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永劫歸返(下)
道與碳基猴子飼養守則 作者:飛鴿牌巧克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雨下車以後,坐在駕駛位上的小野葛卻沒有跟來,隻是衝著李理說:“老板,定個時間?”
“我想四個小時就夠了。你能修完附近的三個位置嗎?”
“綽綽有餘。那麽還是這兒?”
“還是這裏。”
得到李理的答複後,小野葛就開著車揚長而去。
“他不和我們一起嗎?“周雨問道。
李理凝望著遠去的車燈,隔了一會兒答道:”不,他有一個任務要辦,再者即便他登上火車,於他本人也毫無意義……我們該走了。“
她扶著周雨穿過馬路,走入火車站中。雖然現在是工作日的深夜,站內的乘客依舊少得令周雨詫異。他從未有過去別的火車站的記憶,卻在腦海中烙印著極其頑固的認知:火車站應該是喧鬧、擁擠、被各種各樣的旅客與行李充滿的。而眼前空曠到足以辦一場室內球賽的大廳,說是醫院的心理門診部還比較像些。
穿過底樓大廳時,兩人都順利地通過了安保檢查。這時周雨才想起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我沒帶身份證。”
“理所當然。我想當你全副武裝奔赴戰場時,總不至於還想著驗明正身。”
“這樣沒辦法登車吧?”
“你為何這樣想呢,周雨先生?”
周雨怔了一下。在他說話以前,李理平靜地說:“如果你仔細看過張貼在門口的《旅客須知》,或者登陸本地交通局網站查詢,就會發現本市的火車票從未實行過實名製度。你隻需要注冊一個郵箱賬號,就足以購買任何數量、任何時段、任何地點的車票。而倘若你對此地的管理散漫感到不滿,試著在公共網絡進行披露,你會發現自己所發的每一個網頁、每一條信息,都無法得到任何瀏覽和迴複。這座圍城水泄不通。”
“……你全試過了嗎?”
“精確地說,我指派小野葛先生代替我進行了網絡測試。在過去的某個月裏他每天負責在主流社交平台上發布數百條不同類型的信息,以此來甄別哪些情報是允許被泄露的。”
“難怪他對你沒有好話呢。”
“我必須承認自己在行事上有些不近人情,但要了解這座城市的本質,適量犧牲是必要的——再說,我給小野葛先生開出的薪資報酬足以配得上他的服務。”
“既然你把這裏形容為黃泉之地,弄再多的錢也沒有意義吧?”
“從我個人的思想立場,我很讚同你的觀點。但同時也請容許我指出,此地存在著一個完整的經濟係統和商品市場,故而貨幣仍能發揮價值。況且,即便我們對陰世生活一無所知,冥幣卻從未因此而滯銷,我們生來就和紙票綁在一起,死後也不例外。”
“這幾句話聽起來還真是很像貨幣拜物教呢,要是錢這麽有用,我倒是希望能買到全自動的義肢。”
因為腿傷嚴重無法登階,周雨最後隻得走入殘疾人電梯。在李理跟著進來以後,盡管沒有惡意,他還是忍不住半開玩笑地抱怨了一句。
李理將雙手藏在外套兜裏,臉上掛著稍顯愁悶的微笑。她側目看了一眼周雨的腿,然後答道:“倘若力所能逮,我真心希望能等待你康複。但是第一,我們時間緊迫;第二,誠實地說,我還不知道該怎麽治愈你的手腳。當我昨晚替你取出子彈時順便檢查了你的腿,槍傷與腐蝕並非關鍵,重點是你的筋肉變成了某種晶狀物質,我很懷疑你的腿骨也發生了類似的變異。若想探明其中的病理,我需要更專業的設備。“
聽到她這麽說,周雨也不覺得失望。他搖了搖頭說:“不用了,這個是無法治愈的。”
電梯轎門向兩側打開,李理率先走出去按住開門鍵,在等待周雨的過程中,她又說:“我不讚成你的想法,先生。在這件事上,醫學能做的事遠比你認為得多。”
“如果是別的傷,我也不會說什麽,隻有這個是不可逆轉的,非要說的話,你就把它當成魔法好了。就像那個矮胖子能把武器憑空變出來一樣。你準備用邏輯來解釋那個嗎?”
李理的動作頓了一下,緊接著她說:“事實上,我有一套完整的理論來解釋那位代理人的能力。”
“該不會是念動力、袖裏乾坤之類的說法吧?”
“恰好相反。”
周雨轉頭看向她,然而依舊沒有得到下文。李理隻是用下巴示意檢票口:“我想我們該走了。”
“……這也是日後再談的一部分嗎?”
“不錯,但我會盡量把這一部分放在近點的時間上,或許就在我們乘完火車以後。”
看著對方領頭朝檢票口走去,周雨很輕地歎了口氣。他發現自己不是很擅長應對李理。那無關他是否信任對方,隻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奇怪的是,有時候他又隱隱感到自己很欣賞這名女性,就好像有兩個自我在腦海裏彼此交戰。
不止是對李理的感受,在其他方麵也是一樣的。對於自己的性格的認知,以前尚且能明確地把握,就算有控製不了殺欲的時候,至少也能將理性的那部分自己切分出來。然而如今這種界限已經不再清晰了,哪一部分是自己的意誌,哪一部分是身軀的本能,他已經無法再區分出來。如果常人的決策器官是腦,他簡直就是字麵意義地憑著“心”在行動。
混亂的思緒中,他登上了火車。期間確如李理所說,根本沒有檢查身份證的環節。隻不過是把車票遞給檢票員掃了一下,就輕而易舉地通過了關口。
整個車廂內冷清得嚇人,乍眼看去似乎就隻有他跟李理兩名乘客。一直到火車快發動時,才上來一個銀發蒼蒼的老者,落腳在距離兩人最遠的異端。
“……籠城。”
坐上軟臥後,他讀出車票上標明的目的地。那是一個他完全沒有印象的地名。
“不必對此太過認真。”坐在他對麵的李理說,“此地的直達列車隻通往三處,分別是籠城、紅落和望殊。它們,在旅遊局網站顯示,皆為本市的佳鄰良伴,但你永遠不會在地圖上找到它們。這是三位隻在必要情況下存在的朋友。”
“這三個地方,你都去過嗎?”
“可以這麽說。”
這種模棱兩可的迴答無法令周雨覺得滿意。當他準備詢問目的地的詳細,李理隻是搖頭說:“在這件事上言語是乏力的,你必須親身體會才行。當你見過籠城以後,另外兩處的情況亦將不言自明。”
“那就希望你說的是真的。”
周雨有些無可奈何地迴答,然後閉上眼睛,靠著理側的牆靜靜休息起來。他已連續兩天未曾入眠,但沒有無夢藥,他卻無法使繃緊的神經放鬆下來。
不知過去多久後,火車發出震天的轟鳴,沿著軌道奔向“籠城”。
“我想四個小時就夠了。你能修完附近的三個位置嗎?”
“綽綽有餘。那麽還是這兒?”
“還是這裏。”
得到李理的答複後,小野葛就開著車揚長而去。
“他不和我們一起嗎?“周雨問道。
李理凝望著遠去的車燈,隔了一會兒答道:”不,他有一個任務要辦,再者即便他登上火車,於他本人也毫無意義……我們該走了。“
她扶著周雨穿過馬路,走入火車站中。雖然現在是工作日的深夜,站內的乘客依舊少得令周雨詫異。他從未有過去別的火車站的記憶,卻在腦海中烙印著極其頑固的認知:火車站應該是喧鬧、擁擠、被各種各樣的旅客與行李充滿的。而眼前空曠到足以辦一場室內球賽的大廳,說是醫院的心理門診部還比較像些。
穿過底樓大廳時,兩人都順利地通過了安保檢查。這時周雨才想起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我沒帶身份證。”
“理所當然。我想當你全副武裝奔赴戰場時,總不至於還想著驗明正身。”
“這樣沒辦法登車吧?”
“你為何這樣想呢,周雨先生?”
周雨怔了一下。在他說話以前,李理平靜地說:“如果你仔細看過張貼在門口的《旅客須知》,或者登陸本地交通局網站查詢,就會發現本市的火車票從未實行過實名製度。你隻需要注冊一個郵箱賬號,就足以購買任何數量、任何時段、任何地點的車票。而倘若你對此地的管理散漫感到不滿,試著在公共網絡進行披露,你會發現自己所發的每一個網頁、每一條信息,都無法得到任何瀏覽和迴複。這座圍城水泄不通。”
“……你全試過了嗎?”
“精確地說,我指派小野葛先生代替我進行了網絡測試。在過去的某個月裏他每天負責在主流社交平台上發布數百條不同類型的信息,以此來甄別哪些情報是允許被泄露的。”
“難怪他對你沒有好話呢。”
“我必須承認自己在行事上有些不近人情,但要了解這座城市的本質,適量犧牲是必要的——再說,我給小野葛先生開出的薪資報酬足以配得上他的服務。”
“既然你把這裏形容為黃泉之地,弄再多的錢也沒有意義吧?”
“從我個人的思想立場,我很讚同你的觀點。但同時也請容許我指出,此地存在著一個完整的經濟係統和商品市場,故而貨幣仍能發揮價值。況且,即便我們對陰世生活一無所知,冥幣卻從未因此而滯銷,我們生來就和紙票綁在一起,死後也不例外。”
“這幾句話聽起來還真是很像貨幣拜物教呢,要是錢這麽有用,我倒是希望能買到全自動的義肢。”
因為腿傷嚴重無法登階,周雨最後隻得走入殘疾人電梯。在李理跟著進來以後,盡管沒有惡意,他還是忍不住半開玩笑地抱怨了一句。
李理將雙手藏在外套兜裏,臉上掛著稍顯愁悶的微笑。她側目看了一眼周雨的腿,然後答道:“倘若力所能逮,我真心希望能等待你康複。但是第一,我們時間緊迫;第二,誠實地說,我還不知道該怎麽治愈你的手腳。當我昨晚替你取出子彈時順便檢查了你的腿,槍傷與腐蝕並非關鍵,重點是你的筋肉變成了某種晶狀物質,我很懷疑你的腿骨也發生了類似的變異。若想探明其中的病理,我需要更專業的設備。“
聽到她這麽說,周雨也不覺得失望。他搖了搖頭說:“不用了,這個是無法治愈的。”
電梯轎門向兩側打開,李理率先走出去按住開門鍵,在等待周雨的過程中,她又說:“我不讚成你的想法,先生。在這件事上,醫學能做的事遠比你認為得多。”
“如果是別的傷,我也不會說什麽,隻有這個是不可逆轉的,非要說的話,你就把它當成魔法好了。就像那個矮胖子能把武器憑空變出來一樣。你準備用邏輯來解釋那個嗎?”
李理的動作頓了一下,緊接著她說:“事實上,我有一套完整的理論來解釋那位代理人的能力。”
“該不會是念動力、袖裏乾坤之類的說法吧?”
“恰好相反。”
周雨轉頭看向她,然而依舊沒有得到下文。李理隻是用下巴示意檢票口:“我想我們該走了。”
“……這也是日後再談的一部分嗎?”
“不錯,但我會盡量把這一部分放在近點的時間上,或許就在我們乘完火車以後。”
看著對方領頭朝檢票口走去,周雨很輕地歎了口氣。他發現自己不是很擅長應對李理。那無關他是否信任對方,隻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奇怪的是,有時候他又隱隱感到自己很欣賞這名女性,就好像有兩個自我在腦海裏彼此交戰。
不止是對李理的感受,在其他方麵也是一樣的。對於自己的性格的認知,以前尚且能明確地把握,就算有控製不了殺欲的時候,至少也能將理性的那部分自己切分出來。然而如今這種界限已經不再清晰了,哪一部分是自己的意誌,哪一部分是身軀的本能,他已經無法再區分出來。如果常人的決策器官是腦,他簡直就是字麵意義地憑著“心”在行動。
混亂的思緒中,他登上了火車。期間確如李理所說,根本沒有檢查身份證的環節。隻不過是把車票遞給檢票員掃了一下,就輕而易舉地通過了關口。
整個車廂內冷清得嚇人,乍眼看去似乎就隻有他跟李理兩名乘客。一直到火車快發動時,才上來一個銀發蒼蒼的老者,落腳在距離兩人最遠的異端。
“……籠城。”
坐上軟臥後,他讀出車票上標明的目的地。那是一個他完全沒有印象的地名。
“不必對此太過認真。”坐在他對麵的李理說,“此地的直達列車隻通往三處,分別是籠城、紅落和望殊。它們,在旅遊局網站顯示,皆為本市的佳鄰良伴,但你永遠不會在地圖上找到它們。這是三位隻在必要情況下存在的朋友。”
“這三個地方,你都去過嗎?”
“可以這麽說。”
這種模棱兩可的迴答無法令周雨覺得滿意。當他準備詢問目的地的詳細,李理隻是搖頭說:“在這件事上言語是乏力的,你必須親身體會才行。當你見過籠城以後,另外兩處的情況亦將不言自明。”
“那就希望你說的是真的。”
周雨有些無可奈何地迴答,然後閉上眼睛,靠著理側的牆靜靜休息起來。他已連續兩天未曾入眠,但沒有無夢藥,他卻無法使繃緊的神經放鬆下來。
不知過去多久後,火車發出震天的轟鳴,沿著軌道奔向“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