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新年
重生七零:暴富小農女 作者:向晚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照這邊的風俗,早早擺好飯菜,開始祭祖。
今年跟往年不一樣的是,燒紙錢時,多準備了一些,等正常的燒完時,又拿了一隻破臉盆,下麵墊了黃紙,燒給韓家的祖宗。
等祭拜完畢,大家坐下來開始吃飯。
這時候周智榮父女也過來了,加入這邊的飯桌,這是提前安排好的。
兩桌人推杯換盞,非常熱鬧,姨婆家的晚輩,跟大家熟悉後,話題也多了起來。
特別是知道周桃在東海縣城開了不少工廠後,都非常好奇,問起她在經商方麵的經驗。
實在是她太年輕了,超出了大家的想像。
周桃真真假假說了一些,並沒有炫耀的意思。
她對親戚向來悲觀,就算明知道他們不會來找自家的麻煩,也喜歡保持一些距離,免得關係太近了,到時不好說出拒絕的話。
吃過晚飯,長輩開始給晚輩分壓歲錢。
周桃這時候已經準備好了禮物,分了幾個孩子,並一人一個紅包。
幼兒是長命鎖片,再大一點的孩子是可以用紅繩掛在脖子上的金牌,刻的都是如意吉祥字樣。
「啊喲,這禮物太重了。」大姨婆沒想到自己送了周桃一隻手鐲,她迴贈這麽多玉掛件,就有些不好意思。
手鐲有二十多克,看起來很沉,但是這些長命鎖和金牌,每片也有二三十兄了。
收一個晚輩這樣的大禮,有些說不過去了。
「自家人不必見外。」楊桂芳挽住她的胳膊,大方地說道。
女兒這樣做,滿足了她的虛榮心。
現在才知道,有桃子在,自家的條件,已經要超過大姨一家了。
「嗯。」韓韞名也點了點頭。「一家人見一次不容易,不用客氣。」
他很清楚,今年大姐一家過來這邊,明年後年肯定不可能再來了。
她們自家有這以多親戚要招待,何況京城離這裏路途遙遠,來一趟成本也不小。
「那行,我們就不客氣了。」大姨婆這才點了下來。
晚上周桃接了幾個拜年的電話,也給幹媽、秦老、祝良驥、顧承允等幾個重要人物打了電話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小舅公吃了早飯後,就匆匆迴縣城了。
大伯一家過來坐了一會,又迴家了。
今年這邊人太多,他們就不來湊熱鬧了,等客人迴家,再聚一聚。
倒是往年都來的朋友,都到了,而且是成雙成對來的。
方明龍今天去金曉麗家拜年,兩人吃了點心後,就一起過來周桃家。
趙誌剛也一樣,到衛秋宇家後,又一同來這邊。
加上趙誌強父女,家裏又得多開一桌。
另外王東海也來了,他因為去年出色的表現,被升為主管,工資高了,對周桃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倒是楊皓楨和劉鈺祥沒有來,這也是她提前通過氣的。
方明龍他們本身是同學或朋友,來做客沒關係。
他們就沒必要湊熱鬧了。
否則每年正月初一,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全部給老闆拜年,說出去總怪怪的。
她不需要他們做這些表現功夫。
趙誌強的女兒現在已經六歲了,因為吃得好,整個人白裏透紅,加上她爸爸捨得給買衣服,把她打扮得小仙女似的。
小姑娘也特別愛美,每次出門做客,頭上總要戴很多漂亮的髮夾和彩色頭繩。
看到周桃,嘴巴特別甜,抱她時就湊過來親臉,讓人稀罕得不行。
「這姑娘性格和她爸一點也不像,也不知道像誰?」楊桂芳笑著開了句玩笑。
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活潑伶俐,正是最愛玩的時候,誰看到了都想跟她鬧一鬧。
「像我叔叔的。」趙丹鳳得意地說道。
爸爸對自己雖然好,但是他不愛說話,也不會陪自己玩遊戲。
還是叔叔最好了,每次迴家,都會帶很多好玩的東西送給自己,她最喜歡他了。
「這丫頭——」大家被她的話逗笑了,一齊望向趙誌剛。「真是什麽話都敢說——」
趙誌剛搔了搔頭,非常無奈。
「童年無忌,你們在意什麽——」楊桂芳笑罵了一句。「這說明她最喜歡的是叔叔,你說對不對啊?小丹鳳——」
吃了午飯,大家也捨不得買上離開,繼續坐著聊天。
「桃子,我姐打算自己也弄幾台縫紉機,接公司的單子來做,你說這樣會不會有問題——」方明龍趁著人少的時候,悄悄問周桃。
去年年前放假迴家,發現家裏已經準備好了各種年貸,比往年豐富了無數倍。
姐姐和姐夫也在自家沒走,似乎等他迴來。
坐下來聊了聊才知道,姐姐去年管著外加工點,一年的收入超過了一千塊,可把她們激動壞了。
錢賺得多了,心也大了。
以前隻有自己一個人做,現在打算多買幾台縫紉機,叫幾個親戚一起來做,這樣效率高一點,她還能賺點差價。
方明龍就有些猶豫,擔心周桃知道後,怪自己的家人貪心不足,收了這個加工點。
「你姐姐野心不小啊!居然想自己開作坊了。」周桃一聽他的話,就猜到了他姐姐的目的了。「如果她有本事管得過來,質量也不出問題,當然沒問題。」
靠賺些加工差價,是最沒有出息的賺錢手法。
一般都是創業初期,才採用的辦法,等到有一定基礎,就會放棄這條路子。
特別是服裝和布絨玩具這種技術含量極低的行業,很多人不願意開加工廠,隻願意開家公司,讓別人代加工。
在周桃看來,今年雖然才是八一年,自創品牌還早了些,但是早晚會去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
方明龍這邊如果有這個興趣,她當然不會反對,甚至願意扶持。
所謂扶持,當然是前期投入方麵,比如她買不起縫紉機,可以自己買幾台借她先用著,賺到錢了再還錢。
至於工價方麵,肯定必須跟公司一樣。
否則自己不好管理了。
在鄉下開小作坊,也有好處,就是可以隨時請假迴家幹農活。
空下來的時候,可以早晚多幹一會,多賺點錢。
方家可以壓低一點工價,稍微差點一點。
前世很多代工點小作坊,都是這樣賺錢的。
</br>
今年跟往年不一樣的是,燒紙錢時,多準備了一些,等正常的燒完時,又拿了一隻破臉盆,下麵墊了黃紙,燒給韓家的祖宗。
等祭拜完畢,大家坐下來開始吃飯。
這時候周智榮父女也過來了,加入這邊的飯桌,這是提前安排好的。
兩桌人推杯換盞,非常熱鬧,姨婆家的晚輩,跟大家熟悉後,話題也多了起來。
特別是知道周桃在東海縣城開了不少工廠後,都非常好奇,問起她在經商方麵的經驗。
實在是她太年輕了,超出了大家的想像。
周桃真真假假說了一些,並沒有炫耀的意思。
她對親戚向來悲觀,就算明知道他們不會來找自家的麻煩,也喜歡保持一些距離,免得關係太近了,到時不好說出拒絕的話。
吃過晚飯,長輩開始給晚輩分壓歲錢。
周桃這時候已經準備好了禮物,分了幾個孩子,並一人一個紅包。
幼兒是長命鎖片,再大一點的孩子是可以用紅繩掛在脖子上的金牌,刻的都是如意吉祥字樣。
「啊喲,這禮物太重了。」大姨婆沒想到自己送了周桃一隻手鐲,她迴贈這麽多玉掛件,就有些不好意思。
手鐲有二十多克,看起來很沉,但是這些長命鎖和金牌,每片也有二三十兄了。
收一個晚輩這樣的大禮,有些說不過去了。
「自家人不必見外。」楊桂芳挽住她的胳膊,大方地說道。
女兒這樣做,滿足了她的虛榮心。
現在才知道,有桃子在,自家的條件,已經要超過大姨一家了。
「嗯。」韓韞名也點了點頭。「一家人見一次不容易,不用客氣。」
他很清楚,今年大姐一家過來這邊,明年後年肯定不可能再來了。
她們自家有這以多親戚要招待,何況京城離這裏路途遙遠,來一趟成本也不小。
「那行,我們就不客氣了。」大姨婆這才點了下來。
晚上周桃接了幾個拜年的電話,也給幹媽、秦老、祝良驥、顧承允等幾個重要人物打了電話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小舅公吃了早飯後,就匆匆迴縣城了。
大伯一家過來坐了一會,又迴家了。
今年這邊人太多,他們就不來湊熱鬧了,等客人迴家,再聚一聚。
倒是往年都來的朋友,都到了,而且是成雙成對來的。
方明龍今天去金曉麗家拜年,兩人吃了點心後,就一起過來周桃家。
趙誌剛也一樣,到衛秋宇家後,又一同來這邊。
加上趙誌強父女,家裏又得多開一桌。
另外王東海也來了,他因為去年出色的表現,被升為主管,工資高了,對周桃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倒是楊皓楨和劉鈺祥沒有來,這也是她提前通過氣的。
方明龍他們本身是同學或朋友,來做客沒關係。
他們就沒必要湊熱鬧了。
否則每年正月初一,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全部給老闆拜年,說出去總怪怪的。
她不需要他們做這些表現功夫。
趙誌強的女兒現在已經六歲了,因為吃得好,整個人白裏透紅,加上她爸爸捨得給買衣服,把她打扮得小仙女似的。
小姑娘也特別愛美,每次出門做客,頭上總要戴很多漂亮的髮夾和彩色頭繩。
看到周桃,嘴巴特別甜,抱她時就湊過來親臉,讓人稀罕得不行。
「這姑娘性格和她爸一點也不像,也不知道像誰?」楊桂芳笑著開了句玩笑。
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活潑伶俐,正是最愛玩的時候,誰看到了都想跟她鬧一鬧。
「像我叔叔的。」趙丹鳳得意地說道。
爸爸對自己雖然好,但是他不愛說話,也不會陪自己玩遊戲。
還是叔叔最好了,每次迴家,都會帶很多好玩的東西送給自己,她最喜歡他了。
「這丫頭——」大家被她的話逗笑了,一齊望向趙誌剛。「真是什麽話都敢說——」
趙誌剛搔了搔頭,非常無奈。
「童年無忌,你們在意什麽——」楊桂芳笑罵了一句。「這說明她最喜歡的是叔叔,你說對不對啊?小丹鳳——」
吃了午飯,大家也捨不得買上離開,繼續坐著聊天。
「桃子,我姐打算自己也弄幾台縫紉機,接公司的單子來做,你說這樣會不會有問題——」方明龍趁著人少的時候,悄悄問周桃。
去年年前放假迴家,發現家裏已經準備好了各種年貸,比往年豐富了無數倍。
姐姐和姐夫也在自家沒走,似乎等他迴來。
坐下來聊了聊才知道,姐姐去年管著外加工點,一年的收入超過了一千塊,可把她們激動壞了。
錢賺得多了,心也大了。
以前隻有自己一個人做,現在打算多買幾台縫紉機,叫幾個親戚一起來做,這樣效率高一點,她還能賺點差價。
方明龍就有些猶豫,擔心周桃知道後,怪自己的家人貪心不足,收了這個加工點。
「你姐姐野心不小啊!居然想自己開作坊了。」周桃一聽他的話,就猜到了他姐姐的目的了。「如果她有本事管得過來,質量也不出問題,當然沒問題。」
靠賺些加工差價,是最沒有出息的賺錢手法。
一般都是創業初期,才採用的辦法,等到有一定基礎,就會放棄這條路子。
特別是服裝和布絨玩具這種技術含量極低的行業,很多人不願意開加工廠,隻願意開家公司,讓別人代加工。
在周桃看來,今年雖然才是八一年,自創品牌還早了些,但是早晚會去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
方明龍這邊如果有這個興趣,她當然不會反對,甚至願意扶持。
所謂扶持,當然是前期投入方麵,比如她買不起縫紉機,可以自己買幾台借她先用著,賺到錢了再還錢。
至於工價方麵,肯定必須跟公司一樣。
否則自己不好管理了。
在鄉下開小作坊,也有好處,就是可以隨時請假迴家幹農活。
空下來的時候,可以早晚多幹一會,多賺點錢。
方家可以壓低一點工價,稍微差點一點。
前世很多代工點小作坊,都是這樣賺錢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