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介休,你我都是聰明人。有話不妨直說。”
崔灃實在不想繼續跟獨孤介繞圈子了,這樣實在太累,索性點明。
“崔公難道就甘心嗎?或者崔公以為這些微薄的俸祿就足夠了?”
獨孤介放下筷子,聲調約來越高。
他對崔灃的心思拿捏的很準,一番攻心下來他不信崔灃會不心動。
“若是崔公有意,某願意以家族之名作保,下次吏部考評中崔公定會被評為上等,屆時崔公若想進入六部易如反掌。”
他這句話算是說到崔灃的心坎裏去了。
別看六部郎官品級也不高,卻是實打實的肥差。
能夠在六部中做事的,哪個沒有實權?
隻要有實權,便有數不清的人去巴結逢迎你,恨不得跪倒在地,求你辦事。
至於國子監,就是一個純粹的清水衙門,甚至連鴻臚寺、太常寺這種機構都不如。
在國子監講學,混到最好不過就是祭酒。
再看看那位孔老祭酒,活的一把年紀了,連套像樣的宅子都買不起,還用的是陛下賜的宅院。
能夠到六部做事一直是崔灃所希望的。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主事,其油水都不是國子監博士可比擬的。
吏部每年的考評說是公開,其實都是各大家族商量好的。要不然為何他崔灃每年的考評不是中等,就是中上,就是未曾得到一次上等?
不能拿到上等的考評就意味著不能升遷。不能升遷崔灃就得在國子監呆上一輩子。雖然也勉強餓不死,但也看不到什麽希望。
看不到希望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崔灃現在不過三十有五,就已經這般。若是等到了花甲之年,還得像現在這般教書、臨字、寫家書嗎?
崔灃感到一陣深深的恐懼,他實在不敢去想象。
像他們這樣的庶出子要想得到家族的扶持根本不可能,如今獨孤介拋出了一個機會,他要不要抓住呢?
活了這麽多年,崔灃自然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利益交換。
獨孤介肯舉家族之力來幫他獲得吏部考評的優等,自然有自己的目的。
如果崔灃此刻答應了獨孤介,就免不了要按照獨孤介的意思去做。
如今春闈臨近,就是拿腳趾頭去想也能知道獨孤介所圖謀的是什麽。
真要是做了這件事,就沒有迴頭路了。此後把柄一直握在獨孤介手中,難免處處受製。
可是如果不這麽做,崔灃就得這麽過一輩子。
他不甘心,他真的不甘心。
他崔灃自負才名絕世,絕不應該這麽平平凡凡的過一輩子。
他要飛黃騰達,他要步步高升,他要輔佐君王濟世安民......
而這一切就需要一個機會,如今獨孤介給了他這個機會。
崔灃的內心如今極為掙紮,是進是退,自是兩難。
“介之才學冠絕國子監監生,便是憑實力亦是可以中榜,又何必冒險行此旁門左道呢。”
崔灃還在掙紮,但看的出來他已經動搖了。
“我要奪得魁首。”
獨孤介的這句話道明了緣由。唐朝科考因為不密封試卷,批閱試卷時考官可以清晰的看到考生的姓名。這樣世家豪族的子弟進士及第的可能性很高,而寒門子弟要想中進士則難如登天。以獨孤家的背景,獨孤介要想上榜自然不難。但他與荀冉和九郎約定,誰的名次最高便能拿走那份《蘭亭序》的臨帖。
獨孤介向來喜愛王右軍的帖字,能夠見到質地這般好的臨帖,自然不肯放棄。
所以,便是為了這《蘭亭序》摹本他也願意冒險一試。
“若是被人知道了,可是......”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我不說又會有誰知道?”
獨孤介眼神一厲,聲調陡然升高。
他已經決定必須拿到魁首,自然不會聽崔灃在這裏講道理。
唐朝對於科場舞弊的處理極為溫和,這也是獨孤介肯鋌而走險的原因。
就算最後事發,以獨孤家的背景他也不會受到什麽實質性的處罰。
至於崔灃的下場,關他何事?
“我還要一千貫銀錢,你要保我三年內做到五品郎官!”
崔灃終於敗下陣來,懊喪的說道。
此時此刻,他所堅守的一切東西,聖人的一切教誨都隨著這句話煙消雲散。
“於世常存出世心,居家不為在家計。
遇之故人好酒令,感於時世擬文章。
為文性根在高敏,養德心本合清懷。
平直產養生大要,德仁乃存性之根。
君子處世有忍乃濟,儒者數次既和且平。
子孝孫賢至樂無極,時和歲有百穀乃登。
白雲既開遠山齊樂,清風所至流水同歡。”
崔灃大笑著將他最喜歡的《漢曹全碑》誦出,一時竟然覺得分外暢快。
說什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說什麽清廉處世,說什麽清心寡欲,說什麽遺世獨立,通通都是狗屁!
他要銀錢,他要無數的銀錢。
他要權柄,他要可以給他帶來無數銀錢的權柄。
“這些,某都記下了。”
獨孤介攤了攤手,笑聲道:“至於崔公,可不要忘記自己的承諾。”
崔灃狠狠的咬牙道:“我答應的事情,絕不會食言。現在距離春闈還有二十天,我會在開考十日前將題目送到你手上。”
說完這句話,崔灃就像一隻泄了氣的羊皮筏子,癱軟下去。
“崔公何必如此沮喪呢。某也是你的學生,將來做到高位,你這個做先生的不也是跟著沾光嗎。”
獨孤介大笑,笑的是那麽放蕩,邪魅。
崔灃無奈的搖了搖頭:“我隻希望能夠不再這麽渾渾噩噩的過下去,隻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再走我的老路。”
寒門子弟和這些世家庶出子,除了依附實力強大的世家,還能有什麽別的選擇呢?
他堅持了半輩子的東西,到頭來發現是那麽的可笑,那麽的一文不值。
如果他早些醒悟,說不定現在已經做到五品的郎官了。
“崔公放心,某答應你的東西一定會拱手送上。”
獨孤介爽朗一笑:“等春闈一過,皇榜一登。某奪得文魁戴花騎馬遊曲江,屆時杏園宴飲後,某一定帶上一瓶花酒迴到府中與崔公同飲相賀。”
在獨孤介看來,崔灃此刻已經化身為一個魔頭,而他最喜歡與魔頭做交易。
......
......(未完待續。)
“介休,你我都是聰明人。有話不妨直說。”
崔灃實在不想繼續跟獨孤介繞圈子了,這樣實在太累,索性點明。
“崔公難道就甘心嗎?或者崔公以為這些微薄的俸祿就足夠了?”
獨孤介放下筷子,聲調約來越高。
他對崔灃的心思拿捏的很準,一番攻心下來他不信崔灃會不心動。
“若是崔公有意,某願意以家族之名作保,下次吏部考評中崔公定會被評為上等,屆時崔公若想進入六部易如反掌。”
他這句話算是說到崔灃的心坎裏去了。
別看六部郎官品級也不高,卻是實打實的肥差。
能夠在六部中做事的,哪個沒有實權?
隻要有實權,便有數不清的人去巴結逢迎你,恨不得跪倒在地,求你辦事。
至於國子監,就是一個純粹的清水衙門,甚至連鴻臚寺、太常寺這種機構都不如。
在國子監講學,混到最好不過就是祭酒。
再看看那位孔老祭酒,活的一把年紀了,連套像樣的宅子都買不起,還用的是陛下賜的宅院。
能夠到六部做事一直是崔灃所希望的。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主事,其油水都不是國子監博士可比擬的。
吏部每年的考評說是公開,其實都是各大家族商量好的。要不然為何他崔灃每年的考評不是中等,就是中上,就是未曾得到一次上等?
不能拿到上等的考評就意味著不能升遷。不能升遷崔灃就得在國子監呆上一輩子。雖然也勉強餓不死,但也看不到什麽希望。
看不到希望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崔灃現在不過三十有五,就已經這般。若是等到了花甲之年,還得像現在這般教書、臨字、寫家書嗎?
崔灃感到一陣深深的恐懼,他實在不敢去想象。
像他們這樣的庶出子要想得到家族的扶持根本不可能,如今獨孤介拋出了一個機會,他要不要抓住呢?
活了這麽多年,崔灃自然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利益交換。
獨孤介肯舉家族之力來幫他獲得吏部考評的優等,自然有自己的目的。
如果崔灃此刻答應了獨孤介,就免不了要按照獨孤介的意思去做。
如今春闈臨近,就是拿腳趾頭去想也能知道獨孤介所圖謀的是什麽。
真要是做了這件事,就沒有迴頭路了。此後把柄一直握在獨孤介手中,難免處處受製。
可是如果不這麽做,崔灃就得這麽過一輩子。
他不甘心,他真的不甘心。
他崔灃自負才名絕世,絕不應該這麽平平凡凡的過一輩子。
他要飛黃騰達,他要步步高升,他要輔佐君王濟世安民......
而這一切就需要一個機會,如今獨孤介給了他這個機會。
崔灃的內心如今極為掙紮,是進是退,自是兩難。
“介之才學冠絕國子監監生,便是憑實力亦是可以中榜,又何必冒險行此旁門左道呢。”
崔灃還在掙紮,但看的出來他已經動搖了。
“我要奪得魁首。”
獨孤介的這句話道明了緣由。唐朝科考因為不密封試卷,批閱試卷時考官可以清晰的看到考生的姓名。這樣世家豪族的子弟進士及第的可能性很高,而寒門子弟要想中進士則難如登天。以獨孤家的背景,獨孤介要想上榜自然不難。但他與荀冉和九郎約定,誰的名次最高便能拿走那份《蘭亭序》的臨帖。
獨孤介向來喜愛王右軍的帖字,能夠見到質地這般好的臨帖,自然不肯放棄。
所以,便是為了這《蘭亭序》摹本他也願意冒險一試。
“若是被人知道了,可是......”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我不說又會有誰知道?”
獨孤介眼神一厲,聲調陡然升高。
他已經決定必須拿到魁首,自然不會聽崔灃在這裏講道理。
唐朝對於科場舞弊的處理極為溫和,這也是獨孤介肯鋌而走險的原因。
就算最後事發,以獨孤家的背景他也不會受到什麽實質性的處罰。
至於崔灃的下場,關他何事?
“我還要一千貫銀錢,你要保我三年內做到五品郎官!”
崔灃終於敗下陣來,懊喪的說道。
此時此刻,他所堅守的一切東西,聖人的一切教誨都隨著這句話煙消雲散。
“於世常存出世心,居家不為在家計。
遇之故人好酒令,感於時世擬文章。
為文性根在高敏,養德心本合清懷。
平直產養生大要,德仁乃存性之根。
君子處世有忍乃濟,儒者數次既和且平。
子孝孫賢至樂無極,時和歲有百穀乃登。
白雲既開遠山齊樂,清風所至流水同歡。”
崔灃大笑著將他最喜歡的《漢曹全碑》誦出,一時竟然覺得分外暢快。
說什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說什麽清廉處世,說什麽清心寡欲,說什麽遺世獨立,通通都是狗屁!
他要銀錢,他要無數的銀錢。
他要權柄,他要可以給他帶來無數銀錢的權柄。
“這些,某都記下了。”
獨孤介攤了攤手,笑聲道:“至於崔公,可不要忘記自己的承諾。”
崔灃狠狠的咬牙道:“我答應的事情,絕不會食言。現在距離春闈還有二十天,我會在開考十日前將題目送到你手上。”
說完這句話,崔灃就像一隻泄了氣的羊皮筏子,癱軟下去。
“崔公何必如此沮喪呢。某也是你的學生,將來做到高位,你這個做先生的不也是跟著沾光嗎。”
獨孤介大笑,笑的是那麽放蕩,邪魅。
崔灃無奈的搖了搖頭:“我隻希望能夠不再這麽渾渾噩噩的過下去,隻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再走我的老路。”
寒門子弟和這些世家庶出子,除了依附實力強大的世家,還能有什麽別的選擇呢?
他堅持了半輩子的東西,到頭來發現是那麽的可笑,那麽的一文不值。
如果他早些醒悟,說不定現在已經做到五品的郎官了。
“崔公放心,某答應你的東西一定會拱手送上。”
獨孤介爽朗一笑:“等春闈一過,皇榜一登。某奪得文魁戴花騎馬遊曲江,屆時杏園宴飲後,某一定帶上一瓶花酒迴到府中與崔公同飲相賀。”
在獨孤介看來,崔灃此刻已經化身為一個魔頭,而他最喜歡與魔頭做交易。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