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寧之北,以江劃之,大寧之南,跨江之南。南有洪州,洪州所居靖王,靖王乃同姓封王世襲之。</p>


    洪州靖王傳到這代,已經是第四代了,其靖王姓寧名殊桓,其父寧滇均,與正常世襲王不同的是,寧殊桓以庶子身份而被封,寧滇均沒有嫡子,這個“便宜靖王”,便傳到了他的手上。</p>


    寧殊桓不是一個有能之人,甚至可以說才疏學淺,從小以靖王庶子的身份自居,借著這個名號遊手好閑欺壓百姓,他自知不是嫡出,隻想好好享受這一輩子的不長也不短的時光,畢竟嫡庶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了,若不能世襲王位,日子恐怕也就比普通人稍好上那麽一些。</p>


    所以快活一日是一日就是他的人生格言......</p>


    可他的老爹偏偏和他開了個玩笑,努力了半輩子,隻有他這麽一個兒子,剩下的全都是不帶把兒的。</p>


    順理成章,靖王之位便落到了寧殊桓身上。</p>


    一脫掉庶子的帽子,寧殊桓幡然醒悟,原來還有更大的舞台可供他展示!從此他的生活追求便不隻是簡簡單單的逍遙快活。</p>


    所處洪州,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寧殊桓本想勵精圖治,一改往日負麵形象,但由於昏庸無能,任人唯親,更把洪州弄得烏煙瘴氣怨聲載道,百姓官員對寧殊桓更為不滿......</p>


    按理來說,寧殊桓憑靖王身份,一輩子過得自在安逸再正常不過,憑他的出生,已經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要強許多了。</p>


    但轉機卻發生在康寧帝的一次壽辰,大寧藩王製度嚴苛,若無皇帝詔命,絕不能入京半步。但靖王一係不同,靖王祖上與康寧帝祖上交好,在當初寧奪天下時,靖王祖上立下血馬功勞,正是因此,靖王世代受此蒙恩。</p>


    而康寧帝又是念舊念情的人,寧殊桓按輩分來講,是康寧帝的侄子,在寧滇均死後,康寧帝心裏惦記這位侄子,便在自己壽辰時特地將他喚入京城,安慰與賞賜一番。</p>


    但沒想到,自己的一番好心,卻助長了他人的野心......</p>


    康寧帝作壽時,百官齊覲,萬國來拜,那輝煌熱鬧之景,令寧殊桓終身難忘。</p>


    匿身與人群中,寧殊桓偷偷打量康寧帝屁股下象征著權利的龍椅,他心中好似生出一團炙熱的火焰,若這個位子是我的,那該有多好啊!</p>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沒有見過光明。寧殊桓本來的命運便是在洪州屬地上一輩子混吃等死,可這一次入京,改變了他的未來走向......</p>


    由京返洪州後,望著洪州城內的破舊矮屋,與富饒繁華的京城完全是兩個極端。眼前的一切刺激著他,由黃金打造而成的龍椅,令他神往!</p>


    至此之後,寧殊桓便做著本不屬於自己的皇帝夢。</p>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以寧殊桓的才智,生於普通家世能保證一輩子吃穿不愁已經是人生贏家了。但靖王的藩位,命運的眷顧,讓他誤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誤認為自己是人中龍鳳。</p>


    他心有不甘,憑什麽別人能坐的位子,自己這個天選做不得?或許由自己當上皇帝,如今的大寧會更加富足安定!</p>


    洪州地處偏僻,屬於天高皇帝遠的地界兒,而寧殊桓便是這裏的土皇帝。</p>


    在大寧以藩王身份造反,本來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p>


    大寧藩王封地製,諸王雖分封各地,擁有爵位,但藩府之外,不領有封地和臣民,由朝廷頒給“宗祿”。</p>


    但實際情況不同,也會有所變化。在大寧分封北部、東部、南部防禦體係的邊防時,諸王是可以掌握極少數的護衛軍。</p>


    這便是寧高祖的精明之處,在高祖看來,分封皇室子孫控馭各地,防止外姓臣僚跋扈,便足以“外衛邊陲,內資夾輔”,使國家固若金湯。哪怕由現在來看,也算得上國家長治久安之計了。</p>


    可世事難預料,以宗親分封的同姓王,亦有賊心不死者,寧殊桓便是其中之一。占著洪州偏遠的優勢,寧殊桓先是把洪州肥沃的土地據為己有,科斂富戶,大肆斂財,以財養兵,其心不軌。</p>


    又以金銀籠絡洪州官員,不聽令者,便以靖王權勢進行威壓恐嚇,恩威並濟,讓他們不敢把自己的惡行匯報於朝廷,以次蒙蔽朝廷的雙眼。</p>


    當然,洪州當地官員中也有正義之士,他們聯合起來偷偷向朝廷發布私密,狀告靖王罪行。在張宏統領下的禦史們也沒有視而不見,以都察院私令發出,希望洪州官名聯合發布一份公告,所有被靖王掠奪的財產應當歸還,而靖王爪牙的任何亂子可由民政當局予以懲處,地方官員不應交結靖王,並嚴厲處罰靖王以示懲戒。可沒想,康寧帝念及舊情,僅是口頭斥責一番,朝廷沒有對靖王惡行作出強烈反應......</p>


    這一訊號,靖王寧殊桓私以為是對自己的縱容,令他日後舉止更為放肆。</p>


    山匪肆虐,是洪州重疾,而靖王寧殊桓非但沒有動兵鏟除他們,反而加之保護任用。</p>


    曾有一位在洪州負責鎮壓盜匪活動的官員向朝廷稟報,主要由於靖王庇護,洪州土匪已是難治之患。靖王既保護現存的山中土匪賊寇,甚至利用他們為之爪牙,又因自己奪掠窮苦百姓財產,使之難以生存,將百姓驅而為匪。</p>


    洪州官員上報於朝廷兵部,但靖王早已打點好兵部上下,遂兵部尚書將之指控當做不實之詞,擱置不問。</p>


    而這位心懷滄州百姓的官員下場可就慘咯......</p>


    靖王寧殊桓懷恨在心,遂交結權幸,誣陷於他,迫使他辭官歸裏。但寧殊桓殘忍暴戾,這還不解氣,在這位官員的歸家途中,寧殊桓派人將其船焚燒,還將收入帳下的匪賊派遣出去,在必經之路的湖泊上,便將其殘忍殺害。更甚至跨湖作亂,劫掠鄉民二百餘家,對這位官員的家族大肆報複。</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入贅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樂的胸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樂的胸毛並收藏穿越之入贅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