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姐姐,靈兒說錯了什麽?”孫楊在飯桌上,劉靈即使眼中含淚,也不敢多言,待戲誌才遁走,孫楊也臉色鐵青地離開了飯桌之後,劉靈才愣愣地問蔡琰。
“你們先下去吧!”蔡琰揮了揮衣袖。
“喏。”一眾丫鬟對視一眼,紛紛離開了飯廳,她們各自的貼身丫鬟左右而出,順帶關上了房門。
“姐姐!”劉靈苦著小臉道。
“婦氏不得幹政。”蔡琰歎了口氣,從戲誌才狂變的臉色中,蔡琰倒是看出了一絲端倪。
“可奴家沒有幹政呀!”劉靈驚唿,此刻,她意識到了什麽,不過還是不敢肯定。
“夫君最忌內府與外府勾連,公主之前問戲先生之言,令夫君有些不快,豈不見戲先生連忙離席,這正是一代名臣應該有的態度,若公主侍人與戲先生結為連理,他日若是有求與他,那他應是不應?公主可曾考慮其中利害?”蔡琰冷靜地迴想著孫楊和戲誌才的態度,再結合蔡邕平日的教導,頃刻間就明了了其中的關節。
“那秦公他…”因為害怕被打入冷宮,劉靈用上了敬稱。
“夫君不會…,夫君要的是實證,公主寬心就是,以後還是做好我們的本分吧!”蔡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的睿智是劉靈眼中沒有的東西。
“姐姐說的是,枉靈兒出身漢家,卻還是犯了忌諱。”劉靈歎了口氣,心裏卻琢磨著怎樣能夠與孫楊冰釋前嫌。
……
“怎麽樣?”孫楊背對著簾幕,簾幕後似乎有一朦朧的身影。
“稟主公,蔡夫人已經為夫人解惑,夫人已經明白了戲軍師離去的緣由,夫人似有悔悟。”黑影不慌不忙地答道。
“下去吧!”孫楊揮了揮衣袖。
“喏!”黑影無聲退去。
“又是內室戰爭啊!”孫楊無奈地歎了口氣,這是無法避免的東西,這個世界上的人都隻是人,就算是神,也不太可能願意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獨有的東西,若是有可能,孫楊倒是願意一夫一妻,隻可惜劉靈始終是漢室之人,孫楊自己不介意,不代表自己身邊的人不介意,在漢室舊臣的眼中,自己就是反賊啊!
“來人!”孫楊想得苦惱,便不想再多想了。
“屬下在,秦公有何吩咐?”頃刻間,門外士兵魚貫而入。
“找戲誌才過來,吾有要事相商。”孫楊道。
“喏!”士兵連忙退去。
“等等!”孫楊想了想道:“告訴他,是北方之事。”
“喏!”士兵離去。
……
不久後,戲誌才來了。
原本戲誌才因為未曾娶親成為了長安城內最大的香餑餑,從秦公府遁出之後,他正準備先出去躲一陣子,他剛剛準備出門,就被一大隊士兵給擋在了家門口,他以為是孫楊要和他談私事,他神色一變,就欲走後門。卻被士兵們給擋了下來,隨後他從帶隊士兵口中猛一聽北方之事時,神色又是一變。
“來了?”孫楊靠在椅背上懶洋洋地問。
“嗯!正是為北方之事而來。”戲誌才神色肅然,談起公事,戲誌才絕對一本正經。
“匈奴情況怎麽樣了?”孫楊問。
“匈奴老單於病危,恐不日就將倒斃。”戲誌才拿出袖中準備好的情報遞給了孫楊,情報中顯示,匈奴似乎有內亂之憂。鑒於戲誌才自從投效孫楊之後,便在孫楊的戰略構想中主動承擔了匈奴這一部分。
“你怎麽看?”孫楊隨手放下了手裏的情報,又問。
“匈奴內亂,應當是我秦國最佳出擊時間,可是,我關中、涼州隻有十萬餘兵馬,應付匈奴尚且有餘,若是在匈奴之後的鮮卑,連續的征戰隻會給我稍稍穩定的長安三輔、涼州大地帶來亂象。”戲誌才早有考慮,先漢時期,舉全國之力與塞外匈奴一鬥,勝之。現在的情況是三部鮮卑雖不怎麽和諧,卻也沒有到死磕的地步,己方一旦滅匈奴,它鮮卑三部焉有不聯合之理。
連續出征,給長安和涼州帶來了足夠的空虛,有些屑小雖然自己太弱不足以動搖秦國根本,但蟻多咬死象的道理,孫楊和戲誌才都明白。
“你想一個辦法,將鮮卑三部、南匈奴的實力削弱。”孫楊淡淡地說道。
在這個書房中,孫楊給了戲誌才足夠的思考時間,所有關於秦國和北方各族的消息都攤在了戲誌才麵前。
孫楊這一等,便是一下午,製定戰略不急,孫楊可以等,也有時間等。
終於,汗流浹背的戲誌才似乎有了想法:“主公。”
“嗯?”孫楊恍若剛剛睡醒一般。
“遠交近攻!嘿嘿!戲忠無能,隻能想到這一辦法。”戲誌才耍起了無賴,其實他知道,孫楊大概已經有了想法,隻是他不說,也不問。
“繼續,老子不想要和親和質子那一套,遠交近攻的做法不妥,想不出來,你就不要出去了。”孫楊大為肝火,謀士,一切的資源都應該利用起來,論謀略,似乎老美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極致,不得不令人佩服。
一日、兩日、三日...
半個月的時間,戲誌才被關在孫楊的之中,好吃好喝的供著,出了出恭外,其餘時間都不得離開書房,也是在這段時間裏,孫楊命人從軍官培訓學院中帶迴了所有兵書的拓本,以及孫楊自己的注解,總之,戲誌才想不出最好的辦法,那就繼續關著,誰求情也沒用,誰讓他戲誌才沒本事出來了。坐在院中老槐樹下的條藤椅上,孫楊邪惡地想著這一切。
“千萬不要到最後還得我自己出主意啊!若是這樣,謀士又有何用?”
“哈哈哈!我想到了,想到了啊!蒼天可鑒,我戲忠可以出去。”
‘騰’地一聲,孫楊迅速跳起,朝著書房趕去。
......
“主公,戲忠不負厚望,想到了一條計策。嘿嘿!”戲誌才舔著臉靠近了孫楊。
“不錯,隻花了半個月時間。”孫楊笑眯眯地一把推開了戲誌才:他姥姥的,這麽臭,還是一邊呆著去吧!
“嗯!主公,庫中可還有我軍淘汰的軍器。”戲誌才毫不在意孫楊的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啃書,戲誌才有了質的變化。
“有啊!你要幹嘛?”孫楊雖然這樣問,心裏卻在期待著戲誌才真能想到那一條計,隻要你夠強,那是可以作為一個國家永久計策的計。
“嘿嘿!匈奴人最需要什麽?糧食?鹽?都不是!”戲誌才兀自搗鼓著:“他們需要的是武器,大量的武器。同樣,鮮卑人也要,烏桓人也要,甚至大漢境內的世家大族也要,隻是品質不一樣罷了,而我們大秦卻可以提供這些,也是到如今,戲忠才明白主公的軍工學院、民用工學院的最終用途,主公,請受戲誌才一拜,自此之後,戲誌才隻忠秦公一人,秦公之風采,必定為世人所驚歎。”
“說吧!你是不是要出售武器給匈奴人。”孫楊嚴肅地問道。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孫楊很想這樣做,但這樣做的後果隻怕會遭到儒家的進一步打擊。
“是!”戲誌才堅定而瘋狂地敘述著:“我秦國不缺鐵,將來也不會缺少能工巧匠,我秦國更不缺鹽,不缺糧食,幾乎是大漢所有的東西,我秦國都有,但是,我秦國沒有統一天下的能力,不是沒有實力,而是沒有能力,戲誌才要做的就是削弱天下世家豪門的事,就是要削弱北方異族的事,我們出售淘汰的武器給匈奴人,出售一般的武器給世家大族,留下最好的武器自己用,我們用武器換取異族的奴隸、異族的戰俘,我們用武器換取世家的糧草,我戲誌才相信,在秦公的帶領下,我們的秦國所產的絲錦一定能比蜀錦好,這樣,我們又多了一條取世家錢糧為己用的路。唿~~~我說完了。”
‘啪啪啪~~~’孫楊忍不住為戲誌才鼓掌,出口武器,是任何時代都賺錢的生意,整個世界,幾乎是每天都在打戰,所以並不缺少買家,從戲誌才出來之後的一番敘述中看,戲誌才心中已經開始產生了政治的萌芽。
接下來的日子裏,魯肅和戲誌才都沒有輕鬆日子過了,魯肅找了兩個幫手,一個是要前去做督郵滿寵被他拉到了身邊,另一個則是與管寧、邴原合稱為一條龍的華歆,這兩人一個是酷吏的原型,另一個足智多謀,狡詐如狐,這二人正好能為秦國變革做貢獻。
戲誌才則是找到了衛凱,兩人不謀而合,從軍械所、秦國府庫中大量搬運武器,做好了大量‘資敵’的準備。
“你們先下去吧!”蔡琰揮了揮衣袖。
“喏。”一眾丫鬟對視一眼,紛紛離開了飯廳,她們各自的貼身丫鬟左右而出,順帶關上了房門。
“姐姐!”劉靈苦著小臉道。
“婦氏不得幹政。”蔡琰歎了口氣,從戲誌才狂變的臉色中,蔡琰倒是看出了一絲端倪。
“可奴家沒有幹政呀!”劉靈驚唿,此刻,她意識到了什麽,不過還是不敢肯定。
“夫君最忌內府與外府勾連,公主之前問戲先生之言,令夫君有些不快,豈不見戲先生連忙離席,這正是一代名臣應該有的態度,若公主侍人與戲先生結為連理,他日若是有求與他,那他應是不應?公主可曾考慮其中利害?”蔡琰冷靜地迴想著孫楊和戲誌才的態度,再結合蔡邕平日的教導,頃刻間就明了了其中的關節。
“那秦公他…”因為害怕被打入冷宮,劉靈用上了敬稱。
“夫君不會…,夫君要的是實證,公主寬心就是,以後還是做好我們的本分吧!”蔡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的睿智是劉靈眼中沒有的東西。
“姐姐說的是,枉靈兒出身漢家,卻還是犯了忌諱。”劉靈歎了口氣,心裏卻琢磨著怎樣能夠與孫楊冰釋前嫌。
……
“怎麽樣?”孫楊背對著簾幕,簾幕後似乎有一朦朧的身影。
“稟主公,蔡夫人已經為夫人解惑,夫人已經明白了戲軍師離去的緣由,夫人似有悔悟。”黑影不慌不忙地答道。
“下去吧!”孫楊揮了揮衣袖。
“喏!”黑影無聲退去。
“又是內室戰爭啊!”孫楊無奈地歎了口氣,這是無法避免的東西,這個世界上的人都隻是人,就算是神,也不太可能願意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獨有的東西,若是有可能,孫楊倒是願意一夫一妻,隻可惜劉靈始終是漢室之人,孫楊自己不介意,不代表自己身邊的人不介意,在漢室舊臣的眼中,自己就是反賊啊!
“來人!”孫楊想得苦惱,便不想再多想了。
“屬下在,秦公有何吩咐?”頃刻間,門外士兵魚貫而入。
“找戲誌才過來,吾有要事相商。”孫楊道。
“喏!”士兵連忙退去。
“等等!”孫楊想了想道:“告訴他,是北方之事。”
“喏!”士兵離去。
……
不久後,戲誌才來了。
原本戲誌才因為未曾娶親成為了長安城內最大的香餑餑,從秦公府遁出之後,他正準備先出去躲一陣子,他剛剛準備出門,就被一大隊士兵給擋在了家門口,他以為是孫楊要和他談私事,他神色一變,就欲走後門。卻被士兵們給擋了下來,隨後他從帶隊士兵口中猛一聽北方之事時,神色又是一變。
“來了?”孫楊靠在椅背上懶洋洋地問。
“嗯!正是為北方之事而來。”戲誌才神色肅然,談起公事,戲誌才絕對一本正經。
“匈奴情況怎麽樣了?”孫楊問。
“匈奴老單於病危,恐不日就將倒斃。”戲誌才拿出袖中準備好的情報遞給了孫楊,情報中顯示,匈奴似乎有內亂之憂。鑒於戲誌才自從投效孫楊之後,便在孫楊的戰略構想中主動承擔了匈奴這一部分。
“你怎麽看?”孫楊隨手放下了手裏的情報,又問。
“匈奴內亂,應當是我秦國最佳出擊時間,可是,我關中、涼州隻有十萬餘兵馬,應付匈奴尚且有餘,若是在匈奴之後的鮮卑,連續的征戰隻會給我稍稍穩定的長安三輔、涼州大地帶來亂象。”戲誌才早有考慮,先漢時期,舉全國之力與塞外匈奴一鬥,勝之。現在的情況是三部鮮卑雖不怎麽和諧,卻也沒有到死磕的地步,己方一旦滅匈奴,它鮮卑三部焉有不聯合之理。
連續出征,給長安和涼州帶來了足夠的空虛,有些屑小雖然自己太弱不足以動搖秦國根本,但蟻多咬死象的道理,孫楊和戲誌才都明白。
“你想一個辦法,將鮮卑三部、南匈奴的實力削弱。”孫楊淡淡地說道。
在這個書房中,孫楊給了戲誌才足夠的思考時間,所有關於秦國和北方各族的消息都攤在了戲誌才麵前。
孫楊這一等,便是一下午,製定戰略不急,孫楊可以等,也有時間等。
終於,汗流浹背的戲誌才似乎有了想法:“主公。”
“嗯?”孫楊恍若剛剛睡醒一般。
“遠交近攻!嘿嘿!戲忠無能,隻能想到這一辦法。”戲誌才耍起了無賴,其實他知道,孫楊大概已經有了想法,隻是他不說,也不問。
“繼續,老子不想要和親和質子那一套,遠交近攻的做法不妥,想不出來,你就不要出去了。”孫楊大為肝火,謀士,一切的資源都應該利用起來,論謀略,似乎老美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極致,不得不令人佩服。
一日、兩日、三日...
半個月的時間,戲誌才被關在孫楊的之中,好吃好喝的供著,出了出恭外,其餘時間都不得離開書房,也是在這段時間裏,孫楊命人從軍官培訓學院中帶迴了所有兵書的拓本,以及孫楊自己的注解,總之,戲誌才想不出最好的辦法,那就繼續關著,誰求情也沒用,誰讓他戲誌才沒本事出來了。坐在院中老槐樹下的條藤椅上,孫楊邪惡地想著這一切。
“千萬不要到最後還得我自己出主意啊!若是這樣,謀士又有何用?”
“哈哈哈!我想到了,想到了啊!蒼天可鑒,我戲忠可以出去。”
‘騰’地一聲,孫楊迅速跳起,朝著書房趕去。
......
“主公,戲忠不負厚望,想到了一條計策。嘿嘿!”戲誌才舔著臉靠近了孫楊。
“不錯,隻花了半個月時間。”孫楊笑眯眯地一把推開了戲誌才:他姥姥的,這麽臭,還是一邊呆著去吧!
“嗯!主公,庫中可還有我軍淘汰的軍器。”戲誌才毫不在意孫楊的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啃書,戲誌才有了質的變化。
“有啊!你要幹嘛?”孫楊雖然這樣問,心裏卻在期待著戲誌才真能想到那一條計,隻要你夠強,那是可以作為一個國家永久計策的計。
“嘿嘿!匈奴人最需要什麽?糧食?鹽?都不是!”戲誌才兀自搗鼓著:“他們需要的是武器,大量的武器。同樣,鮮卑人也要,烏桓人也要,甚至大漢境內的世家大族也要,隻是品質不一樣罷了,而我們大秦卻可以提供這些,也是到如今,戲忠才明白主公的軍工學院、民用工學院的最終用途,主公,請受戲誌才一拜,自此之後,戲誌才隻忠秦公一人,秦公之風采,必定為世人所驚歎。”
“說吧!你是不是要出售武器給匈奴人。”孫楊嚴肅地問道。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孫楊很想這樣做,但這樣做的後果隻怕會遭到儒家的進一步打擊。
“是!”戲誌才堅定而瘋狂地敘述著:“我秦國不缺鐵,將來也不會缺少能工巧匠,我秦國更不缺鹽,不缺糧食,幾乎是大漢所有的東西,我秦國都有,但是,我秦國沒有統一天下的能力,不是沒有實力,而是沒有能力,戲誌才要做的就是削弱天下世家豪門的事,就是要削弱北方異族的事,我們出售淘汰的武器給匈奴人,出售一般的武器給世家大族,留下最好的武器自己用,我們用武器換取異族的奴隸、異族的戰俘,我們用武器換取世家的糧草,我戲誌才相信,在秦公的帶領下,我們的秦國所產的絲錦一定能比蜀錦好,這樣,我們又多了一條取世家錢糧為己用的路。唿~~~我說完了。”
‘啪啪啪~~~’孫楊忍不住為戲誌才鼓掌,出口武器,是任何時代都賺錢的生意,整個世界,幾乎是每天都在打戰,所以並不缺少買家,從戲誌才出來之後的一番敘述中看,戲誌才心中已經開始產生了政治的萌芽。
接下來的日子裏,魯肅和戲誌才都沒有輕鬆日子過了,魯肅找了兩個幫手,一個是要前去做督郵滿寵被他拉到了身邊,另一個則是與管寧、邴原合稱為一條龍的華歆,這兩人一個是酷吏的原型,另一個足智多謀,狡詐如狐,這二人正好能為秦國變革做貢獻。
戲誌才則是找到了衛凱,兩人不謀而合,從軍械所、秦國府庫中大量搬運武器,做好了大量‘資敵’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