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挖地道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繁複的工程。
尤其在唐朝這個農業社會,挖掘地道隻能靠鏟子、鑿子、斧子......
這當然需要一點愚公移山的勁頭,但更重要的是必須選對地點。
不同的土質層,挖掘的難度大不相同。
荀冉之所以選擇從泉眼開挖,便是因為這裏不會有石板、石塊的阻礙,土質也會相對鬆軟的多。
從這裏挖掘地道,難度要小上不少。
但即便如此,挖掘地道的進度仍不算快。
忠武團的將士花了大約六個時辰,才挖出五六米。按照這個速度挖下去,十日將將能挖到益州城內。但為了保險,荀冉還是決定從大營中多叫些人來。
所謂萬無一失,說的就是如此。
王勇封得了命令,單騎返迴三十裏外的唐軍大營。
說明來意,孫五自不會計較,立刻調撥了一百餘人隨王勇封返迴益州城南的密林。非是他不願意向荀冉提供更多的援手,實在是情狀特殊,密林能夠容納的人數有限。
若是他強行派大量軍卒進駐密林挖掘地道,很有可能被益州城內的叛軍發現,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既然已經決定挖掘地道,那便要做好一應掩護的事宜。
忠武營每挖出的一鏟土都會被唐軍將士裝到褡褳裏,用馱馬運送出密林。這樣一來一迴,挖出的泥土竟然唐軍大營外堆成了一處小山,直是讓薛武禮哭笑不得。
“這地道能夠容納兩人並行,情急之時,甚至可以三人並行。”
望著已經挖出的一小段地道,王勇封興奮的揮舞著拳頭。
才僅僅用了一日,他們便挖出了十米,漢子一個縱身跳進地道,朝荀冉招手:“荀將軍,您也來看看,這裏頭寬敞著很呐。”
荀冉大喜,忙走到地道入口,將身子探了進去。
“怎麽這般黑?”
這地道裏黝黑一片,荀冉看不清任何東西。
少年起身,皺了皺眉道:“若是地道內如此昏暗,怎麽能保證行軍速度。”
王勇封快步走到洞口,雙手一撐跳將出來。
他拍了拍手中泥土,笑道:“荀將軍,這你便不用擔心了。薛將軍早就命人給咱們準備好了火把。屆時用火折子一引,拿在手中,還不是跟白晝一般。”
荀冉奇道:“軍中竟有這麽多的火折子?”
王勇封點了點頭:“是啊,軍中所有的火折子都已經運到了這密林中。看來薛大將軍認為成敗在此一舉啊。”
對於王勇封的分析,荀冉十分認同。
益州城內應並不能保證,各側城門外也多是佯攻。屆時,左千牛衛要想一口吃下益州城,還得靠地道奇襲。
“好好幹,分兩班倒。切記,不得生火,違令者斬!”
荀冉深吸了一口氣,望著不遠處雄渾的益州城,語調異常冰冷。
......
......
於此同時,益州城內,府軍軍營中,宣節校尉馮琛炳在自己營房之中焦急的踱步。
昨日他聽到唐軍在城外擂鼓,鼓聲震天,端是告訴城內所有人,朝廷平叛的大軍來了。
他是薛武禮的舊將,故而希望能夠幫助薛武禮拿下益州城,將叛軍殲滅。
隻是此時整個益州城都在叛軍控製之中,都督蕭琛又是一個警惕性極強的人,他若是莽撞行事,恐怕會被蕭琛發現。他自己事發身死倒是沒什麽,隻是不能耽誤了一眾平叛軍卒兄弟,不能坑害了薛帥。
要想與薛武禮裏應外合,便一定要拿到一方城門的鑰匙。
益州城共有東南西北四麵城門,其中南城的城門最為堅固,守城的將士也是蕭琛最信任的大將。這個城門便可以不用去記掛了。至於北門,雖然守城的軍卒較少,但守城官與他不熟,不好下手。
剩下的便是東城門和西城門了。
這兩個城門布防的軍卒大約都在兩千人左右。不過東城守城官屠敢與馮琛炳是拜把子兄弟,馮琛炳有信心從他那裏搞到鑰匙。
思定之後,馮琛炳便提上了一壺好酒,往東城城門而去。
......
......
東城城樓之上,守城官屠敢正倚靠在城樓中的軟榻上,望著天穹中倒懸的明月出神。
賊娘的老天爺,恁的這般不公平。
他從軍了半輩子,隻混得了個校尉的頭銜,手下管著百十號人,卻做不得主。這日子過得真他娘的憋屈。
他有時也想過卸甲歸田,迴老家去燒竹炭。
可是這一念頭剛生出,便被現實砸的稀巴爛。
蕭都督反了,這一反連帶著他們這些益州府軍也成了謀反的逆賊。
叛軍這兩個字是那麽的諷刺,掛著這樣的名頭便是真的迴到家鄉,又有誰敢收留呢?
人活不過百年,卻大半都是孤苦心酸,想要過上幾天快活日子,怎麽就那麽難呢?
便在他悵惘之時,他聽到城樓外響起一陣腳步聲。
屠敢本以為是城牆上巡視的兵卒,不曾想卻是老友馮琛炳走了過來。
“屠老弟,怎麽著,這麽晚了還不睡?”
馮琛炳推開木門,走進城樓,將手中好酒放在了屠敢近前的案幾上。
“嘿,馮老哥,你便別拿我打趣了。睡?我他娘的能睡的著?本來我尋思著在軍營裏混了半輩子,好歹混了個校尉的小官。雖然比不上那些威風八麵的將軍,但承各位兄弟的禮敬,也攢下了點銀錢。若是就此迴到家裏燒燒竹炭,種種田,倒也是有一二十年輕生日子。誰曾想這賊老天就是見不得老弟過的好啊。這一反,還談什麽,還談什麽啊。”
屠敢連連擺手,眼神中滿是落寞。
馮琛炳心中大喜,他將酒壇啟開,笑道:“一醉解千愁,今兒個咱們哥倆好好喝一碗!”
他取出兩隻燒瓷碗,將燒酒倒入碗中,遞給屠敢一隻,笑道:“來一碗。”
屠敢接過瓷碗,仰脖便灌了下去。
“不是老弟我抱怨,這誰做天子跟老弟我有屁的關係。誰做天子老弟我不還是個小小校尉嗎。要說這蕭都督也真是的,放著大好前程不要,非得造反。造反也就罷了,還得拉上老弟我...”
一碗燒酒下肚,屠敢的牢騷也就都隨著抖摟了出來。
馮琛炳心中暗暗叫好。他就怕屠敢不抱怨,隻要他一抱怨,那就有機會。
“屠老弟,你便沒想過索性不幹了?”
......
......(未完待續。)
挖地道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繁複的工程。
尤其在唐朝這個農業社會,挖掘地道隻能靠鏟子、鑿子、斧子......
這當然需要一點愚公移山的勁頭,但更重要的是必須選對地點。
不同的土質層,挖掘的難度大不相同。
荀冉之所以選擇從泉眼開挖,便是因為這裏不會有石板、石塊的阻礙,土質也會相對鬆軟的多。
從這裏挖掘地道,難度要小上不少。
但即便如此,挖掘地道的進度仍不算快。
忠武團的將士花了大約六個時辰,才挖出五六米。按照這個速度挖下去,十日將將能挖到益州城內。但為了保險,荀冉還是決定從大營中多叫些人來。
所謂萬無一失,說的就是如此。
王勇封得了命令,單騎返迴三十裏外的唐軍大營。
說明來意,孫五自不會計較,立刻調撥了一百餘人隨王勇封返迴益州城南的密林。非是他不願意向荀冉提供更多的援手,實在是情狀特殊,密林能夠容納的人數有限。
若是他強行派大量軍卒進駐密林挖掘地道,很有可能被益州城內的叛軍發現,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既然已經決定挖掘地道,那便要做好一應掩護的事宜。
忠武營每挖出的一鏟土都會被唐軍將士裝到褡褳裏,用馱馬運送出密林。這樣一來一迴,挖出的泥土竟然唐軍大營外堆成了一處小山,直是讓薛武禮哭笑不得。
“這地道能夠容納兩人並行,情急之時,甚至可以三人並行。”
望著已經挖出的一小段地道,王勇封興奮的揮舞著拳頭。
才僅僅用了一日,他們便挖出了十米,漢子一個縱身跳進地道,朝荀冉招手:“荀將軍,您也來看看,這裏頭寬敞著很呐。”
荀冉大喜,忙走到地道入口,將身子探了進去。
“怎麽這般黑?”
這地道裏黝黑一片,荀冉看不清任何東西。
少年起身,皺了皺眉道:“若是地道內如此昏暗,怎麽能保證行軍速度。”
王勇封快步走到洞口,雙手一撐跳將出來。
他拍了拍手中泥土,笑道:“荀將軍,這你便不用擔心了。薛將軍早就命人給咱們準備好了火把。屆時用火折子一引,拿在手中,還不是跟白晝一般。”
荀冉奇道:“軍中竟有這麽多的火折子?”
王勇封點了點頭:“是啊,軍中所有的火折子都已經運到了這密林中。看來薛大將軍認為成敗在此一舉啊。”
對於王勇封的分析,荀冉十分認同。
益州城內應並不能保證,各側城門外也多是佯攻。屆時,左千牛衛要想一口吃下益州城,還得靠地道奇襲。
“好好幹,分兩班倒。切記,不得生火,違令者斬!”
荀冉深吸了一口氣,望著不遠處雄渾的益州城,語調異常冰冷。
......
......
於此同時,益州城內,府軍軍營中,宣節校尉馮琛炳在自己營房之中焦急的踱步。
昨日他聽到唐軍在城外擂鼓,鼓聲震天,端是告訴城內所有人,朝廷平叛的大軍來了。
他是薛武禮的舊將,故而希望能夠幫助薛武禮拿下益州城,將叛軍殲滅。
隻是此時整個益州城都在叛軍控製之中,都督蕭琛又是一個警惕性極強的人,他若是莽撞行事,恐怕會被蕭琛發現。他自己事發身死倒是沒什麽,隻是不能耽誤了一眾平叛軍卒兄弟,不能坑害了薛帥。
要想與薛武禮裏應外合,便一定要拿到一方城門的鑰匙。
益州城共有東南西北四麵城門,其中南城的城門最為堅固,守城的將士也是蕭琛最信任的大將。這個城門便可以不用去記掛了。至於北門,雖然守城的軍卒較少,但守城官與他不熟,不好下手。
剩下的便是東城門和西城門了。
這兩個城門布防的軍卒大約都在兩千人左右。不過東城守城官屠敢與馮琛炳是拜把子兄弟,馮琛炳有信心從他那裏搞到鑰匙。
思定之後,馮琛炳便提上了一壺好酒,往東城城門而去。
......
......
東城城樓之上,守城官屠敢正倚靠在城樓中的軟榻上,望著天穹中倒懸的明月出神。
賊娘的老天爺,恁的這般不公平。
他從軍了半輩子,隻混得了個校尉的頭銜,手下管著百十號人,卻做不得主。這日子過得真他娘的憋屈。
他有時也想過卸甲歸田,迴老家去燒竹炭。
可是這一念頭剛生出,便被現實砸的稀巴爛。
蕭都督反了,這一反連帶著他們這些益州府軍也成了謀反的逆賊。
叛軍這兩個字是那麽的諷刺,掛著這樣的名頭便是真的迴到家鄉,又有誰敢收留呢?
人活不過百年,卻大半都是孤苦心酸,想要過上幾天快活日子,怎麽就那麽難呢?
便在他悵惘之時,他聽到城樓外響起一陣腳步聲。
屠敢本以為是城牆上巡視的兵卒,不曾想卻是老友馮琛炳走了過來。
“屠老弟,怎麽著,這麽晚了還不睡?”
馮琛炳推開木門,走進城樓,將手中好酒放在了屠敢近前的案幾上。
“嘿,馮老哥,你便別拿我打趣了。睡?我他娘的能睡的著?本來我尋思著在軍營裏混了半輩子,好歹混了個校尉的小官。雖然比不上那些威風八麵的將軍,但承各位兄弟的禮敬,也攢下了點銀錢。若是就此迴到家裏燒燒竹炭,種種田,倒也是有一二十年輕生日子。誰曾想這賊老天就是見不得老弟過的好啊。這一反,還談什麽,還談什麽啊。”
屠敢連連擺手,眼神中滿是落寞。
馮琛炳心中大喜,他將酒壇啟開,笑道:“一醉解千愁,今兒個咱們哥倆好好喝一碗!”
他取出兩隻燒瓷碗,將燒酒倒入碗中,遞給屠敢一隻,笑道:“來一碗。”
屠敢接過瓷碗,仰脖便灌了下去。
“不是老弟我抱怨,這誰做天子跟老弟我有屁的關係。誰做天子老弟我不還是個小小校尉嗎。要說這蕭都督也真是的,放著大好前程不要,非得造反。造反也就罷了,還得拉上老弟我...”
一碗燒酒下肚,屠敢的牢騷也就都隨著抖摟了出來。
馮琛炳心中暗暗叫好。他就怕屠敢不抱怨,隻要他一抱怨,那就有機會。
“屠老弟,你便沒想過索性不幹了?”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