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收豆子
重生七零:暴富小農女 作者:向晚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人少,正是立規矩的好時候。」周桃繼續說道。「等以後請的人多了,想再定規矩就難了——」
這一點其實是她自己的失誤,好在奶奶及時補上了。
「我也是這個意思。」周老太得意地斜了老二媳婦一眼,用牙籤挑了一顆草莓放進嘴裏。「所以你爸媽都不是這方麵的料,幫你打打雜可以,管事可不行。」
心裏卻有些可惜,如果老二跟老大換一下,那周家說不定早就發達了。
又一想,老大比較精明,現在家裏的條件也越來越好。
而老二一家有桃子,更是成了全公社有名的有錢人。
如果兩個能幹的人在一起,那另一家就爬不起來了。
接下來兩人商量了每個月的夥食標準,並定下每周一次加餐。
周老太還提醒孫女,盡量不要去那邊用餐,免得打亂好不容易定下的標準。
「沒事。」周桃笑著迴答。「如果我去了,你也照這個標準給我就行了。」
像工廠一樣,每個人的飯菜定量肯定不可能。
但是可以把菜定量,就像有的工廠,每天把固定的錢交給食堂人員,她根據這筆錢做出飯菜。
數量不是重點,重點是花掉多少錢。
「這樣也行。」周老太覺得這個辦法不錯,「以後叫你爸去買菜的時候,一定要記清楚帳,免得搞亂。」
至於自家地裏種的菜,則不用計較了。
等周老太離開,桃子藉口出去一趟,利用智腦的功能,避開旁人,悄悄來到地下溶洞。
下了懸崖後,鑽進去看看,發現豆莢顏色已經發黃了,說明大豆已經徹底成熟。
周桃捲起袖子,把它們全部拔起來,敲掉根上的泥,放在一邊。
等全部拔幹淨,周桃把它們像柴禾一樣,一捆捆綁好,收進玉佩空間。
又拿了翻土機把地犁了一遍。
接下來種什麽?
她站在壟上,有點頭疼。
說到底,她前世沒做過農民,對這些了解得不多。
靠這具身體十八年的記憶,能提供給她的參考不多。
要不,繼續種紅薯?
想到這裏,她從玉佩空間拿出幾個小紅薯,埋進土裏,等它抽芽後,下次過來再種。
做完這些,她重新爬上懸崖,準備迴家。
去年收了上百斤大豆,幾個月豆腐做下來,已經用得差不多了。
這次又能收近兩百斤大豆,用到明年,應該問題不大。
到家的時候,已經三點多了,看到媽媽在餵豬。
周桃走進豬圈看了看,大的那頭是去年買的,現在也過了一百斤,媽媽倒了泔水和糠後,吃得漬漬有聲。
另外有兩隻小的,大概隻有四十斤左右,關在一起,聽到周桃的腳步聲,就仰著頭不停地叫。
「對了,去年那頭豬賣掉時有多重,賣了多少錢?」周桃沒理它們,走到媽媽旁邊好奇地問。
豬肉價格是六毛左右,毛豬肯定要便宜許多,不知道多少錢?
「別在這裏說——」楊桂芳提起空了的泔水桶,瞪了女兒一眼,離開豬圈。
農村裏比較迷信,認為這些話不能當著豬的麵說,會讓它們有心思,從而不肯吃長不大。
周桃當然不明白媽媽的想法,不過也沒問,老老實實跟她走出來。
「那隻豬賣的時候,有一百八十多斤,一共賣了六十多塊錢。」楊桂芳站在院子裏,這才說了答案。
「這麽少?」周桃非常驚訝。
一頭豬養到這麽大,差不多要用一年時間。
這麽說來,想養豬賺到工人一年的工資,至少得養六頭豬。
能養得這麽重,還是自家吃得好,泔水裏油水重。
換個人家,能養到一百五十斤就不錯了。
如果養六頭,靠泔水肯定不行,除了每天割草,還得有紅薯、土豆,豆腐渣等東西餵才行。
難怪農民羨慕城裏人,靠養豬發財,真的不容易。
「已經不錯了。」楊桂芳卻很知足。「以前你想養還不行,現在至少有這個機會。」
現在家裏一共三頭豬,至少能賣一百五十塊,加上雞鴨鵝這些,以及下的蛋,都是錢。
這樣算下來,一年收入已經比掙工分多了,這也是她越來越自信的原因。
當天晚上,周桃等爸媽全部睡下,下樓找了幾根竹杆,把一捆捆毛豆從空間拿出來,串在竹杆上掛在鉤子上。
這樣曬幾天,等葉子幹了,放下來丟在水泥地上,用棒槌敲打,豆子就從豆莢裏蹦出來了。
再把葉子和其它雜質篩幹淨,曬幹後翻撿一下,徹底沒有雜物後,再裝進袋子裏儲存起來。
第二天早上周國勇最先起來,看到院子放了這麽多大豆,猜測是女兒從地下溶洞收迴來的,就有些內疚。
老婆出事後,女兒禁止一家人再去那邊,他以為女兒也放棄那邊了。
沒想到她一個人一聲不響,就做了這麽多事。
楊桂芳起來後也發現了,夫妻倆對望一眼,都暗暗心疼。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多說也沒用。
還是替女兒把家具的事幹好,免得她縣城家裏兩邊跑,大熱天的太辛苦了。
周桃起床後,吃了早飯,往祠堂走去。
她得看看,有沒有新的家具打好。
進了裏麵,看到援朝師傅和表舅像比賽似的,正滿頭大汗在忙著。
「舅舅,援朝師傅,辛苦了。」周桃從口袋掏出準備好的煙,給每人發了一支,「這兩天有新打好的家具嗎?」
「有,已經拿到倉庫了。」陳秋法算是負責人,所以他接了口。
「噢,那我先去看看。」周桃一聽,笑著點點頭,往倉庫走去。
看來兩人動作都蠻快的,不愧是大師傅。
在大胃王沒有安排訂單前,暫時不用另找師傅了。
進了裏麵,看到一張極其簡約的長條桌,旁邊放了一張靠背椅子,跟桌子應該是配套的,放在一起,非常和諧,正是她想要的樣式,她非常滿意。
另一邊有一隻老家叫五鬥櫃的高腳櫃,款式比較接近日式,同樣是周桃圖紙裏的一個款式。
因為增加了二十多公分的四隻腳,還朝外分開,看起來非常有設計感。
</br>
這一點其實是她自己的失誤,好在奶奶及時補上了。
「我也是這個意思。」周老太得意地斜了老二媳婦一眼,用牙籤挑了一顆草莓放進嘴裏。「所以你爸媽都不是這方麵的料,幫你打打雜可以,管事可不行。」
心裏卻有些可惜,如果老二跟老大換一下,那周家說不定早就發達了。
又一想,老大比較精明,現在家裏的條件也越來越好。
而老二一家有桃子,更是成了全公社有名的有錢人。
如果兩個能幹的人在一起,那另一家就爬不起來了。
接下來兩人商量了每個月的夥食標準,並定下每周一次加餐。
周老太還提醒孫女,盡量不要去那邊用餐,免得打亂好不容易定下的標準。
「沒事。」周桃笑著迴答。「如果我去了,你也照這個標準給我就行了。」
像工廠一樣,每個人的飯菜定量肯定不可能。
但是可以把菜定量,就像有的工廠,每天把固定的錢交給食堂人員,她根據這筆錢做出飯菜。
數量不是重點,重點是花掉多少錢。
「這樣也行。」周老太覺得這個辦法不錯,「以後叫你爸去買菜的時候,一定要記清楚帳,免得搞亂。」
至於自家地裏種的菜,則不用計較了。
等周老太離開,桃子藉口出去一趟,利用智腦的功能,避開旁人,悄悄來到地下溶洞。
下了懸崖後,鑽進去看看,發現豆莢顏色已經發黃了,說明大豆已經徹底成熟。
周桃捲起袖子,把它們全部拔起來,敲掉根上的泥,放在一邊。
等全部拔幹淨,周桃把它們像柴禾一樣,一捆捆綁好,收進玉佩空間。
又拿了翻土機把地犁了一遍。
接下來種什麽?
她站在壟上,有點頭疼。
說到底,她前世沒做過農民,對這些了解得不多。
靠這具身體十八年的記憶,能提供給她的參考不多。
要不,繼續種紅薯?
想到這裏,她從玉佩空間拿出幾個小紅薯,埋進土裏,等它抽芽後,下次過來再種。
做完這些,她重新爬上懸崖,準備迴家。
去年收了上百斤大豆,幾個月豆腐做下來,已經用得差不多了。
這次又能收近兩百斤大豆,用到明年,應該問題不大。
到家的時候,已經三點多了,看到媽媽在餵豬。
周桃走進豬圈看了看,大的那頭是去年買的,現在也過了一百斤,媽媽倒了泔水和糠後,吃得漬漬有聲。
另外有兩隻小的,大概隻有四十斤左右,關在一起,聽到周桃的腳步聲,就仰著頭不停地叫。
「對了,去年那頭豬賣掉時有多重,賣了多少錢?」周桃沒理它們,走到媽媽旁邊好奇地問。
豬肉價格是六毛左右,毛豬肯定要便宜許多,不知道多少錢?
「別在這裏說——」楊桂芳提起空了的泔水桶,瞪了女兒一眼,離開豬圈。
農村裏比較迷信,認為這些話不能當著豬的麵說,會讓它們有心思,從而不肯吃長不大。
周桃當然不明白媽媽的想法,不過也沒問,老老實實跟她走出來。
「那隻豬賣的時候,有一百八十多斤,一共賣了六十多塊錢。」楊桂芳站在院子裏,這才說了答案。
「這麽少?」周桃非常驚訝。
一頭豬養到這麽大,差不多要用一年時間。
這麽說來,想養豬賺到工人一年的工資,至少得養六頭豬。
能養得這麽重,還是自家吃得好,泔水裏油水重。
換個人家,能養到一百五十斤就不錯了。
如果養六頭,靠泔水肯定不行,除了每天割草,還得有紅薯、土豆,豆腐渣等東西餵才行。
難怪農民羨慕城裏人,靠養豬發財,真的不容易。
「已經不錯了。」楊桂芳卻很知足。「以前你想養還不行,現在至少有這個機會。」
現在家裏一共三頭豬,至少能賣一百五十塊,加上雞鴨鵝這些,以及下的蛋,都是錢。
這樣算下來,一年收入已經比掙工分多了,這也是她越來越自信的原因。
當天晚上,周桃等爸媽全部睡下,下樓找了幾根竹杆,把一捆捆毛豆從空間拿出來,串在竹杆上掛在鉤子上。
這樣曬幾天,等葉子幹了,放下來丟在水泥地上,用棒槌敲打,豆子就從豆莢裏蹦出來了。
再把葉子和其它雜質篩幹淨,曬幹後翻撿一下,徹底沒有雜物後,再裝進袋子裏儲存起來。
第二天早上周國勇最先起來,看到院子放了這麽多大豆,猜測是女兒從地下溶洞收迴來的,就有些內疚。
老婆出事後,女兒禁止一家人再去那邊,他以為女兒也放棄那邊了。
沒想到她一個人一聲不響,就做了這麽多事。
楊桂芳起來後也發現了,夫妻倆對望一眼,都暗暗心疼。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多說也沒用。
還是替女兒把家具的事幹好,免得她縣城家裏兩邊跑,大熱天的太辛苦了。
周桃起床後,吃了早飯,往祠堂走去。
她得看看,有沒有新的家具打好。
進了裏麵,看到援朝師傅和表舅像比賽似的,正滿頭大汗在忙著。
「舅舅,援朝師傅,辛苦了。」周桃從口袋掏出準備好的煙,給每人發了一支,「這兩天有新打好的家具嗎?」
「有,已經拿到倉庫了。」陳秋法算是負責人,所以他接了口。
「噢,那我先去看看。」周桃一聽,笑著點點頭,往倉庫走去。
看來兩人動作都蠻快的,不愧是大師傅。
在大胃王沒有安排訂單前,暫時不用另找師傅了。
進了裏麵,看到一張極其簡約的長條桌,旁邊放了一張靠背椅子,跟桌子應該是配套的,放在一起,非常和諧,正是她想要的樣式,她非常滿意。
另一邊有一隻老家叫五鬥櫃的高腳櫃,款式比較接近日式,同樣是周桃圖紙裏的一個款式。
因為增加了二十多公分的四隻腳,還朝外分開,看起來非常有設計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