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匈奴部族,乃至以後河套地區其他胡族部落,都是不得不為之,要想在後漢這個亂世之中成長、發展、稱霸,沒有一個強大種族的支撐,是萬萬不可能的。
這個種族隻能是忠於張峰的人,最好還都是漢人,這樣張峰才能在他們心目中占據最高的那座山峰,讓他們對自己一直忠心耿耿。
所以,張峰才會迫切需要有新的融合,讓忠於自己的將士,去和胡人女子組建家庭,生下的小孩,那就是漢人的子弟,更是自己以後發展的源泉。
中原腹地,錯綜複雜的宗族勢力,遠沒有這些不識教化的蠻夷好收養,或者說是,他們可以選擇的機會太多,實力雄厚的,可以反抗政權者。實力差一點的,可以跑路。
而如今匈奴部族和河套地區的各胡族子民,他們沒有多餘的選擇的餘地,擺在他們麵前的就兩條路,要麽生,要麽死。
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順從張峰的決策,因為戰敗者沒有否決權。
而這條路線,是張峰和李勣商討了很久的結果,諸侯爭霸的必然開局已經來了,以後的戰爭將更加頻繁,所謂不打沒準備的仗,沒有常備的兵源,是萬萬行不通的,張峰可不敢打包票,自己三五年之內,便能一統這個亂世。
郝昭領命帶著手下人馬往朔方郡而去,去實行張峰的開墾計劃,至於能有多大收獲,誰也說不清,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匈奴部族將會徹底被漢化。
晉陽刺史府。
張峰把瑣事交給李勣打理之後,自己終於可以閑暇之餘找趙雲來切磋一下。
“子龍,戟和槍都是長兵器,你用槍已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知道對戟可有見解。”
人不學要落後,刀不磨要生鏽,這個盛世名言,張峰可一直掛在嘴邊,記在心上。
所以張峰可沒什麽不好意思,有啥不清楚的,請教便是。
趙雲這些時日,明顯感覺自家主公真的是一日三變,變得越來越讓人琢磨不透。
初識張峰的時候,趙雲認為主公就是一個文人,因為那時張峰手無縛雞之力,轉眼到了朔方之後,先是斬鬱築健,又陣前降服竇茂,大破那樓部烏桓,雖有投機取巧的水分,但是武藝精進,那可是大夥有目共睹的。
趙雲一臉真摯的道:“主公,劍為百兵之君,刀為百兵之膽,槍為百兵之王,棍為百兵之首,戟乃百兵之魁,各有所長,昔日楚霸王的霸王戟法,共分七式二十一招,每一式各含三招變化,威力無比。”
“這七式分別是第一式“誅仙滅魂”,第二式“殺神破碎”,第三式“降妖絕影”,第四式“伏魔亂舞”,第五式“斬鬼天下”,第六式“霸氣縱橫”,第七式“吞天滅地”,可謂古之往來,無人能敵。”
乖乖,張峰今天感覺自己走大運了,沒想到趙雲對戟法了解的這麽多,比他這個土鱉強了千百倍。
誠如趙雲所言,戟是戈的升級版本,冷兵器時代的王者。屬力量和技巧相結合的重兵器,殺傷力具大,但不是普通人能玩弄的。
能用這東西隻有兩種人,一是裝逼拉風的,二是真正的牛逼人物(無敵級的)。
曆史上用戟的無一不是猛人,典型代表就是項羽、呂布。但是自唐後基本輪為皇家儀仗裝飾門麵用。
因為實戰中極少人能發揮到極致,所以慘遭淘汰。
這充分說明,再牛逼的武器,沒人發揮其威力就是燒火棍一根。
張峰一臉正色的看著趙雲,詢問道:“子龍可會這七式二十一招霸王戟法?”
趙雲搖了搖頭,歎道:“戟乃王者之器,趙雲不才,雖曾經見過師傅演練,但是隻習得其形,未得其韻,最後才學了槍法。”
趙雲的師傅?難不成真有童淵這個武學大咖的存在?
蓬萊槍神散人這個名號,張峰可是記憶猶新。
“子龍的師傅可是童淵童老先生?”
趙雲詫異的點了點頭,師傅歸隱山林多年,收他為關門弟子,此事極為保密,外人怕是無人知曉,況且,師傅他老人家名聲早已經暗淡消匿,沒想到,自家主公竟然會知道。
“主公,難道你曾經見過我師傅他老人家?”
張峰搖了搖頭,歎道:“不曾見過,隻是偶然聽旁人說起過,至於子龍師從童老先生,乃是我推斷而已,還望子龍不要誤會!”
趙雲繼續說道:“師傅說過,一杆好戟,成就一個英雄,造就一個王者,乃是百年難出一個,聽聞呂布就是用戟高手,可惜未曾交鋒,不知高深!”
張峰心裏現在別提多激動,手握無敵的天龍破城戟,卻施展不開它的威能,真是大煞風趣,若是能讓趙雲幫他指一條明路出來,以後和呂布大戰三百迴合,豈不是痛快無比。
“實不相瞞,那昔日楚霸王的天龍破城戟就是我手中這杆,還請子龍教我這二十一式霸王戟法!”
趙雲一臉震驚的看著張峰手中的長戟,他雖一眼便看出來這戟不是尋常之物,但是萬萬沒想到會是霸王戟。
“主公,你真想習練霸王戟法?”
“嗯!”
張峰就像一個求學若渴的學子一般,眼巴巴的看著趙雲,讓趙雲都不能說一個不字。
“可是我隻能演練一下基本招式,其中的奧妙,卻是一竅不通,主公可先學其基礎,待日後有機會,我親自迴去請師傅出山一趟,給主公講解其中的神韻!”
聞聽趙雲還要請他師傅出山來教導自己,張峰高興的差點跳了起來,能得武學大咖童淵指導一二,可謂是天大的好事。
“主公,看仔細了!”
趙雲揮槍而起,用手中的龍膽亮銀槍比做長戟,一招一式的給張峰演練了一遍,看的張峰是如癡如醉,太精妙絕倫了,隻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槍和戟,的確不是走的一路風格,龍膽亮銀槍雖好,卻少了天龍破城戟的霸道。
通過趙雲的演示之後,張峰算是看明白了,戟法難練,不但需要頂尖天賦,還需要用戟的手法。
所謂手法,也是戟法難練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重心問題。
揮戟之後,要做到從容有度,進退自如,不然反而發揮不出他的迅猛,反而會變成累贅,未傷敵人,先傷自己。
張峰結合天龍破城戟的戟刃細看,發現天龍破城戟前端戟刃完美闡釋了這個重心問題。
戟刃不是直的,而是有一條平緩的弧度,而就是這條線條,讓天龍破城戟從一把狗腿砍刀一躍成名,變成叱吒風雲的神兵利器。
為什麽是這樣的線條?
因為這樣揮戟時,小枝的戟尖才能垂直釘向目標,最大限度發揮刺傷作用。
為什麽內弧需要這麽平緩的曲線?
因為這樣在保證割傷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鉤住什麽東西,收不迴來的尷尬情況。
張峰心領神會之後,學著趙雲演練的招式,揮動天龍破城戟,一氣嗬成的練完了這二十一式。
手握天龍破城戟,閉上眼睛,手中抖動,慢慢揮舞,輕輕轉動,張峰發現,它的手感跟一杆長槍,沒有半點區別!
張峰一通百通,感慨道:完美的戟,隻能是卜字!不能是十字,戟刃一麵,越幹脆越好,十字很容易掛住東西收不迴的。通過不對稱的戟刃調節兩邊重量,甚至可以在小枝上開血槽減重,這樣的戟,拿在手裏,跟槍,沒有半點區別。
而威力,勝槍百倍。
為什麽這麽說?
想像一下,一戟刺來,攻擊範圍是什麽樣的?
一個點?
不對,那是槍。
一條線?
再想想?
對了!是一個圓。
手腕一轉,戟之小枝隨心轉動,一刺之威,其實是一個圓的覆蓋麵,攻擊範圍,幾乎是槍刺的百倍!
槍刺尤可躲,戟刺不可逃!大將馳騁而至,一戟刺過,就是秒殺,原因就在於此。
不可躲,能不能擋呢?
答案是不能。
一刀砍來我能擋,戟橫刃砍來,為什麽就不能?
力矩!俗稱杠杆原理。這就決定了,一般高手閃過戟尖,卻格擋不住戟之橫刃劈來。
張峰突然發現用戟的奧秘,在沒有完全學會霸王戟法之時,他大可噗呲噗呲的捅就是了,隻當拿的是一杆槍,不同的是,同樣的動作,槍做出一次攻擊,戟已經攻擊了三次!因為收迴時還帶鉤砍的!攻擊範圍大了那麽多,攻擊頻率大三倍,想想都覺得特帶勁。
這個種族隻能是忠於張峰的人,最好還都是漢人,這樣張峰才能在他們心目中占據最高的那座山峰,讓他們對自己一直忠心耿耿。
所以,張峰才會迫切需要有新的融合,讓忠於自己的將士,去和胡人女子組建家庭,生下的小孩,那就是漢人的子弟,更是自己以後發展的源泉。
中原腹地,錯綜複雜的宗族勢力,遠沒有這些不識教化的蠻夷好收養,或者說是,他們可以選擇的機會太多,實力雄厚的,可以反抗政權者。實力差一點的,可以跑路。
而如今匈奴部族和河套地區的各胡族子民,他們沒有多餘的選擇的餘地,擺在他們麵前的就兩條路,要麽生,要麽死。
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順從張峰的決策,因為戰敗者沒有否決權。
而這條路線,是張峰和李勣商討了很久的結果,諸侯爭霸的必然開局已經來了,以後的戰爭將更加頻繁,所謂不打沒準備的仗,沒有常備的兵源,是萬萬行不通的,張峰可不敢打包票,自己三五年之內,便能一統這個亂世。
郝昭領命帶著手下人馬往朔方郡而去,去實行張峰的開墾計劃,至於能有多大收獲,誰也說不清,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匈奴部族將會徹底被漢化。
晉陽刺史府。
張峰把瑣事交給李勣打理之後,自己終於可以閑暇之餘找趙雲來切磋一下。
“子龍,戟和槍都是長兵器,你用槍已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知道對戟可有見解。”
人不學要落後,刀不磨要生鏽,這個盛世名言,張峰可一直掛在嘴邊,記在心上。
所以張峰可沒什麽不好意思,有啥不清楚的,請教便是。
趙雲這些時日,明顯感覺自家主公真的是一日三變,變得越來越讓人琢磨不透。
初識張峰的時候,趙雲認為主公就是一個文人,因為那時張峰手無縛雞之力,轉眼到了朔方之後,先是斬鬱築健,又陣前降服竇茂,大破那樓部烏桓,雖有投機取巧的水分,但是武藝精進,那可是大夥有目共睹的。
趙雲一臉真摯的道:“主公,劍為百兵之君,刀為百兵之膽,槍為百兵之王,棍為百兵之首,戟乃百兵之魁,各有所長,昔日楚霸王的霸王戟法,共分七式二十一招,每一式各含三招變化,威力無比。”
“這七式分別是第一式“誅仙滅魂”,第二式“殺神破碎”,第三式“降妖絕影”,第四式“伏魔亂舞”,第五式“斬鬼天下”,第六式“霸氣縱橫”,第七式“吞天滅地”,可謂古之往來,無人能敵。”
乖乖,張峰今天感覺自己走大運了,沒想到趙雲對戟法了解的這麽多,比他這個土鱉強了千百倍。
誠如趙雲所言,戟是戈的升級版本,冷兵器時代的王者。屬力量和技巧相結合的重兵器,殺傷力具大,但不是普通人能玩弄的。
能用這東西隻有兩種人,一是裝逼拉風的,二是真正的牛逼人物(無敵級的)。
曆史上用戟的無一不是猛人,典型代表就是項羽、呂布。但是自唐後基本輪為皇家儀仗裝飾門麵用。
因為實戰中極少人能發揮到極致,所以慘遭淘汰。
這充分說明,再牛逼的武器,沒人發揮其威力就是燒火棍一根。
張峰一臉正色的看著趙雲,詢問道:“子龍可會這七式二十一招霸王戟法?”
趙雲搖了搖頭,歎道:“戟乃王者之器,趙雲不才,雖曾經見過師傅演練,但是隻習得其形,未得其韻,最後才學了槍法。”
趙雲的師傅?難不成真有童淵這個武學大咖的存在?
蓬萊槍神散人這個名號,張峰可是記憶猶新。
“子龍的師傅可是童淵童老先生?”
趙雲詫異的點了點頭,師傅歸隱山林多年,收他為關門弟子,此事極為保密,外人怕是無人知曉,況且,師傅他老人家名聲早已經暗淡消匿,沒想到,自家主公竟然會知道。
“主公,難道你曾經見過我師傅他老人家?”
張峰搖了搖頭,歎道:“不曾見過,隻是偶然聽旁人說起過,至於子龍師從童老先生,乃是我推斷而已,還望子龍不要誤會!”
趙雲繼續說道:“師傅說過,一杆好戟,成就一個英雄,造就一個王者,乃是百年難出一個,聽聞呂布就是用戟高手,可惜未曾交鋒,不知高深!”
張峰心裏現在別提多激動,手握無敵的天龍破城戟,卻施展不開它的威能,真是大煞風趣,若是能讓趙雲幫他指一條明路出來,以後和呂布大戰三百迴合,豈不是痛快無比。
“實不相瞞,那昔日楚霸王的天龍破城戟就是我手中這杆,還請子龍教我這二十一式霸王戟法!”
趙雲一臉震驚的看著張峰手中的長戟,他雖一眼便看出來這戟不是尋常之物,但是萬萬沒想到會是霸王戟。
“主公,你真想習練霸王戟法?”
“嗯!”
張峰就像一個求學若渴的學子一般,眼巴巴的看著趙雲,讓趙雲都不能說一個不字。
“可是我隻能演練一下基本招式,其中的奧妙,卻是一竅不通,主公可先學其基礎,待日後有機會,我親自迴去請師傅出山一趟,給主公講解其中的神韻!”
聞聽趙雲還要請他師傅出山來教導自己,張峰高興的差點跳了起來,能得武學大咖童淵指導一二,可謂是天大的好事。
“主公,看仔細了!”
趙雲揮槍而起,用手中的龍膽亮銀槍比做長戟,一招一式的給張峰演練了一遍,看的張峰是如癡如醉,太精妙絕倫了,隻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槍和戟,的確不是走的一路風格,龍膽亮銀槍雖好,卻少了天龍破城戟的霸道。
通過趙雲的演示之後,張峰算是看明白了,戟法難練,不但需要頂尖天賦,還需要用戟的手法。
所謂手法,也是戟法難練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重心問題。
揮戟之後,要做到從容有度,進退自如,不然反而發揮不出他的迅猛,反而會變成累贅,未傷敵人,先傷自己。
張峰結合天龍破城戟的戟刃細看,發現天龍破城戟前端戟刃完美闡釋了這個重心問題。
戟刃不是直的,而是有一條平緩的弧度,而就是這條線條,讓天龍破城戟從一把狗腿砍刀一躍成名,變成叱吒風雲的神兵利器。
為什麽是這樣的線條?
因為這樣揮戟時,小枝的戟尖才能垂直釘向目標,最大限度發揮刺傷作用。
為什麽內弧需要這麽平緩的曲線?
因為這樣在保證割傷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鉤住什麽東西,收不迴來的尷尬情況。
張峰心領神會之後,學著趙雲演練的招式,揮動天龍破城戟,一氣嗬成的練完了這二十一式。
手握天龍破城戟,閉上眼睛,手中抖動,慢慢揮舞,輕輕轉動,張峰發現,它的手感跟一杆長槍,沒有半點區別!
張峰一通百通,感慨道:完美的戟,隻能是卜字!不能是十字,戟刃一麵,越幹脆越好,十字很容易掛住東西收不迴的。通過不對稱的戟刃調節兩邊重量,甚至可以在小枝上開血槽減重,這樣的戟,拿在手裏,跟槍,沒有半點區別。
而威力,勝槍百倍。
為什麽這麽說?
想像一下,一戟刺來,攻擊範圍是什麽樣的?
一個點?
不對,那是槍。
一條線?
再想想?
對了!是一個圓。
手腕一轉,戟之小枝隨心轉動,一刺之威,其實是一個圓的覆蓋麵,攻擊範圍,幾乎是槍刺的百倍!
槍刺尤可躲,戟刺不可逃!大將馳騁而至,一戟刺過,就是秒殺,原因就在於此。
不可躲,能不能擋呢?
答案是不能。
一刀砍來我能擋,戟橫刃砍來,為什麽就不能?
力矩!俗稱杠杆原理。這就決定了,一般高手閃過戟尖,卻格擋不住戟之橫刃劈來。
張峰突然發現用戟的奧秘,在沒有完全學會霸王戟法之時,他大可噗呲噗呲的捅就是了,隻當拿的是一杆槍,不同的是,同樣的動作,槍做出一次攻擊,戟已經攻擊了三次!因為收迴時還帶鉤砍的!攻擊範圍大了那麽多,攻擊頻率大三倍,想想都覺得特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