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暗生情愫的兩人,時間總是過得太快,李逍遙沒有讓她來送別。
郭達率領著由五千黑甲騎兵扮成的宣城邊軍,護送著來接李逍遙的宮廷隊伍,在宣城百姓們的歡送下,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宣城。
豪華的馬車內,李逍遙坐在床塌上,拿出了一封泛黃的信件。
據李德全說,這是呂太後的外甥女芷清郡主,讓他代為轉交給自己的一封書信。
李逍遙搖了搖頭,不知這位與自己素未謀麵的芷清郡主,為何會給他寫信。
他突然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拆開了信件,看了看內容,瞬間,他就被信裏的內容給整懵了。
“我住小河頭,君主小河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小河水…………”
李逍遙看完,將信件丟出了窗外,傻傻一笑!。
宣城是有條清水河,但他卻不住河邊,更何況這位寫信的芷清郡主遠在京城,哪來的什麽共飲小河水?
還日日思君不見君?
去他妹的,簡直就是胡編亂造嘛!
“停一下!”窗外傳來李德全那鴨叫的聲音,馬車停了下來。
李德全拉開車簾,鑽進了馬車內,手裏拿著李逍遙剛剛丟掉的信紙,微笑道:“王爺,這是芷清郡主給您寫的信,剛才可能是風大,把信吹到了馬車外,奴才給您撿迴來了。”
這老東西真會扯,明明知道是自己丟掉到的,他硬要說成是風吹走的。
不過這也恰恰能說明,這李德全說話確實圓滑,不能小瞧了他。
李逍遙微微一笑道:“剛才本王不小心把信掉到了窗外,剛想叫停馬車下去撿迴來,沒想李公公先一步幫本王把信撿了迴來,有勞李公公了。”
“王爺客氣了,這是奴才應該做的。”李德全微笑道:“王爺,下迴可別輕易把芷清郡主給您的信,再弄丟了。”
說再弄丟了四個字的時候,李德全語氣微微重了一些。
這是在給李逍遙一種暗示。
李逍遙心知肚明的微笑道:“放心,芷清郡主乃是呂太後的外甥女,本王又怎會輕易將她給我的信件隨意丟掉呢?剛才隻是個意外。”
“是個意外就好。”李德全詭異的笑道:“那奴才就不打擾王爺休息了。”
“李公公,這迴京的路程漫漫,你就留在馬車內,與本王一起說說話。”李逍遙說道。
“也行!”李德全皺了皺眉道,隨即拉開車簾,對趕馬車的小廝說道:“繼續出發。”
“王爺………”李德全迴頭道,同時,李逍遙也出聲道:“李公公……”
兩人相視而笑,李德全說道:“王爺,您先說。”
“好!”李逍遙微笑道:“不知這位芷清郡主,為何要給本王寫這封信?”
“哈哈……”李德全掩嘴輕笑道:“王爺是個聰明人,難道還看不出,這是芷清郡主在對您表達愛慕之意?”
“難道,這是芷清郡主寫給本王的情書?”李逍遙稍稍皺眉,心裏升起一種不詳的預感。
“王爺,這信的內容,雖然奴才不知,但您與芷清郡主的婚事,奴才倒是知道一二。”李德全微笑著,同時他也在細細的觀察著李逍遙的反應。
“婚事?”聽到這兩個字,李逍遙心頭一震,吃驚的看向了李德全問道:“本王什麽時候與芷清郡主有過婚約?本王怎麽不知道?”
李德全微笑著,不急不慢的說道:“王爺,這門婚事,是太後娘娘為您跟芷清郡主欽定下來的,待您登基之後,太後娘娘便會親自為你們主持大婚。”
“多謝太後的一番美意。”李逍遙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這樁婚事,不容許他拒絕。
很顯然,這一切都在呂太後的掌控之中。
如果李逍遙堅持不進京登基,那麽李德全也不會將,芷清郡主這封信給他。
呂太後的外甥女,怎麽可能會屈尊嫁給一個閑散王爺?
她要嫁,必然也是要嫁給新一任漢王,若李逍遙不做漢王,那他壓根沒資格收這封信。
這是一種聰明人與聰明人之間的默契交易。
李逍遙沉默了,這才剛剛答應進京,就遇上了一件讓他極為反感的事情。
他真的無法想象,接下來,他還會遇到怎樣的難題。
他看了看神情凝重的李德全,微微笑道:“李公公,剛才不是也有話想對本王說嗎?”
“噢!”李德全笑道:“王爺,奴才剛想跟您說的話,剛才已經與你說過了。”
“這麽說,你與本王,倒是在這件事上心意相通啊!”李逍遙輕笑道。
“奴才豈敢,隻不過是太後娘娘的吩咐,奴才不敢不重視。”李德全說道。
“還是太後娘娘心疼本王,自母妃逝去之後,還從沒有人對本王如此關心過,李公公,迴京後,本王一定當麵跪謝太後娘娘的美意。”李逍遙真情流露,頗為感動的說道。
李德全滿臉笑意的說道:“王爺,自從您被先皇貶到宣城之後,太後娘娘在心裏也一直記掛著您,總是擔心您在宣城過的好不好呀?住的習不習慣。”
“有時也會在先皇麵前,為您說說話,隻是先皇的脾氣您也是知道,太後娘娘好話說盡,也沒能勸住先皇。”
“嗯!”李逍遙點頭道:“太後對本王的這份情,本王銘記在心,待日後,本王一定好好孝順她老人家。”
“王爺有這份心就好了,待日後您登了基,做了漢王,迎娶了芷清郡主為皇後,也算是對太後娘娘,盡了一份孝心了。”李德全深情厚意的說道。
“那是自然。”李逍遙微笑道:“既然芷清郡主是太後娘娘的外甥女,本王自然願意與她結為連理,這樣,本王與太後之間,也就親上加親了嘛!”
“王爺說的是!”李德全連連點頭微笑道。
李逍遙看著李德全,臉上掛著笑,心裏卻早已把呂太後的祖宗十八代,給一一問候了一遍。
他雖然不知道,呂太後究竟是如何打算,但他心裏卻跟明鏡似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郭達率領著由五千黑甲騎兵扮成的宣城邊軍,護送著來接李逍遙的宮廷隊伍,在宣城百姓們的歡送下,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宣城。
豪華的馬車內,李逍遙坐在床塌上,拿出了一封泛黃的信件。
據李德全說,這是呂太後的外甥女芷清郡主,讓他代為轉交給自己的一封書信。
李逍遙搖了搖頭,不知這位與自己素未謀麵的芷清郡主,為何會給他寫信。
他突然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拆開了信件,看了看內容,瞬間,他就被信裏的內容給整懵了。
“我住小河頭,君主小河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小河水…………”
李逍遙看完,將信件丟出了窗外,傻傻一笑!。
宣城是有條清水河,但他卻不住河邊,更何況這位寫信的芷清郡主遠在京城,哪來的什麽共飲小河水?
還日日思君不見君?
去他妹的,簡直就是胡編亂造嘛!
“停一下!”窗外傳來李德全那鴨叫的聲音,馬車停了下來。
李德全拉開車簾,鑽進了馬車內,手裏拿著李逍遙剛剛丟掉的信紙,微笑道:“王爺,這是芷清郡主給您寫的信,剛才可能是風大,把信吹到了馬車外,奴才給您撿迴來了。”
這老東西真會扯,明明知道是自己丟掉到的,他硬要說成是風吹走的。
不過這也恰恰能說明,這李德全說話確實圓滑,不能小瞧了他。
李逍遙微微一笑道:“剛才本王不小心把信掉到了窗外,剛想叫停馬車下去撿迴來,沒想李公公先一步幫本王把信撿了迴來,有勞李公公了。”
“王爺客氣了,這是奴才應該做的。”李德全微笑道:“王爺,下迴可別輕易把芷清郡主給您的信,再弄丟了。”
說再弄丟了四個字的時候,李德全語氣微微重了一些。
這是在給李逍遙一種暗示。
李逍遙心知肚明的微笑道:“放心,芷清郡主乃是呂太後的外甥女,本王又怎會輕易將她給我的信件隨意丟掉呢?剛才隻是個意外。”
“是個意外就好。”李德全詭異的笑道:“那奴才就不打擾王爺休息了。”
“李公公,這迴京的路程漫漫,你就留在馬車內,與本王一起說說話。”李逍遙說道。
“也行!”李德全皺了皺眉道,隨即拉開車簾,對趕馬車的小廝說道:“繼續出發。”
“王爺………”李德全迴頭道,同時,李逍遙也出聲道:“李公公……”
兩人相視而笑,李德全說道:“王爺,您先說。”
“好!”李逍遙微笑道:“不知這位芷清郡主,為何要給本王寫這封信?”
“哈哈……”李德全掩嘴輕笑道:“王爺是個聰明人,難道還看不出,這是芷清郡主在對您表達愛慕之意?”
“難道,這是芷清郡主寫給本王的情書?”李逍遙稍稍皺眉,心裏升起一種不詳的預感。
“王爺,這信的內容,雖然奴才不知,但您與芷清郡主的婚事,奴才倒是知道一二。”李德全微笑著,同時他也在細細的觀察著李逍遙的反應。
“婚事?”聽到這兩個字,李逍遙心頭一震,吃驚的看向了李德全問道:“本王什麽時候與芷清郡主有過婚約?本王怎麽不知道?”
李德全微笑著,不急不慢的說道:“王爺,這門婚事,是太後娘娘為您跟芷清郡主欽定下來的,待您登基之後,太後娘娘便會親自為你們主持大婚。”
“多謝太後的一番美意。”李逍遙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這樁婚事,不容許他拒絕。
很顯然,這一切都在呂太後的掌控之中。
如果李逍遙堅持不進京登基,那麽李德全也不會將,芷清郡主這封信給他。
呂太後的外甥女,怎麽可能會屈尊嫁給一個閑散王爺?
她要嫁,必然也是要嫁給新一任漢王,若李逍遙不做漢王,那他壓根沒資格收這封信。
這是一種聰明人與聰明人之間的默契交易。
李逍遙沉默了,這才剛剛答應進京,就遇上了一件讓他極為反感的事情。
他真的無法想象,接下來,他還會遇到怎樣的難題。
他看了看神情凝重的李德全,微微笑道:“李公公,剛才不是也有話想對本王說嗎?”
“噢!”李德全笑道:“王爺,奴才剛想跟您說的話,剛才已經與你說過了。”
“這麽說,你與本王,倒是在這件事上心意相通啊!”李逍遙輕笑道。
“奴才豈敢,隻不過是太後娘娘的吩咐,奴才不敢不重視。”李德全說道。
“還是太後娘娘心疼本王,自母妃逝去之後,還從沒有人對本王如此關心過,李公公,迴京後,本王一定當麵跪謝太後娘娘的美意。”李逍遙真情流露,頗為感動的說道。
李德全滿臉笑意的說道:“王爺,自從您被先皇貶到宣城之後,太後娘娘在心裏也一直記掛著您,總是擔心您在宣城過的好不好呀?住的習不習慣。”
“有時也會在先皇麵前,為您說說話,隻是先皇的脾氣您也是知道,太後娘娘好話說盡,也沒能勸住先皇。”
“嗯!”李逍遙點頭道:“太後對本王的這份情,本王銘記在心,待日後,本王一定好好孝順她老人家。”
“王爺有這份心就好了,待日後您登了基,做了漢王,迎娶了芷清郡主為皇後,也算是對太後娘娘,盡了一份孝心了。”李德全深情厚意的說道。
“那是自然。”李逍遙微笑道:“既然芷清郡主是太後娘娘的外甥女,本王自然願意與她結為連理,這樣,本王與太後之間,也就親上加親了嘛!”
“王爺說的是!”李德全連連點頭微笑道。
李逍遙看著李德全,臉上掛著笑,心裏卻早已把呂太後的祖宗十八代,給一一問候了一遍。
他雖然不知道,呂太後究竟是如何打算,但他心裏卻跟明鏡似的,事出反常必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