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其實蜀中的人口味並不一定偏好辣,至少在唐朝是這樣。


    這個時代辣椒還在美洲,並沒有傳入唐朝,難道要靠茱萸提味嗎?這也太不靠譜了吧。


    據荀冉的親身經曆此時蜀中人口味和關中沒有太大差異,隻是更講究食物的精細罷了。


    思定這些後,荀冉決定推出精品食物,以此來打動挑剔的蜀中食客。


    當然具體事宜還是得由梅萱兒打理,荀冉作為劍南節度使主職還是總領軍政,而不是開酒肆茶館。


    梅萱兒自然樂得如此,心情好了自然對荀冉百依百順。


    “郎君隻管處理軍政要事,這些瑣事交給妾身就好。”


    荀冉淡淡笑道:“我自然是相信你的,不過少了常小公爺,你多少還是有些不便。”


    唐朝雖然風氣開放,女子也有相對的自由,但出去拋頭露麵主持具體事物卻是有些不妥。


    之前大事有常子鄴出麵,梅萱兒隻負責打理一些內務,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


    可如今沒了外麵這個頭麵,梅萱兒要想獨挑大梁就有些難了。


    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世人的偏見。


    偏見這種東西隻要存在就不會輕易的消散。要想改變全天下人的偏見似乎很難,如此便隻能改變自己了。


    “不如我叫勇封去幫你吧。”


    王勇封雖然是個粗人,不過呢卻是粗中有細。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荀冉發現王勇封很會與人交往。


    這個本事可是了不得。


    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和氣生財。即便最後生意沒做成也不能傷了和氣。不然到頭來口碑差了,虧得還是這些生意人。


    王勇封雖然麵上大大咧咧,但涉及到關鍵的東西卻是絕不含糊。


    在荀冉看來由他出麵做名義上掌櫃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這也有一定的問題。


    畢竟王勇封說到底還是行伍出身,可能會受到益州當地商會的排擠。


    自古商人和軍人就勢不兩立,若是知道一個軍官當了食鋪的掌櫃,那這些自命不凡的商賈還不得翻天了。


    商人在唐朝的地位雖然不能算高,但因為掌握的資源,人脈豐富可以極大影響當地的民意。


    所以每有新官到任,都會和當地的豪紳處好關係,不然就有被架空的風險。荀冉雖然貴為劍南道節度使,要想治下繁榮昌盛,也得倚靠這幫商賈豪紳。


    而且商會對外是很團結的,如果不能第一時間融入其中,很可能被孤立。


    荀冉有一整套食材加工的點子,但並不能完全將其加工出來。


    說到底便是要給同行留口飯吃。人們總是感慨同行是冤家,卻不願意分析為什麽同行間會變得這般勢如水火。


    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當然不能讓事情發展到那種地步。


    所以荀冉決定將益州商會的豪紳都約出來,暢談一番。


    ......


    ......


    商會這種東西存在是用來製衡豪族崛起的。


    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何況商會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


    故而益州最大的那幾家商賈是不會參加商會的。


    一是因為不屑,大樹底下好乘涼,這是許多商賈願意參加商會的原因。他們參加商會是為了獲取個人沒有的資源。


    而豪紳巨賈最不缺的便是資源,既然如此又何必參加商會聽旁人在耳旁聒噪呢。


    故而益州的商會實際上很少有頂級商賈,多是由一些二三線商人組成。


    商會的會長姓姚叫姚方垠,家中主要經營茶葉生意,也間或賣些蜀錦。


    他能成為商會的會長不是因為錢財多,實力強,純粹是因為他的資曆老。今年花甲的姚方垠是商會裏年紀最長的,故而被推舉成會長。


    別看會長明頭響亮,實際並沒有什麽實權,換句話說是屬於和稀泥那種老好人。


    會中商賈若是有什麽摩擦糾紛,會長還得跳出來調和一二,真真的吃力不討好。


    不過會長畢竟是名義上的商會領袖,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商會。


    故而在官家尋求洽談合作時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會長。


    當荀冉的請柬送到姚方垠府上時,年已花甲的老人家激動萬分的嚎啕大哭。


    他活了這把年紀,打過交道最大品級的官員就是刺史。


    節度使?那可是頂著天的人物啊。


    誰不知道節度使總領軍政大權,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那就是一方土皇帝啊。這樣的人物竟然給他送來了請柬...


    姚方垠掐了自己胳膊一下發現不是在做夢,這才戰戰兢兢的用小刀劃開信件取出信紙來。


    荀冉的字體很清秀,讓人讀來如沐春風。信件大致的內容便是告訴姚方垠節度使要在三日後舉辦一場宴席,宴請當地豪紳商賈。


    作為商會會長,姚方垠被節度使委任了通知商會人員的任務。


    雖然在旁人看來這是個苦差事,可姚方垠不這麽看。


    在他看來這是接近節度使的大好機會。如果能夠把事情辦的漂漂亮亮,在節度使心中他肯定就會加分。


    自古官商不分,要想將生意做大免不了要與官府打交道。


    最低級的官府是縣衙,其上是州府衙,再上則是節度使府。


    節度使在劍南就是天,有了他的賞識還愁以後生意不好做嗎。


    姚方垠本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這般不顧臉麵的居中奔走也是為了給子孫謀得一個好的前程。


    背靠大樹好乘涼,荀冉這麽年輕,絕對是一顆值得倚靠的大樹。


    “看來老夫的機會終於來了!”


    姚方垠精神抖擻的甩了甩胳膊,和聲道:“福休,去替老夫拿筆墨紙硯來,老夫要寫信!”


    管家福休難得見姚方垠這般激動,自然打心眼裏為他高興。


    他應了一聲便去取文房四寶,不一會便齊齊擺放在書案上。


    經商的人都有一手好字,姚方垠自然也不例外。


    提筆蘸了蘸墨,姚老爺子隨即筆走龍蛇的在宣紙上疾書。


    要寫的信件實在太多,姚方垠便決定讓管家代書一部分。


    等到信件全部寫完,姚方垠取來自己那方小印蘸了紅泥齊整的在信件上蓋了下去。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嶽為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嶽為輕並收藏盛唐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