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鮮卑三萬先鋒,在陰山山口丟下了足足四千屍首,蒲頭輕蔑之心早已變換成恐懼之姿。
三萬大軍被一千漢軍騎兵滿山遍野的追殺,這對於大鮮卑族來說,無亦是奇恥大辱。
消極的情緒沉淪在每一個鮮卑人的心中,或許漢人不是待宰的羔羊,或許此行他們走錯了方向。
蒲頭現在無力改變這種現狀,因為他也被嚇破了膽,特別是腦海中浮現出典韋那殺神一般的身軀,情不自禁的哆嗦了一下。
“來人,多派遊騎出去,務必小心漢賊偷襲!”
蒲頭謹慎的吩咐道。
吃一虧長一智,蒲頭隻能步步為營,以待來日再戰。
陰山營寨。
張峰已經收拾好行裝,看樣子是要迴撤了。
“主公,事情已經辦妥,弟兄們在山口西側挖了數個大坑,上麵用樹枝雜草覆蓋,鮮卑土狗除非踩上去,除此之外,絕對發現不了。”
“好!”
張峰繼續開口問道:“可以容納多少人?”
典韋高聲迴道:“足以容納四五百人,末將已經在裏麵埋伏了精兵。”
“主公,我們何時動身?”
麵對典韋的提問,這會張峰正冥思苦想,怎樣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陰山口?
鮮卑鐵騎人數眾多,雖折損了四千人,但是還有兩萬之餘,明日必定會卷土重來,重甲騎兵經過白天的征伐,兩三日內,戰馬已經難以再次負重衝陣,繼續留在關口,無亦徒勞無功。
所以張峰才讓典韋去準備伏兵坑,把精銳步兵埋伏在裏麵,重甲騎兵悄然撤走,待到修養兩三日之後,然後再趁著鮮卑人占據營寨不穩,來個裏應外合,再次掩殺一番,勢必大功告成。
可是眼下如何能悄無聲息的的撤走,又能穩住鮮卑人不讓他們立馬攻破營寨,成了張峰的苦惱。
要是李勣在這裏就好了。
張峰內心嘀咕道,但人都是要成長的,李勣不可能時時刻刻跟著自己,況且,自己身擁無限抽獎係統的先天優勢,不能做啥事都不帶腦子,要自強就要多開動腦筋。
張峰來迴渡步,舊思無良策,可把一旁的典韋可悶住了,一刻鍾之後,典韋肚子傳來咕咕響聲。
“典韋,你說什麽?”
典韋臉色一頓,厚著臉皮笑道:“主公,不是俺嘴巴在說話,而是肚子在講話。”
“哦?”
肚子在講話,看著典韋滑稽的模樣,張峰搖了搖頭,笑道:“罷了,你先下去殺幾十頭羊,讓弟兄們飽餐一頓。”
“諾!”
典韋大喜,連忙轉身出去,前腳剛走,便聽見張峰大聲喝道:“典韋,先迴來,我想到計策了。”
想到了?
典韋又轉身而迴,一臉驚訝的問道:“主公,快說說,如何離開?”
張峰悠然長身而起,對著典韋笑道:“典韋,你真是我的福將呀!若不是你的肚子,我怕是想破腦門,也不會想到此計!”
“此計若成,我們可在不驚動鮮卑人的情形之下悄然離開陰山山口。”
“哦?”
典韋本就是一個急性子,看著張峰一直在賣關子,追問道:“主公快說,你這是要急壞俺。”
張峰這才緩緩開口道:“昔齊桓公從莒國迴臨淄繼位前,曾被同樣準備迴國繼位的公子糾困於岑山之上,後來公子小白采納了鮑叔牙的‘懸羊擊鼓、餓馬嘶草’之計,得以順利脫身,迴到臨淄繼承大位後,公子小白複又迴師擊滅了公子糾。”
“懸羊擊鼓,餓馬嘶草?”
典韋摸了摸大腦袋,還是不明所以,勿怪與他,實在是這廝就沒有學過典故。
當下張峰又向典韋問道:“除開今晚讓弟兄們飽餐一頓的羊之外,我們可還有多餘的?”
典韋想了想,答道:“六百頭羊,才吃了一半,即便弟兄們敞開肚子吃,那也吃不完。”
張峰高興的喝道:“留下五十隻公羊,把他們吊在鼓上,其他的羊都殺了,煮熟了分給弟兄們。”
“諾!”
……
西部鮮卑蒲頭軍營。
眨眼就天亮了,蒲頭原本以為會有漢軍來偷襲,可是守了一晚,除了偶爾有幾聲狼叫之外,再無其它異樣。
“漢軍大營有什麽動靜?”
蒲頭吃飽喝足之後,詢問周邊的親兵隊長。
親兵隊長迴道:“漢軍大營戰鼓雷雷,不時有戰馬嘶鳴,像是在籌劃什麽!”
“哦!”
蒲頭歎氣道:“先繼續觀察一天,萬不能在掉以輕心了,以免中了漢人的詭計。”
“遵命!”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陰山山外的鮮卑人並沒有意識到任何不妥。
因為這兩天來,漢軍大營內,時不時的就會傳來密集的戰鼓聲,隱隱還有馬嘶聲,甚至連晚上都是這樣。
漢人在搞什麽鬼?
蒲頭開始疑惑了,雖說漢人的警惕性很高,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到了晚上,漢軍大營竟然是一團漆黑,竟然連個火把也不點。
蒲頭再也容忍不下去了,當即派了一隊兩千精騎,直奔陰山山口而來。
不過派去的千夫長在陰山山口叫了半天,卻始終不見有人迴應,千夫長想起兩日前那場慘敗,又不敢貿然出擊,無奈,當下隻好重新迴到後陣,把情況稟報給了蒲頭。
“你說什麽,沒人出陣?”
蒲頭不禁皺緊了眉頭。
是真沒人還是假沒人?
這一切會不會是漢人的詭計,蒲頭又陷入了深深的死循環中,素利之侄成律歸出列頓聲道:“大王,漢人隻怕已經跑了。”
“這不可能!”
另一側蒲頭親兵隊長不假思索地道:“就剛才,漢軍大營都還傳來密集的戰鼓聲,還有馬嘶聲,營內分明有人!”
成律歸報仇心切,據理力爭道:“大王,漢人是狡猾,但是他們更知道以卵擊石的下場,他們隻有區區兩三千人,又如何能和我們兩萬人死拚,眼下他們默不作聲,十有八九,是真的跑了。”
蒲頭想了想,感覺一個頭兩個大,當下吩咐成律歸道:“成律歸,帶領五千鮮卑勇士,踏破漢軍大營!”
“末將遵命!”
成律歸轟然應諾,領命去了。
成律歸去了還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大帳外便響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歡唿聲,蒲頭帶著十幾千夫長匆匆出帳察看究竟時,隻見成律歸及其部族已經搶上漢軍大營,正在營地的瞭望塔上奮力揮舞他的鮮卑人的天狼旗呢。
“漢人真跑了?”
蒲頭忍不住迴頭看了看親兵隊長。
親兵隊長此時羞愧難當,唯有把頭埋的低低的。
半刻鍾後,搶上陰山山口的鮮卑人大開轅門,迎接蒲頭大軍前來。
蒲頭在十幾個千夫長以及數百親衛鐵騎的護衛下率先進營,卻發現漢軍大營內的空地上居然栓著幾十匹劣馬,在這幾十匹劣馬的不遠處,則分別擺放著滿滿一槽幹草,這些劣馬能看到幹草卻又吃不到,便不斷發出悲淒的馬嘶聲。
在空地的西側還擺放著幾十麵銅鼓,在幾十麵銅鼓的正上方,則吊著幾十頭公羊,公羊時不時的就會掙紮一下,後蹄蹬在銅鼓上便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響,若非親眼所見,絕對會誤以為是有人在擊鼓。
“該死的!”
蒲頭罵了一句,向身旁的人詢問道:“這他娘的是什麽詭計?”
一名見識長的鮮卑千夫長直言道:“這叫懸羊擊鼓,餓馬嘶草。”
這名千夫長當下將公子小白跟公子糾之間的典故說了一遍,聽完這個曲故,蒲頭氣的火冒三丈,當下迴身厲聲吼道:“來人,把此人拖下去,斬了。”
這此人正是蒲頭手指的親兵隊長,若不是他在自己耳旁叨咕,自己豈會如此愚蠢中了漢人的詭計。
蒲頭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是也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延緩了兩日行程,漢軍勢必在石門關準備好了防禦大陣,到時候,想要攻破石門關,又是一番苦戰。
三萬大軍被一千漢軍騎兵滿山遍野的追殺,這對於大鮮卑族來說,無亦是奇恥大辱。
消極的情緒沉淪在每一個鮮卑人的心中,或許漢人不是待宰的羔羊,或許此行他們走錯了方向。
蒲頭現在無力改變這種現狀,因為他也被嚇破了膽,特別是腦海中浮現出典韋那殺神一般的身軀,情不自禁的哆嗦了一下。
“來人,多派遊騎出去,務必小心漢賊偷襲!”
蒲頭謹慎的吩咐道。
吃一虧長一智,蒲頭隻能步步為營,以待來日再戰。
陰山營寨。
張峰已經收拾好行裝,看樣子是要迴撤了。
“主公,事情已經辦妥,弟兄們在山口西側挖了數個大坑,上麵用樹枝雜草覆蓋,鮮卑土狗除非踩上去,除此之外,絕對發現不了。”
“好!”
張峰繼續開口問道:“可以容納多少人?”
典韋高聲迴道:“足以容納四五百人,末將已經在裏麵埋伏了精兵。”
“主公,我們何時動身?”
麵對典韋的提問,這會張峰正冥思苦想,怎樣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陰山口?
鮮卑鐵騎人數眾多,雖折損了四千人,但是還有兩萬之餘,明日必定會卷土重來,重甲騎兵經過白天的征伐,兩三日內,戰馬已經難以再次負重衝陣,繼續留在關口,無亦徒勞無功。
所以張峰才讓典韋去準備伏兵坑,把精銳步兵埋伏在裏麵,重甲騎兵悄然撤走,待到修養兩三日之後,然後再趁著鮮卑人占據營寨不穩,來個裏應外合,再次掩殺一番,勢必大功告成。
可是眼下如何能悄無聲息的的撤走,又能穩住鮮卑人不讓他們立馬攻破營寨,成了張峰的苦惱。
要是李勣在這裏就好了。
張峰內心嘀咕道,但人都是要成長的,李勣不可能時時刻刻跟著自己,況且,自己身擁無限抽獎係統的先天優勢,不能做啥事都不帶腦子,要自強就要多開動腦筋。
張峰來迴渡步,舊思無良策,可把一旁的典韋可悶住了,一刻鍾之後,典韋肚子傳來咕咕響聲。
“典韋,你說什麽?”
典韋臉色一頓,厚著臉皮笑道:“主公,不是俺嘴巴在說話,而是肚子在講話。”
“哦?”
肚子在講話,看著典韋滑稽的模樣,張峰搖了搖頭,笑道:“罷了,你先下去殺幾十頭羊,讓弟兄們飽餐一頓。”
“諾!”
典韋大喜,連忙轉身出去,前腳剛走,便聽見張峰大聲喝道:“典韋,先迴來,我想到計策了。”
想到了?
典韋又轉身而迴,一臉驚訝的問道:“主公,快說說,如何離開?”
張峰悠然長身而起,對著典韋笑道:“典韋,你真是我的福將呀!若不是你的肚子,我怕是想破腦門,也不會想到此計!”
“此計若成,我們可在不驚動鮮卑人的情形之下悄然離開陰山山口。”
“哦?”
典韋本就是一個急性子,看著張峰一直在賣關子,追問道:“主公快說,你這是要急壞俺。”
張峰這才緩緩開口道:“昔齊桓公從莒國迴臨淄繼位前,曾被同樣準備迴國繼位的公子糾困於岑山之上,後來公子小白采納了鮑叔牙的‘懸羊擊鼓、餓馬嘶草’之計,得以順利脫身,迴到臨淄繼承大位後,公子小白複又迴師擊滅了公子糾。”
“懸羊擊鼓,餓馬嘶草?”
典韋摸了摸大腦袋,還是不明所以,勿怪與他,實在是這廝就沒有學過典故。
當下張峰又向典韋問道:“除開今晚讓弟兄們飽餐一頓的羊之外,我們可還有多餘的?”
典韋想了想,答道:“六百頭羊,才吃了一半,即便弟兄們敞開肚子吃,那也吃不完。”
張峰高興的喝道:“留下五十隻公羊,把他們吊在鼓上,其他的羊都殺了,煮熟了分給弟兄們。”
“諾!”
……
西部鮮卑蒲頭軍營。
眨眼就天亮了,蒲頭原本以為會有漢軍來偷襲,可是守了一晚,除了偶爾有幾聲狼叫之外,再無其它異樣。
“漢軍大營有什麽動靜?”
蒲頭吃飽喝足之後,詢問周邊的親兵隊長。
親兵隊長迴道:“漢軍大營戰鼓雷雷,不時有戰馬嘶鳴,像是在籌劃什麽!”
“哦!”
蒲頭歎氣道:“先繼續觀察一天,萬不能在掉以輕心了,以免中了漢人的詭計。”
“遵命!”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陰山山外的鮮卑人並沒有意識到任何不妥。
因為這兩天來,漢軍大營內,時不時的就會傳來密集的戰鼓聲,隱隱還有馬嘶聲,甚至連晚上都是這樣。
漢人在搞什麽鬼?
蒲頭開始疑惑了,雖說漢人的警惕性很高,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到了晚上,漢軍大營竟然是一團漆黑,竟然連個火把也不點。
蒲頭再也容忍不下去了,當即派了一隊兩千精騎,直奔陰山山口而來。
不過派去的千夫長在陰山山口叫了半天,卻始終不見有人迴應,千夫長想起兩日前那場慘敗,又不敢貿然出擊,無奈,當下隻好重新迴到後陣,把情況稟報給了蒲頭。
“你說什麽,沒人出陣?”
蒲頭不禁皺緊了眉頭。
是真沒人還是假沒人?
這一切會不會是漢人的詭計,蒲頭又陷入了深深的死循環中,素利之侄成律歸出列頓聲道:“大王,漢人隻怕已經跑了。”
“這不可能!”
另一側蒲頭親兵隊長不假思索地道:“就剛才,漢軍大營都還傳來密集的戰鼓聲,還有馬嘶聲,營內分明有人!”
成律歸報仇心切,據理力爭道:“大王,漢人是狡猾,但是他們更知道以卵擊石的下場,他們隻有區區兩三千人,又如何能和我們兩萬人死拚,眼下他們默不作聲,十有八九,是真的跑了。”
蒲頭想了想,感覺一個頭兩個大,當下吩咐成律歸道:“成律歸,帶領五千鮮卑勇士,踏破漢軍大營!”
“末將遵命!”
成律歸轟然應諾,領命去了。
成律歸去了還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大帳外便響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歡唿聲,蒲頭帶著十幾千夫長匆匆出帳察看究竟時,隻見成律歸及其部族已經搶上漢軍大營,正在營地的瞭望塔上奮力揮舞他的鮮卑人的天狼旗呢。
“漢人真跑了?”
蒲頭忍不住迴頭看了看親兵隊長。
親兵隊長此時羞愧難當,唯有把頭埋的低低的。
半刻鍾後,搶上陰山山口的鮮卑人大開轅門,迎接蒲頭大軍前來。
蒲頭在十幾個千夫長以及數百親衛鐵騎的護衛下率先進營,卻發現漢軍大營內的空地上居然栓著幾十匹劣馬,在這幾十匹劣馬的不遠處,則分別擺放著滿滿一槽幹草,這些劣馬能看到幹草卻又吃不到,便不斷發出悲淒的馬嘶聲。
在空地的西側還擺放著幾十麵銅鼓,在幾十麵銅鼓的正上方,則吊著幾十頭公羊,公羊時不時的就會掙紮一下,後蹄蹬在銅鼓上便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響,若非親眼所見,絕對會誤以為是有人在擊鼓。
“該死的!”
蒲頭罵了一句,向身旁的人詢問道:“這他娘的是什麽詭計?”
一名見識長的鮮卑千夫長直言道:“這叫懸羊擊鼓,餓馬嘶草。”
這名千夫長當下將公子小白跟公子糾之間的典故說了一遍,聽完這個曲故,蒲頭氣的火冒三丈,當下迴身厲聲吼道:“來人,把此人拖下去,斬了。”
這此人正是蒲頭手指的親兵隊長,若不是他在自己耳旁叨咕,自己豈會如此愚蠢中了漢人的詭計。
蒲頭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是也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延緩了兩日行程,漢軍勢必在石門關準備好了防禦大陣,到時候,想要攻破石門關,又是一番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