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天還沒亮透,前來參加早朝的大臣們,便已等在了紅色高聳的宮門之外。
幾天前,李逍遙讓國內的富商巨賈們,捐贈錢糧擴充軍備。
他們本以為李逍遙是想擴軍做防守,可誰知,這兩天,他們聽到了不少,關於李逍遙要主動攻打趙國的小道消息。
“相國大人,您說陛下要派軍攻打趙國的消息是真的嗎?”一名跟在劉國棟身旁的官員問道。
他這一問,雖然聲音不大,但卻吸引了不少附近官員湊擁了過來。
又或許是因為,立秋後的清晨,天氣有些涼的緣故,聚攏在劉國棟身旁的官員越來越多。
劉國棟雙手叉袖,攏了攏有些透風的袖口道:“陛下打不打趙國本相不知道,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相國大人雖沒有直接挑明,但他的意思,似乎已經在告訴大家,陛下就是要主動攻打趙國。
攻打趙國與防禦趙國,這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攻打趙國,那就需要攻城掠地,雖然現如今的趙國不如以往,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攻打趙國,絕非易事。
若是防禦趙國,則要穩健的多,趙國來犯,我漢國大軍,可憑借高聳堅固的城牆,對他們進行還擊,這樣勝算會更大一些。
而且,人趙王聽聞趙學軒的死訊後,也並沒有下旨攻打咱漢國。
那陛下攻打趙國的目的又是什麽?
如果打勝了,自然是一樁美事,但如果戰敗,漢國豈不危矣?
在場的幾十名文武官員麵麵相覷,漢國這位年輕陛下的心思,他們著實看不透、也猜不透。
當當當!
宮內一陣陣鍾鼓聲傳出。
這是開宮門,群臣入宮早朝的信號。
那沉重的宮門在禁軍的推動下,緩緩打開。
眾大臣們分成了兩列,緊緊有序的走進了宮門,徑直向著他們早朝的目的地,金鑾殿走去。
當他們走進金鑾殿時,抬頭才發現,龍椅上的帝冠身影,他們的陛下李逍遙,早就坐在了上頭。
大臣們迅速分成了八列,中間留出了一條道,四四分開站於了金鑾殿兩側。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的喊聲冠絕於金鑾殿內,紛紛畢恭畢敬的跪地行禮。
“眾愛卿平身!”坐於龍椅上的李逍遙,右手一揮,大氣磅礴的示意他們起身。
“謝陛下。”
大臣們起身而立,小德子一揮拂塵上前了一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還未等大臣們啟奏,忽然,李逍遙直接飆出一句:“眾愛卿,朕讓你們籌集的錢糧,現在如何了呀?”
此話一出,殿下大臣們,窸窸窣窣議論了起來。
他們還在疑慮,陛下今日早朝為何來這麽早。
原來,陛下是迫不及待的想伸手向他們要錢。
“啟奏陛下,京城的各級官員、富商巨賈們,捐贈的錢糧已經到位,外地的捐贈錢糧,也已經陸陸續續往京城運來。”
“好。”李逍遙大喝一聲,俯身說道:“陳國良,你身為戶部尚書,這事你還得多上上心,盡快將這些錢糧收集上來,如果有需要大軍協助,你可以找林蕭或者也可以找吳道子。”
站於殿下的林蕭、吳道子,朝著戶部尚書陳國良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唿。
“諾!”陳國良迴道。
“林蕭!”
“臣在!”
林蕭站了出列。
“招募新軍之事,現在進展如何?”
雖然李逍遙已經知道了進展,但他還是在大殿內詢問了出來,其目的,是要告訴在場的眾臣,這招募新軍的事,他已經全權交予了林蕭。
“迴陛下,自新政推行以來,各個郡縣凡十八到二十歲的青年,均已到了當地縣衙進行了登記,現在,他們已經接到了朝廷的通知,朝著衡城方向去了。”
“嗯!”李逍遙點了點頭:“等會散朝後,你就直接前往衡城,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朕訓練出一支鐵軍來。”
“諾!”林蕭麵容剛毅的迴道。然後退迴了隊列當中。
眾朝臣將目光聚集到了年輕的林蕭身上,有些朝臣還不認識他,但他的大名,卻早已傳遍了整個京城。
他可是挺身而出,用自己身軀,給陛下擋了一劍的大英雄。
這組建新軍的事,陛下交予他,朝臣們倒是心服口服。
李逍遙頗為滿意的睨了一眼殿下眾臣,在旁的小德子見殿內一片寂靜,故而再次出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啟奏。”劉國棟出列道。
“準奏。”
“啟奏陛下,林世蒼林尚書,因被丈打臥病在床,為了他能安心養傷,也為了此次選秀的順利進行,故而,臣以為,這次選秀之事,應當交予其他大臣來負責。”
劉國棟說完,李逍遙掃了一眼眾臣,然後說道:“這事就交予禮部侍郎,柳成龍負責。”
文官隊列中,文質彬彬,頗有些文人雅士氣息的柳成龍出列道:“臣,遵旨。”
隨後,又退迴了隊列當中,而劉國棟,則依舊站在原地,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後,他繼續出聲道:“陛下,臣還有事啟奏。”
“準了。”李逍遙迴道。
“啟奏陛下,臣鬥膽問一句,您是準備要攻打趙國?”
眾大臣們,仿似有了某種默契一般,一個個都豎起了耳朵。
“對!”李逍遙霸氣迴道。
眾臣炸了鍋,雖聽到了不少陛下要攻打趙國的小道消息,但陛下親口說出的這一刻,他們心中不免還是被震驚到了。
“臣鬥膽,陛下攻打趙國,您可有考慮過後果?”
“劉國棟,你是不是想說,朕是不是腦子一熱,就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臣不敢!”劉國棟微微低頭。
“嗬!”李逍遙俯瞰著眾臣道:“你們心裏也是這麽想的吧?”
“臣等不敢!”眾臣跪地道。
自上次李逍遙丈打完林世蒼後,他的威嚴便已深深烙在了每位大臣心中,現在整個金鑾大殿內,恐怕也沒有人在敢挑戰他的威嚴。
“告訴你們也無妨,朕已經調遣了三十萬大軍前往衡城,這次,朕就是要主動攻打趙國,朕要讓趙國、楚國不敢再有任何不軌之心。”
幾天前,李逍遙讓國內的富商巨賈們,捐贈錢糧擴充軍備。
他們本以為李逍遙是想擴軍做防守,可誰知,這兩天,他們聽到了不少,關於李逍遙要主動攻打趙國的小道消息。
“相國大人,您說陛下要派軍攻打趙國的消息是真的嗎?”一名跟在劉國棟身旁的官員問道。
他這一問,雖然聲音不大,但卻吸引了不少附近官員湊擁了過來。
又或許是因為,立秋後的清晨,天氣有些涼的緣故,聚攏在劉國棟身旁的官員越來越多。
劉國棟雙手叉袖,攏了攏有些透風的袖口道:“陛下打不打趙國本相不知道,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相國大人雖沒有直接挑明,但他的意思,似乎已經在告訴大家,陛下就是要主動攻打趙國。
攻打趙國與防禦趙國,這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攻打趙國,那就需要攻城掠地,雖然現如今的趙國不如以往,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攻打趙國,絕非易事。
若是防禦趙國,則要穩健的多,趙國來犯,我漢國大軍,可憑借高聳堅固的城牆,對他們進行還擊,這樣勝算會更大一些。
而且,人趙王聽聞趙學軒的死訊後,也並沒有下旨攻打咱漢國。
那陛下攻打趙國的目的又是什麽?
如果打勝了,自然是一樁美事,但如果戰敗,漢國豈不危矣?
在場的幾十名文武官員麵麵相覷,漢國這位年輕陛下的心思,他們著實看不透、也猜不透。
當當當!
宮內一陣陣鍾鼓聲傳出。
這是開宮門,群臣入宮早朝的信號。
那沉重的宮門在禁軍的推動下,緩緩打開。
眾大臣們分成了兩列,緊緊有序的走進了宮門,徑直向著他們早朝的目的地,金鑾殿走去。
當他們走進金鑾殿時,抬頭才發現,龍椅上的帝冠身影,他們的陛下李逍遙,早就坐在了上頭。
大臣們迅速分成了八列,中間留出了一條道,四四分開站於了金鑾殿兩側。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的喊聲冠絕於金鑾殿內,紛紛畢恭畢敬的跪地行禮。
“眾愛卿平身!”坐於龍椅上的李逍遙,右手一揮,大氣磅礴的示意他們起身。
“謝陛下。”
大臣們起身而立,小德子一揮拂塵上前了一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還未等大臣們啟奏,忽然,李逍遙直接飆出一句:“眾愛卿,朕讓你們籌集的錢糧,現在如何了呀?”
此話一出,殿下大臣們,窸窸窣窣議論了起來。
他們還在疑慮,陛下今日早朝為何來這麽早。
原來,陛下是迫不及待的想伸手向他們要錢。
“啟奏陛下,京城的各級官員、富商巨賈們,捐贈的錢糧已經到位,外地的捐贈錢糧,也已經陸陸續續往京城運來。”
“好。”李逍遙大喝一聲,俯身說道:“陳國良,你身為戶部尚書,這事你還得多上上心,盡快將這些錢糧收集上來,如果有需要大軍協助,你可以找林蕭或者也可以找吳道子。”
站於殿下的林蕭、吳道子,朝著戶部尚書陳國良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唿。
“諾!”陳國良迴道。
“林蕭!”
“臣在!”
林蕭站了出列。
“招募新軍之事,現在進展如何?”
雖然李逍遙已經知道了進展,但他還是在大殿內詢問了出來,其目的,是要告訴在場的眾臣,這招募新軍的事,他已經全權交予了林蕭。
“迴陛下,自新政推行以來,各個郡縣凡十八到二十歲的青年,均已到了當地縣衙進行了登記,現在,他們已經接到了朝廷的通知,朝著衡城方向去了。”
“嗯!”李逍遙點了點頭:“等會散朝後,你就直接前往衡城,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朕訓練出一支鐵軍來。”
“諾!”林蕭麵容剛毅的迴道。然後退迴了隊列當中。
眾朝臣將目光聚集到了年輕的林蕭身上,有些朝臣還不認識他,但他的大名,卻早已傳遍了整個京城。
他可是挺身而出,用自己身軀,給陛下擋了一劍的大英雄。
這組建新軍的事,陛下交予他,朝臣們倒是心服口服。
李逍遙頗為滿意的睨了一眼殿下眾臣,在旁的小德子見殿內一片寂靜,故而再次出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啟奏。”劉國棟出列道。
“準奏。”
“啟奏陛下,林世蒼林尚書,因被丈打臥病在床,為了他能安心養傷,也為了此次選秀的順利進行,故而,臣以為,這次選秀之事,應當交予其他大臣來負責。”
劉國棟說完,李逍遙掃了一眼眾臣,然後說道:“這事就交予禮部侍郎,柳成龍負責。”
文官隊列中,文質彬彬,頗有些文人雅士氣息的柳成龍出列道:“臣,遵旨。”
隨後,又退迴了隊列當中,而劉國棟,則依舊站在原地,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後,他繼續出聲道:“陛下,臣還有事啟奏。”
“準了。”李逍遙迴道。
“啟奏陛下,臣鬥膽問一句,您是準備要攻打趙國?”
眾大臣們,仿似有了某種默契一般,一個個都豎起了耳朵。
“對!”李逍遙霸氣迴道。
眾臣炸了鍋,雖聽到了不少陛下要攻打趙國的小道消息,但陛下親口說出的這一刻,他們心中不免還是被震驚到了。
“臣鬥膽,陛下攻打趙國,您可有考慮過後果?”
“劉國棟,你是不是想說,朕是不是腦子一熱,就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臣不敢!”劉國棟微微低頭。
“嗬!”李逍遙俯瞰著眾臣道:“你們心裏也是這麽想的吧?”
“臣等不敢!”眾臣跪地道。
自上次李逍遙丈打完林世蒼後,他的威嚴便已深深烙在了每位大臣心中,現在整個金鑾大殿內,恐怕也沒有人在敢挑戰他的威嚴。
“告訴你們也無妨,朕已經調遣了三十萬大軍前往衡城,這次,朕就是要主動攻打趙國,朕要讓趙國、楚國不敢再有任何不軌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