、省裏,甚至在全國都拿過不少好名次,來到這裏三年,條件所限竟是再未下過。
按說弈館該是個文雅清靜的所在,其實不然,趙國的弈館不僅能切磋棋藝,還能賭棋,更有一種類似賭博的遊戲——六博。賭棋、六博的場所設在底層,左棋右博,人可隨意走動下注;二層設休息區,可飲酒水,可點小曲;而最清靜的要數第三層,那才是單純切磋棋藝的地方。
不過一般人下棋大抵都會選擇去一層的左室,因為隻要開局後二十子前有人下注,贏棋的一方就可分得一成收入,輸棋的一方也不會有任何損失。當然一旁下注輸了錢的人心裏不快活私下報複又是另說,但那已經不在弈館的考慮範圍內了。
此時弈館內人頭攢動,喝彩聲、唏噓聲此起彼伏,三人進去不多時就走散了。趙高個子矮,淹沒在人群裏便如石沉大海,他尋了王寵、張先片刻未果,也不著急再找。琢磨著既然來了,就算不去下棋,也得找點事兒做,所以粗粗看了一圈,選了一處定下來,押了一塊錢幣要試試眼力。
為了不惹人注意,他一連換了三桌共押了三次,憑著學棋二十多年,又分析過各種戰局的經驗,次次下手都是好準頭。可就算他極盡低調,此刻他身旁還是有個華服中年男子暗暗注意到了他。
要說中年男子今日也他娘的背得很,從前他隻在右室玩六博,管左室這邊下個鳥,這種文縐縐又無趣的東西看了就心煩。可偏偏今日,他好不容易哄好主子歇下,打算上街來樂嗬樂嗬,卻又遇著主子的大兒子。
伺候完老子,又得點頭哈腰對著他兒子裝孫子。算了,出門日子沒算對,他認。可最氣不過的是他這孫子裝到了馬屁股上,不僅沒得個好臉色,還吃了一嘴的屎。
想到這裏,中臉男子摸了摸自己的臉,稍稍找到一點安慰,又不屑地輕哼一聲繼續腹誹:大兒子身邊那馬臉管家為迎合他主子,淨撿那些個不中聽的詞朝他身上招唿。他自己總結出來一句話就是:一根攪屎棍,而且還是一根最低俗的攪屎棍。
得,不過是往他老子那裏獻了個女人,嗯,雖然是個倡館出身的女人,這點他承認,但是那倡女天生媚骨把他老子伺候得舒舒服服,還生了個大胖兒子,這不也是大功一件?沒想到到了大兒子這裏竟然就成了攪屎棍,還是最低俗最不學無術的攪屎棍,誰聽了不覺得糟心?
他今日進了弈館看著右室的六博,聽到一旁看熱鬧的人那粗聲粗氣的喝彩聲,再想起“不學無術”四字就心煩,鬼使神差地走到左室,想來沾沾雅氣,附庸個風雅。
誰知人背了喝口涼水也塞牙縫,他連押七迴,迴迴都他娘的輸,倒是無意看到身旁這個十二三歲的小兄弟,換著地方一下手一個準,你說他淒風冷雨地在旁邊看著憋不憋屈?
嘿,老子就不信邪,今天還就跟著你押了。
偏偏趙高見好就收,贏了三迴收獲頗豐,也就停手了。不過眼下王寵、張先還沒有找上他,他也不急著走,於是索性留下多看幾局。
而中年男子這邊,左等右等都不見跟前小兄弟下手,心中狐疑,換了個能看清小兄弟神情的位置這麽一看,發現這位小兄弟似乎不打算押注了,可是好像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老神在在地踱著步子,挑了一桌,重新站定。
中年男子他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好耐心,被小兄弟這麽磨著,竟然沒覺得煩,換作以前,他能讓小兄弟的墳頭來年長滿草。
中年男子沒有驚動趙高,在他注意不到的地方細細揣摩著他的反應,從他看下棋兩人的神情以及時間長短來選擇押注的地方,這一次還不是很確定,所以隻掏了一枚錢幣,果然一局下來,錢翻了一番。
就這麽一個多時辰過去,中年男子已經是賺了個滿缽,懷裏揣著沉甸甸的錢幣,先前那點不痛快散了個幹淨,反正孫子裝了這麽多年不差這一次,至於這場子,總有一天他要想辦法找迴來。現在手裏拽著實在的東西,他大爺的心裏就是舒坦。
嘿,還別說,從前他玩六博也沒這個準頭,這個小兄弟當真是個妙人……
王寵這番調笑其實是為活躍氣氛,倒不是真的想去開開葷。不過樂坊、舞榭、弈館,就連張先那種薄麵皮在這些地方進進出出也不覺有何不妥,隻因這些原本就是邯鄲百姓的日常消遣。趙高“年紀小”是例外,到這裏三年,還真是頭一迴進來開眼。
莫看王寵是個在載筆署當文吏的,其實他出生在商賈之家算是個富二代,不過時代所限,他這個富二代地位比不了後世那些公子哥兒的地位,正因地位不高家裏才想盡辦法要培養出他這麽一個文化人。好在王寵也爭氣,喜歡看書,人也聰明,沒有辜負家中老翁的期望。
張先、趙高二人家境雖遠不及他,但是在載筆署做了幾個月的工,來這些地方適當消費一下也是不成問題的。誰知王寵這人仗義疏財,尤其是念著趙高年小,從沒有讓他掏過腰包,甚至連著張先那份也代付了。
這點讓他二人心裏十分過意不去。王寵人平時看著雖然是個不著調的樣子,但是也是個心細如發之人,用一句調侃的話就輕鬆打消了二人的顧慮:“我不過是以小人之心學那呂氏【1】,你們倆位以後可別讓我失望啊。”
今日三人一行最先去的是舞榭和樂坊這兩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張先平日裏沉默寡言,對舞樂卻是個相當懂行的,尤其是音律這條,不僅懂而且會甚至是精。
先說舞榭,邯鄲城的踮屣舞列國聞名,所謂踮屣舞就是一種類似後世芭蕾的舞步,昔年的“邯鄲學步”一典的真實版本其實就是講燕國青年來趙國學習這種踮屣舞。王寵不放過這個好機會,戳著張先講了不少踮屣舞的由來以及章法,叫二人漲了不少見識。
然而張先講著講著三人就一齊被舞台上的美景吸引了過去。少女們穿著柔軟無跟的文繡小鞋,足尖輕輕一踮,紅底藍邊的舞衣就在曲樂中、輕風間款擺開來,帶出華美的弧線。她們時而黛眉微揚,丹唇輕啟;時而粉麵半仰,纖臂相倚。動時既能飄灑若仙,靜時又可風情萬種。
座上一幹人等皆凝神屏氣,看得癡了。柳腰輕,發香散,眉眼含春素顏展。驚鴻翩翩,春情漣漣。如此,真真落得個一舞傾城!
台後聞清樂嫋嫋,台前見紅袖飄飄,直到一舞終了,三人從舞榭出來都還有些神動魂搖。不過他們具是君子,可做到寧神遠觀,並不會生褻玩之心。
趙高從未料到兩千年前的踮屣舞竟是比後世由西方傳入的芭蕾還要賞心悅目。
我們國人在豔羨西方傳來的文明同時,卻不知這些東西我們自己原本也是有過的,甚至誕生得比他們更早更遙遠,隻是我們從未好好珍惜,才會任它淹沒在浩浩曆史長河,任它落入河底厚厚的沙石之中,再也無人問津。
“管事的,大爺瞧上邊兒上那姑娘了,快給大爺帶過來。”舞女舞畢三人就出了舞榭,將舞榭之內的響動拋在了耳後。
“怎麽,小兄弟看癡了,莫不是瞧上了哪位姐姐?”趙高心中轉著事情,此刻有些失神,被王寵這麽一打岔倒是覺得自己太過杞人憂天,橫豎如今人都穿越了,還想那些作甚,罷罷罷。趙高眸光驟然清明,不答王寵的話反問:“接下來去哪裏?”
知道趙高不如張先好“欺負”,王寵摸摸鼻子將話鋒一轉:“去樂坊看看罷,張木頭說他與人約好要去送曲的。嘿嘿,也不知是和哪個姝子【2】對上了眼……”張先飄飄看他一眼抿嘴不言,自顧往樂坊走去。
相比舞榭,樂坊人雖也不少,但就要安靜得多了。畢竟有絲竹聲繞耳,有情操沒情操的都得做做樣子裝裝麵子不是?
張先輕車熟路帶著二人七繞八繞進到了女樂、樂師們排練休息的內院,不過迎出來的不是個貌美玉姝,而是個年老的樂師。
“可算把先生盼來了,喲,這是先生的朋友吧,快請入內一敘。”張先疊手向老人見了禮,趙高、王寵二人從禮,隨張先道:“老前輩客氣,先請。”
瞧一老一少熟稔的情形竟是忘年交的樣子。而且令趙高、王寵更沒有想到的是,先君趙孝成王在位時還曾親來請過老先生一迴,他邀老先生入宮做樂正,老先生托詞年老行動不便竟給推了,所以麵前這位儼然是樂師裏泰山北鬥似的人物。
經過一番攀談才知道,張先是憑借譜曲奇而好的本領入了老先生的眼,老先生盼他來其實就是為了拿他新譜的曲。不過這個時期還有沒發明記譜的方法,修習音律往往都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法,所以這首新琴曲張先必須親彈。
張先為人沉穩,不矯揉,不造作,更沒有多餘的言語,不吊人胃口,隻道一句“獻醜”就端端在琴前坐下,緩緩撫了起來。
趙高、王寵二人這方麵雖造詣不高,卻也漸漸被他的琴音吸引,隻因這曲《流水》實在是構思機巧。以往的流水莫不是去除流水的形與聲,空留神韻,若非伯牙子期那樣的知己,琴人不說自己是在彈《流水》,怕是沒人真聽得出來。
而張先這首,用滾拂加以綽注【3】的手法模擬流水的聲與形,小到水滴溪流之微,大到江河湖海之宏,變化多端,形神具存,引人入勝,之於先前傳世的《流水》竟又是另一番滋味,直到他拿幾個泛音收束全曲,老先生都還沉浸在適才的流水聲中不可自拔,默了很久方才拊掌長歎。
而讓趙高驚奇的是,隻一遍下來,老先生就將全曲記了個周全。這一來二去就連他和王寵兩個外行在一旁看著,也頗有滋味,不覺就到了正午。老先生再三挽留,他們不好推辭,用了夕食方才告辭離開往弈館踱去。
說起弈館,這便是趙高喜歡的地方了。前世他隨著爺爺學了二十多年的圍棋,市裏、省裏,甚至在全國都拿過不少好名次,來到這裏三年,條件所限竟是再未下過。
按說弈館該是個文雅清靜的所在,其實不然,趙國的弈館不僅能切磋棋藝,還能賭棋,更有一種類似賭博的遊戲——六博。賭棋、六博的場所設在底層,左棋右博,人可隨意走動下注;二層設休息區,可飲酒水,可點小曲;而最清靜的要數第三層,那才是單純切磋棋藝的地方。
不過一般人下棋大抵都會選擇去一層的左室,因為隻要開局後二十子前有人下注,贏棋的一方就可分得一成收入,輸棋的一方也不會有任何損失。當然一旁下注輸了錢的人心裏不快活私下報複又是另說,但那已經不在弈館的考慮範圍內了。
此時弈館內人頭攢動,喝彩聲、唏噓聲此起彼伏,三人進去不多時就走散了。趙高個子矮,淹沒在人群裏便如石沉大海,他尋了王寵、張先片刻未果,也不著急再找。琢磨著既然來了,就算不去下棋,也得找點事兒做,所以粗粗看了一圈,選了一處定下來,押了一塊錢幣要試試眼力。
為了不惹人注意,他一連換了三桌共押了三次,憑著學棋二十多年,又分析過各種戰局的經驗,次次下手都是好準頭。可就算他極盡低調,此刻他身旁還是有個華服中年男子暗暗注意到了他。
要說中年男子今日也他娘的背得很,從前他隻在右室玩六博,管左室這邊下個鳥,這種文縐縐又無趣的東西看了就心煩。可偏偏今日,他好不容易哄好主子歇下,打算上街來樂嗬樂嗬,卻又遇著主子的大兒子。
伺候完老子,又得點頭哈腰對著他兒子裝孫子。算了,出門日子沒算對,他認。可最氣不過的是他這孫子裝到了馬屁股上,不僅沒得個好臉色,還吃了一嘴的屎。
想到這裏,中臉男子摸了摸自己的臉,稍稍找到一點安慰,又不屑地輕哼一聲繼續腹誹:大兒子身邊那馬臉管家為迎合他主子,淨撿那些個不中聽的詞朝他身上招唿。他自己總結出來一句話就是:一根攪屎棍,而且還是一根最低俗的攪屎棍。
得,不過是往他老子那裏獻了個女人,嗯,雖然是個倡館出身的女人,這點他承認,但是那倡女天生媚骨把他老子伺候得舒舒服服,還生了個大胖兒子,這不也是大功一件?沒想到到了大兒子這裏竟然就成了攪屎棍,還是最低俗最不學無術的攪屎棍,誰聽了不覺得糟心?
他今日進了弈館看著右室的六博,聽到一旁看熱鬧的人那粗聲粗氣的喝彩聲,再想起“不學無術”四字就心煩,鬼使神差地走到左室,想來沾沾雅氣,附庸個風雅。
誰知人背了喝口涼水也塞牙縫,他連押七迴,迴迴都他娘的輸,倒是無意看到身旁這個十二三歲的小兄弟,換著地方一下手一個準,你說他淒風冷雨地在旁邊看著憋不憋屈?
嘿,老子就不信邪,今天還就跟著你押了。
偏偏趙高見好就收,贏了三迴收獲頗豐,也就停手了。不過眼下王寵、張先還沒有找上他,他也不急著走,於是索性留下多看幾局。
而中年男子這邊,左等右等都不見跟前小兄弟下手,心中狐疑,換了個能看清小兄弟神情的位置這麽一看,發現這位小兄弟似乎不打算押注了,可是好像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老神在在地踱著步子,挑了一桌,重新站定。
中年男子他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好耐心,被小兄弟這麽磨著,竟然沒覺得煩,換作以前,他能讓小兄弟的墳頭來年長滿草。
中年男子沒有驚動趙高,在他注意不到的地方細細揣摩著他的反應,從他看下棋兩人的神情以及時間長短來選擇押注的地方,這一次還不是很確定,所以隻掏了一枚錢幣,果然一局下來,錢翻了一番。
就這麽一個多時辰過去,中年男子已經是賺了個滿缽,懷裏揣著沉甸甸的錢幣,先前那點不痛快散了個幹淨,反正孫子裝了這麽多年不差這一次,至於這場子,總有一天他要想辦法找迴來。現在手裏拽著實在的東西,他大爺的心裏就是舒坦。
嘿,還別說,從前他玩六博也沒這個準頭,這個小兄弟當真是個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