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王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就點燃了上官弘的怒氣。
“放心個屁!你小子以為我不知道?這次又是你那老娘幹的好事,把懷胎十月的兒媳婦趕到這鳥不拉屎的破廟,這是想害死她嗎?你說你有什麽用?連自個媳婦都護不住,早知道,勞資就不該把瀾兒交給你!”
安平王被上官弘罵得狗血淋頭,卻不敢反駁,這次的事的確是他母親做得不厚道。
還好瀾兒和孩子都安然無恙,不然他都無顏苟活在這世上。
“你每次都在勞資麵前保證,你哪次護住了瀾兒?哪次不是瀾兒自己在你那老娘麵前伏低做小?你這次迴去要不把屋裏那幾個小妾給勞資扔出去,勞資就上請皇上,把瀾兒和孩子接迴國公府住,你們不稀罕瀾兒,我們還心疼呢!”
瀾兒可是他和夫人唯一孩子,平時都是放在心尖上疼,可自從嫁去安平王府,受了安平老太妃多少的委屈?
雖然她迴家都不說,可從她身邊的人嘴裏聽到的都已經夠替她擔心的了。
“是是是,我迴去一定把她們都趕出去。”
安平王心裏委屈,可是他不說。
他屋裏那幾個丫頭都是母親塞給他的,說是瀾兒有了身孕不能伺候他。
可是他連碰都沒碰過她們,隻是把她們扔在那自生自滅而已。
安平王說盡了好話,上官弘才算是放過了他。
眾人坐上馬車離開清涼寺,到了山下的時候,楊思思要和上官瀾等人分道揚鑣。
上官瀾因為不能吹風,隻能隔著馬車車簾跟楊思思道別。
“楊姑娘,孩子已經請清涼寺的大師起了名字,因他是早晨出生,所以取名為朝陽。”
楊思思沒想到上官瀾還特意跟她說孩子的名字,輕輕點了點頭:“名字不錯。”
這孩子是她親手接生的,她目睹了這個小生命整個誕生的過程,心裏難免對他有些不一樣的感覺。
“楊姑娘就不想再抱抱朝陽嗎?”
楊思思著實怔了一下,她心裏雖然有點想再看一眼孩子,但她以為他們是不會讓她看的。
“楊姑娘,這可是您親手接生的孩子,再看看吧。”崔嬤嬤抱著孩子出來,笑著讓楊思思過去看。
楊思思順著她的目光看去,剛剛出生幾個時辰的孩子正撅著嘴睡得正熟。
看著這個小小的生命,楊思思心都軟了,親親的觸了一下他的小臉,然後縮迴手說道:“我就不抱了,嬤嬤抱迴去吧,別凍著他。”
“楊姑娘,這個孩子能夠出生,可以說有你一半的功勞......”上官瀾正在跟楊思思說話,在一邊的安平王不樂意了,“這麽她就有一半的功勞,難道一半功勞不是我的嗎?”
楊思思滿頭黑線,他確定不是在開車嗎?
上官瀾被安平王打斷,臉色囧了囧,然後掐了他一把,安平王吃痛的閉了嘴。
“是這樣,楊姑娘,我有個提議,不知道你同不同意?”
上官瀾接著說道。
“什麽?”
“你當我孩子的幹娘如何?”
想到今早戒空大師給孩子批命的時候,特意說到了這孩子有貴人相助才能順利降生,上官瀾就想了很久,最後她決定讓孩子認楊思思為幹娘。
“不行......”楊思思還沒給答複,楊老太首先站出來反對。
“思思還沒成親,認個幹兒子迴去不得被人笑話?”
楊老太並不知道上官瀾他們的身份,隻知道她們是有錢人。
雖然他們是有錢人,楊老太很希望楊思思跟有錢人認識,可這也不能讓楊思思被人笑話。
現在楊思思的名聲已經夠差的了,要是再認個幹兒子迴去,恐怕更沒人敢娶她了。
“這......”上官瀾的確沒想到這一層,她隻是想到楊思思能給她兒子多一層保障,盡管楊思思看起來就是一個農女,但她那一手神奇的醫術,就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是我唐突了。”
“這有什麽好糾結的?本......爺認她做妹妹,這樣她不就是孩子的姑姑了?”
安平王突然靈光一閃,一副你占便宜的語氣說道。
“這樣行嗎?”上官瀾其實倒是想過讓安平王出麵,可是看安平王對楊思思好像有點偏見,她便沒提,現在倒是安平王自己提出來了。
楊思思實在是想不到他們為什麽這麽執著的想跟她拉上關係,難道就因為她救了她們?
“瀾兒,不如你認她當妹妹,這樣你也算是了卻沒有姐妹的遺憾。”上官弘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也來湊熱鬧。
上官瀾經過上官弘的提醒,倒也是十分樂意的,這樣一來既報答了楊思思的救命之恩,又讓孩子跟她有了關係。
“楊姑娘......不,思思,你可願意當我妹妹?”
其他人都一臉期待的看著楊思思,畢竟這可是和安平王府、晉國公府都搭上關係的好機會啊。
連崔嬤嬤都給楊思思使眼色,她可是挺希望上官瀾有個兄弟姐妹的,可惜老夫人生了上官瀾之後就再也沒了消息。
楊思思沒有立即迴答上官瀾的話,而是看向楊老太:“娘,你覺得呢?”
楊老太十分糾結,她的思思招人喜歡她應該高興的,可是她怎麽覺得他們這些人都是來跟她搶思思的呢?
“我,我也不知道啊,思思,不如你就答應他們?”
“夫人,這事我暫時沒辦法答複你,你現在也不適合在外麵多待,還是先迴去吧,等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談?”
楊思思看出了楊老太的不願意,所以婉拒了上官瀾。
上官瀾見楊思思沒答應自己,有些錯愕,在她看來,既然楊思思的母親都沒異議,楊思思應該會答應才是,可是楊思思卻沒有答應她。
“也好,你可以迴去想想,等我出了月子,再親自上門答謝你的救命之恩。”
上官瀾不愧是大家出生,很快就調整了過來。
“那就此別過吧。”
楊思思一家坐著馬車迴楊家村,村裏許多人都出來看熱鬧,更是以為楊思思她們悶聲發了大財,竟然都坐馬車迴家了。
“放心個屁!你小子以為我不知道?這次又是你那老娘幹的好事,把懷胎十月的兒媳婦趕到這鳥不拉屎的破廟,這是想害死她嗎?你說你有什麽用?連自個媳婦都護不住,早知道,勞資就不該把瀾兒交給你!”
安平王被上官弘罵得狗血淋頭,卻不敢反駁,這次的事的確是他母親做得不厚道。
還好瀾兒和孩子都安然無恙,不然他都無顏苟活在這世上。
“你每次都在勞資麵前保證,你哪次護住了瀾兒?哪次不是瀾兒自己在你那老娘麵前伏低做小?你這次迴去要不把屋裏那幾個小妾給勞資扔出去,勞資就上請皇上,把瀾兒和孩子接迴國公府住,你們不稀罕瀾兒,我們還心疼呢!”
瀾兒可是他和夫人唯一孩子,平時都是放在心尖上疼,可自從嫁去安平王府,受了安平老太妃多少的委屈?
雖然她迴家都不說,可從她身邊的人嘴裏聽到的都已經夠替她擔心的了。
“是是是,我迴去一定把她們都趕出去。”
安平王心裏委屈,可是他不說。
他屋裏那幾個丫頭都是母親塞給他的,說是瀾兒有了身孕不能伺候他。
可是他連碰都沒碰過她們,隻是把她們扔在那自生自滅而已。
安平王說盡了好話,上官弘才算是放過了他。
眾人坐上馬車離開清涼寺,到了山下的時候,楊思思要和上官瀾等人分道揚鑣。
上官瀾因為不能吹風,隻能隔著馬車車簾跟楊思思道別。
“楊姑娘,孩子已經請清涼寺的大師起了名字,因他是早晨出生,所以取名為朝陽。”
楊思思沒想到上官瀾還特意跟她說孩子的名字,輕輕點了點頭:“名字不錯。”
這孩子是她親手接生的,她目睹了這個小生命整個誕生的過程,心裏難免對他有些不一樣的感覺。
“楊姑娘就不想再抱抱朝陽嗎?”
楊思思著實怔了一下,她心裏雖然有點想再看一眼孩子,但她以為他們是不會讓她看的。
“楊姑娘,這可是您親手接生的孩子,再看看吧。”崔嬤嬤抱著孩子出來,笑著讓楊思思過去看。
楊思思順著她的目光看去,剛剛出生幾個時辰的孩子正撅著嘴睡得正熟。
看著這個小小的生命,楊思思心都軟了,親親的觸了一下他的小臉,然後縮迴手說道:“我就不抱了,嬤嬤抱迴去吧,別凍著他。”
“楊姑娘,這個孩子能夠出生,可以說有你一半的功勞......”上官瀾正在跟楊思思說話,在一邊的安平王不樂意了,“這麽她就有一半的功勞,難道一半功勞不是我的嗎?”
楊思思滿頭黑線,他確定不是在開車嗎?
上官瀾被安平王打斷,臉色囧了囧,然後掐了他一把,安平王吃痛的閉了嘴。
“是這樣,楊姑娘,我有個提議,不知道你同不同意?”
上官瀾接著說道。
“什麽?”
“你當我孩子的幹娘如何?”
想到今早戒空大師給孩子批命的時候,特意說到了這孩子有貴人相助才能順利降生,上官瀾就想了很久,最後她決定讓孩子認楊思思為幹娘。
“不行......”楊思思還沒給答複,楊老太首先站出來反對。
“思思還沒成親,認個幹兒子迴去不得被人笑話?”
楊老太並不知道上官瀾他們的身份,隻知道她們是有錢人。
雖然他們是有錢人,楊老太很希望楊思思跟有錢人認識,可這也不能讓楊思思被人笑話。
現在楊思思的名聲已經夠差的了,要是再認個幹兒子迴去,恐怕更沒人敢娶她了。
“這......”上官瀾的確沒想到這一層,她隻是想到楊思思能給她兒子多一層保障,盡管楊思思看起來就是一個農女,但她那一手神奇的醫術,就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是我唐突了。”
“這有什麽好糾結的?本......爺認她做妹妹,這樣她不就是孩子的姑姑了?”
安平王突然靈光一閃,一副你占便宜的語氣說道。
“這樣行嗎?”上官瀾其實倒是想過讓安平王出麵,可是看安平王對楊思思好像有點偏見,她便沒提,現在倒是安平王自己提出來了。
楊思思實在是想不到他們為什麽這麽執著的想跟她拉上關係,難道就因為她救了她們?
“瀾兒,不如你認她當妹妹,這樣你也算是了卻沒有姐妹的遺憾。”上官弘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也來湊熱鬧。
上官瀾經過上官弘的提醒,倒也是十分樂意的,這樣一來既報答了楊思思的救命之恩,又讓孩子跟她有了關係。
“楊姑娘......不,思思,你可願意當我妹妹?”
其他人都一臉期待的看著楊思思,畢竟這可是和安平王府、晉國公府都搭上關係的好機會啊。
連崔嬤嬤都給楊思思使眼色,她可是挺希望上官瀾有個兄弟姐妹的,可惜老夫人生了上官瀾之後就再也沒了消息。
楊思思沒有立即迴答上官瀾的話,而是看向楊老太:“娘,你覺得呢?”
楊老太十分糾結,她的思思招人喜歡她應該高興的,可是她怎麽覺得他們這些人都是來跟她搶思思的呢?
“我,我也不知道啊,思思,不如你就答應他們?”
“夫人,這事我暫時沒辦法答複你,你現在也不適合在外麵多待,還是先迴去吧,等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談?”
楊思思看出了楊老太的不願意,所以婉拒了上官瀾。
上官瀾見楊思思沒答應自己,有些錯愕,在她看來,既然楊思思的母親都沒異議,楊思思應該會答應才是,可是楊思思卻沒有答應她。
“也好,你可以迴去想想,等我出了月子,再親自上門答謝你的救命之恩。”
上官瀾不愧是大家出生,很快就調整了過來。
“那就此別過吧。”
楊思思一家坐著馬車迴楊家村,村裏許多人都出來看熱鬧,更是以為楊思思她們悶聲發了大財,竟然都坐馬車迴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