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時間過得很快,上元夜西市的慘劇的調查也有了結果。這些冒牌和尚並不是中原人,而是來自西域昭武九國。
全城戒嚴之下也抓到了不少這些冒牌和尚,一番審問下卻並沒有得到什麽有用的實質性訊息。
雷聲大雨點小,點到為止的做法自然在荀冉的意料之中。
這更加印證了荀冉的推斷,幕後主使必定是楚王與晉王之中的一人。至於他們選用昭武九國的胡人在荀冉看來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沒有什麽特別的目的。
這兩個大唐最有權勢的王爺為了爭奪儲位不惜犧牲這麽多百姓的性命,當真是心狠手辣。
相較之下,皇帝陛下真的是要強太多了。
在君主社會,皇帝的個人能力和素質真的是至關重要的。
遇到一個混吃等死的皇帝,最頭疼的無疑是那些夢想著致君堯舜上的臣子。
案情撲朔迷離,朝廷似乎也就坡下驢沒有了繼續追查的意思。本來鬧得全城沸騰,最後卻又灰溜溜的結束,實在是令人慨歎。
荀冉倒是無所謂,這種事情追查下去勢必會觸碰到皇家禁忌,他還是不做這個出頭鳥的好。
一連數日,荀冉便去往吳家酒場與吳氏族人商討釀酒鋪售的時宜。
之後杏酒良好的銷量再次證明了荀冉的優秀判斷力。不僅在長安,整個關中的百姓都對這種口味獨特的果酒十分推崇。
但這一切在三月二十五發生了改變。
突厥再次大舉攻襲安西四鎮,安西大都護程昱武請求朝廷派兵增援。
皇帝陛下準奏,命荀冉率三萬精兵經由隴右道入安西,馳援程昱武!
荀冉一直對安西和西域有一種莫名的情愫,現在皇帝下旨命他領兵馳援,倒是遂了荀冉的心願。
隻是這一去不知道又要多久,荀冉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梅萱兒。
但行軍打仗是不可能攜帶親眷的,這一點便是荀冉也無法例外。
與小娘子一番惜別後,荀冉於四月初一領兵出長安。沿著渭水河畔一路西行,不出幾日便踏上了前往沙洲方向的官道。
黃沙漫漫,朔風然然,這條路走起來著實困難。
荀冉命軍隊結陣前行,每天留出兩個時辰休息,剩餘時間除了睡覺都在趕路。
一路西行終於在兩個月後到達了安西都護府所在地龜茲。
......
......
與荀冉的麝香很不同,龜茲城並不宏偉,比之長安龜茲實在小的有些可憐。
這還是西域四鎮中最大的城池,竟然隻有六條主要街道,節度使的府邸便在城池正中,荀冉命軍隊駐紮在城外後,親領著一眾親兵入城麵見程昱武。
程昱武也算是荀冉的老熟人了,對他荀冉自然不會很緊張。隻是由於程昱武這些天都在為與突厥的戰事發愁,精神並不算好,見到荀冉前來隻是苦笑一聲叫荀冉先坐。
“陛下命你前來帶來了多少人?”
荀冉吸了一口氣道:“三萬人。”
“三萬人?夠了。”
程昱武歎息一聲道:“突厥這根刺不拔掉,我大唐在西域永遠不得安穩。這一仗看來非打不可了。”
荀冉徐徐說道:“既然要打我們也沒有什麽可怕的,突厥人擅長的是馬戰,至於列隊步戰或者攻城戰他們並不是我們的對手。”
程昱武歎息一聲道:“話雖如此,可事情也不會都按我們的計劃進行。我擔心陛下那裏不準我們一直守城啊。”
程昱武一向很謹慎,若不是與荀冉相熟,他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程昱武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他擔心皇帝好大喜功,幹預軍事,逼他率兵出城與突厥人野戰。
荀冉思忖了片刻覺得並非沒有這種可能。
皇帝一般都希望自己青史留名被人稱為聖君。
聖君的標準無外乎兩個,一個是文治一個就是武功。
文治方麵自然好說,可武功就是實打實的了。
以當今天子的英武自然不能準許安西軍被突厥人按在城池裏胖揍,所以他有可能會降旨命程昱武出城野戰。
其實在荀冉看來便真的是野戰唐軍麵對突厥人也未必沒有機會。相反,安西唐軍的勝算反而會更大一些。步兵相較於騎兵劣勢主要體現在靈活性和衝擊力上。換句話說就是隻能持守勢,沒有進攻的主動權。
但安西唐軍的步兵陣不同於一般步兵陣,有著陌刀隊這個大殺器使得突厥兩翼騎兵不敢放肆的襲擊唐軍步陣側翼。
在關鍵時刻,陌刀陣的推進能力也是十分強大的,而突厥騎兵又是輕甲騎兵,故而在陌刀手的麵前並沒有什麽好辦法。若是換做大食的重甲騎兵,或許安西陌刀隊還會有些頭疼。
當然,能夠穩妥取勝的沒有必要冒險,好大喜功,急功冒進可是兵家大忌。
“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事涉天子,荀冉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如此說道。”
程昱武點了點頭,拉著荀冉來到行軍地圖前,指著龜茲和碎葉城之間的山川道:“安西四鎮說是四鎮,其實真正起防禦作用的卻是四鎮之間的戍堡。這些戍堡可以及時發現敵軍動向,並在烽燧點燃狼煙告訴四鎮守官。”
程昱武不緊不慢的說著,荀冉默默點頭。
烽火台的作用在冷兵器時代確實很大,其地位無可替代。
他發現碎葉城與龜茲城之間密密麻麻有一百多個烽火台,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麽多烽火台得有多少兵力?”
程昱武緩緩撚著下頜胡須,朗聲道:“大一些的戍堡能夠裝下兩三百人,小一些的也能有一百人。”
荀冉聽後驚得瞪大了眼睛:“程都護是說,光是碎葉與龜茲一線就有一萬人?”
這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他印象中安西軍總共隻有八萬人,看來四鎮本身駐守的兵力十分有限啊。
程昱武點點頭道:“不錯,龜茲,碎葉,疏勒一線的戍堡駐守人數很多,主要就是為了防止突厥人翻過山脈襲掠安西四鎮。”
......
......(未完待續。)
時間過得很快,上元夜西市的慘劇的調查也有了結果。這些冒牌和尚並不是中原人,而是來自西域昭武九國。
全城戒嚴之下也抓到了不少這些冒牌和尚,一番審問下卻並沒有得到什麽有用的實質性訊息。
雷聲大雨點小,點到為止的做法自然在荀冉的意料之中。
這更加印證了荀冉的推斷,幕後主使必定是楚王與晉王之中的一人。至於他們選用昭武九國的胡人在荀冉看來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沒有什麽特別的目的。
這兩個大唐最有權勢的王爺為了爭奪儲位不惜犧牲這麽多百姓的性命,當真是心狠手辣。
相較之下,皇帝陛下真的是要強太多了。
在君主社會,皇帝的個人能力和素質真的是至關重要的。
遇到一個混吃等死的皇帝,最頭疼的無疑是那些夢想著致君堯舜上的臣子。
案情撲朔迷離,朝廷似乎也就坡下驢沒有了繼續追查的意思。本來鬧得全城沸騰,最後卻又灰溜溜的結束,實在是令人慨歎。
荀冉倒是無所謂,這種事情追查下去勢必會觸碰到皇家禁忌,他還是不做這個出頭鳥的好。
一連數日,荀冉便去往吳家酒場與吳氏族人商討釀酒鋪售的時宜。
之後杏酒良好的銷量再次證明了荀冉的優秀判斷力。不僅在長安,整個關中的百姓都對這種口味獨特的果酒十分推崇。
但這一切在三月二十五發生了改變。
突厥再次大舉攻襲安西四鎮,安西大都護程昱武請求朝廷派兵增援。
皇帝陛下準奏,命荀冉率三萬精兵經由隴右道入安西,馳援程昱武!
荀冉一直對安西和西域有一種莫名的情愫,現在皇帝下旨命他領兵馳援,倒是遂了荀冉的心願。
隻是這一去不知道又要多久,荀冉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梅萱兒。
但行軍打仗是不可能攜帶親眷的,這一點便是荀冉也無法例外。
與小娘子一番惜別後,荀冉於四月初一領兵出長安。沿著渭水河畔一路西行,不出幾日便踏上了前往沙洲方向的官道。
黃沙漫漫,朔風然然,這條路走起來著實困難。
荀冉命軍隊結陣前行,每天留出兩個時辰休息,剩餘時間除了睡覺都在趕路。
一路西行終於在兩個月後到達了安西都護府所在地龜茲。
......
......
與荀冉的麝香很不同,龜茲城並不宏偉,比之長安龜茲實在小的有些可憐。
這還是西域四鎮中最大的城池,竟然隻有六條主要街道,節度使的府邸便在城池正中,荀冉命軍隊駐紮在城外後,親領著一眾親兵入城麵見程昱武。
程昱武也算是荀冉的老熟人了,對他荀冉自然不會很緊張。隻是由於程昱武這些天都在為與突厥的戰事發愁,精神並不算好,見到荀冉前來隻是苦笑一聲叫荀冉先坐。
“陛下命你前來帶來了多少人?”
荀冉吸了一口氣道:“三萬人。”
“三萬人?夠了。”
程昱武歎息一聲道:“突厥這根刺不拔掉,我大唐在西域永遠不得安穩。這一仗看來非打不可了。”
荀冉徐徐說道:“既然要打我們也沒有什麽可怕的,突厥人擅長的是馬戰,至於列隊步戰或者攻城戰他們並不是我們的對手。”
程昱武歎息一聲道:“話雖如此,可事情也不會都按我們的計劃進行。我擔心陛下那裏不準我們一直守城啊。”
程昱武一向很謹慎,若不是與荀冉相熟,他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程昱武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他擔心皇帝好大喜功,幹預軍事,逼他率兵出城與突厥人野戰。
荀冉思忖了片刻覺得並非沒有這種可能。
皇帝一般都希望自己青史留名被人稱為聖君。
聖君的標準無外乎兩個,一個是文治一個就是武功。
文治方麵自然好說,可武功就是實打實的了。
以當今天子的英武自然不能準許安西軍被突厥人按在城池裏胖揍,所以他有可能會降旨命程昱武出城野戰。
其實在荀冉看來便真的是野戰唐軍麵對突厥人也未必沒有機會。相反,安西唐軍的勝算反而會更大一些。步兵相較於騎兵劣勢主要體現在靈活性和衝擊力上。換句話說就是隻能持守勢,沒有進攻的主動權。
但安西唐軍的步兵陣不同於一般步兵陣,有著陌刀隊這個大殺器使得突厥兩翼騎兵不敢放肆的襲擊唐軍步陣側翼。
在關鍵時刻,陌刀陣的推進能力也是十分強大的,而突厥騎兵又是輕甲騎兵,故而在陌刀手的麵前並沒有什麽好辦法。若是換做大食的重甲騎兵,或許安西陌刀隊還會有些頭疼。
當然,能夠穩妥取勝的沒有必要冒險,好大喜功,急功冒進可是兵家大忌。
“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事涉天子,荀冉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如此說道。”
程昱武點了點頭,拉著荀冉來到行軍地圖前,指著龜茲和碎葉城之間的山川道:“安西四鎮說是四鎮,其實真正起防禦作用的卻是四鎮之間的戍堡。這些戍堡可以及時發現敵軍動向,並在烽燧點燃狼煙告訴四鎮守官。”
程昱武不緊不慢的說著,荀冉默默點頭。
烽火台的作用在冷兵器時代確實很大,其地位無可替代。
他發現碎葉城與龜茲城之間密密麻麻有一百多個烽火台,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麽多烽火台得有多少兵力?”
程昱武緩緩撚著下頜胡須,朗聲道:“大一些的戍堡能夠裝下兩三百人,小一些的也能有一百人。”
荀冉聽後驚得瞪大了眼睛:“程都護是說,光是碎葉與龜茲一線就有一萬人?”
這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他印象中安西軍總共隻有八萬人,看來四鎮本身駐守的兵力十分有限啊。
程昱武點點頭道:“不錯,龜茲,碎葉,疏勒一線的戍堡駐守人數很多,主要就是為了防止突厥人翻過山脈襲掠安西四鎮。”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