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大唐邊鎮的軍製極為複雜。


    一方麵府軍製度還未完全崩壞,折衝都督府的建製還得以保留。另一方麵,節度使卻有自己的募兵。便拿劍南道節度使仇英來說,他真正能指揮動的卻是這一萬名招募來的募兵。


    仇英給這支軍隊取名為青甲軍,其軍卒待遇遠遠高於折衝都督府編製的府軍。


    這當然是因為仇英要培養自己的親信對抗晉王派係的府軍。要知道劍南道在冊府軍軍卒為十萬人,即便有的軍卒不堪勞苦,逃離兵營那也遠遠多於仇英能夠控製的募軍數量。


    仇英借剿匪為借口,請東宮派左千牛衛入蜀,自然是希望不費一兵一卒吃掉整個劍南道府軍。


    隻是這確是有些難度,畢竟軍營不似朝堂,軍卒們認得都是自家火長、校尉,旅率。這一級級的階梯式關係網遠比常人想象的要複雜。進駐益州近半月,薛武禮也不好過於明顯的表態。


    杯酒釋兵權?薛武禮覺得這種想法就是在玩火,弄不好甚至會引發叛亂。


    薛武禮最後想到的辦法是叫劍南道尤其是益州府軍配合左千牛衛一齊剿匪。名為配合,實在是叫他們作先頭部隊。這樣一來,不管府軍剿匪結果如何,仇英都是受益的一方。


    如果剿匪不利,自可以借勢削去晉王一派將領的兵權。若是剿匪成功,以府軍的戰鬥力,也必然有所損耗。薛武禮可以借此機會將殘部整編,這時再安插東宮親信便簡單的多了。


    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作為東宮最信賴的將領,薛武禮必須一切以東宮的利益為考量。


    荀冉整日忙著織造事宜,自不會去理這些瑣事。


    今日他又來到織錦坊督查。


    坊吏尹三水正在督促坊工給蜀錦染色,見荀冉前來立馬迎上前去。


    “荀將軍,您怎麽來了。快,這邊坐。”


    染坊裏人多且雜,十分嘈亂,尹三水將荀冉引至偏廳,神色恭敬的說道:“這一批織錦機確實要好用了不少,荀將軍真是曠世奇才啊。有了這織錦機,入秋前不但鴻臚寺要的那批蜀錦能夠按時交抵,便是姚相和蜀王那裏也有了著落。”


    荀冉坐定後,淡淡道:“荀某也是偶得想法,遂草草勾畫。不曾想竟然製出如此強大的織錦機,著實有些驚訝。”


    尹三水知道荀冉是在謙虛,也不說破,隻歎了聲:“可這樣一來,下官便有些難做了。荀將軍應該知道,如今陳家、孫家、衛家都承攬了蜀錦織造的事宜。這既然成了皇商,就要按照皇商的規矩來。若是僅有一家那還好辦,但三家同時織造,質地、時間上都會有所出入,下官也知道拆東補西,湊整運送到長安。這樣一來,每批蜀錦的質地不盡相同,難免會遭到朝廷的責怪。”


    荀冉神色一凝,這點他倒是沒有想過。雖然評判考察能夠督促三家盡快織造蜀錦,但質地難免會有出入。這些蜀錦單單放著看不出來,但要是放在一起,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這件事,恐怕還得荀將軍出麵,把幾家家主請到一起,好生商量一番。”


    見尹三水這堂堂織錦坊官吏,對蜀中世家也持如此謙卑的態度,荀冉心中直是感慨,他終於明白為何每年劍南道向朝廷運抵的蜀錦都會有缺額了。


    ......


    ......


    長安城,東宮。


    麗正殿中,太子李貞正在批閱奏疏。


    深夜寂寥,書案之上,燭火隨風搖曳,將一道殘影投射在不遠處的花鳥屏風上。


    李貞越看奏疏,眉頭便皺的越緊。


    河東大旱,緊接著便是蝗災。


    蝗蟲一過,整片的田畝便被啃食個精光。人怎麽能跟蝗蟲鬥,無數流民攜妻帶子逃離了家園,朝關中湧來。他們心中隻有一過念頭,那就是吃飽肚子,不至於在冬天來臨前就餓死。


    關中米糧滿倉,這是人所周知的事情,所以他們眼中隻有長安,仿佛到了長安,朝廷的賑濟災糧便能救下數十萬百姓的性命。


    河東刺史連夜呈上奏表,請求朝廷早做決斷。


    如今天子西征突厥,朝中一應事宜皆由東宮決斷。若是旁的事情,李貞倒也不需要考慮太多。偏偏這賑災的事情,關係到國本和朝局穩定,他不敢有一絲疏忽。


    張芳奉上一碗參茶,和聲道:“太子殿下,這是奴子親自煮的參茶,您喝一點吧。”


    李貞擺了擺手道:“如今河東十數萬災民湧入關中,你叫孤如何有心情喝茶。”


    若是放在往時,憑借太倉中的存糧,還不至於讓這些災民餓死。但此時適逢大唐與西突厥決戰,情況有些特殊。這一戰,大唐可是傾出舉國之力。別說是太倉的存糧,便是隴右、河西的糧草也都押運到了安西。


    這一仗不容有失,所有的資源都必須向其傾斜。


    李貞叩了叩額頭,著實有些焦急。


    本來晉王就藩河東是件好事,偏偏連著出了旱災、蝗災。如果自己不管這事情,晉王勢必會抓住它大做文章。以晉王在禦史台的勢力,要想炮製出幾件抨擊東宮的奏疏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自己若是管,就要壓下送往安西的一部分糧草,賑濟災民。


    如此做,短期並不會有什麽影響。如果唐軍能夠速戰速決,在一個月內大敗西突厥,一切都好說。但如果唐軍與西突厥陷入鏖戰,那後續的糧草供應勢必中斷,其後果不堪設想。


    不論自己如何做,都會冒著極大的風險,這決斷之事真是難啊。


    李貞本以為晉王就藩後便可高枕無憂,過幾日安穩日子,誰曾想事情跟他預想的完全不同。


    “太子殿下,依奴子淺見,不如號召關中富戶獻出糧食,賑濟災民呢。”


    張芳的這個提議倒是有些道理,李貞神色一振,但沒多久便又泄了氣力。


    叫關中富戶獻出糧食,談何容易啊。


    “眼下也隻有試上一試了。孤總不能下令關閉長安城門,眼睜睜的看著河東災民餓死在城門外吧?”


    “殿下仁義,真是我大唐百姓之福啊。”


    張芳趕忙送上一記馬屁,神色極為得意。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嶽為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嶽為輕並收藏盛唐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