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收藏,求推薦啊。)
對於荀冉來說,能得名將指點無疑是一件極幸運的事情。
像他這樣半路出家的人,最重要的便是有貴人點撥,而陳善和盧鈺無疑就是那個貴人。
這之後十幾日裏,荀冉總會帶上兩壇劍南燒春,攜著三國演義的腹稿來到安西進奏院,向兩位老將軍討教,至於程明道自然也樂得在一旁偷師。
盧鈺擅長謀略,教予少年的更多是一些詭道。相較於兵書上大開大合的筆法,盧鈺的兵法更為細膩,直入骨髓。領兵打仗有時靠的就是一股直覺,若是什麽都按照兵法上來,十戰九敗也不誇張。
至於陳善,經過十幾日的觀察,少年發現他並不像表現出的那麽粗莽,而是一個粗中有細的漢子。
“嘿,好小子,到底是年輕兒郎,身子骨就是緊實。”
陳善拍了拍荀冉的肩膀,大笑道:“你這胳膊端平了,千萬別泄力。你現在手中拿的不過是一根白蠟杆子,若是換成長槍、馬槊不知要重上多少倍!”
陳老將軍的話很實在,荀冉咬了咬牙,端起白蠟杆子奮力向前一刺。
老實說,少年並不喜歡這種流汗的感覺,尤其是早春的時節。陳老將軍教授自己的這一套槊法雖然招式簡單,但一套下來荀冉卻仍是滿身大汗。汗水浸透中衣,濕透的中衣貼在身上,不多時的工夫便冰透刺骨。
“槊法最重要的不是華麗,而是實用!穩準狠三個字你做到一個便可上陣殺敵了,若是做到三個,嘿嘿......”陳善飲下一杯劍南燒春,雙眼眯成一條縫,感歎道:“我那侄兒說的不錯,你小子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狼勁,是條漢子!”
荀冉練完一套槊法,將白蠟杆子放到兵器架上,苦笑道:“陳將軍又在挖苦小子了,若不是陳將軍悉心指點,小子現在還是對兵器一竅不通的雛兒呢。”
陳善一拍大腿道:“你就別拍老子馬匹了,咱們粗人不像那些宰輔尚書,沒那麽多的花花腸子彎彎繞!你若真的覺得虧欠老子,就趕緊把那三國演義講完,別跟個娘們似得磨磨唧唧。”
荀冉心中一陣腹誹,這陳老將軍也太為老不尊了吧。三國演義如今在長安城如此火爆,連載的小冊子已經賣脫了銷,至於梅萱兒講來的評書更是深受權貴子弟親睞。陳善雖然算作自己的便宜師父,想得知三國演義的結局也不能這樣走後門吧。
“咳,這個上次咱們講到哪裏了?”荀冉撓了撓頭,無奈苦笑。
“關羽大意失荊州。”陳善狡黠的目光讓荀冉徹底放棄了反抗,長歎一聲:“這關二爺棄了麥城欲投西川,卻路遇伏兵,被馬忠擒獲。孫權下令處斬關二爺......”
荀冉換上一副職業說書人姿態侃侃而談,吐沫星子都險些噴到陳老將軍臉上。陳善卻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眼巴巴的望著荀冉,希望少年能夠多講一些。
“今天咱們就講到這裏了,非是小子不願意繼續,實在是文思匱乏。”
陳善眉毛擰成一團,狐疑的打量著少年。
“你倘真沒有騙老夫?”
荀冉一副可憐郞的樣子,連連苦笑:“陳老將軍說的哪裏話,小子對老將軍可是無比敬仰,怎麽敢欺騙您呢。這樣吧,小子若是寫出新的章迴,一定第一時間趕來安西進奏院。”
荀冉拍著胸脯一連保證後,才勉強將陳善安撫下來。
“嘿,老夫便信你小子一次,反正那套槊法老夫還沒有教授完,你小子能不能學到手就看緣分吧。”
陳善一副槊法在手,天下我有的傲嬌姿態,真的讓荀冉無比鬱悶。
荀冉還想借著機會向陳善討教幾個布陣紮營的細節問題,卻見盧鈺步履匆匆的朝自己走來。
“盧將軍!”荀冉照例衝對方拱手行禮,原本儒雅有禮的盧鈺僅是衝少年點了點頭,便徑直走到陳善身側。
“盧半仙,你又搞什麽鬼?之前答應跟老夫比射箭,一連拖了這麽些日子,不會是想賴賬吧?”
陳善見老袍澤前來,劍眉一挑,擺出一副混世魔王的姿態,要與盧鈺好好理論一番。
盧鈺慘然一笑:“老東西,你也一把老骨頭了別整日想著打打殺殺的,安安穩穩過日子不好嗎?”
陳善與盧鈺做了十數年的袍澤,對他的心性十分熟稔,一拍大腿叱道:“盧半仙,你有什麽話快說,別瞞著老夫!”
盧鈺輕歎一聲:“你得先答應我別做出糊塗事來。”
“嘿,好你個盧半仙,你這是設好了套等著我自己往裏鑽呐。好,我答應你。不管你說的是什麽,老夫絕不亂來!”
聽了陳善這番話,盧鈺這才開口道:“前些日子,安西出事了。西突厥大舉圍攻碎葉,程大都護兵力不支退守龜茲。這件事消息鎖的嚴實,我也是剛剛得知。”
陳善聞聽此言,如一隻豹子般跳起,嗔罵道:“出了這他娘的事情,朝廷連個屁都不放?突厥人覬覦安西久矣,程大都護去年往長安遞過多少奏疏,為的便是向朝廷申請增援。安西幅員遼闊,可守軍一共不過八萬,每處戍堡都要駐軍,你叫程大都護怎麽守?”
盧鈺安撫道:“你也別太心急了。程大都護呈給陛下的奏疏裏麵肯定有戰況記錄,你我都不知道具體的情況,還是不要擅作評論了,免得落人口舌。”
陳善冷笑道:“嘿嘿,盧半仙,你信不信這件事情最後朝廷還會怪到程大都護頭上?”
荀冉聽後心中大驚。
大唐雖然與西突厥在河中蔥嶺一線屢有摩擦,卻從沒有爆發全麵的戰爭。此番西突厥突然對碎葉發動圍攻,一舉奪下這座安西都護府駐蹕的重鎮,便算是跟大唐徹底撕破臉皮了。
西突厥可以算作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它有著極為嚴密的勢力劃分,戰鬥力也更可怖。若是讓它的野心膨脹起來,整個安西恐怕都將危矣。
......
......
對於荀冉來說,能得名將指點無疑是一件極幸運的事情。
像他這樣半路出家的人,最重要的便是有貴人點撥,而陳善和盧鈺無疑就是那個貴人。
這之後十幾日裏,荀冉總會帶上兩壇劍南燒春,攜著三國演義的腹稿來到安西進奏院,向兩位老將軍討教,至於程明道自然也樂得在一旁偷師。
盧鈺擅長謀略,教予少年的更多是一些詭道。相較於兵書上大開大合的筆法,盧鈺的兵法更為細膩,直入骨髓。領兵打仗有時靠的就是一股直覺,若是什麽都按照兵法上來,十戰九敗也不誇張。
至於陳善,經過十幾日的觀察,少年發現他並不像表現出的那麽粗莽,而是一個粗中有細的漢子。
“嘿,好小子,到底是年輕兒郎,身子骨就是緊實。”
陳善拍了拍荀冉的肩膀,大笑道:“你這胳膊端平了,千萬別泄力。你現在手中拿的不過是一根白蠟杆子,若是換成長槍、馬槊不知要重上多少倍!”
陳老將軍的話很實在,荀冉咬了咬牙,端起白蠟杆子奮力向前一刺。
老實說,少年並不喜歡這種流汗的感覺,尤其是早春的時節。陳老將軍教授自己的這一套槊法雖然招式簡單,但一套下來荀冉卻仍是滿身大汗。汗水浸透中衣,濕透的中衣貼在身上,不多時的工夫便冰透刺骨。
“槊法最重要的不是華麗,而是實用!穩準狠三個字你做到一個便可上陣殺敵了,若是做到三個,嘿嘿......”陳善飲下一杯劍南燒春,雙眼眯成一條縫,感歎道:“我那侄兒說的不錯,你小子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狼勁,是條漢子!”
荀冉練完一套槊法,將白蠟杆子放到兵器架上,苦笑道:“陳將軍又在挖苦小子了,若不是陳將軍悉心指點,小子現在還是對兵器一竅不通的雛兒呢。”
陳善一拍大腿道:“你就別拍老子馬匹了,咱們粗人不像那些宰輔尚書,沒那麽多的花花腸子彎彎繞!你若真的覺得虧欠老子,就趕緊把那三國演義講完,別跟個娘們似得磨磨唧唧。”
荀冉心中一陣腹誹,這陳老將軍也太為老不尊了吧。三國演義如今在長安城如此火爆,連載的小冊子已經賣脫了銷,至於梅萱兒講來的評書更是深受權貴子弟親睞。陳善雖然算作自己的便宜師父,想得知三國演義的結局也不能這樣走後門吧。
“咳,這個上次咱們講到哪裏了?”荀冉撓了撓頭,無奈苦笑。
“關羽大意失荊州。”陳善狡黠的目光讓荀冉徹底放棄了反抗,長歎一聲:“這關二爺棄了麥城欲投西川,卻路遇伏兵,被馬忠擒獲。孫權下令處斬關二爺......”
荀冉換上一副職業說書人姿態侃侃而談,吐沫星子都險些噴到陳老將軍臉上。陳善卻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眼巴巴的望著荀冉,希望少年能夠多講一些。
“今天咱們就講到這裏了,非是小子不願意繼續,實在是文思匱乏。”
陳善眉毛擰成一團,狐疑的打量著少年。
“你倘真沒有騙老夫?”
荀冉一副可憐郞的樣子,連連苦笑:“陳老將軍說的哪裏話,小子對老將軍可是無比敬仰,怎麽敢欺騙您呢。這樣吧,小子若是寫出新的章迴,一定第一時間趕來安西進奏院。”
荀冉拍著胸脯一連保證後,才勉強將陳善安撫下來。
“嘿,老夫便信你小子一次,反正那套槊法老夫還沒有教授完,你小子能不能學到手就看緣分吧。”
陳善一副槊法在手,天下我有的傲嬌姿態,真的讓荀冉無比鬱悶。
荀冉還想借著機會向陳善討教幾個布陣紮營的細節問題,卻見盧鈺步履匆匆的朝自己走來。
“盧將軍!”荀冉照例衝對方拱手行禮,原本儒雅有禮的盧鈺僅是衝少年點了點頭,便徑直走到陳善身側。
“盧半仙,你又搞什麽鬼?之前答應跟老夫比射箭,一連拖了這麽些日子,不會是想賴賬吧?”
陳善見老袍澤前來,劍眉一挑,擺出一副混世魔王的姿態,要與盧鈺好好理論一番。
盧鈺慘然一笑:“老東西,你也一把老骨頭了別整日想著打打殺殺的,安安穩穩過日子不好嗎?”
陳善與盧鈺做了十數年的袍澤,對他的心性十分熟稔,一拍大腿叱道:“盧半仙,你有什麽話快說,別瞞著老夫!”
盧鈺輕歎一聲:“你得先答應我別做出糊塗事來。”
“嘿,好你個盧半仙,你這是設好了套等著我自己往裏鑽呐。好,我答應你。不管你說的是什麽,老夫絕不亂來!”
聽了陳善這番話,盧鈺這才開口道:“前些日子,安西出事了。西突厥大舉圍攻碎葉,程大都護兵力不支退守龜茲。這件事消息鎖的嚴實,我也是剛剛得知。”
陳善聞聽此言,如一隻豹子般跳起,嗔罵道:“出了這他娘的事情,朝廷連個屁都不放?突厥人覬覦安西久矣,程大都護去年往長安遞過多少奏疏,為的便是向朝廷申請增援。安西幅員遼闊,可守軍一共不過八萬,每處戍堡都要駐軍,你叫程大都護怎麽守?”
盧鈺安撫道:“你也別太心急了。程大都護呈給陛下的奏疏裏麵肯定有戰況記錄,你我都不知道具體的情況,還是不要擅作評論了,免得落人口舌。”
陳善冷笑道:“嘿嘿,盧半仙,你信不信這件事情最後朝廷還會怪到程大都護頭上?”
荀冉聽後心中大驚。
大唐雖然與西突厥在河中蔥嶺一線屢有摩擦,卻從沒有爆發全麵的戰爭。此番西突厥突然對碎葉發動圍攻,一舉奪下這座安西都護府駐蹕的重鎮,便算是跟大唐徹底撕破臉皮了。
西突厥可以算作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它有著極為嚴密的勢力劃分,戰鬥力也更可怖。若是讓它的野心膨脹起來,整個安西恐怕都將危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