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默率軍抵達東城,詢及縣尉魯肅何在?縣尉忙將其帶往魯家莊園。魯肅此人,有謀略,通兵法,懂武藝,自是難得的文武全才,和廬江周瑜一樣頂尖的人物。魯家莊依山傍水而建,左右興起兩座箭樓。“黑哥,你快看,遠處塵煙四起,是何故?”站在箭樓上負責巡哨的魯莊門人對身邊的人說道。“不好,快去告知莊主,有賊兵疾行而來。”箭樓上軍士隊長眼尖,忙命人關上了莊門,並架好了鹿砦。數個唿吸,秦軍騎兵已先發而至,抵達魯莊門前。


    “莊內之人聽著,我等乃是秦軍門下,正要見魯家莊主,還請速速同傳。”‘當’


    一聲金鳴,莊門大開,從裏跑出了數百壯漢,手持長矛,身披皮甲,個個端的是威武不凡。


    “各位遠道而來,有何事?”魯肅本是臨淮人氏,在本地頗有名望,基業更是都在南方,他更喜歡呆在南方,又怎麽可能輕易放棄家業,隨孫楊入秦。


    “奉秦公之命,前來邀請子敬先生入秦。”李默拱手行禮道。


    “秦公?臨淮哪裏來的秦公,莫以為肅好欺乎?”魯肅微微有些吃驚,他沒有料到孫楊竟然會親自跑來找自己。


    “秦公已到淮南!素聞東城魯子敬有大才,便命某前來相請!”李默拱手笑道。


    “是嘛?”魯肅深深地看了李默一眼,隨即拂袖而去,入莊時,魯肅又駐足於門前,負手道:“讓秦公自己來吧!”


    “汝真不識好歹。”縣尉罵道。


    “攻嗎?”淮一問道。


    “我打得下嗎?”李默苦笑,這魯肅根本就是在示威,難怪秦公如此看重此人,見魯肅莊園有地利之險,李默也是不敢輕易動兵,隻能是就地駐紮,並派人迴了淮南。


    這一夜,李默未曾入睡,這裏畢竟還是漢境,關東士族若有心,強留秦軍在此也未嚐做不到。況淮南一地黃巾並未覆滅,便有一時之亂。還好,魯肅似乎並沒有什麽惡意,一夜平安度過。


    次日,孫楊率第一師團前來,並有夫人劉慕、蔡琰,小舅子劉協以及一幹文武。


    “魯子敬?”孫楊看著這謙謙君子般的少年獨自走出了莊子,走到了他的麵前。


    “秦公可敢過門一敘?”魯肅淡然處之,指著莊內微微一笑。


    孫楊聞言,大笑:“既是魯子敬相邀,孫某有何不敢?”


    “主公”


    “主公”


    “主公”


    “夫君”


    “姐夫!”頃刻間,數人相繼出言阻止。


    “爾等不必擔心,子敬非小人也。”孫楊看了他們一眼道。


    “秦公!請!”魯肅朝著孫楊行了一禮,魯肅聽了孫楊的評價,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此刻,他很是受用。


    “我們走吧!”孫楊道。


    魯肅默默地在前麵帶路,心中卻是糾結萬分,這可不是他一人的主意。


    兩人三繞五轉地到了莊子的最深處,這裏百丈之內竟然隻有一間茅草屋,孫楊疑惑地看了一眼魯肅。


    “秦公請!”魯肅的表情依然沒什麽變化。


    “老身見過秦公!”孫楊前腳踏入屋內,便見一婦人坐於案前,她見孫楊進入,忙起身拜倒。


    “這是?”孫楊困惑了,這是神馬情況。


    “此便是肅之祖母,肅之前程全由祖母決定。”魯肅道。


    “什麽?”孫楊連忙將老婦人扶起:“老夫人多禮了,孫楊慚愧!”


    “老婦人見識淺薄,還請秦公為老婦人解惑一事。”魯肅的祖母並沒有因為孫楊的禮貌而完全忘了正事。


    “在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孫楊拱手道。人言魯肅乃祖母一手養大,這便是事實,孫楊對魯肅的祖母由衷的敬佩,從古至今,女性最偉大的一麵便是將後人培養成才,這是繼十月懷胎之後,母性又一個閃閃發光的亮點。


    “你從何而來?又從何知道我孫以及眾多人才的下落?別反駁,我魯家雖不是大世族,卻也有著自己的情報,你秦國目前的郡守之才,將軍之才,要麽是你一手培養,要麽是你一手提拔,這其中,有著太多的令人不可思議之處。”魯肅祖母的每一句話,都令孫楊冷汗直冒,甚至產生了要殺了她的衝動,這已經觸及到了孫楊的底線,這涉及到了孫楊最大的秘密。


    孫楊深深地吸了幾口涼氣,他心思百轉,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他比誰都清楚,難得遇到一個自己敬佩的人,竟然會把自己看得這麽透徹。


    “老夫人,是不是我不說,便帶不走魯肅?”孫楊又問。


    “這世間並不缺少聰明之人,所有人都知道,人不可能生而知之,而你的學識,能力,都與你的年紀不符,做的事情,更是與大漢所有人都千差萬別,軍官培訓學院是什麽?政史學院是什麽?你所創軍製從何而來?你身上必有大秘密,或許,與張角無異!”老夫人一陣見血的說道。


    “算了,算了。”孫楊歎了口氣,強壓下自己的殺心,勉強張口道:“夫人見識不凡,言語中更是一針見血,某心中有大秘密,不能對夫人盡言,子敬先生我也不要了!不要了!”


    “等等!秦公不忙走,老婦人有些話要交代我孫!“魯肅祖母叫住了拱手準備離去的孫楊,又道:”子敬啊!每個人都該有些秘密,正如你的祖母我,不也是藏有秘密嗎?秦公會是一個好主公,比任何人都好。”老夫人最後說道。她慢慢地合上了雙眼。


    魯肅發了瘋似追了出去,他知道,自己的祖母不說,便不會說,而他,要聽從祖母的命令去找孫楊。老夫人再也沒了迴音,魯肅用手探過老婦人的鼻子,她已經沒了氣息。


    “老夫人,我明白了,明白了,我一直都活在那個世界裏,我還沒有真正融入這個世界!”孫楊哭倒在老夫人身前,魯肅也哭倒在她身前,可惜,老夫人再也無法迴應他們兩。魯肅送別了自己的祖母,孫楊因此在臨淮多呆了七日,這七日,魯肅將孫楊當成了自己的大哥,兩人在魯老夫人靈堂上結拜成了兄弟,這並不是孫楊提出來的,這是老夫人的遺命,原來魯老夫人早就寫好了遺囑,她把遺囑交給了自己的陪嫁丫頭,現在也是一個老婦人了。老夫人逝世的當日,老姑姑便將遺囑交給了魯肅。


    肅兒親啟:


    (魯肅哭著打開了用繩結卷號的信封)


    汝幼孤,無有兄弟姊妹,今秦公楊待汝如故,知汝,懂汝,吾故去,汝當以兄侍之,亦不可廢棄為臣本分,汝勿要念吾,亦不可追究你兄長來曆,隻需謹守本分,為我漢族穩定天下而努力,今漢室傾頹,秦公於雍涼二州崛起,此天賜之基業,任如今天下諸侯相爭,亦不能動雍涼分毫,汝有大智,必有定天下之能,緩而圖之,魯氏歸秦而大興,定不可負先祖期願,切記切記!


    “秦公,我祖母有提及公。”魯肅將遺書遞給了孫楊,孫楊看著手中的遺書,也不由得落淚,這又是一份責任,以兄侍之,換言之,就是讓孫楊以弟待魯肅,孫楊不由得苦笑,老夫人真是可以,連後路都給魯肅找好了,而且還提前數年而亡,這算什麽事嘛?


    “吾欲與子敬結義,子敬可嫌吾粗鄙否?”


    “魯肅欲與秦公結拜,不僅止於祖母遺命,更兼肅有事秦之心,望秦公成全!。”魯肅嚴肅地看著孫楊,他也有著自己的打算,孫楊如果不接受自己,那歸秦這事就還得重新來過,以兄侍之,是侍之於情,而不是侍之以秦。亂世之中,許多世家大族都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兄在北、弟在南,這種事絕不少見,魯肅也並不迂腐。


    “如此甚好,那就在老夫人靈前吧!”孫楊並不反對魯肅與自己結拜,這就是老十了,也正是曆史上的老實人魯肅。


    “祖母在上……孫楊//魯肅在此結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大哥“”小弟“兩人相擁而泣,再這禮成之後,魯肅又做了一件令孫楊比較吃驚的事情:“兄長,頭七之後,肅隨兄長歸秦。”


    “什麽?你不守五七嗎?”孫楊道。


    “兄長在關東多呆一日,便會多一分危險,況且祖母大人生前說過,逝世之後要火葬,肅會帶著祖母骨灰歸秦,待來日肅再度南歸之日,再將祖母與祖父大人合葬,歸我魯氏族地。”魯肅道。


    “好吧!七日後拔營,李默,聽到了?”孫楊歎了口氣,沒想到魯肅這般為自己考慮,連五七都不再守,孫楊隻能是日後讓魯肅完成魯家世代的夙願。


    七日一晃便過,由於魯肅要帶著老夫人一起走,魯氏宗族也盡起宗室族人隨孫楊入秦,秦軍一下又擴充數倍,一下子多了這麽多人,孫揚隻有另外編了一個旅團,旅團長魯肅兼任,旅參劉曄,副旅長許褚,而這個旅的責任在於保護魯家和許家的族人,並不擔任戰鬥任務,所以人員配置全部是魯家和許家的族人。


    又過了數日,大軍從汝南郡北上許昌。正這時,朝廷的大軍終於來了,都是西園軍,由袁紹掛帥,曹操、袁術、淳於瓊等人輔之,擋在了秦軍迴許昌的路上。


    “他們有騎兵嗎?”錦衣衛將前方消息帶迴,孫楊隻能就地紮營,日夜與魯肅/劉曄商量對策。


    “據探知,袁紹手下有五千騎兵,其餘皆為步兵,西園軍共出兵四萬。”李默低著頭說道。


    “怕個鳥,俺們還有近五千百戰騎兵,他們不過是一群新軍。”典韋一拍桌子道。


    “坐下!”孫楊喝道。典韋像個孩子般老老實實坐迴了原位。


    “這些人中唯有曹操有點麻煩,其餘人不足為慮。”孫楊緩緩敲擊著案麵,眼中精光一閃,又道:“李默,你帶人攻下汝南郡,我孫楊倒是要看看他袁紹將會做何反應,記住,隻要是汝南世家,允許你燒殺搶掠。若是找到袁家,便直接出手,將之滅族,我孫某人倒是要看看,他袁紹有幾個宗族給我秦軍滅。”


    “喏!”李默也是眼眸一亮,是啊!要盡快找到袁氏宗族,將之連根拔起,必定能使袁紹內外交困。


    “各團謹守營寨,寨門處多設雷石鹿角,騎兵出寨挑釁,放一放風箏。”孫楊道。


    “喏!”一直都被稱為五鼠之一的葛雲有了能表現自己的機會,他如何不喜?


    “大哥,什麽是放風箏?”魯肅皺眉道。騎兵出寨,本應該是好事,而現在在人數上孫楊一方並不占優勢,那這裏麵的風險就大了去了。


    “老十,且看三哥給你表現表現,我秦軍騎兵最強的不是阿九的上陣砍殺,而是放風箏,第一師團騎兵團主要訓練的騎弓手,在弓射一道,比其他各師團強出太多,是吧!大哥。”葛雲早就**了,他眼看著阿四、阿九一個個都成了秦國名將,他早已是按捺不住,總想著能有一天自己也能帶著一個師團,甚至是軍團鎮守一方,那心思,就跟百爪饒心一般。


    “嗯!我們都看著你的表現,要是你那三個團的騎兵全丟了,我們就該束手就擒了,記住,你得放出風去,就說秦軍準備攻打洛陽,看看西園軍的反應。”多好的小夥啊!就這麽被壓抑壞了。


    “得嘞!”葛雲急匆匆地調兵去了。


    “大哥,真讓他去?”魯肅始終覺得葛雲這家夥有些不靠譜。


    “嗯!咱們都有機會練練手,而他們呢?除了阿四、阿九、老二,其餘兄弟都沒有出手的機會,也是時候該讓他們出出手了,若不然,天下之人會說我孫楊黔驢技窮,到那時候,才是雍涼危機的開始。”孫楊突然想起了先秦,一個足以傲視全世界的帝國,卻僅僅隻存在了十幾年,何等的可悲啊!如今,他自己占了秦國故地,想必那些關東世家把自己當做了先秦,那個所有人都恐懼的王國,而若是能把這種恐懼不斷地演繹下去,那一統關東將用不了多長時間,因為漢人都認可統一,從心底裏也懼秦。


    葛雲出手了。


    在潁川學院,一群學子在議論這一次戰爭,其中有個枯瘦的男子和病弱的少年達成了共識。


    枯瘦男子說道:“袁紹此人剛愎自用,必不采納曹操等人的任何意見,一心想著滅孫,不過,孫楊就等著他自己跳進來。”


    病弱少年說道:“袁紹若是能謹守營寨,秦軍缺糧,久必自潰。”


    枯瘦男子又說道:“秦公必定遣一偏師尋找汝南袁氏老巢,袁氏宗族危矣。”


    “不近如此吧?秦軍有數千騎兵,各師團絕非單一步兵組成,其騎兵運用得當,必定有所作為。”病弱少年補充道。


    “還有洛陽,若是秦公一心攻洛,何進必定讓袁紹迴軍,奉孝以為袁紹迴是不迴?”枯瘦男子用自己枯似樹皮的手指著洛陽說道。


    “袁紹若迴,秦公必定北上宛洛,秦公無虞。”郭嘉淡然道。


    “若不迴,則秦軍與袁紹必是兩敗俱傷之局,而袁紹失去天下人心,不複有人主之資。”枯瘦男子笑道。


    “誌才,選一家吧!我們都該出仕了。”郭嘉道。


    “我入秦。”戲誌才想了想,說道。


    “我歸漢!”郭嘉與戲誌才兩人撫掌而笑。


    此二人正是潁川學院出來的郭嘉、戲誌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天的馬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浮陌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浮陌路並收藏逆天的馬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