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盛頓會議》期間,國社政府曾經和葡萄牙政府進行過多次交涉。甚至可以說,即便是李良他們,落在《遠東和平條約》上的精力都沒有和葡萄牙人交涉的多。


    自然,李良他們也很清楚背後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顯然不是葡萄牙人。或許葡萄牙人並不情願把澳門歸還給中國,但是同樣,他們也沒有膽量得罪現在的中國。


    所以葡萄牙人的態度會突然來個急轉彎就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有人在背後給他們撐腰。或者說是有人在背後慫恿乃至逼迫他們這麽做。


    放眼全世界,最有理由這麽做的無疑就是英國人了。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至少就特事局得到的情報來看,的確是英國人在背後搞鬼。


    也是因為這個關係,盡管明知道就算是與英國人交涉,也未必會有什麽用,但李良等人在《遠東和平條約》期間,還是與英國人進行了一番暗示。


    暗示,僅僅隻是暗示,不過其實和明示其實也沒多少區別了。


    隻不過在和李良他們交流的時候,英國人卻是擺明了裝傻…


    顯然,英國人絕對是故意的,因為他們一點也不擔心中國人的報複。


    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盡管眼下在東南亞,由國社政府直接控製的抵抗組織不少。但既然他們還沒能力把英國人從緬甸等地攆走,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實力和英國人畢竟還是有差距。


    而眼下早有準備的英國人,卻是已經在緬甸和馬來半島布下了天羅地網。隻要國社政府發動在上述地區的抵抗組織,英國人便有把握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甚至還打算借著這次的機會,好好的料理一下這些抵抗組織…


    可以說。除非國社政府在中英邊境上直接動手,不然英國人根本就不擔心中國人的一些小動作――――――至少是在已經有了準備的情況下。


    ――――――――――――――――――――――――


    “毫無疑問…”站在會議室內,指了指牆壁上懸掛的遠東軍事地圖。蔣百裏看著嚴紹還有其他幾個人開口道。“現如今的國際形勢並不適合我國直接在上述地區與英國人動手。”


    “的確,目前我國在邊境上。無論是兵力亦或者是裝備上都占據優勢。尤其是緬甸和馬來半島地區的英軍,很多都是殖民地部隊,這些部隊我在歐洲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了。其中的精銳戰鬥力或許可以與歐洲軍隊比拚一下,但是這樣的部隊即便是二三十個裏麵也未必能出一個,而其他的呢,則是戰鬥力相對比較差的那一種,大體上僅相當於我國的民兵部隊的程度――――――當然,目前我國還沒有規模達到萬人以上的民兵部隊。這也是我們與他們最大的一個區別…”


    “根據國防部的計算,如果僅僅隻是想要占據緬甸的話,在英國不大力增援的情況下,僅僅隻需要一個軍的兵力就足夠了。即便是英國人對東南亞的殖民地展開增援,一個軍團的兵力,也足夠在東南亞地區擊潰任何英軍部隊…”


    這個蔣百裏到是沒有開玩笑,畢竟殖民地部隊的戰鬥力差,這點也算是出了名的了。甚至在評價殖民地部隊戰鬥力的時候,蔣百裏還是有些保留的。


    沒錯,殖民地部隊當中的確是有那麽一些精銳。不過這類精銳通常隻是比較悍勇,至於士兵自身的技術等等則通常都比較差。碰上普通的對手,這樣的部隊自然是比較強的。可如果碰到戰鬥意誌較為強烈,尤其是手中裝備非常強悍,訓練也非常嚴謹的那一種…


    那就比較帥了!


    想想索姆河戰役,德國人一天就讓英法付出了差不多六萬人的傷亡!


    那簡直就是在送死啊!


    因此國防部對於英國殖民地部隊的戰鬥力評價,就僅僅隻是相當於民兵等級而已。(.無彈窗廣告)


    當然,考慮到目前國社政府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預備役,因此那些所謂的民兵等組織,通常僅僅隻是存在於一些鄉村地區,或者說是新的省份。比如說烏拉爾省或是其他一些新占領的省份。


    這些地區的抵抗組織還存在一些,為了確保剛剛遷移到上述地區的百姓能夠和平的生活。自然需要讓他們能夠擁有一定自保的能力――――――當地的國防軍自然也是有的,而且在不遺餘力的想盡辦法剿滅這些抵抗組織。但是和遼闊的國土麵積相比,眼下國防軍的數量卻未免太少了些,自然也就有些不夠用了…


    畢竟在後世的時候,中國的領土麵積還隻有當前三分之一的時候,軍隊就已經有兩百多萬了。就算是這樣,還有人嚷嚷著不夠用。


    何況在後世的時候,交通也比現在方便多了。


    在後世,鐵路和公路基本上已經遍布於全國,同時還有空運等方式,就算是真的發生了些什麽,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把部隊運送到目的地。同時部隊基本上也都完成了機械化和摩托化,象原來的那種需要靠兩條腿走路的情況,除了地形惡劣,汽車輪子上不去之外,絕大部分的部隊是已經不需要了的…


    而在這個時代,國防軍顯然沒有這麽優越的條件。


    畢竟就算是不提技術的原因,單是一個軍費也和後世差的太遠了。畢竟後世的中國好歹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國家,尤其是gdp更輸甩開了第三名的兩倍那麽多――――――說到這裏,到是想起了一個趣聞,那就是在嚴紹那個時代,曾經有一位叫做雪亮軍刀的大大在天涯發了一個文章,這個文章是2005年的時候發出來的,認為中國將會在2030年的時候,gdp超越位於第二名的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


    然後,跳出來了一位仁兄。對於這篇文章進行了一番批判,認為這個文章實在是太樂觀了。總而言之,就是覺得中國肯定不可能在2030年追趕上日本――――――當然。從某種角度上講,其實他也算是說對了。因為中國的確沒有自啊2030年追趕上日本。而是在2010年就追趕上了,並且在2015年成功的對日本達成了翻倍的成就。


    這在2005年的時候,無疑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一件事情。


    畢竟在那個時候,就算是2030年能夠在總量上追趕上日本,都是許多人不願同時也是不敢相信的一件事情…


    由此可見,很多時候我們真的需要相信一下奇跡啊…


    ――――――――――――――――――――――――――――


    不管怎麽說,現如今的中國肯定是沒辦法和後世相比的,畢竟後世的時候中國的交通已經非常的發達了。尤其是那些交通工具更是如此。


    而這個時代呢?就算國社政府再怎麽玩命,也隻是完成了一部分的主要路線而已。而且因為大致的計劃都已經完成了,所以過去那種三班倒的情況已經很少出現,為了減少財政上的壓力,絕大部分的工程都是在用正常的速度來進行的…


    因此其實目前的兩百多萬國防軍,對於目前國土的控製已經算是非常的勉強了。目前國防部幾乎每年都在提出要求,希望能夠再次進行擴軍,並且把軍隊的數量擴充到三百萬的樣子,至少陸軍的數量需要達到二百五十萬!隻有這樣,才能勉勉強強的維持住目前的形勢。不過這卻被國社政府給否決了,原因也很簡單,國社政府掏不出這麽多的錢來。


    別的不說。二百多萬國防軍,現如今每年光是工資就需要差不多三億元,而目前國社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才二十億而已。


    若是國防軍的數字擴充到三百萬的話,那麽國社政府每年光是軍隊的工資就需要支出差不多四億多元。壓力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當然,因此絕大部分的情況下,通常一塊很大的區域,駐紮在那裏的駐軍其實很少。很多時候當地的自我保護,還是需要民兵的。


    嚴紹也清楚國防部的要求是很合理的。畢竟現在的國土麵積實在是太大了。不要說三百萬了,就算是三百五十萬甚至是四百萬。這也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要求,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徹底的保住現有的勝利果實――――――蘇俄那麽點地方。那麽點人口不還有五百多萬軍隊不是?


    不過這件事或許可以在將來辦,卻絕對不能在現在辦,畢竟現在國社政府的壓力太大了。何況增加一百萬的數字,絕對不是增加一百萬人的軍餉那麽簡單,還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以及日常的消耗等等,都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所以,在嚴紹看來除非國社政府的財政收入能夠達到三十億元,不然是絕對不可能會增加部隊的數字的。


    好在這一條件並不是很困難,至少根據目前國社政府的增長速度,三十億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


    盡管為了保護地方的關係,國社政府允許地方設置了大量的民兵部隊。不過和那些殖民地部隊不同,這些民兵部隊通常都是以村子或者是鎮子為地點,每個部隊的人數都不是很大,有些甚至是隻有十幾個人――――――當然,如果隻是保護當地的話,到是夠用了。


    畢竟和曆史上的政府軍不同,如今的國防軍可不是吃幹飯的。大規模的抵抗組織根本不可能在當地存貨,能存活下來的就僅僅隻是一些規模較小的組織而已。


    對付這些人,十幾個人似乎也夠用了,至少能夠堅持到援軍的抵達。


    最重要的是,如今遷移到那些地區的,雖說是一些良民,但是別忘了,在國社政府成立之前,甚至是國社政府的統治穩固之前,中國是個什麽樣子,他們所經曆的又是怎樣的一個生活。


    對於這些已經習慣了戰亂的百姓們來講,眼前的這種情況根本就沒什麽好慌張的。畢竟和當年那種遍地都是土匪,而且經常還有比土匪更厲害的軍隊還有官差找上門的情況相比,眼下這種情況已經算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了。


    而且也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經曆。所以很多遷移過來的村落,甚至可以做到全民皆兵的程度――――――反正現在國社政府也沒有禁止槍支的交易,僅僅隻是禁止像是重機槍或者是火炮一類重武器的交易罷了。


    當然。還有手榴彈…


    不過這邊的情況不同,所以政府方麵也算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重機槍也就算了,輕機槍嗎…


    到是可以當作是自動步槍,允許當地百姓購買,還有手榴彈之類的…


    總而言之,盡管數量上堪憂,尤其是編製上更是隻有十幾個,幾十個,最多一百多個的程度。但是考慮到裝備的問題。即便是這些民兵,在戰鬥力上也絕對不會遜色於歐洲的殖民地部隊,畢竟裝備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何況這些民兵,其實很多都是當年國防軍中退伍下來的,實戰經驗非常豐富。尤其是有些村落的民兵,更是幹脆是由退伍軍人組成的…


    真打起來的話,戰鬥力可想而知。


    ――――――――――――――――――――――――――


    “一個軍團嗎?”


    徐世昌到是很相信蔣百裏的判斷,一方麵蔣百裏也算是國防軍中最有名的軍神之一,再者他對蔣百裏也算是非常的了解。


    沒錯,蔣百裏的確是非常忠於嚴紹。可以算是嚴紹一係的人。但是另一方麵,蔣百裏也絕對不是一個空口說白話的人,所以既然蔣百裏說了隻需要一個軍團便可以橫掃整個緬甸。那麽徐世昌相信蔣百裏絕對沒有撒謊,也絕對沒有誇大些什麽。


    “沒錯!”


    蔣百裏點點頭。“英國在緬甸的兵力很弱,尤其是部隊的戰鬥力更是堪憂,一個軍的兵力已經算是多說了。至於那些援軍――――――或許英國本土的部隊會比較有戰鬥力一些,但是就算英國人再怎麽快,也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把作戰部隊從英國本土運送到緬甸來。兩個月的時間,隻要謀劃順利的話,說不定我們已經可以占據整個緬甸了。”


    “隻是,盡管在軍事上。我們有很大的把握能夠占據緬甸,但是考慮到目前的國際形勢。不要說對緬甸發起攻勢了,就算是我們主動在中英邊境上挑起摩擦。恐怕都會引來極為龐大的外部壓力,這也是我不介意如此的原因。”


    “因為眼下《遠東和平條約》正在談判,這個時候突然動手,太容易給人以口舌了,也太容易引來壓力。”


    “所以我更看好令一個方案,也就是想辦法給予英國人壓力,以此作為對英國人的一種迴應,逼迫英國人在這件事情上麵讓步…”


    “比如說在印度…”


    印度,大英帝國最要緊的殖民地,甚至可以說,就算是整個緬甸加上馬來半島,甚至再加上一些殖民地,其重要性恐怕也無法與印度相比。


    從某種角度上講,就是在控製了印度之後,英國才開始走上的稱雄世界的道路。同樣,失去印度的英國,也將會徹底的一蹶不振――――――這點到是曆史上已經證實了的,那就是在失去了印度之後,英國的確是從原來那個稱霸世界的超級大國,變成了一個二流貨色,而且還有越混越迴去的樣子。


    ――――――――――――――――――――――――


    暫且不提在後世失去了印度之後,英國究竟變成了怎樣的一個二流貨色。


    聽到蔣百裏的話,徐世昌略微有些感興趣的道。


    “哦?你打算怎麽做?”


    “很簡單。”沉吟了一下,蔣百裏直接迴答道。“目前我國在西藏的另一麵,也就是藏南地區還沒有站穩腳跟,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後勤的原因、交通的原因,也有外交的原因在裏麵。”


    “不過既然現在英國人已經決意要和我們為難,那我們似乎也完全沒有必要繼續顧念英國人的麵子,當然,我們也未必就必須要在藏南地區這麽做,完全可以在其他與印度接壤的地區如此,比如說目前的土庫曼斯坦等,還有就是伊朗北部地區,在這些地方我們有很多的動作可以做,很多可以令英國人寢食難安的動作…”


    蔣百裏的想法很簡單,你不是想要惡心一下我嗎?那好,既然你做的了初一,那我也做的了十五。


    你不是一直都擔心印度的安全,甚至為此而一直想要占據西藏,甚至還占據了伊朗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區,讓那裏成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嗎?!那我就偏偏要在與印度接壤的地區修築一些軍營或者是工事,甚至是在那裏駐紮相當數量的兵力,反過來好好的惡心你一下!看看我們兩個到底誰惡心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擴張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緊那羅在唱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緊那羅在唱歌並收藏擴張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