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迴到嚴紹替他安排的房間後,斯大林躺在床上顯得無比的糾結。(.好看的小說)


    這不奇怪,畢竟這次嚴紹可是打算讓他們直接承認了中國對西伯利亞及中亞兩大地區的所有權,換而言之,就等於是讓蘇俄放棄了對這兩大地區的所有權。


    如果僅僅隻是外東北,或許斯大林還不會那麽糾結,畢竟外東北的麵積雖然很大,卻還無法和西伯利亞及中亞兩個地區當中的任何一個相比。放棄那裏,對蘇俄來說壓力並不是很大。


    何況蘇俄本來就講求著反對帝國主義的行為,而他的前任沙俄,無疑就是帝國主義國家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成員。也就是說,在蘇俄的理念裏麵沙俄對外東北的占領本來就是不合法的,蘇俄完全可以以此為借口把外東北交還給中國――――――哪怕這僅僅隻是一層遮羞布…


    當然,那個所謂的什麽理念,通常來講僅僅隻能說是糊弄小孩的,實際上根本沒可能會這樣,這點從曆史上蘇俄的表現就可以看的出來。在列寧身亡之後,無論是斯大林亦或者是後來的繼任者,除了最末期的那位之外,幾乎全部都是標準的擴張主義者。


    像是外蒙,就是北洋政府在蘇俄內戰期間奪迴來,而後又被強盛起來的蘇俄給奪走的。還有外東北,曾經答應過的歸還也沒有遲遲等到。


    嚴格的講,嚴紹還是比較喜歡列寧的,畢竟曆史上這位仁兄的評價很好,也曾經答應歸還沙俄曾經占領中國的土地(是這樣吧?)。但是嚴紹卻不敢信任他,更不但單方麵的去等待蘇俄的動作。


    暫且不提曆史上列寧並沒有活的太久,即便是他還活著,這麽大的事情也絕對不是他一個人可以輕易做主的。即便他真的能。不,確切的說是願意實現他許下的承諾,難不成蘇俄內部的人就會同意了?


    畢竟這可是要把已經到手的領土分給別人,而且還不是幾公裏、幾十公裏亦或者是某個海島。而是相當於數個省份的土地…


    考慮到老毛子對土地的貪婪。嚴紹可不敢把希望單方麵的放在老毛子的承諾上。更何況這個時候在背後捅蘇俄一刀,可以得到整個西伯利亞和中亞。另一方麵呢,等待對方實現承諾,就隻能被動的去等待,即便是最好的結果也隻能說是奪迴外東北。


    至於外蒙…


    考慮到從外蒙出兵。可以非常輕鬆的威脅到橫貫整個西伯利亞的大動脈【西伯利亞鐵路】,未來蘇俄會與中國因為外蒙而發生矛盾的幾率幾乎是百分百的,既然如此,與其等到將來被動的去麵對蘇俄的壓力,到不如先一步把戰線推進到烏拉爾山脈去…


    自然,這些是嚴紹所需要考慮的,而不是蘇俄…


    也正因為這樣。斯大林才會糾結。畢竟若是‘割讓’了這兩塊地方,一方麵是心疼,畢竟即便那裏再怎麽荒涼,也相當於原來沙皇俄國三分之二的領土。再一方麵,在蘇俄政權還沒有徹底鞏固的情況下,就承認了外國對其領土的所有權,而且還是三分之二那麽多,恐怕蘇俄政權的合法性也會遭到動搖。


    畢竟一個喪國辱權的政府,是很難得民心的。


    前段時間,蘇俄與德國簽訂停戰協議的時候,以列寧在蘇俄內的威望,也曾經多次遭到了反駁,最後還是列寧以辭職做威脅才得以通過…


    但也正因為這樣,斯大林的心底有些動搖。


    因為剛才在會麵的時候,嚴紹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眼下蘇俄的確是已經快要打敗幹涉軍的侵略了,但之後呢?要明白蘇俄可不是一個農業國家,而是一個工業國家。蘇俄能夠奪取政權依賴的也不是農民,而是工人。


    當然,這也不難理解,畢竟沙俄地廣人稀,又是一個工業國家,人口很自然的就會集中在城市裏麵。奪取了城市,也就等於是奪取了整個國家。


    不像中國,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是一個農業國家。土地廣闊,但是人口也多,再加上並不怎麽發達的工業,人口自然也就集中在鄉村。


    眼下俄國的工業被弄的一團糟,想要恢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超多好看小說]而想要恢複,就像嚴紹所說的那樣,單憑蘇俄自己的話會很吃力,如此一來,那些沒有了工作的工人該怎麽辦?


    這個時候如果有外力的支持,想必恢複的過程會比較輕鬆。


    最重要的是…


    盡管嚴紹所提出的條約,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喪國辱權,但是既然他們已經簽訂過另外一項更加喪國辱權的條約了,那為什麽就不能簽訂如今這一條呢?


    要明白,盡管西伯利亞和中亞幾乎相當於原來沙俄三分之二的領土,但實際上那裏可以說荒涼的很。而前不久蘇俄與德國所簽訂的條約,盡管看似割讓的土地並不是很多,卻幾乎讓蘇俄失去了近半的人口。


    要知道當時蘇俄所割讓的領土,已經包含了6200萬人口,這幾乎相當於原來沙俄44%的人口。另外還有農業的33%,工業也損失了54%,再加上製糖業損失80%,鐵礦損失73%,煤礦損失75%...


    別看若是蘇俄答應了嚴紹的條件,會割讓許多土地,實際上其損失恐怕還沒這個條約大。


    再者,這兩者也有一個區別,和德國人的條約是蘇俄主動簽訂的,領土和人口等也是主動割讓,反觀西伯利亞和中亞呢,卻是已經被中國給占領了的。而且根據蘇俄的情況,眼下中國在烏拉爾山脈一線至少部署了數十萬軍隊,同時正在緊密的修築防線、工事,西伯利亞和中亞鐵路上也開滿了滿載物資的列車,大批的物資被囤積在防線內。


    暫且不提若是真的爆發戰爭,即便沒有國社政府通過這兩條鐵路向前線軍隊提供物資,單是現有的物資,恐怕已經足夠他們支持一年有餘。再加上堅固的防線。還有數目龐大的軍隊…


    以蘇俄目前的實力,即便蘇俄想要奪迴這兩個地方,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的。


    反過來講。如果能夠得到中國在各方麵的援助。對蘇俄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


    雖說在離開嚴紹房間的時候,斯大林看上去似乎是氣衝衝的。可實際上他卻是在自己的住處內輾轉了整整一夜,思考著嚴紹所提出議案的優缺點…


    到了第二天,他向莫斯科方向發了一封電報,把嚴紹所提的條件詳細的說明了一遍。不過卻並沒有加上自己的看法――――――這種事情,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最好不要加上自己的看法,對此斯大林還是很了解的。


    畢竟談崩了也就算了,可如果要談成了…


    答應這麽一個條件,在政治上絕對是一個汙點,雖說現在的蘇俄才剛剛起步而已。但是斯大林卻已經開始小心翼翼了起來。


    而另一方麵呢,其實他的心裏對這麽一個條約多少也有些傾向――――――反正前麵一個簽訂過一個更苛刻的條約了,答應這個也沒什麽。


    而且中國也不是平白從他們的手裏搶走這片土地的,而是他們已經占領了。隻是在等著他們的承認而已…


    若是這樣的話,答應到也不無不可,畢竟若是答應了,便能得到他們急需的一切。而且嚴紹也承諾了,可以簽訂為密約,也就是不公開,這樣,對蘇俄的衝擊相比也能少上不少…


    ――――――――――――――――――――


    莫斯科的辦公室內,列寧正在處理著手裏最近一段時間的公務。


    隨著幹涉軍的接連失敗,蘇俄的環境已經變得非常不錯,至少不需要像往常那樣整天擔心,連帶著列寧的氣色也變得好了許多,最近幾天甚至能夠正常的作息,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經常要熬夜…


    “………根據情報,在烏法的高爾察克部隊有異動,並不清楚其目的究竟是什麽…”


    看到這條情報,列寧微微的皺了皺眉。


    曾經高爾察克所領導的白軍,可以說是蘇俄最大的敵人之一,但是如今,高爾察克所領導的白軍卻已經是日落西山。不過即便是如此,列寧還是不敢小瞧了這位曾經的海軍上將。


    隻是對於高爾察克究竟想要做些什麽,就連列寧也不是很清楚。


    眼下的蘇俄畢竟還沒有克格勃這樣的組織,對外的情報從某種角度上講,其實更依賴於和特事局的合作。其能這麽輕易的就從困境中脫身而出,除了國社政府提供的大量軍械之外,也與情報上的支持有關。


    畢竟從某種角度上講,情報的重要性不亞於軍械,甚至還要高於不少,有了情報上的支持,再加上蘇俄本來就得民心,以及其的麾下有不少不錯的將領,能夠贏得勝利也就是自然的了…


    盡管高爾察克已經不是蘇俄最大的威脅,但列寧依舊很重視,因此在看了看這份情報之後,列寧很快就做出了批示…


    “請特事局的同誌給予合作,進行一些調查,搞清白匪是否有什麽陰謀…”


    寫完之後,列寧把這份情報放在了一邊,打算繼續處理其他的事物。


    也就是這個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列寧同誌!”


    聽出是莫洛托夫的聲音,列寧的鋼筆稍微停頓了一下,而後便聽到列寧揚聲道。“進來吧…”


    得到了列寧的允許,莫洛托夫推開了房門,手裏拿著一份電報快步走了過來。“列寧同誌,這個是斯大林同誌從巴格達發迴來的密電…”


    “哦…”聽到莫洛托夫這麽說,列寧稍稍提起了一些注意。


    從莫洛托夫的手裏把電報拿了過來之後,列寧仔細的看了一遍,而後便臉色大變。


    “這…”這了半天,卻說不出來半個字來。


    不過他很快便轉移了注意力,看向了臉色同樣不對的莫洛托夫。“這份電報上麵的內容,還有其他人曾經看到過嗎?”


    “沒了…”莫洛托夫搖頭道。“我在得到電報之後。便立刻把這份電報拿到了您這裏來,絕對沒有第二個人曾經看到過這份電報…”


    顯然莫洛托夫自己也很清楚這份電報的重要性,若是傳揚了出去,所引起的反響恐怕非同一般――――――哪怕列寧並沒有答應上麵的條件。


    另一方麵。聽到莫洛托夫這麽說。列寧也是稍微的安心了一些。


    “很好,這很好…”這麽說著。列寧拿起了手裏的電報,又忍不住看了一遍,過了半響之後列寧才忍不住道。“這些中國人,真是貪婪…”


    “是啊…”這麽說著。莫洛托夫在符合了兩句之後,看了看列寧的臉色開口道。“那個,我還有些事情要處理,要不我就先離開了…”


    “哦!”聽到莫洛托夫的話,列寧先是沒聽清似的,而後便像是反應過來了一樣。“那好,你就先走吧…”


    說完。列寧又補充的開口道。“另外這件事,絕對不要告訴給任何人…”


    “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麽做的…”


    說完見列寧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莫洛托夫就像是要逃命一樣。從列寧的辦公室裏快步離開。攤上了這麽大的一個事情,他可是再也不敢繼續停留下去了。


    而另一方麵,看著手裏麵的電報,列寧卻是忍不住沉思了起來。


    雖然這份條約看上去似乎很荒唐的樣子,可是列寧的確是有些動心了。當初和德國人之所以簽署那樣的條約,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希望用空間來換取時間,表麵上,那些東西是讓出去了,可是實際上呢?他們卻贏取了時間,可以用寶貴的兵力卻應付內戰,而不是去對付德國人。


    何況如果能讓德國人全力去對付協約國的話,他們也可以更加專心的去解決國內的問題。若是協約國和同盟國能拚個兩敗俱傷那就更好了――――――這也是列寧唯一失算的地方,他怎麽也沒想到看上去似乎很厲害的德國,最後居然沒能把協約國給擺平了,在條約簽訂後沒多久,就與協約國和談,如今更是弄出了一個凡爾賽條約出來。


    而蘇俄也因為擅自與同盟國苟合,犯了協約國的忌諱,被協約國所敵視――――――當然,對於這個結果列寧並不後悔,因為他很清楚蘇俄的本質就已經決定了他必然會被資本主義國家敵視。即便他不與同盟國苟合,最終的結果也會是如此…


    而如今呢,他所麵臨的選擇,與當初他做出決定的時候似乎差不多少,都是要通過割讓土地,來換取另外一些東西。


    隻不過這次和上次不同,這次是人家已經占領了這兩個地方,隻是在等著他們承認而已。而能換來的呢,卻是蘇俄重建急需的一切資源――――――盡管這些資源是需要用錢去買的…


    “………貪婪的中國人…”在辦公室內來迴踱步,列寧忍不住再次道。


    話雖如此,他卻有些動心了…


    ――――――――――――――――――――


    在收到電報之後,列寧既沒有表示同意,也沒有表示反對,而是先給斯大林發了一份電報,讓他先在巴格達多停留一段時間。


    得到這麽一份電報,斯大林很清楚,這表明列寧已經有些心動了。畢竟若是他並不打算答應的話,直接就會讓他返迴蘇俄,而不是留在巴格達。


    也因此,斯大林非常心安理得的在巴格達做了一個做客,不是的陪著嚴紹及其家人談著一些有關俄國的風景人情,順便闡述一下蘇俄所信奉的那個主義…


    不過對能否說動嚴紹和他全家都信奉錘子鐮刀主義,斯大林可是半點信心也沒有,畢竟人家如今已經是資本主義世界中有數強國的領導者。而且根據斯大林所得到的情報,以嚴紹如今在中國的威望,即便是他登基稱帝恐怕也會輕易成功――――――當初袁世凱是還沒把國內的事情弄妥,也沒弄些個什麽實質性的成就出來,就急急忙忙的想要稱帝,自然會遭到反對,何況前麵還有二十一條等因素。嚴重的打擊了他的威望。


    而嚴紹卻是不同,最重要的就是,在這麽一個時代,君主立憲可不是什麽落後的體製。反倒是內閣製和總統製反而是一種比較非主流的體製。


    自然。嚴紹是絕對不會稱帝的,但是從蘇俄得到的情報來看。嚴紹在中國已經成為了不是皇帝的皇帝,掌握著整個國家的生殺大權。


    再加上其所創辦的雨石集團,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商業集團,其本身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家。他沒有直接喊著要對蘇俄打打殺殺的。這已經是非常不錯了,自然不用指望人家能自散家財什麽的…


    至少斯大林還沒有那麽天真,所以在巴格達,斯大林表現的非常老實,僅僅隻是在陪著嚴紹全家的同時,順便等待著國內的命令,僅此而已…


    ――――――――――――――――――――


    就在斯大林還在等待著國內的命令時。嚴紹也在陪著斯大林的同時,盡可能的了解著眼前這個長著大胡子的男人…


    對此,其他人自然是有些不解,這其中也包括了嚴紹身邊的人。如顧維鈞等。在他們看來,斯大林不過是蘇俄一個非常普通的高層,壓根就沒必要讓嚴紹這麽禮遇――――――就如前麵說的,幾年的歲月下來,隨著一件件成就,在中國嚴紹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是皇帝的皇帝。


    如今嚴紹這麽禮遇一個普通的蘇俄高層,自然是很令人困惑。


    更何況,他們與蘇俄還是敵對的立場。沒錯,蘇俄所信奉的主義的確很容易蠱惑人心,至少在蘇俄剛剛成立的時候,由於當時中國對外的了解要遠遠強於曆史的同時期,到還真有那麽一些年輕學生和專家教授有些興趣。但是隨著國社政府出兵西伯利亞和中亞,這種興趣也就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敵視…


    至於理由嗎…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敵人的東西,肯定是不能學的…


    如果說原來中國和蘇俄勉強還算是盟友,那麽隨著中國的出兵,雙方已經成為了死敵。既然是死敵,那麽對方的東西自然也就沒必要去學了。當然,對此那些人到也沒有遺憾,畢竟與一個虛無縹緲的主義相比,他們還是覺得已經到手的土地要更實在一些…


    至少在看了看最新發型的世界地圖之後,國內的國人還是很滿足的,而這也讓嚴紹的地位再次升到,高到了一個無可企及的地步。


    畢竟在1913年前,中國基本上就是在簽署一個個喪國辱權的條約中度過的,而如今的中國,在短短幾年之間,卻已經變成了讓對方簽署這類條約的那個國家,尤其是其強迫的還不是一般的國家,而是類似於沙俄這樣的曾經老牌強國…


    另一方麵,盡管其他人很困惑,可是嚴紹卻很明白其中的緣由。


    沒錯,眼下的斯大林的確隻是蘇俄高層當中的一個小人物,可是在未來,其卻很有可能會成為蘇俄的執掌著,那麽在這個時候,多對其進行一些了解也就成了必然的了。畢竟親自的接觸,總要比紙麵上的情報強的多…


    而對未來蘇俄執掌著的了解,對嚴紹未來與蘇俄的外交關係,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至於打好私人之間的交道什麽的…


    多少了解一些曆史的嚴紹,可從來都沒指望過這點,畢竟曆史上的斯大林可是冷血的可以,指望這點私宜會有作用,到不如指望明天天上掉下來一艘外形戰艦,落在新疆的沙漠裏麵,而後讓嚴紹手下的那幫科學家們研究透徹,最後弄出一係列的黑科技出來,讓中國的科學水平徹底領先其他國家數十年――――――即便不是外形戰艦,弄個威震天下來也可以…


    而另一方麵,就在嚴紹還在陪著斯大林的時候,遠在東歐的莫斯科卻已經因為斯大林的那一封電報而吵翻了天…


    ――――――――――――――――――――


    在經過了一係列的考慮之後,列寧終於決定接受嚴紹所提出來的條件,以換取中國對蘇俄的支持――――――盡管這些支持並不是免費的。


    但是如此‘喪國辱權’的條約,想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卻沒那麽容易,當年為了通過一個與德國人的條約,就已經令整個蘇俄的高層吵翻了天,如今這麽一個條約,哪怕是秘密的,也足夠他們吵上幾個月的時間了…


    不過這次,列寧到是拿出了和上次差不多的氣勢出來,一個個的去進行說服工作。隻是,這種事情顯然不是三天兩頭就能談妥的,現在列寧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列寧一邊努力的說服著高層內的其他人,一邊讓斯大林跟著嚴紹,以此保持整個條約的進程能夠讓嚴紹隨時都能了解到…


    另一方麵,在巴格達盤桓了一段時間後,嚴紹也該啟程返迴國內了。


    雖說他在國內的聲望已經如日中天,但是離開國家近一年的時間,畢竟不是一件好事。眼下國內已經有些人在蠢蠢欲動了,雖說借著這次的機會,來個斬草除根似乎很不錯的樣子,但是嚴紹還是希望國內的局勢能夠穩定一些――――――至少在這麽一個時期,能夠對外界表現出一種團結一致的精神出來,免得讓列強以為中國的內部有什麽變動,進而在西伯利亞和中亞的問題上對中國施加壓力。


    不過在斯大林的要求下,嚴紹還是帶上了斯大林這麽一個特殊的乘客…


    於是,在返迴中國的客輪上,便多了斯大林這麽一個特殊的客人。


    當然,由於客人身份的敏感性,所以平時斯大林都是在郵輪的艙室內呆著,很少到甲板上來,這也讓絕大部分人都不清楚斯大林的身份,甚至就連餐食都是由特事局的人送的…


    而另一邊,列寧的工作卻已經有了進展。


    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說服工作之後,列寧總算是成功的說服了蘇俄的絕大部分高層答應這一條約。自然,他們會點頭,也是因為三個原因,一個就是西伯利亞兩地已經在中國手裏,即便他們不答應,也不可能輕易拿迴來,而在眼下這麽一個情況下,想要用武力奪迴西伯利亞兩地顯然是不現實的,其次就是他們真的非常需要來自中國的援助,以保證蘇俄的工業能夠快速恢複,最後,就是密約…


    雙方秘密簽訂條約,即便將來條約會曝光,相信蘇俄的政權也已經鞏固了其在俄國的統治。


    於是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後,就在嚴紹的郵輪剛剛抵達上海沒多久,其本人和家眷也在上海接受著來自上海各界的招待時,他終於得到了來自蘇俄的迴複――――――蘇俄願意答應嚴紹所提出的條件,也就是承認中國對現在所有領土的所有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擴張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緊那羅在唱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緊那羅在唱歌並收藏擴張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