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既然孔老祭酒已經吩咐,國子監內的一眾考生也不得不順從的迴到考場繼續做答。


    正如荀冉所料,再次迴到考場的獨孤介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的行為。


    接下來的時間,和其他考生一樣,獨孤介默默的答題,春闈也在平靜中結束。


    考試一結束,常子鄴別憤恨的奪門而出。


    荀冉忙追上去,常小公爺一臉憤怒,顯然對這個結果十分失望。


    “荀大哥,眼瞧就要得手,偏偏突然失起火來。若說不是有人暗中使絆,我才不信!”


    荀冉苦笑一聲,無奈的攤了攤手道:“照我看不像,至少肯定不是獨孤介所為。他怎麽可能知道已經被我們暗中盯上了?”


    常子鄴一甩衣袖道:“他不知道,獨孤家那老匹夫就不知道嗎?你可別忘了,他是一隻詭計多端的老狐狸!”


    這次春闈結束後不出意外獨孤介肯定會中進士。即便祭酒孔方對獨孤介有所懷疑,為了給獨孤家麵子也不會讓獨孤介落榜。


    荀冉淡淡道:“事到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即便不能從這件事情下手,也有的是辦法扳倒獨孤家。”


    他之所以這麽有自信,自然是因為皇帝已經動了鏟除世家的心思。隻要皇帝的態度不變,荀冉總歸能找到突破口。


    二人前後腳出了國子監,常子鄴無奈道:“道理是這麽個道理,可總是有些不甘心。隻希望荀大哥你這次科考能考個好些的名次,不然拿《蘭亭序》的摹本若是給獨孤介拿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上了馬車,荀冉攤了攤手道:“這我可不能給你保證。不過我已經盡力了。”


    “罷了罷了,我們吃酒去。”


    ......


    ......


    轉眼便到了放榜的日子。長安城中的士子,別管是世家公子,還是寒門子弟紛紛來到國子監前一看結果。


    文魁被滎陽鄭氏的鄭暉奪得,他是眾望所歸,倒也沒有什麽爭議。


    令眾士子稱奇慨歎的是第二名被荀冉奪得。


    要知道荀冉名聲因作詩而起,但那畢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後來荀冉入太樂署為官,等於是放棄了參加科考的機會。大唐朝廷規定在職官員不得參加科舉,這其實是變相保護那些寒窗苦讀的士子。畢竟科舉錄取的人數就那麽幾十個,若是在職官員還來搶位子,那些士子便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之後荀冉突然從軍,並跟著薛武禮兩次入蜀立下赫赫軍功,轉瞬間變成了左武衛大將軍。


    就在這時他又突然參加春闈,並且奪得了僅次於鄭暉的名次,實在是讓人驚訝。


    但既然名次已定,便是心中有再多不服,這些士子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


    誰讓人家荀冉天賦異稟呢,竟然文武雙修,想必將來也是出將入相的命,尋常人怎麽羨慕的來?


    倒是一直名聲在外的獨孤介隻排到了第三十名,雖然亦是中了進士,但在進士科中的排名卻是倒數。這讓獨孤介十分抹不開麵子。


    而他的族中胞弟獨孤孺則拿到了一個二十名的名次,直是氣煞了獨孤介。


    不過杏園宴飲還是照例要進行的。


    四月二十五,曲江池。


    中了進士的士子紛紛策馬前來,可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這些人裏有剛剛加冠的少年郎君,亦有三十有幾的老書生。


    別管年紀如何,他們都是讀書人中的精英。


    荀冉作為進士科的第二名,自然被眾人所豔羨。


    少年方一踏進曲江池,一眾士子便湊上前來,好一陣的逢迎。


    荀冉客套了一番,終於能夠挪動腳步,朝宴會場地前行了。


    宴會場地是在一片竹林之中。


    君子無竹不雅,美人無玉不歡。


    能夠在這麽文雅的地方赴宴,荀冉還是很欣慰的。


    可他剛剛入席坐定,獨孤孺便主動湊上前來。


    “徐之兄的才學真是令某佩服啊。”


    想不到這獨孤孺小小年紀拍馬屁的功力卻十分精湛,一句話就讓荀冉有些飄飄然了。


    “額,某不過運氣好些罷了,還得多謝祭酒的提攜。”


    時至今日,獨孤孺當然知道荀冉就是當朝左千牛衛大將軍,故而談吐之間更為注意,生怕那句話惹了荀冉不悅。


    “大公子今日怎麽沒來?”


    荀冉在人群中並沒有看到獨孤介,故而有些好奇的問道。


    獨孤孺擺了擺手,苦笑道:“二郎有恙在身,向祭酒告了假,這次杏園宴會便不參加了。”


    荀冉輕哦了一聲,端起一杯酒淺酌了一口。


    這孤獨介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杏園宴飲的時候病了,實在是太巧了。


    不過也不難理解,獨孤介考不過自己不丟人,連獨孤孺都考不過就實在麵上有些掛不住了。


    在宗族觀念如此強盛的時期,大房嫡長孫不能壓過其餘各房子弟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這會使得一些有心人起了歪心思,從而分崩獨孤家的實力。


    不過荀冉也不點破,微微一笑,繼續飲酒。


    “聽說那滎陽鄭暉文采冠絕天下青年才俊,今日一見倒真是歎服。”


    獨孤孺拿了進士科第二十名,又壓過胞兄一頭自然心情大好。


    他早就聽說滎陽鄭氏出了一名天賦絕頂的少年,果不其然今年春闈鄭暉便奪魁了。


    事實上,作為五姓七家中資曆最老的一家,滎陽鄭氏所出的宰輔並不多。及至本朝,甚至都沒有人位列六部尚書、左右仆射。


    種種跡象表明滎陽鄭氏有衰落的風險。


    在這個一個時刻,鄭氏家族自然需要一個少年才俊站出來,重新將天下人的目光集中到鄭家身上。


    故而他們的策略是春闈前盡量低調。所以士子們很少聽到鄭暉的名號,等到春闈結束放榜後才紛紛傻了眼。


    這個策略很成功,借著春闈給鄭家打了一次很好的廣告,也讓稍顯落寞的鄭氏一族重新獲得了天下人的敬服。


    當然,鄭家相比於博陵崔家、清河崔家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飯要一口一口吃,急不得。


    看得出鄭家現任家主是一個極有經略智慧的人,荀冉相信鄭家勢必會重新崛起。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嶽為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嶽為輕並收藏盛唐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