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刑話音剛落,張汛和張遼皆對其怒目而視。
“一支騎卒想要成軍,除了刻苦操練武技之外,還要整日熟悉馬匹,以求達到人馬親密無間的程度,你要建議我拋棄保護家族的武力,隻貪圖錢財的多寡?”
張汛對張刑心存舍棄護佑家族的武力,貪圖眼前小利的行徑甚為痛恨,斥責道:“若是遇到極大危機,步卒隻能斷後,騎卒就是保護族人的最後一把武器,你要我拋棄這把武器嗎?”
張汛身為一族之長,考慮任何問題都有底線思維。
正如此次,即便對張遼聲稱,已經拿出族中所有餘財全部去販馬了,可是,依舊私藏了三成家財,對此,他即使心中後悔錯失了大發橫財的機會,不過,若是讓他再選一次,恐怕依舊不會真的窮盡族內所有的錢財去販馬。
即便有一本萬利的買賣放在眼前,他依舊不會拿族內所有的錢財去豪賭。
哪怕有萬分之一的風險,他都會慎重考慮。
即便沒有任何風險,為了穩妥考慮,他也不會壓上去一切去搏一把。
“族長,我說錯話了,我也就說說而已,真的沒想那麽幹。”張刑粗狂的臉龐一紅,羞愧不已的辯解。
“這樣的想法不應該有,更不能宣之於口。”
張汛臉色很冷,不加掩飾自己的不滿大聲道:“我發現你就有這樣的毛病,一旦得誌便輕狂無度,腦子一抽一抽的想一出是一出。
若論武技,你擔任部曲都侯我沒有任何意見,可若是論這腦子,你不夠格,事情危機時我相信你會越挫越勇,可一旦得意,你就忘乎所以,飄飄然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我知道錯了。”張刑慚愧不已。
張遼覺得兄長對張刑的指責很有道理,緩緩開口道:“一個士兵有了一匹馬成不了騎士,隻有經過長年累月的操練習慣了馬背,在馬背上拚殺如履平地,才是一個好騎士。”
“即便將戰馬售出,哪有那麽容易就能購進好的戰馬,此番馬價暴漲,那是天子想要享樂,世族門閥想要逼迫天子專心於國事,馬價即便會跌也不會很快就會下降,很長一段時間內,馬價一定會居高不下。”
張遼分析當前的形勢,緩緩地道:“世族門閥吞入自己腹中的良馬,不可能流入市場,隻會圈養在各家的馬場之內,壯大自家的實力,這就導致良馬奇缺,價格短時間之內不會下跌這是必然的規律。”
張刑隻能自我反省,不管對張遼和張汛的話理解了多少,他羞愧之餘認真的反思自己的過失。
他暗暗明白,以張戚對騎卒的重視程度,若是出售戰馬,第一個跟他翻白眼的非張戚莫屬。
更不要說曹性和楊醜,自從新騎卒成立以來,兩人可是不遺餘力操練麾下部曲,簡直將戰馬視作了命根子,怎會允許他如此愚蠢的主意施行呢?
半旬時日轉眼即過。
並州太原郡晉陽縣刺史府邸之內,李儒步入董卓辦公的廳舍,躬身一禮迴稟道:“啟稟刺史大人,張氏族人向刺史獻良馬兩匹。”
“哪個張氏?”董卓一愣,沒有反應過來。
“馬邑縣張氏。”
“哦!”董卓驚疑之餘不自覺拉長了嗓音,疑惑的道:“張氏如此行事,這是為何?”
“職下亦是不解,按道理來說,刺史大人以官職為誘餌,對張氏欺騙良多,張氏對刺史大人心懷怨恨才對,如今獻馬兩匹實在是讓人費解。”
李儒神思急轉,玩味的笑道:“若是賄賂,張氏族人獻馬時一個字都沒有多說,也沒有提任何的要求,實在是奇怪。”
“世上莫非真有以德報怨之輩?”董卓神色訝異。
“卑職認為,沒人真的能夠做到以德報怨,最起碼,張氏的刁滑小子張遼不屬於這樣的人物。”李儒十分篤定。
董卓依舊不解,苦笑道:“平白無故送人禮物又無所求,張遼小兒是一個妙人。”
“若是張氏存著結交刺史大人之意,送來良馬以示正常的禮儀往來,張氏區區一介地方豪門沒有這個資格,也不知張氏如此行事,到底抱著什麽樣的心思?”
“文優既然不解,也就無關痛癢。”董卓甚是豁達的道:“想必,張氏送來良馬是為了顯示自己財大氣粗,純粹是為了惡心我一下,沒有其餘的目的,若是這樣的話,不妨多惡心我一下,送來的良馬多多益善。”
“刺史大人,我覺得此舉定有深意。”李儒信誓旦旦。
“有何深意你自己去想,想到了再告訴我。”董卓不想在一個總角少年身上浪費太多的心思與時間。
多智如李儒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張遼這麽做純粹是為了著眼於未來,到時候,就可以趾高氣揚的跟董卓談判。
先讓董卓欠著,欠的東西越多越好,次數越多越好。
張遼忍不住暢想一下未來,等他擁兵數萬之後,董卓初入洛陽地位不穩的時候,就是他坐下來跟董卓談判的絕佳時刻,到了那個時候再提及董卓所欠下的東西,定然能夠收獲驚人。
李儒將疑惑銘記在心頭,再次迴稟道:“雁門郡郡守府內的眼線傳來消息,張氏向車胄郡守獻良馬十匹。”
“隻恨這十匹良馬沒有落入我的轂中。”董卓惋惜不已。
“十匹良馬,以現在的離譜馬價那就是兩千萬錢,一個邊郡的郡守明碼標價的價格也就是一千萬錢左右,若是人口稀少的小郡隻有八百萬錢。”
李儒想起當今天子賣官鬻爵的價位,忍不住比較一番。
“即便是世族門閥當中的英才,隻要跟賣官鬻爵染上,就會遭到世人的鄙視和敵對,世上真正的蠢人才會去賣官鬻爵,隻要是有誌向的人,都愛惜自己的羽翼,不會幹愚蠢如豬之事。”
董卓不得不感歎,那些靠著錢財買來官職爵位的人,為世人所不容。
極少數豪奢之人一旦這麽幹了,似乎就站在了正確的對立麵,前景和下場堪憂。
“一支騎卒想要成軍,除了刻苦操練武技之外,還要整日熟悉馬匹,以求達到人馬親密無間的程度,你要建議我拋棄保護家族的武力,隻貪圖錢財的多寡?”
張汛對張刑心存舍棄護佑家族的武力,貪圖眼前小利的行徑甚為痛恨,斥責道:“若是遇到極大危機,步卒隻能斷後,騎卒就是保護族人的最後一把武器,你要我拋棄這把武器嗎?”
張汛身為一族之長,考慮任何問題都有底線思維。
正如此次,即便對張遼聲稱,已經拿出族中所有餘財全部去販馬了,可是,依舊私藏了三成家財,對此,他即使心中後悔錯失了大發橫財的機會,不過,若是讓他再選一次,恐怕依舊不會真的窮盡族內所有的錢財去販馬。
即便有一本萬利的買賣放在眼前,他依舊不會拿族內所有的錢財去豪賭。
哪怕有萬分之一的風險,他都會慎重考慮。
即便沒有任何風險,為了穩妥考慮,他也不會壓上去一切去搏一把。
“族長,我說錯話了,我也就說說而已,真的沒想那麽幹。”張刑粗狂的臉龐一紅,羞愧不已的辯解。
“這樣的想法不應該有,更不能宣之於口。”
張汛臉色很冷,不加掩飾自己的不滿大聲道:“我發現你就有這樣的毛病,一旦得誌便輕狂無度,腦子一抽一抽的想一出是一出。
若論武技,你擔任部曲都侯我沒有任何意見,可若是論這腦子,你不夠格,事情危機時我相信你會越挫越勇,可一旦得意,你就忘乎所以,飄飄然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我知道錯了。”張刑慚愧不已。
張遼覺得兄長對張刑的指責很有道理,緩緩開口道:“一個士兵有了一匹馬成不了騎士,隻有經過長年累月的操練習慣了馬背,在馬背上拚殺如履平地,才是一個好騎士。”
“即便將戰馬售出,哪有那麽容易就能購進好的戰馬,此番馬價暴漲,那是天子想要享樂,世族門閥想要逼迫天子專心於國事,馬價即便會跌也不會很快就會下降,很長一段時間內,馬價一定會居高不下。”
張遼分析當前的形勢,緩緩地道:“世族門閥吞入自己腹中的良馬,不可能流入市場,隻會圈養在各家的馬場之內,壯大自家的實力,這就導致良馬奇缺,價格短時間之內不會下跌這是必然的規律。”
張刑隻能自我反省,不管對張遼和張汛的話理解了多少,他羞愧之餘認真的反思自己的過失。
他暗暗明白,以張戚對騎卒的重視程度,若是出售戰馬,第一個跟他翻白眼的非張戚莫屬。
更不要說曹性和楊醜,自從新騎卒成立以來,兩人可是不遺餘力操練麾下部曲,簡直將戰馬視作了命根子,怎會允許他如此愚蠢的主意施行呢?
半旬時日轉眼即過。
並州太原郡晉陽縣刺史府邸之內,李儒步入董卓辦公的廳舍,躬身一禮迴稟道:“啟稟刺史大人,張氏族人向刺史獻良馬兩匹。”
“哪個張氏?”董卓一愣,沒有反應過來。
“馬邑縣張氏。”
“哦!”董卓驚疑之餘不自覺拉長了嗓音,疑惑的道:“張氏如此行事,這是為何?”
“職下亦是不解,按道理來說,刺史大人以官職為誘餌,對張氏欺騙良多,張氏對刺史大人心懷怨恨才對,如今獻馬兩匹實在是讓人費解。”
李儒神思急轉,玩味的笑道:“若是賄賂,張氏族人獻馬時一個字都沒有多說,也沒有提任何的要求,實在是奇怪。”
“世上莫非真有以德報怨之輩?”董卓神色訝異。
“卑職認為,沒人真的能夠做到以德報怨,最起碼,張氏的刁滑小子張遼不屬於這樣的人物。”李儒十分篤定。
董卓依舊不解,苦笑道:“平白無故送人禮物又無所求,張遼小兒是一個妙人。”
“若是張氏存著結交刺史大人之意,送來良馬以示正常的禮儀往來,張氏區區一介地方豪門沒有這個資格,也不知張氏如此行事,到底抱著什麽樣的心思?”
“文優既然不解,也就無關痛癢。”董卓甚是豁達的道:“想必,張氏送來良馬是為了顯示自己財大氣粗,純粹是為了惡心我一下,沒有其餘的目的,若是這樣的話,不妨多惡心我一下,送來的良馬多多益善。”
“刺史大人,我覺得此舉定有深意。”李儒信誓旦旦。
“有何深意你自己去想,想到了再告訴我。”董卓不想在一個總角少年身上浪費太多的心思與時間。
多智如李儒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張遼這麽做純粹是為了著眼於未來,到時候,就可以趾高氣揚的跟董卓談判。
先讓董卓欠著,欠的東西越多越好,次數越多越好。
張遼忍不住暢想一下未來,等他擁兵數萬之後,董卓初入洛陽地位不穩的時候,就是他坐下來跟董卓談判的絕佳時刻,到了那個時候再提及董卓所欠下的東西,定然能夠收獲驚人。
李儒將疑惑銘記在心頭,再次迴稟道:“雁門郡郡守府內的眼線傳來消息,張氏向車胄郡守獻良馬十匹。”
“隻恨這十匹良馬沒有落入我的轂中。”董卓惋惜不已。
“十匹良馬,以現在的離譜馬價那就是兩千萬錢,一個邊郡的郡守明碼標價的價格也就是一千萬錢左右,若是人口稀少的小郡隻有八百萬錢。”
李儒想起當今天子賣官鬻爵的價位,忍不住比較一番。
“即便是世族門閥當中的英才,隻要跟賣官鬻爵染上,就會遭到世人的鄙視和敵對,世上真正的蠢人才會去賣官鬻爵,隻要是有誌向的人,都愛惜自己的羽翼,不會幹愚蠢如豬之事。”
董卓不得不感歎,那些靠著錢財買來官職爵位的人,為世人所不容。
極少數豪奢之人一旦這麽幹了,似乎就站在了正確的對立麵,前景和下場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