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接待朋友
重生七零:暴富小農女 作者:向晚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天後下午,一行八個老人,從京城趕到東海縣。
最大的已經七十出頭,年輕的應該不到六十歲,敢長途跋涉到這裏,身體自然非常健康。
宋老爺子老倆口已經在火車站出口處,等他們過來。
剛一見麵,大家就興奮地擁抱在一起。
都這個年紀了,因為在南北兩個城市生活,可以說見一次少一次,所以非常珍惜相聚的時光。
「先到我家坐一坐,嚐一嚐這邊的特色菜。」宋奶奶看到老朋友,仿佛年輕了十歲,臉上露出激動的笑容。「晚上帶你們去別的地方休息,環境一點不比京城那邊差——」
為了招待朋友,這兩天家裏已經準備了大量的美食,就等他們過來享用了。
而韓韞名那邊的房子,他們也提前去看了,每個房間全是新的生產用品,看起來非常舒適,老朋友們見了,一定會很驚訝。
要知道這邊是小縣城,對於京城人來說,肯定沒放在眼裏。
如果他們發現這邊的生活比他們那邊還要好,不大吃一驚才怪!
年紀大了,也有虛榮心,兩人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幾人一起往迴走,一路走一路歡聲笑語不斷,像是迴到了年輕的時候。
半個小時後,才走到二老的家。
跟周桃第一次過來時相比,這邊的變化非常大。
房子修整過了不說,院子周圍建了一圈竹籬笆,底下種了很多藤本植物,有牽牛花、藤本薔薇,望過去像是一堵花牆,非常美觀。
底下開闢出一塊塊小小的菜地,有的種了青菜,有的則是瓜果,還搭了很多爬藤用的架子,綠意盎然。
另一邊的空地上,則養了幾隻雞,此時正在地上啄食,給小院增添了一絲生機。
總體而言,這邊已經被二老打造成一個標準的農家小院,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哇,這邊弄得太漂亮了。」有個老奶奶大聲叫了一句。「難怪你們兩個不願意迴京城,原來是躲在這裏享福——」
這些人大多被關過牛棚,對農村生活並不陌生。
等到平反後,迴到城裏,生活雖然越來越安逸,有時候也會懷念在農村的生活。
那些年苦歸苦,在鄉村廣闊的天地裏,有時候也會讓人短暫忘了眼前的煩惱。
城市裏生活比較擁擠,除了偶然在陽台上種幾盆花,哪裏有機會像這邊一樣,開墾出一塊塊菜地,種上自己想吃的蔬菜瓜果?
「羨慕了吧?」老爺子得意地說道。「年紀大了,城市裏雖然生活很方便,哪裏有我這邊自由自在?」
他這邊是城鄉結合部,緊靠縣城,又保留著農村的生活方式,這才是他願意留在這裏的原因。
換個更偏遠的地方,他或許同意韓韞名的建議,去縣城生活了。
「確實不錯。」大家都表示贊同。「等我們迴到京城,也要找一個這樣的地方,可以每天勞動幾個小時,吃自己種的蔬菜。」
在院子裏參觀了一陣,這才打開門進去。
裏麵的堂屋裏,已經擺了一張大圓桌,上麵放了很多直接可以吃的滷味和涼菜。
隻等炒幾個熱菜,就能開吃了。
因為坐了長時間的火車,雖然都是臥鋪,多少有些疲憊,於是打了熱水洗了個臉,這才恢復了精神。
火車上沒好東西吃,大家的肚子早餓了,於是坐下來,開始吃喝。
等到韓韞名下班,帶著兒子過來,看到他們已經吃了七七八八了。
年紀大了,身份又擺在那裏,他們現在已經活得很隨性了,根本不用顧忌外人的看法。
宋老爺子於是給大家相互做了介紹。
聽說這個孩子就是二老收養的孫子,大家紛紛誇了幾句,又拿出準備好的見麵禮。
倒不是很珍貴,大多是鋼筆,手錶和玉佩這種小物件。
這時候的玉器,價格還沒被炒起來,隻要不是頂級的翡翠,並沒那麽值錢,他們這樣的家庭,變故前大多埋了一些,這時候拿出來,當禮物送人正好。
而韓韞名長期在京城生活,跟大家有共同話題,大家聊著聊著,就是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很快融洽起來。
又說起當年的往事,很多老朋友因為沒能堅持下來,要麽自殺,要麽病故,讓大家一陣唏噓。
有人唱起在蘇聯留學時學會的歌,一時間屋裏飄來熟悉的《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文中間夾雜著中文,大家唱得很動情。
小謙抬著望著他們,驚訝於爺爺奶奶不同以往的一麵。
這頓飯從傍晚四點半,一直吃到晚上七點多,酒喝得不多,畢竟年紀擺在那裏。
隻是大家都有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
考慮到下火車後還沒休息過,一會兒興奮勁過去,人就會撐不住,於是趁著精神還不錯,一起步行去龍山腳下的臥龍山莊。
老人們相互扶著攙著,走到小區門口,這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路燈卻把這邊照得很清晰。
「讓我們住這邊?」一個老人神神叨叨說了一句。「這邊可是風水寶地啊!住在這裏,以後成就不同凡響。」
雖然風水被判為封建迷信,他們老一輩的人,青年時期大多還沒解放,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對。
「是嗎?」宋老爺子抬頭望了望上麵的房子,隨口應了一聲。
他是了解這個朋友的來歷,絕不會在這種事上信口胡說。
既然覺得這邊風水好,那肯定是真的。
想到這邊的主人是周桃,她年紀輕輕,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不同凡響似乎也配得上。
「先進去再說。」有人累得受不了,催促一句。「等明天天亮了,你再起來好好研究——」
於是一同來到韓韞名的家,給每人分配房間,及時安頓下來。
大家紛紛洗漱梳洗,精神差的迴房間睡覺,還撐得住的,則坐在客廳喝茶。
「你說這邊的主人是一個叫周桃的小姑娘?」那個對風水比較精通的陸老好奇地問韓韞名。
這邊原本是一家工廠的職工宿舍,被她買下來後,改建成小區。
她會這麽做,難道也是看出了這邊的風水不簡單?
</br>
最大的已經七十出頭,年輕的應該不到六十歲,敢長途跋涉到這裏,身體自然非常健康。
宋老爺子老倆口已經在火車站出口處,等他們過來。
剛一見麵,大家就興奮地擁抱在一起。
都這個年紀了,因為在南北兩個城市生活,可以說見一次少一次,所以非常珍惜相聚的時光。
「先到我家坐一坐,嚐一嚐這邊的特色菜。」宋奶奶看到老朋友,仿佛年輕了十歲,臉上露出激動的笑容。「晚上帶你們去別的地方休息,環境一點不比京城那邊差——」
為了招待朋友,這兩天家裏已經準備了大量的美食,就等他們過來享用了。
而韓韞名那邊的房子,他們也提前去看了,每個房間全是新的生產用品,看起來非常舒適,老朋友們見了,一定會很驚訝。
要知道這邊是小縣城,對於京城人來說,肯定沒放在眼裏。
如果他們發現這邊的生活比他們那邊還要好,不大吃一驚才怪!
年紀大了,也有虛榮心,兩人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幾人一起往迴走,一路走一路歡聲笑語不斷,像是迴到了年輕的時候。
半個小時後,才走到二老的家。
跟周桃第一次過來時相比,這邊的變化非常大。
房子修整過了不說,院子周圍建了一圈竹籬笆,底下種了很多藤本植物,有牽牛花、藤本薔薇,望過去像是一堵花牆,非常美觀。
底下開闢出一塊塊小小的菜地,有的種了青菜,有的則是瓜果,還搭了很多爬藤用的架子,綠意盎然。
另一邊的空地上,則養了幾隻雞,此時正在地上啄食,給小院增添了一絲生機。
總體而言,這邊已經被二老打造成一個標準的農家小院,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哇,這邊弄得太漂亮了。」有個老奶奶大聲叫了一句。「難怪你們兩個不願意迴京城,原來是躲在這裏享福——」
這些人大多被關過牛棚,對農村生活並不陌生。
等到平反後,迴到城裏,生活雖然越來越安逸,有時候也會懷念在農村的生活。
那些年苦歸苦,在鄉村廣闊的天地裏,有時候也會讓人短暫忘了眼前的煩惱。
城市裏生活比較擁擠,除了偶然在陽台上種幾盆花,哪裏有機會像這邊一樣,開墾出一塊塊菜地,種上自己想吃的蔬菜瓜果?
「羨慕了吧?」老爺子得意地說道。「年紀大了,城市裏雖然生活很方便,哪裏有我這邊自由自在?」
他這邊是城鄉結合部,緊靠縣城,又保留著農村的生活方式,這才是他願意留在這裏的原因。
換個更偏遠的地方,他或許同意韓韞名的建議,去縣城生活了。
「確實不錯。」大家都表示贊同。「等我們迴到京城,也要找一個這樣的地方,可以每天勞動幾個小時,吃自己種的蔬菜。」
在院子裏參觀了一陣,這才打開門進去。
裏麵的堂屋裏,已經擺了一張大圓桌,上麵放了很多直接可以吃的滷味和涼菜。
隻等炒幾個熱菜,就能開吃了。
因為坐了長時間的火車,雖然都是臥鋪,多少有些疲憊,於是打了熱水洗了個臉,這才恢復了精神。
火車上沒好東西吃,大家的肚子早餓了,於是坐下來,開始吃喝。
等到韓韞名下班,帶著兒子過來,看到他們已經吃了七七八八了。
年紀大了,身份又擺在那裏,他們現在已經活得很隨性了,根本不用顧忌外人的看法。
宋老爺子於是給大家相互做了介紹。
聽說這個孩子就是二老收養的孫子,大家紛紛誇了幾句,又拿出準備好的見麵禮。
倒不是很珍貴,大多是鋼筆,手錶和玉佩這種小物件。
這時候的玉器,價格還沒被炒起來,隻要不是頂級的翡翠,並沒那麽值錢,他們這樣的家庭,變故前大多埋了一些,這時候拿出來,當禮物送人正好。
而韓韞名長期在京城生活,跟大家有共同話題,大家聊著聊著,就是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很快融洽起來。
又說起當年的往事,很多老朋友因為沒能堅持下來,要麽自殺,要麽病故,讓大家一陣唏噓。
有人唱起在蘇聯留學時學會的歌,一時間屋裏飄來熟悉的《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文中間夾雜著中文,大家唱得很動情。
小謙抬著望著他們,驚訝於爺爺奶奶不同以往的一麵。
這頓飯從傍晚四點半,一直吃到晚上七點多,酒喝得不多,畢竟年紀擺在那裏。
隻是大家都有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
考慮到下火車後還沒休息過,一會兒興奮勁過去,人就會撐不住,於是趁著精神還不錯,一起步行去龍山腳下的臥龍山莊。
老人們相互扶著攙著,走到小區門口,這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路燈卻把這邊照得很清晰。
「讓我們住這邊?」一個老人神神叨叨說了一句。「這邊可是風水寶地啊!住在這裏,以後成就不同凡響。」
雖然風水被判為封建迷信,他們老一輩的人,青年時期大多還沒解放,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對。
「是嗎?」宋老爺子抬頭望了望上麵的房子,隨口應了一聲。
他是了解這個朋友的來歷,絕不會在這種事上信口胡說。
既然覺得這邊風水好,那肯定是真的。
想到這邊的主人是周桃,她年紀輕輕,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不同凡響似乎也配得上。
「先進去再說。」有人累得受不了,催促一句。「等明天天亮了,你再起來好好研究——」
於是一同來到韓韞名的家,給每人分配房間,及時安頓下來。
大家紛紛洗漱梳洗,精神差的迴房間睡覺,還撐得住的,則坐在客廳喝茶。
「你說這邊的主人是一個叫周桃的小姑娘?」那個對風水比較精通的陸老好奇地問韓韞名。
這邊原本是一家工廠的職工宿舍,被她買下來後,改建成小區。
她會這麽做,難道也是看出了這邊的風水不簡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