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寨子能否強大,取決於它所擁有的寨兵是否夠強,孫楊的馬寨在武威一帶並不算大,寨民們也不是很富裕,寨中除去孫楊盡力收攏來的幾百精壯漢子,卻是隻剩下了一群毫無戰力的老弱婦孺。因此,孫楊也並不排斥主動歸攏過來的羌人、氐人以及匈奴人,孫楊對那些能夠拉攏甚至同化的異族始終抱著一視同仁的態度,也時刻保持著一絲警惕。
一個寨子裏的寨兵,不可能沒有建製,按照小隊、中隊、大隊的軍隊建製,孫楊將異族寨兵分開打散在各個隊伍之中,而對於異族的政策也與漢人寨兵有些不同,異族寨兵在孫楊寨中沒有任何上升空間,隻能夠做普通的戰兵,且擔任衝鋒任務,但他們所搶到的東西卻歸其個人所有,這一點直接受寨主孫楊的保護,寨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奪走他們的私有財物,違者斬立決,此規定,一直受到異族寨兵的強烈擁護。漢人寨兵則可以升為5人小隊的小隊長,25到27人一中隊的中隊長,75到90人一隊的大隊長。
一個寨子想要發展,不可能不需要錢,打劫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商人,是孫楊的主收入之一。然而,絲綢之路上雖然‘盛產’黃金,卻也有淡季和旺季之分,冬夏便是淡季,過往的商人將會急劇的減少。這時候,孫楊便也會跟著一塊兒彈盡糧絕,也會被迫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如劫掠漢人流民;所謂流民,他們當然都不會是有錢的主,但他們總會把自己家所有值錢的家當換算成五銖錢和糧食,待一切準備妥當後,他們才會進行長途遷徙。
強壯一點的流民,孫楊可以將他們抓來充做寨中苦力,精壯的漢子更是可以挑選出來一些人,作為寨兵這一高風險職業的備胎,不斷地用來補充寨兵的戰損。
一直以來,孫楊的小馬寨都是以這樣的模式延續著它短暫的繁榮。
作為一個後輩,孫楊也是一個有明確民族意識的漢族子弟,孫楊絕對不會吝惜自己手裏的屠刀,大槊所向,必是他決定了要對某個異族部落下手,一旦出兵,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命人殺掉那支部落裏高過車輪的男子,將部落裏未成年的男孩經人口販子賣往內地,充作東漢皇朝裏大小世家的家奴。寨子裏則會把未衰老的異族女子截留下來,以充作女奴,時而供寨兵們發泄自己的欲火。、
若說,誰要看中了其中的某個女子,那便是她的幸運,隻要寨兵們跟自己的中隊長說一聲,徑直帶迴家裏便是,孫楊對於這些可以維持人口長期增長的行為,曆來都不做阻止。
賈詡歸順之後,很是讚同孫楊這種能夠積蓄到足夠力量的馬賊發展模式,賈詡對異族的處理方式卻是要比孫楊更加極端,他想讓孫楊直接滅人部族,這種事,孫楊倒是不幹。畢竟,要滅人家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人口叛賣也是一項不錯的收入,孫楊為了求得最大的利益,怎麽會傻到做出滅族的決定。
目前,在賈詡到來之後的這個冬天,孫楊寨中終於有了兩個大隊的戰兵,其中一個直屬於孫楊,另一個直屬於老二李煜。中平年間,涼州局勢愈發不穩,西北各郡暗流湧動,羌氐等族似有複叛之象。
中平元年四月,轟轟烈烈地黃巾軍起義在漢境打得如火如荼,這一次起義打破了漢室執掌中樞、坐擁天下的格局,天下局勢漸漸動蕩不安,再不複之前的穩定平和。
中原,兗州,譙郡
一個叫曹操的男人放下了手裏的兵書,悍然棄筆從戎,率領家中族兵加入了鎮壓反叛的行列,他與中郎將皇甫嵩一起在長社偷偷放了把大火,兩人再一東一西夾擊了氣勢如虹的黃巾軍,打破了黃巾軍領袖張角從豫州攻入洛陽的戰略構想。隨後,曹操又與孫堅一道夾擊了南陽的黃巾軍殘餘勢力,中原大地上轟轟烈烈地黃巾起義不到半年就消融了近大半。
河北,幽州,涿郡
三個出身卑賤的男人懷才不遇,他們不惜立誓結義,約定一起在大漢闖下一片天地,他們在迅速解決掉北上幽州的黃巾軍之後,風風火火地跑到了冀州,他們想要在巨鹿分上一杯羹。隻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還不如小黃門的三寸蘭舌有效,河北的最高軍事指揮官盧植被涼州的董卓所取代,而董卓這人卻急於求成,帶著他們打了場敗仗,徹底弄了個灰頭土臉。
十月,是一個果實成熟和收獲的季節,而黃巾軍的起義卻是日落西山,幾乎所有的戰略目標都沒有達成,黃巾起義陷入了最低穀的時期,他們的最高精神領袖張角此時已死多時,剩餘的黃巾軍也基本上翻不起什麽大浪,大漢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
“文和,這已經是最新的戰報了!黃巾軍已然失敗。”寨主門樓裏,僅僅隻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張胡床,極其簡單的擺設,映射出了其主人節儉的生活作風。
“嗯!孫寨主要文和怎麽說?”賈詡眯著眼睛,似乎還在與周公他老人家下棋,他早在半年前就已加入了孫楊的馬賊化軍事集團,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就會真心的為孫楊出謀劃策,他所想的總是他自己的利益,因而,即使孫楊能得到他的幾手指點,他也會讓孫楊經常下不來台。
“叫主公!”孫楊輕叩著桌麵的食指微微一頓,麵上的不愉之色卻隻是一閃而過。
“主公!”賈詡輕笑了一聲,他叫得極為順暢,一點都沒有感覺到難為情,似乎還在為孫楊的‘小孩子氣’覺得好笑。
一年多下來,這是他與孫楊之間每天都會發生的一件事,賈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就真的叫順口了,叫習慣了,所以他每天都會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醒一下自己,使其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個大漢朝士人的身份。
“不是我讓你怎麽說,而是你這個軍師該怎麽說。你這麽著,老規矩,你給我三個建議!”孫楊歎了口氣,若非自己臉皮足夠厚,耐心足夠好,隻怕早就輸給了人在孫營心在漢的賈詡。
“上策,寨子裏繼續儲存實力,等待時機坐擁武威,乃至於坐擁關中;中策,趁現在黃巾勢弱加入漢室,以圖在圍剿雍州的黃巾殘餘勢力過程中收獲官職;下策,加入黃巾軍,與殘餘黃巾勢力合作,吞沒涼州、虎視雍州,待天下大變,趁勢以絕對兵鋒席卷天下。”賈詡緩緩道出了近日所思,他卻是將上中下三策調了一下位,這才說給了想要聽計略的孫楊。他臉上並看不出什麽變化,實則,他內心裏卻在不斷地冷笑著,他等著孫楊自己來決斷這一切。
“文和,聽說令慈與夫人最近身體不適,不如我將寨主門樓讓出來吧!這裏很是安靜,是最適合休養的地方。”孫楊按下心中的憋屈感,聽了這三個建議後,他心中也是有著自己的打算。
“不牢主公憂心,詡告退。”賈詡深深地看了一眼孫楊,毫不留戀地離開了寨主門樓,聽著他下樓的腳步聲,孫楊霍然起身,怒道:“什麽東西!”
一年了,過了都快有一年了,賈詡卻未有一刻真心的歸心於自己,難道出身就這般重要?哈哈!曹操乃閹豎之後,那個身份怕是比自己也好不了多少吧!想到這,孫楊哼哼出了口氣,他冷靜之後,對賈詡給出的三個建議做了一番深思,上策?是保守的中策吧?等待機會?即使孫楊有著近五千年的知識儲備,他也不敢斷定說自己就一定能在亂世中摘取最後的果實,這個時代的強人太多了,根本就數不過來,要是再等機會,僅這資源貧瘠的涼州也是有著不下十位不甘寂寞地雄主,自己又憑什麽脫穎而出。
再說那中策,人人都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好,如今漢室平定了大規模的叛亂,那剩下的也就隻有小規模的黃巾軍,這根本都不夠官軍塞牙縫,如何又能便宜了自己。因此,這中策也是不行的。
最後,孫楊幾乎是沒了選擇,剩下的也唯有下策了,下策最是難以做出決斷,一入賊林便是賊,想脫身都難。不過,想想卻也不是沒有機會,羌人的叛亂馬上就要開始,難道自己真的任由羌氐異族霍亂涼州,肆意地屠殺漢人嗎?那還是一個漢人嗎?
孫楊以前就想做一個好男兒,一個為民族的複興而努力的好男兒。思慮之後,孫楊做下了決定,即使沒有機會,他也要去創造機會,更不應該受聲名所累,受外惑所擾,堅定而執著地選擇好自己的方向,並且為之不懈地努力,隻有這樣的男兒,方才是好男兒。
三天之後,孫楊準備妥當,出了門樓,他出來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賈詡的母親、夫人以及孩子強遷進了自己居住的門樓,而他,則親自帶著十餘個親隨,以及寨中的老五、老六、賈詡向著北地急行而去。
孫楊最後的抉擇便是投身反賊,在孫楊看來,在現如今這個千瘡百孔的大漢朝,這就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最少現在是這樣,如今漢室大權由幾個大勢力執掌,自己隻需投靠其中一方,便可以在涼州暫時站穩腳跟,一旦有了自己的地盤,崛起的機會也就隨之而來。
預謀造反的反賊首領是北地的湟中義從羌首領北宮伯玉,孫楊正是為暫時投效北宮伯玉而去,他準備趁涼州大亂之際撈上一筆,積蓄足夠橫掃武威郡的實力,這便是他的最終決斷。
駕~~~~~
數十匹駿馬在青草遍地,牛羊成群的北地郡縱橫馳騁。
放眼望去,天地渾然一體,廣袤的田野上,萬物任由其成長,本是麥草成熟的季節,卻盡顯一片荒涼景象,此時的北地郡,已經成了荒野。
真要計較起來,幾百年前的北地郡也算得上是一個大郡,隻是現在卻破敗了,郡治也被寄養在馮翊郡下。遙想當年,這裏還是抗擊北方匈奴的最前線,養育了無數漢族的英雄子弟,他們在這裏拋頭顱、灑熱血,隻為了身後親族的安危。卻不想,到了數百年後的今天,這裏竟人煙稀少,還要時時刻刻麵臨異族騎兵的威脅,孫楊走過之後,不免有些唏噓。
孫楊一行人身後留下的,是寨中所有人生存下去的希望。涼州之事緊急,容不得孫楊半分猶豫,在這裏,無論是非成敗,他必須要做出自己的選擇。也並非孫楊心甘情願與異族合作,實在是偌大個漢朝保不住她的子民,史冊記載,涼州根本無力抵擋羌氐的叛亂,甚至朝堂公卿們提議割讓涼州。
孫楊也曾想過,要去洛陽揭穿此事,卻深感自己處在底層,人微言輕。
生活當中也是有如此諸多的無奈,有時候選擇會帶來好處,有時候,生活卻逼著你做下這樣或那樣無從選擇的決定,這便是孫楊的決定。
“歡迎你,來自武威郡的漢人兄弟。”
北宮伯玉大開營門,正迎接著來自涼州各地的草莽英雄。
一個寨子裏的寨兵,不可能沒有建製,按照小隊、中隊、大隊的軍隊建製,孫楊將異族寨兵分開打散在各個隊伍之中,而對於異族的政策也與漢人寨兵有些不同,異族寨兵在孫楊寨中沒有任何上升空間,隻能夠做普通的戰兵,且擔任衝鋒任務,但他們所搶到的東西卻歸其個人所有,這一點直接受寨主孫楊的保護,寨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奪走他們的私有財物,違者斬立決,此規定,一直受到異族寨兵的強烈擁護。漢人寨兵則可以升為5人小隊的小隊長,25到27人一中隊的中隊長,75到90人一隊的大隊長。
一個寨子想要發展,不可能不需要錢,打劫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商人,是孫楊的主收入之一。然而,絲綢之路上雖然‘盛產’黃金,卻也有淡季和旺季之分,冬夏便是淡季,過往的商人將會急劇的減少。這時候,孫楊便也會跟著一塊兒彈盡糧絕,也會被迫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如劫掠漢人流民;所謂流民,他們當然都不會是有錢的主,但他們總會把自己家所有值錢的家當換算成五銖錢和糧食,待一切準備妥當後,他們才會進行長途遷徙。
強壯一點的流民,孫楊可以將他們抓來充做寨中苦力,精壯的漢子更是可以挑選出來一些人,作為寨兵這一高風險職業的備胎,不斷地用來補充寨兵的戰損。
一直以來,孫楊的小馬寨都是以這樣的模式延續著它短暫的繁榮。
作為一個後輩,孫楊也是一個有明確民族意識的漢族子弟,孫楊絕對不會吝惜自己手裏的屠刀,大槊所向,必是他決定了要對某個異族部落下手,一旦出兵,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命人殺掉那支部落裏高過車輪的男子,將部落裏未成年的男孩經人口販子賣往內地,充作東漢皇朝裏大小世家的家奴。寨子裏則會把未衰老的異族女子截留下來,以充作女奴,時而供寨兵們發泄自己的欲火。、
若說,誰要看中了其中的某個女子,那便是她的幸運,隻要寨兵們跟自己的中隊長說一聲,徑直帶迴家裏便是,孫楊對於這些可以維持人口長期增長的行為,曆來都不做阻止。
賈詡歸順之後,很是讚同孫楊這種能夠積蓄到足夠力量的馬賊發展模式,賈詡對異族的處理方式卻是要比孫楊更加極端,他想讓孫楊直接滅人部族,這種事,孫楊倒是不幹。畢竟,要滅人家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人口叛賣也是一項不錯的收入,孫楊為了求得最大的利益,怎麽會傻到做出滅族的決定。
目前,在賈詡到來之後的這個冬天,孫楊寨中終於有了兩個大隊的戰兵,其中一個直屬於孫楊,另一個直屬於老二李煜。中平年間,涼州局勢愈發不穩,西北各郡暗流湧動,羌氐等族似有複叛之象。
中平元年四月,轟轟烈烈地黃巾軍起義在漢境打得如火如荼,這一次起義打破了漢室執掌中樞、坐擁天下的格局,天下局勢漸漸動蕩不安,再不複之前的穩定平和。
中原,兗州,譙郡
一個叫曹操的男人放下了手裏的兵書,悍然棄筆從戎,率領家中族兵加入了鎮壓反叛的行列,他與中郎將皇甫嵩一起在長社偷偷放了把大火,兩人再一東一西夾擊了氣勢如虹的黃巾軍,打破了黃巾軍領袖張角從豫州攻入洛陽的戰略構想。隨後,曹操又與孫堅一道夾擊了南陽的黃巾軍殘餘勢力,中原大地上轟轟烈烈地黃巾起義不到半年就消融了近大半。
河北,幽州,涿郡
三個出身卑賤的男人懷才不遇,他們不惜立誓結義,約定一起在大漢闖下一片天地,他們在迅速解決掉北上幽州的黃巾軍之後,風風火火地跑到了冀州,他們想要在巨鹿分上一杯羹。隻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還不如小黃門的三寸蘭舌有效,河北的最高軍事指揮官盧植被涼州的董卓所取代,而董卓這人卻急於求成,帶著他們打了場敗仗,徹底弄了個灰頭土臉。
十月,是一個果實成熟和收獲的季節,而黃巾軍的起義卻是日落西山,幾乎所有的戰略目標都沒有達成,黃巾起義陷入了最低穀的時期,他們的最高精神領袖張角此時已死多時,剩餘的黃巾軍也基本上翻不起什麽大浪,大漢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
“文和,這已經是最新的戰報了!黃巾軍已然失敗。”寨主門樓裏,僅僅隻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張胡床,極其簡單的擺設,映射出了其主人節儉的生活作風。
“嗯!孫寨主要文和怎麽說?”賈詡眯著眼睛,似乎還在與周公他老人家下棋,他早在半年前就已加入了孫楊的馬賊化軍事集團,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就會真心的為孫楊出謀劃策,他所想的總是他自己的利益,因而,即使孫楊能得到他的幾手指點,他也會讓孫楊經常下不來台。
“叫主公!”孫楊輕叩著桌麵的食指微微一頓,麵上的不愉之色卻隻是一閃而過。
“主公!”賈詡輕笑了一聲,他叫得極為順暢,一點都沒有感覺到難為情,似乎還在為孫楊的‘小孩子氣’覺得好笑。
一年多下來,這是他與孫楊之間每天都會發生的一件事,賈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就真的叫順口了,叫習慣了,所以他每天都會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醒一下自己,使其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個大漢朝士人的身份。
“不是我讓你怎麽說,而是你這個軍師該怎麽說。你這麽著,老規矩,你給我三個建議!”孫楊歎了口氣,若非自己臉皮足夠厚,耐心足夠好,隻怕早就輸給了人在孫營心在漢的賈詡。
“上策,寨子裏繼續儲存實力,等待時機坐擁武威,乃至於坐擁關中;中策,趁現在黃巾勢弱加入漢室,以圖在圍剿雍州的黃巾殘餘勢力過程中收獲官職;下策,加入黃巾軍,與殘餘黃巾勢力合作,吞沒涼州、虎視雍州,待天下大變,趁勢以絕對兵鋒席卷天下。”賈詡緩緩道出了近日所思,他卻是將上中下三策調了一下位,這才說給了想要聽計略的孫楊。他臉上並看不出什麽變化,實則,他內心裏卻在不斷地冷笑著,他等著孫楊自己來決斷這一切。
“文和,聽說令慈與夫人最近身體不適,不如我將寨主門樓讓出來吧!這裏很是安靜,是最適合休養的地方。”孫楊按下心中的憋屈感,聽了這三個建議後,他心中也是有著自己的打算。
“不牢主公憂心,詡告退。”賈詡深深地看了一眼孫楊,毫不留戀地離開了寨主門樓,聽著他下樓的腳步聲,孫楊霍然起身,怒道:“什麽東西!”
一年了,過了都快有一年了,賈詡卻未有一刻真心的歸心於自己,難道出身就這般重要?哈哈!曹操乃閹豎之後,那個身份怕是比自己也好不了多少吧!想到這,孫楊哼哼出了口氣,他冷靜之後,對賈詡給出的三個建議做了一番深思,上策?是保守的中策吧?等待機會?即使孫楊有著近五千年的知識儲備,他也不敢斷定說自己就一定能在亂世中摘取最後的果實,這個時代的強人太多了,根本就數不過來,要是再等機會,僅這資源貧瘠的涼州也是有著不下十位不甘寂寞地雄主,自己又憑什麽脫穎而出。
再說那中策,人人都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好,如今漢室平定了大規模的叛亂,那剩下的也就隻有小規模的黃巾軍,這根本都不夠官軍塞牙縫,如何又能便宜了自己。因此,這中策也是不行的。
最後,孫楊幾乎是沒了選擇,剩下的也唯有下策了,下策最是難以做出決斷,一入賊林便是賊,想脫身都難。不過,想想卻也不是沒有機會,羌人的叛亂馬上就要開始,難道自己真的任由羌氐異族霍亂涼州,肆意地屠殺漢人嗎?那還是一個漢人嗎?
孫楊以前就想做一個好男兒,一個為民族的複興而努力的好男兒。思慮之後,孫楊做下了決定,即使沒有機會,他也要去創造機會,更不應該受聲名所累,受外惑所擾,堅定而執著地選擇好自己的方向,並且為之不懈地努力,隻有這樣的男兒,方才是好男兒。
三天之後,孫楊準備妥當,出了門樓,他出來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賈詡的母親、夫人以及孩子強遷進了自己居住的門樓,而他,則親自帶著十餘個親隨,以及寨中的老五、老六、賈詡向著北地急行而去。
孫楊最後的抉擇便是投身反賊,在孫楊看來,在現如今這個千瘡百孔的大漢朝,這就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最少現在是這樣,如今漢室大權由幾個大勢力執掌,自己隻需投靠其中一方,便可以在涼州暫時站穩腳跟,一旦有了自己的地盤,崛起的機會也就隨之而來。
預謀造反的反賊首領是北地的湟中義從羌首領北宮伯玉,孫楊正是為暫時投效北宮伯玉而去,他準備趁涼州大亂之際撈上一筆,積蓄足夠橫掃武威郡的實力,這便是他的最終決斷。
駕~~~~~
數十匹駿馬在青草遍地,牛羊成群的北地郡縱橫馳騁。
放眼望去,天地渾然一體,廣袤的田野上,萬物任由其成長,本是麥草成熟的季節,卻盡顯一片荒涼景象,此時的北地郡,已經成了荒野。
真要計較起來,幾百年前的北地郡也算得上是一個大郡,隻是現在卻破敗了,郡治也被寄養在馮翊郡下。遙想當年,這裏還是抗擊北方匈奴的最前線,養育了無數漢族的英雄子弟,他們在這裏拋頭顱、灑熱血,隻為了身後親族的安危。卻不想,到了數百年後的今天,這裏竟人煙稀少,還要時時刻刻麵臨異族騎兵的威脅,孫楊走過之後,不免有些唏噓。
孫楊一行人身後留下的,是寨中所有人生存下去的希望。涼州之事緊急,容不得孫楊半分猶豫,在這裏,無論是非成敗,他必須要做出自己的選擇。也並非孫楊心甘情願與異族合作,實在是偌大個漢朝保不住她的子民,史冊記載,涼州根本無力抵擋羌氐的叛亂,甚至朝堂公卿們提議割讓涼州。
孫楊也曾想過,要去洛陽揭穿此事,卻深感自己處在底層,人微言輕。
生活當中也是有如此諸多的無奈,有時候選擇會帶來好處,有時候,生活卻逼著你做下這樣或那樣無從選擇的決定,這便是孫楊的決定。
“歡迎你,來自武威郡的漢人兄弟。”
北宮伯玉大開營門,正迎接著來自涼州各地的草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