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那麽眼下對於荀冉來說,最難辦的就是如何告知孔方,考場之中存在舞弊行為。
若是獨孤介靠的是夾帶,那麽非常簡單,隻要讓孔方派出人員搜查,人贓俱獲之下獨孤介也無法抵賴。
但獨孤介此刻的選擇十分完美,荀冉完全無法抓到他舞弊的證據。難道這獨孤介對他早有察覺,便做了相應的防備?
大廳內巡視的考官除了祭酒孔方便是博士崔灃和劉文遠。
孔祭酒身份尊貴又上了年紀,偌大個廳堂自然不能時刻巡查,故而這巡考的擔子就落在了崔灃與劉文遠身上。二人一人負責一個半區開始巡視,崔灃自不必多說,與崔灃蛇鼠一窩。那麽荀冉能夠指望的便是劉文遠了。
換句話說,不管這劉文遠是個什麽品性的人,荀冉也隻能選擇依靠他。
總不能少年站起身來大吼一聲,那廝在舞弊吧。
荀冉衝右後方的常子鄴使了個眼色,叫他多多留意獨孤介左手的那個寒門子弟。
常子鄴本就不想參加這勞什子的春闈,之所以與荀冉一同報名,完全是為了抓到獨孤家的小辮子借以報仇。此刻他見荀冉吩咐,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
常子鄴十分清楚,隻有在獨孤介與那寒門子弟交換試題的那一瞬揭穿,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時辰過半,請諸監生盡快答題。”
便在荀冉沉思間,劉文遠搖動了手中的銅鈴,高聲說道。
......
......
銅鈴響起說明考試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
在對待考生上,大唐朝廷還是很人性的。不但沒有像明清將考生關進狹窄逼仄又悶熱的“號房”中答題,竟然連時間都進行通報。
不過荀冉此刻沒有心思關注這些,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不遠處的獨孤介身上。
已經兩個時辰了,這獨孤介的策論部分應該已經答完了。如此,剩下的便應該是經帖了。以獨孤介對儒家經典的理解,是不可能在一個多時辰內將經帖題目全部答出來的。那麽,他究竟是在等什麽呢?
就在荀冉百思不得其解之時,一個胥吏跌跌撞撞的推開了門大喝道:“不好了,前庭失火了。”
反應最快的是就在廳門附近的劉文遠。
這位儒雅的博士微蹙眉頭質問道:“失火了?為何不舀水去撲?”
若不是在考場之上,荀冉真要一聲噗的笑出來。
這劉文遠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書呆子,竟然問出這麽低級的問題。火勢一旦大起來,一般數量的水完全撲滅不了火勢。這個時候舀水去撲火就是慢性自殺。非但可能撲滅不了火勢,還很可能貽誤時機,最後被濃煙嗆死。
聽那胥吏的意思,火是從前庭捎過來的,也就意味著很快會燒到這個作為臨時中央考場的大廳。
這些時日荀冉和常子鄴對國子監內部的建築結構也進行了一定的了解,事實上大廳之後隻有一道象征性的假門,其後是被土山和人工湖封死的,也就是說他們已經退無可退。
如果不能及時撲滅火勢,他們很可能被活活燒死在大廳之中。
......
......
如今的情勢已經十分危急,荀冉自然不會再去想什麽旁的事情,隻一心分析如何衝出火海。現在還留有足夠的時間供他思考,等到火勢燒過前庭就真的來不及了。
劉文遠似乎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連忙闊步走到孔方近前,拱手道:“孔祭酒,如今情勢危急,還請祭酒早做決斷。”
這個鍋實在甩的漂亮!
看來這個劉文遠也不是個什麽好貨色,遇到事情隻知道將責任推給旁人。
這孔方畢竟是國子監的最高官員,多少顧念著身份。
他撚了撚白須,沉聲道:“諸位莫要著急,都將紙筆放下隨老夫到後門來。
這些考生聽說大火蔓延至了後院早就嚇得如土雞一般,哪裏還有什麽自己思考的能力,聽得孔方吩咐便下意識的起身跟了出去。
獨孤介不甘的瞥了一眼答了大半的題紙,重重一拳捶在了書案之上。
他這篇策論寫的十分精妙,等到那寒士將經帖傳抄與他便可以交卷了。偏偏在這個時候起了什麽鬼火,鬧得考場雞犬不寧。照這個架勢大火是不可能短期內被撲滅了,這場春闈也很可能因為中斷而重考。
一旦重新考試,他之前從博士崔灃那裏得到的訊息便都廢了。
此時此刻荀冉的那副《蘭亭序》摹本已經不甚重要,獨孤介已經被完全勾起了**,如果不能最終奪得文魁,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放下了手中狼毫,憤然起身。
人總歸還是要認清現實的。
便是他再千般不願也得逃命啊。
不然若是被燒死在這考場之中,不是太窩屈了嗎?
荀冉和常子鄴亦是起身,隨著人群向大廳後門湧去。
......
......
望著大廳後的一方春塘,荀冉直是十分無奈。
這孔祭酒不會真的腦子一熱打算讓他們跳進池塘吧?
現在已經入春,天氣並不算冷,跳進池塘裏也不會有刺骨的寒意。但關鍵是這麽做真的有意義嗎?
用水浸濕全身衝出火海並非沒有可能,可那是建立在火勢不大的情況下的。
如今火勢已經從前庭蔓延過來,封鎖了幾乎所有的院門,這個時候想要靠著一身浸濕的破布壓住火舌,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荀冉可不想成為孔老祭酒設想的犧牲品。
他清了清嗓子道:“諸位且聽荀某說一句。”
他站在了高台之上,望著之下的眾多士子朗聲道:“火勢雖大,隻要找到阻隔的辦法便能控製它的波及範圍。等到它燒幹了前院的物什,火勢自然便會小下來。”
唐朝時的建築物多是木製,這也是唐朝的宮殿樓宇多毀於戰火,很難留存的原因。
正是因為此,想要靠水去撲滅大火是不可能的。
枯木遇到烈火就是噩夢,荀冉他們能做的隻有盡量的阻止火勢。
孔方在東宮之中曾經與荀冉有過一個照麵,但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他起初隻覺得這個少年的麵孔十分熟悉,等到荀冉說完他才意識到這就是剛剛被皇帝陛下封為左千牛衛大將軍的荀冉荀徐之。
老祭酒咳嗽了一聲,質問道:”依你之見,該如何控製火勢?”
......
......(未完待續。)
那麽眼下對於荀冉來說,最難辦的就是如何告知孔方,考場之中存在舞弊行為。
若是獨孤介靠的是夾帶,那麽非常簡單,隻要讓孔方派出人員搜查,人贓俱獲之下獨孤介也無法抵賴。
但獨孤介此刻的選擇十分完美,荀冉完全無法抓到他舞弊的證據。難道這獨孤介對他早有察覺,便做了相應的防備?
大廳內巡視的考官除了祭酒孔方便是博士崔灃和劉文遠。
孔祭酒身份尊貴又上了年紀,偌大個廳堂自然不能時刻巡查,故而這巡考的擔子就落在了崔灃與劉文遠身上。二人一人負責一個半區開始巡視,崔灃自不必多說,與崔灃蛇鼠一窩。那麽荀冉能夠指望的便是劉文遠了。
換句話說,不管這劉文遠是個什麽品性的人,荀冉也隻能選擇依靠他。
總不能少年站起身來大吼一聲,那廝在舞弊吧。
荀冉衝右後方的常子鄴使了個眼色,叫他多多留意獨孤介左手的那個寒門子弟。
常子鄴本就不想參加這勞什子的春闈,之所以與荀冉一同報名,完全是為了抓到獨孤家的小辮子借以報仇。此刻他見荀冉吩咐,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
常子鄴十分清楚,隻有在獨孤介與那寒門子弟交換試題的那一瞬揭穿,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時辰過半,請諸監生盡快答題。”
便在荀冉沉思間,劉文遠搖動了手中的銅鈴,高聲說道。
......
......
銅鈴響起說明考試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
在對待考生上,大唐朝廷還是很人性的。不但沒有像明清將考生關進狹窄逼仄又悶熱的“號房”中答題,竟然連時間都進行通報。
不過荀冉此刻沒有心思關注這些,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不遠處的獨孤介身上。
已經兩個時辰了,這獨孤介的策論部分應該已經答完了。如此,剩下的便應該是經帖了。以獨孤介對儒家經典的理解,是不可能在一個多時辰內將經帖題目全部答出來的。那麽,他究竟是在等什麽呢?
就在荀冉百思不得其解之時,一個胥吏跌跌撞撞的推開了門大喝道:“不好了,前庭失火了。”
反應最快的是就在廳門附近的劉文遠。
這位儒雅的博士微蹙眉頭質問道:“失火了?為何不舀水去撲?”
若不是在考場之上,荀冉真要一聲噗的笑出來。
這劉文遠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書呆子,竟然問出這麽低級的問題。火勢一旦大起來,一般數量的水完全撲滅不了火勢。這個時候舀水去撲火就是慢性自殺。非但可能撲滅不了火勢,還很可能貽誤時機,最後被濃煙嗆死。
聽那胥吏的意思,火是從前庭捎過來的,也就意味著很快會燒到這個作為臨時中央考場的大廳。
這些時日荀冉和常子鄴對國子監內部的建築結構也進行了一定的了解,事實上大廳之後隻有一道象征性的假門,其後是被土山和人工湖封死的,也就是說他們已經退無可退。
如果不能及時撲滅火勢,他們很可能被活活燒死在大廳之中。
......
......
如今的情勢已經十分危急,荀冉自然不會再去想什麽旁的事情,隻一心分析如何衝出火海。現在還留有足夠的時間供他思考,等到火勢燒過前庭就真的來不及了。
劉文遠似乎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連忙闊步走到孔方近前,拱手道:“孔祭酒,如今情勢危急,還請祭酒早做決斷。”
這個鍋實在甩的漂亮!
看來這個劉文遠也不是個什麽好貨色,遇到事情隻知道將責任推給旁人。
這孔方畢竟是國子監的最高官員,多少顧念著身份。
他撚了撚白須,沉聲道:“諸位莫要著急,都將紙筆放下隨老夫到後門來。
這些考生聽說大火蔓延至了後院早就嚇得如土雞一般,哪裏還有什麽自己思考的能力,聽得孔方吩咐便下意識的起身跟了出去。
獨孤介不甘的瞥了一眼答了大半的題紙,重重一拳捶在了書案之上。
他這篇策論寫的十分精妙,等到那寒士將經帖傳抄與他便可以交卷了。偏偏在這個時候起了什麽鬼火,鬧得考場雞犬不寧。照這個架勢大火是不可能短期內被撲滅了,這場春闈也很可能因為中斷而重考。
一旦重新考試,他之前從博士崔灃那裏得到的訊息便都廢了。
此時此刻荀冉的那副《蘭亭序》摹本已經不甚重要,獨孤介已經被完全勾起了**,如果不能最終奪得文魁,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放下了手中狼毫,憤然起身。
人總歸還是要認清現實的。
便是他再千般不願也得逃命啊。
不然若是被燒死在這考場之中,不是太窩屈了嗎?
荀冉和常子鄴亦是起身,隨著人群向大廳後門湧去。
......
......
望著大廳後的一方春塘,荀冉直是十分無奈。
這孔祭酒不會真的腦子一熱打算讓他們跳進池塘吧?
現在已經入春,天氣並不算冷,跳進池塘裏也不會有刺骨的寒意。但關鍵是這麽做真的有意義嗎?
用水浸濕全身衝出火海並非沒有可能,可那是建立在火勢不大的情況下的。
如今火勢已經從前庭蔓延過來,封鎖了幾乎所有的院門,這個時候想要靠著一身浸濕的破布壓住火舌,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荀冉可不想成為孔老祭酒設想的犧牲品。
他清了清嗓子道:“諸位且聽荀某說一句。”
他站在了高台之上,望著之下的眾多士子朗聲道:“火勢雖大,隻要找到阻隔的辦法便能控製它的波及範圍。等到它燒幹了前院的物什,火勢自然便會小下來。”
唐朝時的建築物多是木製,這也是唐朝的宮殿樓宇多毀於戰火,很難留存的原因。
正是因為此,想要靠水去撲滅大火是不可能的。
枯木遇到烈火就是噩夢,荀冉他們能做的隻有盡量的阻止火勢。
孔方在東宮之中曾經與荀冉有過一個照麵,但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他起初隻覺得這個少年的麵孔十分熟悉,等到荀冉說完他才意識到這就是剛剛被皇帝陛下封為左千牛衛大將軍的荀冉荀徐之。
老祭酒咳嗽了一聲,質問道:”依你之見,該如何控製火勢?”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