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在劉德看來,這個計劃本就是萬無一失。


    吐蕃人雖然馬戰驍勇,但不諳水性。隻要把他們從野狐嶺引到大澤之中,唐軍沒有一絲一毫落敗的可能。


    擅戰者擅謀,荀將軍就是這麽一個擅謀的人。唐軍有他的謀劃,本就是旱鴨子的吐蕃人更是沒有任何機會。


    可是荀將軍此時不是應該在野狐穀督戰,阻擊吐蕃人並把他們引到大澤中嗎?


    他還顧不得發問,荀冉便急忙衝他揮手。


    船還未停穩,荀冉便一個箭步跳上岸來。


    “劉德,快快命軍士做好準備,吐蕃人就要來了!”


    劉德聞言心中大喜。


    看來荀將軍已經在野狐穀大勝吐蕃軍,這些潰軍慌亂之下一股腦的紮進大澤來。


    不過這些事荀將軍派一個親隨來通知即可,何必親自前來呢?


    “荀將軍,吐蕃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您且看末將如何把他們全殲於此!”


    劉德拍著胸脯作保,直是豪氣幹雲。


    荀冉連連搖頭道:“不是潰軍,吐蕃人根本沒有去野狐穀的打算,看來是我們估計錯了。剛剛有斥候來報,說在十裏外發現了吐蕃主力,他們現在正全力撲向大澤。”


    “什麽,荀將軍說吐蕃人直接向大澤而來?他們有多少人?”


    “據斥候報,有三萬餘人。”


    “三萬餘人!”


    便是作戰經驗豐富如劉德,聽到這句話也險些昏死過去。


    這比他們預計的人數足足多出一倍,更重要的是這些不是潰軍,而是吐蕃主力。可以想象這麽一隻軍隊氣勢洶洶的殺向大澤,唐軍將很難抵擋。


    不過兩軍對壘之際最忌諱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故而劉德雖然心中驚懼不已卻不敢在荀將軍和眾多軍卒袍澤麵前表露出分毫。


    倒是荀冉率先解釋道:“我估計這吐蕃軍中有高人指點,這才使得他們暗度陳倉!”


    說完荀冉深吸了一口氣道:“我給野狐穀那邊留下了基本的人手駐防,其餘的人都帶到大澤裏了。”


    劉德順著荀冉所指望過去,見果然一隻船隊沿著河道蕩進了大澤。


    劉德粗略計算了一下,這些軍隊有五千人,加上他本身統率的五千人便是一萬人。


    一萬人若是埋伏好,也是可以和三萬吐蕃精銳一戰的。


    不過這種戰鬥就要講究技巧了,絕不能和吐蕃蠻子硬碰硬,需要以智取勝。


    “荀將軍,別的地方末將已經都布置好了,唯有三岔口那塊沙洲末將覺得兵力有些不足。”


    劉德口中這塊三岔口的沙洲位於大澤的中心地帶,由於大澤之內河道縱橫,不經常在裏麵討生活的人乍一進入很可能直接迷路。


    三岔口的三條河道通往大澤不同方向,其中北向與西南向都能出大澤,而東南向則是死路一條。


    三岔口中間的沙洲很大,其中蘆葦茂密,常有野鴨出沒,故而也有人叫它野鴨州。


    劉德因為兵力的問題隻將重點防線布置在了大澤入口一線。


    如果隻是狙擊潰軍這樣做當然沒有什麽問題。不過現在吐蕃人是大舉精銳直接殺來,如果還是按照之前那樣布置則有很大的風險。


    荀冉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劉德的分析。


    “你認為那個沙洲該布置多少人?”


    劉德思忖了片刻,恭敬答道:“末將以為三千人足以。”


    荀冉大手一會道:“便依你說的派駐三千人吧。剩下的兩千人便在大澤入口處增援。”


    “末將得令!”


    劉德抱拳領命。


    唐軍此時已經摩拳擦掌就等吐蕃人跳進這個圈套來!


    ......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這邊吐蕃軍隊在將軍鳩欽令的帶領下分乘上千艘小船進入了河道縱橫的大澤。


    鳩欽令之前已經接到了可靠線報,說唐軍在野狐穀一代布下埋伏,就等吐蕃人到來一舉收網。


    乞力羅讚被奔牛陣擊敗在吐蕃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次唐軍主將又想故技重施,當真是可笑!


    唐軍主將一定以為吐蕃人不諳水性,不敢從大澤進攻。


    可是他卻不知道早在一年前吐蕃讚普便暗中命人訓練吐蕃水師。


    這水師質量自然不能與唐軍相比,但在絕對人數優勢下對付唐軍卻是綽綽有餘了。


    行軍打仗隻看勝負,別管怎麽贏的隻要贏了就好。


    鳩欽令當然不想再步乞力羅讚的後塵。作為吐蕃軍中的第二號人物,乞力羅讚兵敗身死後他理所當然的就成為了吐蕃軍的統帥。


    這次舉兵劍南,是在讚普麵前表現的絕好機會,鳩欽令當然不想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如果能夠一舉拿下益州從而控製劍南,很有機會在接下來的進攻中占得先機。


    在鳩欽令看來,唐朝之所以強大便是占據了全天下最好的糧倉--蜀中。


    一旦蜀中被攻克,關中地狹人密,光是駐軍都難以養活,唐朝勢必會從江南調集糧食。


    但是不管是走水運還是陸運,由於路途遙遠,糧食的損耗都很大,等到真的運抵長安,剩下十有其五就不錯了。


    而且調集糧食也需要一個過程,短則一月,長則數月。


    這個過程皇帝等得起,百姓可等不及。一旦有奸商囤貨居奇,抬高長安城乃至關中米價,很有可能導致民變。屆時吐蕃軍隻要乘勢功伐唐朝將很有可能輕易取勝。


    想到此,鳩欽令便覺得十分興奮。


    唐朝和吐蕃是一百多年的死對頭,雖然雙方都很強大,但彼此間的戰績卻是互有勝負,說不出誰有絕對的優勢。


    對於這兩個帝國,隻要有機會一口吞下對方他們都是不會猶豫的。


    “為了讚普!”


    鳩欽令高喝一聲,眼神中滿是精光。


    見自家將軍豪情萬丈,主船中的吐蕃軍士也紛紛捶胸高唿。


    在他們身後是無數載有吐蕃士兵的小船,他們經由河口駛入大澤,將繞過唐軍的布防輕鬆的來到益州的背後。


    一旦沒有兵力阻擊,吐蕃軍勢必會勢如破竹。


    屆時不管益州城有多堅固,都會在吐蕃軍強大的攻勢下化為齏粉。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嶽為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嶽為輕並收藏盛唐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