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蕭若燕一句話便點醒了荀冉。
封刺史和韓別駕不對付,故而他不會去揚州附近的石山開采石塊,因為這些石頭山是韓別駕名下的。
荀冉沒有興趣去了解為何這些石山會掛在韓別駕名下,他隻知道一切事情都有了解釋。
別駕是刺史的副官,按照正常情況,封刺史是沒有理由懼怕韓別駕的。如此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封德邦有把柄攥在韓別駕手中,所以他才會投鼠忌器,對韓別駕如此忌憚。
“荀公子?”
見荀公子默然不語,蕭若燕和聲問道。
“沒什麽,你繼續說。”
“奴家就知道這些沒什麽可說的了。”
蕭若燕歎了一聲:“荀公子,不知這些對你可有幫助?”
“你說的這些都很有用,不過荀某得整理一番思緒。今日便不打擾了,有機會再來拜會蕭姑娘。”
說完荀冉從腰間解下一塊玉佩道:“今日出來的急沒有帶太多銀錢,便拿此物抵給蕭姑娘吧。”
蕭若燕剛想推脫荀冉已經出了屋子。
荀冉一路急行走到二層廊梯,這才想到王勇封他們還在尋歡,心中直是有些無奈。
沒辦法,荀冉又折將迴去找王勇封。
剛邁步沒多遠,便見王勇封醉醺醺的被一歌姬扶了出來。
“酒,我要喝酒。都別攔著我,我要喝酒!”
荀冉皺了皺眉,隔著這麽遠他都能聞到酒氣味道,這王勇封該是喝了多少!
“別喝了,快隨我迴去!”
王勇封雖然喝醉但荀冉還能認清,他擺了擺手道:“荀將軍一起來喝啊,既然出來了就要開心。”
見幾名親隨都聞聲出來,荀冉沉聲吩咐道:“把他抬迴府去,給他好好醒醒酒。”
王勇封這副樣子直是讓荀冉哭笑不得,看來以後要帶他出門還得三思啊。
......
......
將爛醉如泥的王勇封帶迴刺史府,荀冉便隻身迴屋。
他並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睡覺而是倚靠在床上望著床頂冥想。
看來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般簡單,至少應該不僅僅是封德邦貪墨修築堤壩款項那麽簡單。
似乎要想解開這個謎團就必須從封德邦和韓別駕的關係入手。
徹查朝廷命官需要調用的資源十分龐雜,尤其是在揚州的地界。荀冉能夠倚靠的力量不多,一是這些隨他征戰的親兵,二就是蕭若燕這樣的青樓女了。青樓女看似不起眼實際接觸的東西遠比那些看似尊貴的公子哥多。
而且荀冉看的出來,這個蕭若燕對封德邦是敢怒不敢言。隻要自己肯站出來給她撐腰,荀冉相信蕭若燕一定會用心調查此事的。
但是一個蕭若燕肯定不夠,荀冉需要更為詳細的訊息,他需要很多蕭若燕這樣的青樓女為他賣命。
好不容易流連花叢去次青樓為的還是公事,荀冉直是一陣自嘲腹誹。
不知不覺間荀冉竟然睡著了。一覺醒來已經日上三竿。
荀冉起身在麵盆裏洗了把臉淨了淨手,便邁步而出走到院子裏打拳。
在他剛來到唐朝時他便養成了每日鍛煉的習慣,即便在行軍之時也不會中斷。
打完一套拳荀冉出了一身的汗隻覺得分外暢快。
此時王勇封也從別的院子趕來,見荀冉打趣著看著他,不由得麵頰通紅。
“荀將軍,昨晚讓您看笑話了。”
他撓了撓頭,尷尬的說道。
荀冉擺了擺手道:“這到也沒什麽,隻是你以後還是少喝一些為好,酒這東西傷身啊。”
“多謝荀將軍關心。”
王勇封酒量本身很好,可昨夜不知怎的幾杯酒下去竟然生生喝醉了。
這在王勇封看來可是奇恥大辱,可看荀冉的樣子卻並沒有認為有何不妥。難不成荀將軍的酒量也屬於那種一杯倒的?
“你吃過早飯了吧,隨我出去一趟。”
荀冉倒也是不跟王勇封繞,徑直說道。
“這......荀將軍這次去哪兒啊,俺老王現在頭可還疼著呢。”
“繼續去青樓,不過這次不去昨夜那家了。”
荀冉苦笑道。
王勇封聞言大驚:“荀將軍你沒開玩笑吧。還去青樓啊!昨夜,昨夜我可是......”
“昨夜怎麽了?你昨夜可是喝的爛醉如泥,能發生什麽?莫非你是怕去青樓再喝成昨夜那樣沒有麵子?”
荀冉的一番話徹底將到了王勇封,他拍著胸脯道:“便衝著荀將軍這句話,俺老王也得跟著你去了。別的不說,俺老王要向你證明看看俺不是一喝就醉的孬種。”
荀冉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這便對了嘛,幹嘛擰著和自己過不去呢。”
“俺說不過荀將軍,到了那裏隻要有酒俺就喝!”
......
......
揚州城的青樓各有特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些原本隸屬於教坊司的青樓。這些青樓裏的頭牌都是原先教坊司的犯官之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更重要的是她們都出自名門望族,是徹頭徹尾的官宦之家,身份非尋常人可比擬。
來青樓的可不都是身世顯貴的王孫公子,也有不少身份低賤卻腰纏萬貫的豪商巨賈。這些人有的是錢卻因為身份關係娶不到名門閨秀。故而他們更願意來到這些原先隸屬於教坊司的青樓,找一二犯官之女好好出口心中惡氣。
平日裏被官吏壓著也就罷了,總得找個犯官之女出出氣。
故而這些青樓的生意都格外的好,究其原因就是能夠滿足這些商賈的虛榮心。
荀冉今日來的便是這麽一家青樓。
青樓的老鴇姓陳,今年三十來歲。她原先是教坊司的女官,負責教這些犯官之女學習宮廷禮儀。
原先這些犯官女被罰為奴隸後隻能侍奉君上及皇室成員。但皇帝陛下改製後,這些可憐人也可以出宮謀營生了。官營變民營,一人變多人,看起來是辛苦了一些,可至少氛圍不像在宮中那麽壓抑。不過事實上她們還是樂籍,不得皇帝恩旨仍然沒有希望贖身從良,這一輩子似乎隻能如此了。
......
......(未完待續。)
蕭若燕一句話便點醒了荀冉。
封刺史和韓別駕不對付,故而他不會去揚州附近的石山開采石塊,因為這些石頭山是韓別駕名下的。
荀冉沒有興趣去了解為何這些石山會掛在韓別駕名下,他隻知道一切事情都有了解釋。
別駕是刺史的副官,按照正常情況,封刺史是沒有理由懼怕韓別駕的。如此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封德邦有把柄攥在韓別駕手中,所以他才會投鼠忌器,對韓別駕如此忌憚。
“荀公子?”
見荀公子默然不語,蕭若燕和聲問道。
“沒什麽,你繼續說。”
“奴家就知道這些沒什麽可說的了。”
蕭若燕歎了一聲:“荀公子,不知這些對你可有幫助?”
“你說的這些都很有用,不過荀某得整理一番思緒。今日便不打擾了,有機會再來拜會蕭姑娘。”
說完荀冉從腰間解下一塊玉佩道:“今日出來的急沒有帶太多銀錢,便拿此物抵給蕭姑娘吧。”
蕭若燕剛想推脫荀冉已經出了屋子。
荀冉一路急行走到二層廊梯,這才想到王勇封他們還在尋歡,心中直是有些無奈。
沒辦法,荀冉又折將迴去找王勇封。
剛邁步沒多遠,便見王勇封醉醺醺的被一歌姬扶了出來。
“酒,我要喝酒。都別攔著我,我要喝酒!”
荀冉皺了皺眉,隔著這麽遠他都能聞到酒氣味道,這王勇封該是喝了多少!
“別喝了,快隨我迴去!”
王勇封雖然喝醉但荀冉還能認清,他擺了擺手道:“荀將軍一起來喝啊,既然出來了就要開心。”
見幾名親隨都聞聲出來,荀冉沉聲吩咐道:“把他抬迴府去,給他好好醒醒酒。”
王勇封這副樣子直是讓荀冉哭笑不得,看來以後要帶他出門還得三思啊。
......
......
將爛醉如泥的王勇封帶迴刺史府,荀冉便隻身迴屋。
他並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睡覺而是倚靠在床上望著床頂冥想。
看來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般簡單,至少應該不僅僅是封德邦貪墨修築堤壩款項那麽簡單。
似乎要想解開這個謎團就必須從封德邦和韓別駕的關係入手。
徹查朝廷命官需要調用的資源十分龐雜,尤其是在揚州的地界。荀冉能夠倚靠的力量不多,一是這些隨他征戰的親兵,二就是蕭若燕這樣的青樓女了。青樓女看似不起眼實際接觸的東西遠比那些看似尊貴的公子哥多。
而且荀冉看的出來,這個蕭若燕對封德邦是敢怒不敢言。隻要自己肯站出來給她撐腰,荀冉相信蕭若燕一定會用心調查此事的。
但是一個蕭若燕肯定不夠,荀冉需要更為詳細的訊息,他需要很多蕭若燕這樣的青樓女為他賣命。
好不容易流連花叢去次青樓為的還是公事,荀冉直是一陣自嘲腹誹。
不知不覺間荀冉竟然睡著了。一覺醒來已經日上三竿。
荀冉起身在麵盆裏洗了把臉淨了淨手,便邁步而出走到院子裏打拳。
在他剛來到唐朝時他便養成了每日鍛煉的習慣,即便在行軍之時也不會中斷。
打完一套拳荀冉出了一身的汗隻覺得分外暢快。
此時王勇封也從別的院子趕來,見荀冉打趣著看著他,不由得麵頰通紅。
“荀將軍,昨晚讓您看笑話了。”
他撓了撓頭,尷尬的說道。
荀冉擺了擺手道:“這到也沒什麽,隻是你以後還是少喝一些為好,酒這東西傷身啊。”
“多謝荀將軍關心。”
王勇封酒量本身很好,可昨夜不知怎的幾杯酒下去竟然生生喝醉了。
這在王勇封看來可是奇恥大辱,可看荀冉的樣子卻並沒有認為有何不妥。難不成荀將軍的酒量也屬於那種一杯倒的?
“你吃過早飯了吧,隨我出去一趟。”
荀冉倒也是不跟王勇封繞,徑直說道。
“這......荀將軍這次去哪兒啊,俺老王現在頭可還疼著呢。”
“繼續去青樓,不過這次不去昨夜那家了。”
荀冉苦笑道。
王勇封聞言大驚:“荀將軍你沒開玩笑吧。還去青樓啊!昨夜,昨夜我可是......”
“昨夜怎麽了?你昨夜可是喝的爛醉如泥,能發生什麽?莫非你是怕去青樓再喝成昨夜那樣沒有麵子?”
荀冉的一番話徹底將到了王勇封,他拍著胸脯道:“便衝著荀將軍這句話,俺老王也得跟著你去了。別的不說,俺老王要向你證明看看俺不是一喝就醉的孬種。”
荀冉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這便對了嘛,幹嘛擰著和自己過不去呢。”
“俺說不過荀將軍,到了那裏隻要有酒俺就喝!”
......
......
揚州城的青樓各有特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些原本隸屬於教坊司的青樓。這些青樓裏的頭牌都是原先教坊司的犯官之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更重要的是她們都出自名門望族,是徹頭徹尾的官宦之家,身份非尋常人可比擬。
來青樓的可不都是身世顯貴的王孫公子,也有不少身份低賤卻腰纏萬貫的豪商巨賈。這些人有的是錢卻因為身份關係娶不到名門閨秀。故而他們更願意來到這些原先隸屬於教坊司的青樓,找一二犯官之女好好出口心中惡氣。
平日裏被官吏壓著也就罷了,總得找個犯官之女出出氣。
故而這些青樓的生意都格外的好,究其原因就是能夠滿足這些商賈的虛榮心。
荀冉今日來的便是這麽一家青樓。
青樓的老鴇姓陳,今年三十來歲。她原先是教坊司的女官,負責教這些犯官之女學習宮廷禮儀。
原先這些犯官女被罰為奴隸後隻能侍奉君上及皇室成員。但皇帝陛下改製後,這些可憐人也可以出宮謀營生了。官營變民營,一人變多人,看起來是辛苦了一些,可至少氛圍不像在宮中那麽壓抑。不過事實上她們還是樂籍,不得皇帝恩旨仍然沒有希望贖身從良,這一輩子似乎隻能如此了。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