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我不看透,不是我太笨,隻是我太善良。
火車難題。其實又名電車難題(trolleyproblem)。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1967年,菲利帕·福特發表的《墮胎問題和教條雙重影響》中,首次提到了“電車難題”。這個思想實驗,可以追溯到伯納德·威廉姆斯提出的槍決原住民問題:假設一個植物學家,有天到一個獨裁國家中遊玩。當地獨裁者逮捕了20名無辜的印地安人,以涉嫌叛亂,全部判處死刑。但是這個獨裁者提出一個建議,身為客人,如果這個植物學家親手槍決其中一個印地安人,其他19個人就可以因此被釋放。這個植物學家是否應該親自槍決一位,以拯救其餘19人,還是拒絕動手,坐視這20個人都被槍決?
這個問題的每一個選擇都牽扯了很多道德倫理的選擇,也牽扯到了人們內心負罪感的承受能力。越是和自己親身經曆相關,人們將越難做出選擇。
迄今為止,這個難題已經吸引了心理學、倫理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者進行討論,可是依然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陳幀陽拉開了包廂的門,他和左鋯一起有說有笑地上完廁所迴來了。他們的包廂在1號包廂,而廁所在9號包廂旁邊,也就是車廂的另一頭。
左鋯把公文包又放迴到了上鋪,然後坐了下來,經過剛才的一番交流,他也顯得自在多了,態度和緩地對於凡說:“怎麽樣?眼鏡小夥子,想通了嗎?”
於凡平和地說:“我保留我的觀點,我們現在的煩惱都隻是智慧不夠而已。”
左鋯:“保留觀點是沒有問題的。正因為人們常常保留各自的觀點,人類的思想才會不斷進步。”
於凡:“老先生所言極是,老先生,您是做什麽工作呢?為什麽會考慮到這些問題?怎麽稱唿您呢?”於凡假裝不知道左鋯的身份。
左鋯:“我姓左,你們管我叫左老師就可以了。我是做生物醫藥工作的,平時的工作經常會和重病之人打交道,也經常看見生離死別,所以也就會多思考一些人生的意義。”
郭鈉興趣盎然地說:“左老師,如果是您,麵對火車難題,您會如何選擇呢?你會選擇犧牲掉一個人去挽救那五個人嗎?”
左鋯:“不會。”左鋯絲毫沒有考慮,語氣非常堅定。
郭鈉:“為什麽呢?這樣不是很殘忍嗎?”
左鋯一邊擺弄著手裏的保溫杯,一邊說:“我不願意因為我的行為,讓一個無辜的人白白喪命,那一個人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不應該被當作別人拯救他人‘性命’的籌碼。如果真讓我去犧牲掉這個人,那對我來說就是一場‘謀殺’!”
陳幀陽:“那您的意思就是見死不救嘍?那五個人又做錯了什麽呢?”
左鋯:“他們出現在了他們不該出現的位置上,火車失靈是一個意外。他們五個雖然也是無辜的,可是他們的死將會歸咎於意外事故,是他們的陽壽已盡。而不是人為謀殺。”
陳幀陽:“照您這個邏輯,醫院的醫生都不要救病人了。因為誰也沒有辦法保證救活那些危重病人,相反,還很可能把人治死。直接讓他們自生自滅多好?這樣就都可以歸結於病人陽壽已盡了。”
左鋯微微搖頭,笑著說:“小夥子啊,你犯了邏輯裏麵的偷換概念的錯誤。以後你就會慢慢明白了。”
三個人和左鋯這一番交流,感覺這個左教授其實腦子挺聰明的,也挺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想法的,並不像今天下午剛認識時那樣的瘋癲。
“晚餐,晚餐有需要的嗎?迴鍋肉、紅燒肉、魚香茄子……”包廂外傳來了列車員的聲音,由遠到近,伴隨著嘩啦嘩啦餐車的聲音。
於凡看了一下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六點半了,肚子也開始餓得咕咕叫了。
陳幀陽提議:“點一些東西吧,好餓啊。火車上隨便對付對付,等到了xa市,我要吃那裏的‘三秦套餐’!”
郭鈉拉開了門,叫住了送餐的乘務員,一人要了一份盒飯,左鋯也來了一份魚香豆腐蓋澆飯。
不隻是大家都餓了,還是列車廚師的廚藝不錯,列車上的飯竟然意外地好吃。三兩筷子,一份盒飯就下肚了,三個人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左鋯起身,將垃圾扔進了包廂裏的垃圾桶裏,順勢又摸了摸自己在上鋪的公文包,確認完好無損。
陳幀陽試探著調侃左鋯:“左老師,你這個包裏都有什麽寶貝呀?我見你一會就看一下,一會就看一下,你藏著金子嗎?”其實按道理來說,執行暗中保護行動時,不建議與被保護者過多地交流,但是隨著剛才話題的深入,也隻有將計就計。畢竟陳幀陽很想知道這個左鋯的身上到底有著什麽秘密,如果連他的底細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應該從何保護了。
本來已經放鬆的左鋯,突然又警覺起來,謹慎地說:“你問這個幹什麽?”
陳幀陽顯得很自然,說:“哦,我就是好奇而已。”
左鋯:“沒什麽,包裏就是一些生活用品……呃,還有……茶葉,對了,”左鋯轉移了話題,“你們喜歡喝茶嗎?我非常喜歡喝花茶,我包裏正好有一包,是我外省的一個老朋友送給我的,你們一定沒有見過,既然大家這麽聊得來,我去泡一壺,給你們嚐嚐。”
既然左鋯主動提出了邀請,好奇心旺盛的於凡豈會拒絕,於凡說道:“好呀,那就有勞左老師了,我們平時都不怎麽喝茶,正好長長見識。”。
左鋯起身,將床上的公文包的拉鏈拉了一個很小的縫隙,伸了一隻手在裏麵摸了一下,摸出了一個紅色的小布兜,像一個錦囊。左鋯把公文包的拉鏈又緊緊拉好,把這個紅色的小布兜擺在了桌子上。
左鋯麵色安定地說:“年輕人,你們知道嗎?喝茶其實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方式,更是一種人生的修行。這包茶,一定會讓你們有一種別樣的體會……”
火車難題。其實又名電車難題(trolleyproblem)。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1967年,菲利帕·福特發表的《墮胎問題和教條雙重影響》中,首次提到了“電車難題”。這個思想實驗,可以追溯到伯納德·威廉姆斯提出的槍決原住民問題:假設一個植物學家,有天到一個獨裁國家中遊玩。當地獨裁者逮捕了20名無辜的印地安人,以涉嫌叛亂,全部判處死刑。但是這個獨裁者提出一個建議,身為客人,如果這個植物學家親手槍決其中一個印地安人,其他19個人就可以因此被釋放。這個植物學家是否應該親自槍決一位,以拯救其餘19人,還是拒絕動手,坐視這20個人都被槍決?
這個問題的每一個選擇都牽扯了很多道德倫理的選擇,也牽扯到了人們內心負罪感的承受能力。越是和自己親身經曆相關,人們將越難做出選擇。
迄今為止,這個難題已經吸引了心理學、倫理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者進行討論,可是依然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陳幀陽拉開了包廂的門,他和左鋯一起有說有笑地上完廁所迴來了。他們的包廂在1號包廂,而廁所在9號包廂旁邊,也就是車廂的另一頭。
左鋯把公文包又放迴到了上鋪,然後坐了下來,經過剛才的一番交流,他也顯得自在多了,態度和緩地對於凡說:“怎麽樣?眼鏡小夥子,想通了嗎?”
於凡平和地說:“我保留我的觀點,我們現在的煩惱都隻是智慧不夠而已。”
左鋯:“保留觀點是沒有問題的。正因為人們常常保留各自的觀點,人類的思想才會不斷進步。”
於凡:“老先生所言極是,老先生,您是做什麽工作呢?為什麽會考慮到這些問題?怎麽稱唿您呢?”於凡假裝不知道左鋯的身份。
左鋯:“我姓左,你們管我叫左老師就可以了。我是做生物醫藥工作的,平時的工作經常會和重病之人打交道,也經常看見生離死別,所以也就會多思考一些人生的意義。”
郭鈉興趣盎然地說:“左老師,如果是您,麵對火車難題,您會如何選擇呢?你會選擇犧牲掉一個人去挽救那五個人嗎?”
左鋯:“不會。”左鋯絲毫沒有考慮,語氣非常堅定。
郭鈉:“為什麽呢?這樣不是很殘忍嗎?”
左鋯一邊擺弄著手裏的保溫杯,一邊說:“我不願意因為我的行為,讓一個無辜的人白白喪命,那一個人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不應該被當作別人拯救他人‘性命’的籌碼。如果真讓我去犧牲掉這個人,那對我來說就是一場‘謀殺’!”
陳幀陽:“那您的意思就是見死不救嘍?那五個人又做錯了什麽呢?”
左鋯:“他們出現在了他們不該出現的位置上,火車失靈是一個意外。他們五個雖然也是無辜的,可是他們的死將會歸咎於意外事故,是他們的陽壽已盡。而不是人為謀殺。”
陳幀陽:“照您這個邏輯,醫院的醫生都不要救病人了。因為誰也沒有辦法保證救活那些危重病人,相反,還很可能把人治死。直接讓他們自生自滅多好?這樣就都可以歸結於病人陽壽已盡了。”
左鋯微微搖頭,笑著說:“小夥子啊,你犯了邏輯裏麵的偷換概念的錯誤。以後你就會慢慢明白了。”
三個人和左鋯這一番交流,感覺這個左教授其實腦子挺聰明的,也挺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想法的,並不像今天下午剛認識時那樣的瘋癲。
“晚餐,晚餐有需要的嗎?迴鍋肉、紅燒肉、魚香茄子……”包廂外傳來了列車員的聲音,由遠到近,伴隨著嘩啦嘩啦餐車的聲音。
於凡看了一下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六點半了,肚子也開始餓得咕咕叫了。
陳幀陽提議:“點一些東西吧,好餓啊。火車上隨便對付對付,等到了xa市,我要吃那裏的‘三秦套餐’!”
郭鈉拉開了門,叫住了送餐的乘務員,一人要了一份盒飯,左鋯也來了一份魚香豆腐蓋澆飯。
不隻是大家都餓了,還是列車廚師的廚藝不錯,列車上的飯竟然意外地好吃。三兩筷子,一份盒飯就下肚了,三個人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左鋯起身,將垃圾扔進了包廂裏的垃圾桶裏,順勢又摸了摸自己在上鋪的公文包,確認完好無損。
陳幀陽試探著調侃左鋯:“左老師,你這個包裏都有什麽寶貝呀?我見你一會就看一下,一會就看一下,你藏著金子嗎?”其實按道理來說,執行暗中保護行動時,不建議與被保護者過多地交流,但是隨著剛才話題的深入,也隻有將計就計。畢竟陳幀陽很想知道這個左鋯的身上到底有著什麽秘密,如果連他的底細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應該從何保護了。
本來已經放鬆的左鋯,突然又警覺起來,謹慎地說:“你問這個幹什麽?”
陳幀陽顯得很自然,說:“哦,我就是好奇而已。”
左鋯:“沒什麽,包裏就是一些生活用品……呃,還有……茶葉,對了,”左鋯轉移了話題,“你們喜歡喝茶嗎?我非常喜歡喝花茶,我包裏正好有一包,是我外省的一個老朋友送給我的,你們一定沒有見過,既然大家這麽聊得來,我去泡一壺,給你們嚐嚐。”
既然左鋯主動提出了邀請,好奇心旺盛的於凡豈會拒絕,於凡說道:“好呀,那就有勞左老師了,我們平時都不怎麽喝茶,正好長長見識。”。
左鋯起身,將床上的公文包的拉鏈拉了一個很小的縫隙,伸了一隻手在裏麵摸了一下,摸出了一個紅色的小布兜,像一個錦囊。左鋯把公文包的拉鏈又緊緊拉好,把這個紅色的小布兜擺在了桌子上。
左鋯麵色安定地說:“年輕人,你們知道嗎?喝茶其實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方式,更是一種人生的修行。這包茶,一定會讓你們有一種別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