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對於太子李貞荀冉自認為已經看清了。
此人雖然稍擅駕馭臣子的權術,可是腹黑狠厲,刻薄寡恩。他對你稍示恩典是因為你還有利用的價值。一旦這價值被他榨取幹淨,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把你一腳踢開。這還算好的,若是再踏上一隻腳,那就真的永世不得翻身了。
對於這樣的人,荀冉很是鄙夷。如果李貞真的順承皇位成了天子,那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
東宮離大明官並不算遠,行了不久荀冉便隨著東宮內監來到李貞寢居的麗正殿。
整了整衣襟,荀冉闊步而入。既然該來的總歸會來,他又有什麽可怕的呢?
李貞這些時日一直在練字,也算是小有所得。其實對於這些天潢貴胄來說,隻要真的潛心學習,要想練的一手好字並不算難。畢竟有著太多的名家碑帖可以供他們學習臨摹,較之寒門子弟和尋常富戶他們的優勢十分明顯。
荀冉進殿後便衝李貞躬身一禮,李貞則是放下手中紙筆邁步相迎。
不管心裏怎麽想的,姿態還是要做足的嘛。在這一點上,君臣二人倒是出奇的默契。
“荀郎君,孤可是有日子沒見到你了。”
李貞臉上笑意洋洋,仿佛荀冉和他是無所不談的好友。
荀冉心中一陣惡心卻也不好表露,便淡淡道:“殿下厚愛,臣感激涕零。”
李貞背負雙手踱了幾步,嘴唇微微啟道:“這次揚州平叛全是荀郎君立下的功勞。孤一定會呈奏陛下,保你得到封賞。”
其實李貞也知道荀冉對所謂的封賞不會很在乎,但一事有一事的說法,在這件事上他作為一個上位者該表的姿態還是要表的。
“殿下以為,揚州叛亂因何而起。”
荀冉無意間竟然化被動為主動,問起了李貞。
太子微微一愣,旋即肅然道:“定是有宵小從中作亂蠱惑人心。”
荀冉搖了搖頭道:“官逼民反!”
這四個字荀冉說的擲地有聲,便連一向老成持重的太子都被嚇了一跳。
李貞身居高位,從小在蜜罐子裏長大,哪裏聽過這麽刺耳且大逆不道的言語。
若說這話的不是荀冉,李貞早就責令內侍把他拖下去一陣杖責了。
但說這話的畢竟是荀冉,是年紀輕輕卻位列高位的重臣,便是李貞也不能太過發作。
“荀郎君何出此言?”
李貞盡量把聲調壓的低了一些,可隱隱仍能聽出一股怨意來。
“若是他們是有宵小蠱惑人心才造反的,不可能短時間內就聚集這麽多的人。一定是人被逼到絕境在失去一切後才會選擇造反的。”
荀冉侃侃而談完全不顧及李貞漸漸陰沉的臉色。
有些話他不方便直接對李貞說,但至少自己的態度和底線應該讓太子知道。
荀冉並不想和太子決裂,即便貌合神離的這麽繼續裝下去也好過多數一強敵。
“當然,這都是奸臣欺壓百姓造成的。”
荀冉適時的補上了一句話,這讓李貞的臉色稍稍和緩。
荀冉之前說的雖然激進卻也是拿捏著分寸的。
曆朝曆代都會有叛亂,大唐自然也不例外。但隻要叛亂最後被平定,分析原因是永遠會推出一個貪官汙吏來。這個貪官汙吏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端是人渣中的極品,敗類裏的頭魁。
所有的髒水都往這個炮製出的貪官身上潑。所有的黑鍋自然也會由這個貪官來背。
確切的說,皇帝陛下不會有錯,因為陛下是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也不會有錯,所有的錯都是貪官的錯。
李貞淡淡說道:“荀郎君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那刺史封德邦的事情孤已經聽說了。他應該已經在押解進京的路上。等他到了長安,孤一定會去質問他為何如此劣待揚州百姓,還幹出決堤這種禽獸不如的事情。”
李貞顯然太過用力了,荀冉也不說破靜靜的點了點頭。
天大地大,上位者最大。他們說什麽便聽著是了。
“郎君此次返迴長安有什麽打算?”
李貞也覺得繼續說這麽沉重的話題有些無趣,話鋒陡然一轉,便聊起了荀冉的前程。
老實講便是荀冉自己都對他的前程沒有什麽把握。這次平叛他雖然有功但畢竟皇帝陛下沒有授他常職,會不會授予也不好說。至於爵位勳官似乎並沒有什麽用,荀冉現在不缺錢。
“臣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打算,但聽陛下吩咐。”
荀冉迴答的可謂是滴水不漏,李貞有些無趣的笑了笑,擺手道:“那是自然。”
李貞本以為荀冉會央求自己給皇帝諫言為他謀個實權差事,可誰知荀冉卻渾然不急,悠哉悠哉的說著。
“既然迴來了就好好休息一陣。孤可是聽說上元節有盛大的燈會,到時陛下說不準要出宮與民同樂。荀郎君若是有興致也可一同前往。”
荀冉沉聲謝過了太子的美意,對於上元節燈會他也是頗感興趣。但這僅限於自己和家人觀賞,若是同行的還有皇帝意味可就完全不同了。
一番閑聊之後荀冉覺得有些索然無味,便躬身請退。李貞也沒有強留他,而是準許荀冉離開。
這次東宮之行如荀冉所料並沒有太多的訊息。太子仍是那般不顯山不露水,偶爾給出兩顆甜棗用以籠絡人心。
“荀郎君請留步。”
內侍張芳的聲音荀冉還是很熟悉的,他苦笑一聲,毅然轉身。
在這宮裏什麽人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兩種人,一種是皇帝太子這樣的絕對領導,一種便是這些掌握大權的閹人。
“大監有何賜教?”
“不敢,不敢,隻是這裏有一份玉器是殿下要贈給荀郎君的。殿下說郎君啟開之後便都明白了。”
荀冉一陣無語,這個李貞行事怎麽這麽不靠譜。有什麽話剛剛在殿裏麵不能說,還要用玉器來暗示。
“臣謝殿下隆恩。”
太子賜下的東西荀冉自然不能拒絕,他也正好想借著這玉器猜一猜李貞的心意。
......
......(未完待續。)
對於太子李貞荀冉自認為已經看清了。
此人雖然稍擅駕馭臣子的權術,可是腹黑狠厲,刻薄寡恩。他對你稍示恩典是因為你還有利用的價值。一旦這價值被他榨取幹淨,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把你一腳踢開。這還算好的,若是再踏上一隻腳,那就真的永世不得翻身了。
對於這樣的人,荀冉很是鄙夷。如果李貞真的順承皇位成了天子,那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
東宮離大明官並不算遠,行了不久荀冉便隨著東宮內監來到李貞寢居的麗正殿。
整了整衣襟,荀冉闊步而入。既然該來的總歸會來,他又有什麽可怕的呢?
李貞這些時日一直在練字,也算是小有所得。其實對於這些天潢貴胄來說,隻要真的潛心學習,要想練的一手好字並不算難。畢竟有著太多的名家碑帖可以供他們學習臨摹,較之寒門子弟和尋常富戶他們的優勢十分明顯。
荀冉進殿後便衝李貞躬身一禮,李貞則是放下手中紙筆邁步相迎。
不管心裏怎麽想的,姿態還是要做足的嘛。在這一點上,君臣二人倒是出奇的默契。
“荀郎君,孤可是有日子沒見到你了。”
李貞臉上笑意洋洋,仿佛荀冉和他是無所不談的好友。
荀冉心中一陣惡心卻也不好表露,便淡淡道:“殿下厚愛,臣感激涕零。”
李貞背負雙手踱了幾步,嘴唇微微啟道:“這次揚州平叛全是荀郎君立下的功勞。孤一定會呈奏陛下,保你得到封賞。”
其實李貞也知道荀冉對所謂的封賞不會很在乎,但一事有一事的說法,在這件事上他作為一個上位者該表的姿態還是要表的。
“殿下以為,揚州叛亂因何而起。”
荀冉無意間竟然化被動為主動,問起了李貞。
太子微微一愣,旋即肅然道:“定是有宵小從中作亂蠱惑人心。”
荀冉搖了搖頭道:“官逼民反!”
這四個字荀冉說的擲地有聲,便連一向老成持重的太子都被嚇了一跳。
李貞身居高位,從小在蜜罐子裏長大,哪裏聽過這麽刺耳且大逆不道的言語。
若說這話的不是荀冉,李貞早就責令內侍把他拖下去一陣杖責了。
但說這話的畢竟是荀冉,是年紀輕輕卻位列高位的重臣,便是李貞也不能太過發作。
“荀郎君何出此言?”
李貞盡量把聲調壓的低了一些,可隱隱仍能聽出一股怨意來。
“若是他們是有宵小蠱惑人心才造反的,不可能短時間內就聚集這麽多的人。一定是人被逼到絕境在失去一切後才會選擇造反的。”
荀冉侃侃而談完全不顧及李貞漸漸陰沉的臉色。
有些話他不方便直接對李貞說,但至少自己的態度和底線應該讓太子知道。
荀冉並不想和太子決裂,即便貌合神離的這麽繼續裝下去也好過多數一強敵。
“當然,這都是奸臣欺壓百姓造成的。”
荀冉適時的補上了一句話,這讓李貞的臉色稍稍和緩。
荀冉之前說的雖然激進卻也是拿捏著分寸的。
曆朝曆代都會有叛亂,大唐自然也不例外。但隻要叛亂最後被平定,分析原因是永遠會推出一個貪官汙吏來。這個貪官汙吏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端是人渣中的極品,敗類裏的頭魁。
所有的髒水都往這個炮製出的貪官身上潑。所有的黑鍋自然也會由這個貪官來背。
確切的說,皇帝陛下不會有錯,因為陛下是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也不會有錯,所有的錯都是貪官的錯。
李貞淡淡說道:“荀郎君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那刺史封德邦的事情孤已經聽說了。他應該已經在押解進京的路上。等他到了長安,孤一定會去質問他為何如此劣待揚州百姓,還幹出決堤這種禽獸不如的事情。”
李貞顯然太過用力了,荀冉也不說破靜靜的點了點頭。
天大地大,上位者最大。他們說什麽便聽著是了。
“郎君此次返迴長安有什麽打算?”
李貞也覺得繼續說這麽沉重的話題有些無趣,話鋒陡然一轉,便聊起了荀冉的前程。
老實講便是荀冉自己都對他的前程沒有什麽把握。這次平叛他雖然有功但畢竟皇帝陛下沒有授他常職,會不會授予也不好說。至於爵位勳官似乎並沒有什麽用,荀冉現在不缺錢。
“臣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打算,但聽陛下吩咐。”
荀冉迴答的可謂是滴水不漏,李貞有些無趣的笑了笑,擺手道:“那是自然。”
李貞本以為荀冉會央求自己給皇帝諫言為他謀個實權差事,可誰知荀冉卻渾然不急,悠哉悠哉的說著。
“既然迴來了就好好休息一陣。孤可是聽說上元節有盛大的燈會,到時陛下說不準要出宮與民同樂。荀郎君若是有興致也可一同前往。”
荀冉沉聲謝過了太子的美意,對於上元節燈會他也是頗感興趣。但這僅限於自己和家人觀賞,若是同行的還有皇帝意味可就完全不同了。
一番閑聊之後荀冉覺得有些索然無味,便躬身請退。李貞也沒有強留他,而是準許荀冉離開。
這次東宮之行如荀冉所料並沒有太多的訊息。太子仍是那般不顯山不露水,偶爾給出兩顆甜棗用以籠絡人心。
“荀郎君請留步。”
內侍張芳的聲音荀冉還是很熟悉的,他苦笑一聲,毅然轉身。
在這宮裏什麽人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兩種人,一種是皇帝太子這樣的絕對領導,一種便是這些掌握大權的閹人。
“大監有何賜教?”
“不敢,不敢,隻是這裏有一份玉器是殿下要贈給荀郎君的。殿下說郎君啟開之後便都明白了。”
荀冉一陣無語,這個李貞行事怎麽這麽不靠譜。有什麽話剛剛在殿裏麵不能說,還要用玉器來暗示。
“臣謝殿下隆恩。”
太子賜下的東西荀冉自然不能拒絕,他也正好想借著這玉器猜一猜李貞的心意。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