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中,盧仲臣滿麵愁容。
前些日子忙完大朝會,好不容易清淨了片刻,這幾日又鬧出了這許多幺蛾子。
純陽公主遇刺,偏偏這兇手還是自己的族侄。雖然天子並未降罪於他,但他總覺得頭上懸著一柄長劍,寒森入骨再難入眠。
伴君如伴虎,誰知道皇帝陛下此舉是何意?
昨夜太常寺丞卿秦廷玉被人殺害,更是讓他懊惱不已。大唐如今正逢盛世,但就是在這樣一個盛世,堂堂朝廷命官接連被人刺殺。不論如何,他這個長安城的父母官都逃不了幹係。
這件事他若不能給朝廷交出一個滿意的結果,不用禦史彈劾,這個京兆尹他自己都沒臉做下去了。
唉,當父母官難,在長安當父母官更是難上加難。
“府君大人,幹脆把那小子下到獄中,讓小的提審一番?”一個衙役諂媚的衝盧仲臣笑道:“以大人的威名想要讓他說出事情的經過,實在太容易了。那小子與太常寺卿素有嫌隙,這在長安城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更何況,之前那小子托常家小公爺去平康坊談事與秦大人起了爭執,氣急之下買兇殺人,怎麽看都十分合理。”
他見盧仲臣愁眉不展,邀功心切便有了這番說辭,但不曾想盧仲臣對他斥罵道:“什麽時候本官斷案子要你來教了。且不說這事情與荀大人有沒有關係,便真的與他有關,本官也得顧念大局,豈能似爾說的隨意提審朝廷命官。”
“是,小的愚鈍,沒有考慮周全。小的該死,小的該死。”他不住抽著自己嘴巴,不多時的工夫嘴角便溢出了血絲。
“夠了!”盧仲臣煩悶不已,大手一揮:“你還嫌本官的煩心事不夠多嗎?”
他慘然笑道;“這是老天爺在捉弄我啊,也罷,本官便去與荀大人聊聊。”
......
......
荀冉閉目凝思,默然不語。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突然的他都來不及思考。這件事究竟是誰行得兇,又為何會將事情嫁禍到自己頭上?
朝廷勢力錯綜複雜,若是走錯一步便會萬劫不複。最可怕的是,這些人還在暗處,他們看的清自己,自己卻看不見他們。
正自沉思間,房門吱呀一聲被人推開。
京兆尹盧仲臣背負雙手,沉沉走入屋內。
“我與荀大人有要事相談,書房三十步之內不容人靠近。”
到底是長安城的父母官,盧仲臣說話帶著一股威嚴的氣勢,讓人下意識的想去服從。
京兆府的仆從自是點頭稱是,隨手帶上了房門。
“荀大人,若有失禮的地方,盧某在此賠罪了。”
盧仲臣衝荀冉拱了拱手算作致歉。事情發展到如今這個樣子,要說荀冉心中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但對方的態度至少讓少年的心緒沒有那麽煩躁雜亂了。
“無妨,既然發生了命案,盧大人作為長安城父母官自然有權調查。不過那夜參加中書令大人壽宴的同僚不在少數,荀某好奇為何盧大人偏偏懷疑荀某。”
荀冉努力讓自己的心情平複下來,這種時候意氣用事完全是在起反作用。
“實不相瞞,本官也不知道這件事是誰人所作,不過本官列出了一個名單,名單上的人或多或少與秦大人都有嫌隙,因而我認為這些人最有可能行兇。”
盡管盧仲臣說的很委婉,但荀冉卻聽出了話外之意。
“盧大人的意思是,荀某便在這名單之中,順位還可能很靠前?”
盧仲臣點了點頭。
“盧大人一定是認為我與秦大人起了嫌隙是因為太樂署的政事。”
盧仲臣疑惑道:“難道不是嗎?”
荀冉苦笑著搖了搖頭:“不瞞盧大人,事實上我與秦大人交惡應該早在此之前。當初陛下吩咐各位王爺準備樂舞以獻國宴,荀某被太子殿下選中,遂一心鑽研樂舞,最終排出了弗拉明戈。”
盧仲臣點了點頭:“這事情滿朝上下皆知,可又和荀大人交惡太常寺卿有何關係?”
才華這個東西有時是把雙刃劍,他固然能帶給你無限榮光,但有時候卻會在你最無防備的時候狠狠捅你一刀。
“秦大人看重荀某的才華,曾專門拜訪荀某,希望荀某能夠入太常寺與他共事。不過荀某當是一心輔佐太子殿下,便婉言謝絕了。之後的事情想必盧大人都知道了,陛下天恩,對荀某封爵拜官,荀某也一夜之間成為了太樂署令。”
盧仲臣混跡官場多年,自然十分清楚官場上的明爭暗鬥。畢竟要想往上爬就要將更多的人擠下去,義氣相投的同窗好友尚能反目,更不用說起了嫌隙的仇人了。盧仲臣與秦廷玉同朝為官多年,對秦廷玉的為人還是很了解的。在他看來,秦廷玉屬於那種典型的偽君子。
在人前,秦廷玉會表現的極為大度,以上古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對同僚和下屬都很和善。但在人後,他卻會變成另一幅樣子。事實上,秦廷玉是個睚呲必報的人,誰若是負過他,必定會被他視為掌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荀冉官拜太樂署令,秦廷玉作為頂頭上司自然不會讓他快活,二人的爭執不可避免。
仇恨的種子一旦埋下,便會迅疾的生根發芽,及至生若藤蔓將人緊緊裹住,直至窒息身亡。
“若是如此,本官倒是明白了。”盧仲臣歎了一口氣:“但這隻能說明秦大人有意刁難荀大人,卻不能洗淨荀大人的嫌疑啊。”
對於盧仲臣的話,荀冉並不感到驚訝。
“盧大人,荀某說出個中緣由並不是為了洗清什麽。荀某堅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荀某相信盧大人一定會給荀某一個交代,將真兇捉拿歸案。”
荀冉異常的平靜讓盧仲臣迫為驚奇。
少年此番的鎮靜絕不像一個隻有十五六歲的少年。
這樣的人,若是能夠進入六部,用不了幾年就會平布青雲。
盧仲臣輕歎道:“盧某會盡力查案,爭取早日還荀大人一個清白,還請荀大人在府中稍住幾日。”
“如此,便叨擾了。”
荀冉拱了拱手,麵容不起一絲波瀾。
......
......
前些日子忙完大朝會,好不容易清淨了片刻,這幾日又鬧出了這許多幺蛾子。
純陽公主遇刺,偏偏這兇手還是自己的族侄。雖然天子並未降罪於他,但他總覺得頭上懸著一柄長劍,寒森入骨再難入眠。
伴君如伴虎,誰知道皇帝陛下此舉是何意?
昨夜太常寺丞卿秦廷玉被人殺害,更是讓他懊惱不已。大唐如今正逢盛世,但就是在這樣一個盛世,堂堂朝廷命官接連被人刺殺。不論如何,他這個長安城的父母官都逃不了幹係。
這件事他若不能給朝廷交出一個滿意的結果,不用禦史彈劾,這個京兆尹他自己都沒臉做下去了。
唉,當父母官難,在長安當父母官更是難上加難。
“府君大人,幹脆把那小子下到獄中,讓小的提審一番?”一個衙役諂媚的衝盧仲臣笑道:“以大人的威名想要讓他說出事情的經過,實在太容易了。那小子與太常寺卿素有嫌隙,這在長安城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更何況,之前那小子托常家小公爺去平康坊談事與秦大人起了爭執,氣急之下買兇殺人,怎麽看都十分合理。”
他見盧仲臣愁眉不展,邀功心切便有了這番說辭,但不曾想盧仲臣對他斥罵道:“什麽時候本官斷案子要你來教了。且不說這事情與荀大人有沒有關係,便真的與他有關,本官也得顧念大局,豈能似爾說的隨意提審朝廷命官。”
“是,小的愚鈍,沒有考慮周全。小的該死,小的該死。”他不住抽著自己嘴巴,不多時的工夫嘴角便溢出了血絲。
“夠了!”盧仲臣煩悶不已,大手一揮:“你還嫌本官的煩心事不夠多嗎?”
他慘然笑道;“這是老天爺在捉弄我啊,也罷,本官便去與荀大人聊聊。”
......
......
荀冉閉目凝思,默然不語。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突然的他都來不及思考。這件事究竟是誰行得兇,又為何會將事情嫁禍到自己頭上?
朝廷勢力錯綜複雜,若是走錯一步便會萬劫不複。最可怕的是,這些人還在暗處,他們看的清自己,自己卻看不見他們。
正自沉思間,房門吱呀一聲被人推開。
京兆尹盧仲臣背負雙手,沉沉走入屋內。
“我與荀大人有要事相談,書房三十步之內不容人靠近。”
到底是長安城的父母官,盧仲臣說話帶著一股威嚴的氣勢,讓人下意識的想去服從。
京兆府的仆從自是點頭稱是,隨手帶上了房門。
“荀大人,若有失禮的地方,盧某在此賠罪了。”
盧仲臣衝荀冉拱了拱手算作致歉。事情發展到如今這個樣子,要說荀冉心中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但對方的態度至少讓少年的心緒沒有那麽煩躁雜亂了。
“無妨,既然發生了命案,盧大人作為長安城父母官自然有權調查。不過那夜參加中書令大人壽宴的同僚不在少數,荀某好奇為何盧大人偏偏懷疑荀某。”
荀冉努力讓自己的心情平複下來,這種時候意氣用事完全是在起反作用。
“實不相瞞,本官也不知道這件事是誰人所作,不過本官列出了一個名單,名單上的人或多或少與秦大人都有嫌隙,因而我認為這些人最有可能行兇。”
盡管盧仲臣說的很委婉,但荀冉卻聽出了話外之意。
“盧大人的意思是,荀某便在這名單之中,順位還可能很靠前?”
盧仲臣點了點頭。
“盧大人一定是認為我與秦大人起了嫌隙是因為太樂署的政事。”
盧仲臣疑惑道:“難道不是嗎?”
荀冉苦笑著搖了搖頭:“不瞞盧大人,事實上我與秦大人交惡應該早在此之前。當初陛下吩咐各位王爺準備樂舞以獻國宴,荀某被太子殿下選中,遂一心鑽研樂舞,最終排出了弗拉明戈。”
盧仲臣點了點頭:“這事情滿朝上下皆知,可又和荀大人交惡太常寺卿有何關係?”
才華這個東西有時是把雙刃劍,他固然能帶給你無限榮光,但有時候卻會在你最無防備的時候狠狠捅你一刀。
“秦大人看重荀某的才華,曾專門拜訪荀某,希望荀某能夠入太常寺與他共事。不過荀某當是一心輔佐太子殿下,便婉言謝絕了。之後的事情想必盧大人都知道了,陛下天恩,對荀某封爵拜官,荀某也一夜之間成為了太樂署令。”
盧仲臣混跡官場多年,自然十分清楚官場上的明爭暗鬥。畢竟要想往上爬就要將更多的人擠下去,義氣相投的同窗好友尚能反目,更不用說起了嫌隙的仇人了。盧仲臣與秦廷玉同朝為官多年,對秦廷玉的為人還是很了解的。在他看來,秦廷玉屬於那種典型的偽君子。
在人前,秦廷玉會表現的極為大度,以上古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對同僚和下屬都很和善。但在人後,他卻會變成另一幅樣子。事實上,秦廷玉是個睚呲必報的人,誰若是負過他,必定會被他視為掌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荀冉官拜太樂署令,秦廷玉作為頂頭上司自然不會讓他快活,二人的爭執不可避免。
仇恨的種子一旦埋下,便會迅疾的生根發芽,及至生若藤蔓將人緊緊裹住,直至窒息身亡。
“若是如此,本官倒是明白了。”盧仲臣歎了一口氣:“但這隻能說明秦大人有意刁難荀大人,卻不能洗淨荀大人的嫌疑啊。”
對於盧仲臣的話,荀冉並不感到驚訝。
“盧大人,荀某說出個中緣由並不是為了洗清什麽。荀某堅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荀某相信盧大人一定會給荀某一個交代,將真兇捉拿歸案。”
荀冉異常的平靜讓盧仲臣迫為驚奇。
少年此番的鎮靜絕不像一個隻有十五六歲的少年。
這樣的人,若是能夠進入六部,用不了幾年就會平布青雲。
盧仲臣輕歎道:“盧某會盡力查案,爭取早日還荀大人一個清白,還請荀大人在府中稍住幾日。”
“如此,便叨擾了。”
荀冉拱了拱手,麵容不起一絲波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