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八百裏加急,隻需要五日就可以將聖旨傳到益州。
荀冉對這麽短的時間便傳來聖旨並不怎麽感到驚訝,要知道他在奏疏裏的措辭十分激烈。要不是這位皇帝陛下性子和善,真興許把他直接免官流放。
來傳旨的是一名小黃門,這人荀冉並不認識故而小心翼翼的侍奉著。
不過此人自稱是李懷忠的義子,故而對荀冉也算客氣。
擺香案接旨後,荀冉把小黃門請進花廳。
“荀郎君,事不宜遲你還是早些準備吧。”
小黃門也不拖遝閑話,直接對荀冉說道:“陛下這次真是震怒,要不是阿翁從中勸說,郎君這次真是不妙。”
荀冉苦笑道:“勞阿翁費心了,某收拾收拾這便隨中使赴京。”
這小黃門顯然沒有在益州逗留的意思,此時強行把他留下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至於梅萱兒,還是先留在益州為好。一來此去長安前景就像蒙著一層濃霧,讓人摸不清看不透。在塵埃落定之前,荀冉不希望梅萱兒太過擔心。
其實境況已經比他想的好的多,他確實也需要這麽一個機會,與皇帝好好談談心。
荀冉一直以來對待純陽公主都是躲避的態度,如今看來卻是錯了。
感情這種事情絕對不能躲避,你越是躲它越是粘著你,粘的你無可奈何,粘的你近乎崩潰。
現下好了,隻需要向純陽和皇帝表明心意,一切就都解脫了。
梅萱兒此時正在屋裏繡著鴛鴦,見荀冉走來喜聲道:“夫君快來看看妾身繡的鴛鴦。”
荀冉苦笑一聲道:“我得奉詔前往長安,你這幾日且待在府裏不要外出走動。”
梅萱兒啞然道:“去長安?怎麽突然之間要去長安啊。”
荀冉搖了搖頭道:“這你便不要問了,總之我此去長安若是有音訊會第一時間給你遞迴來的。”
荀冉說完便轉身離去。
梅萱兒想喊,可話到了嘴邊卻又生生的咽了下去。她能感受到氣氛的緊張。荀冉身後跟著的那個小黃門更是佐證了這一點。
“中使我們走吧。”
荀冉也不想拖,早一日把話挑明早一日就可以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嗯,荀將軍請!”
小黃門嗬嗬一笑,單臂延請。
......
......
從蜀中開始,荀冉與小黃門每逢驛站便換馬匹,竟然隻用了五日就到了長安城外。
再次站在長安城外,仰視沐浴在金色光輝中的這座千古一城荀冉心中少了幾分敬慕,多了幾分惆悵。
來到這個時代後荀冉曾也有過猶豫,不過這猶豫很快便消失了,究其原因是因為他想擁有更多的的權力以保護自己的家人。
但到了最後他才發現這是一件極其可笑的事情。
在這個時代一切的權力都比不過皇帝的一句話。天大地大,皇帝最大。有皇帝在頭頂壓著,所謂的守護家人就是一句屁話。
莫說荀冉自己,便是他全家全族的身家性命都攥在皇帝手中。
生殺予奪完全就是皇帝的一句話。
如果當初他沒有來長安而是留在崖洲,一切的一切都會跟著不同吧。
以他的見識和手段要現在崖洲混好簡直易如反掌,與梅萱兒長相廝守,無案牘之勞形,豈不快哉。
可是眼下這一切都不可能了,皇帝拒絕自己辭官,並把他召迴長安意圖已經很明確。
荀冉能做到隻是拒絕賜婚,至於接下來皇帝怎麽做,便不是荀冉能夠控製的了。
小黃門一路車馬勞頓,雖然想要休息但一想到來時李懷忠囑咐莫要耽擱便咬了咬牙道:“郎君我們還是先去麵聖吧。”
荀冉點頭道:“自該如此。”
二人到了大明宮前任由禁軍搜檢了身子便進了宮禁。
離開長安不到半年再迴到大明宮荀冉竟然覺得有一絲陌生。
好在沒有時間留給他思考,一路急行不多時的工夫便來到紫宸殿外。
“荀郎君請稍侯片刻,奴子前去稟報一聲。”
荀冉點了點頭。
這正好給了他一點時間想想怎麽應對皇帝。
其實也沒什麽可準備的,無外乎是一頓臭罵,他隻用忍著就好。
待到小黃門衝荀冉招手,他坦然的抖了抖衣袖,闊步進入了紫宸殿。
李顯今日穿了一件暗黃色袍衫,這可讓荀冉有些驚訝。他知道皇帝不喜黃色,故而很少會穿黃色衣裳,今兒個是怎麽了?
“荀冉,你可算來了,坐吧。”
荀冉心裏咯噔一聲心道這是來者不善啊。
“微臣謝陛下賜座。”
眼下發愁是沒有用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皇帝坐在龍椅上,不停的扣著手指,良久才冷冷道:“你呈的折子朕已經看過了,你為何要辭官?”
荀冉心中苦笑,為什麽辭官你還不知道嗎?
“迴稟陛下,臣心知不勝此位,願意讓賢。”
“放肆!”李顯怒拍書案道:“你還不老實,朕念著你的功勞才這麽忍讓,你不要以為朕不敢動你。”
荀冉心道這是蒙混不過去了,便歎了一聲道:“陛下是不是要賜婚?”
李顯一愣,隨即道:“你是怎麽知道的?”
荀冉跪倒在地道:“此事是臣央求子鄴告知的,若有責罰請一並算在臣頭上。”
到這時,皇帝才意識到他一直被蒙在鼓裏,原來荀冉這一連串計策都是早就計劃好的。
“你是覺得純陽配不上你?好大的膽子!”
“微臣不敢,隻是微臣已經成婚,實在不敢領受恩旨。”
這句話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要知道大唐以孝治天下,對於婚嫁是極為看重的。發妻是相當有地位的,沒有七出絕不可能被休。
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直接讓臣子休妻。荀冉把這句話拋出來做擋箭牌便是打算頑抗到底了。
如果僅僅是顧及純陽公主,皇帝或許不會那麽堅持將荀冉賜婚。可是這件事情實在是複雜,皇帝是想借此為東宮培養輔臣,並借純陽監視荀冉的一舉一動,可以說是一箭三雕之計。
不過這些話當然不能明著說出來,皇帝隻覺十分鬱悶。
......
......(未完待續。)
八百裏加急,隻需要五日就可以將聖旨傳到益州。
荀冉對這麽短的時間便傳來聖旨並不怎麽感到驚訝,要知道他在奏疏裏的措辭十分激烈。要不是這位皇帝陛下性子和善,真興許把他直接免官流放。
來傳旨的是一名小黃門,這人荀冉並不認識故而小心翼翼的侍奉著。
不過此人自稱是李懷忠的義子,故而對荀冉也算客氣。
擺香案接旨後,荀冉把小黃門請進花廳。
“荀郎君,事不宜遲你還是早些準備吧。”
小黃門也不拖遝閑話,直接對荀冉說道:“陛下這次真是震怒,要不是阿翁從中勸說,郎君這次真是不妙。”
荀冉苦笑道:“勞阿翁費心了,某收拾收拾這便隨中使赴京。”
這小黃門顯然沒有在益州逗留的意思,此時強行把他留下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至於梅萱兒,還是先留在益州為好。一來此去長安前景就像蒙著一層濃霧,讓人摸不清看不透。在塵埃落定之前,荀冉不希望梅萱兒太過擔心。
其實境況已經比他想的好的多,他確實也需要這麽一個機會,與皇帝好好談談心。
荀冉一直以來對待純陽公主都是躲避的態度,如今看來卻是錯了。
感情這種事情絕對不能躲避,你越是躲它越是粘著你,粘的你無可奈何,粘的你近乎崩潰。
現下好了,隻需要向純陽和皇帝表明心意,一切就都解脫了。
梅萱兒此時正在屋裏繡著鴛鴦,見荀冉走來喜聲道:“夫君快來看看妾身繡的鴛鴦。”
荀冉苦笑一聲道:“我得奉詔前往長安,你這幾日且待在府裏不要外出走動。”
梅萱兒啞然道:“去長安?怎麽突然之間要去長安啊。”
荀冉搖了搖頭道:“這你便不要問了,總之我此去長安若是有音訊會第一時間給你遞迴來的。”
荀冉說完便轉身離去。
梅萱兒想喊,可話到了嘴邊卻又生生的咽了下去。她能感受到氣氛的緊張。荀冉身後跟著的那個小黃門更是佐證了這一點。
“中使我們走吧。”
荀冉也不想拖,早一日把話挑明早一日就可以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嗯,荀將軍請!”
小黃門嗬嗬一笑,單臂延請。
......
......
從蜀中開始,荀冉與小黃門每逢驛站便換馬匹,竟然隻用了五日就到了長安城外。
再次站在長安城外,仰視沐浴在金色光輝中的這座千古一城荀冉心中少了幾分敬慕,多了幾分惆悵。
來到這個時代後荀冉曾也有過猶豫,不過這猶豫很快便消失了,究其原因是因為他想擁有更多的的權力以保護自己的家人。
但到了最後他才發現這是一件極其可笑的事情。
在這個時代一切的權力都比不過皇帝的一句話。天大地大,皇帝最大。有皇帝在頭頂壓著,所謂的守護家人就是一句屁話。
莫說荀冉自己,便是他全家全族的身家性命都攥在皇帝手中。
生殺予奪完全就是皇帝的一句話。
如果當初他沒有來長安而是留在崖洲,一切的一切都會跟著不同吧。
以他的見識和手段要現在崖洲混好簡直易如反掌,與梅萱兒長相廝守,無案牘之勞形,豈不快哉。
可是眼下這一切都不可能了,皇帝拒絕自己辭官,並把他召迴長安意圖已經很明確。
荀冉能做到隻是拒絕賜婚,至於接下來皇帝怎麽做,便不是荀冉能夠控製的了。
小黃門一路車馬勞頓,雖然想要休息但一想到來時李懷忠囑咐莫要耽擱便咬了咬牙道:“郎君我們還是先去麵聖吧。”
荀冉點頭道:“自該如此。”
二人到了大明宮前任由禁軍搜檢了身子便進了宮禁。
離開長安不到半年再迴到大明宮荀冉竟然覺得有一絲陌生。
好在沒有時間留給他思考,一路急行不多時的工夫便來到紫宸殿外。
“荀郎君請稍侯片刻,奴子前去稟報一聲。”
荀冉點了點頭。
這正好給了他一點時間想想怎麽應對皇帝。
其實也沒什麽可準備的,無外乎是一頓臭罵,他隻用忍著就好。
待到小黃門衝荀冉招手,他坦然的抖了抖衣袖,闊步進入了紫宸殿。
李顯今日穿了一件暗黃色袍衫,這可讓荀冉有些驚訝。他知道皇帝不喜黃色,故而很少會穿黃色衣裳,今兒個是怎麽了?
“荀冉,你可算來了,坐吧。”
荀冉心裏咯噔一聲心道這是來者不善啊。
“微臣謝陛下賜座。”
眼下發愁是沒有用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皇帝坐在龍椅上,不停的扣著手指,良久才冷冷道:“你呈的折子朕已經看過了,你為何要辭官?”
荀冉心中苦笑,為什麽辭官你還不知道嗎?
“迴稟陛下,臣心知不勝此位,願意讓賢。”
“放肆!”李顯怒拍書案道:“你還不老實,朕念著你的功勞才這麽忍讓,你不要以為朕不敢動你。”
荀冉心道這是蒙混不過去了,便歎了一聲道:“陛下是不是要賜婚?”
李顯一愣,隨即道:“你是怎麽知道的?”
荀冉跪倒在地道:“此事是臣央求子鄴告知的,若有責罰請一並算在臣頭上。”
到這時,皇帝才意識到他一直被蒙在鼓裏,原來荀冉這一連串計策都是早就計劃好的。
“你是覺得純陽配不上你?好大的膽子!”
“微臣不敢,隻是微臣已經成婚,實在不敢領受恩旨。”
這句話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要知道大唐以孝治天下,對於婚嫁是極為看重的。發妻是相當有地位的,沒有七出絕不可能被休。
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直接讓臣子休妻。荀冉把這句話拋出來做擋箭牌便是打算頑抗到底了。
如果僅僅是顧及純陽公主,皇帝或許不會那麽堅持將荀冉賜婚。可是這件事情實在是複雜,皇帝是想借此為東宮培養輔臣,並借純陽監視荀冉的一舉一動,可以說是一箭三雕之計。
不過這些話當然不能明著說出來,皇帝隻覺十分鬱悶。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