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父子合計
重生七零:暴富小農女 作者:向晚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如此。」聽了金師傅的解釋,周桃才明白茶葉裏還有這麽多學問。
以前她對茶葉感興趣,隻是想學一些手工茶,炒出來自己喝。
如果有多的話,再送給親朋好友。
至於手工茶做什麽品種,她根本沒有考慮過。
既然這邊有一個叫旗槍的品種,那以後有機會去餘杭,倒是可以打聽一下,看看別人是怎麽做茶葉的。
最好找個大師傅,請他教教自己。
殺青很快就完成了,脫去水份後,原來的大半籃茶葉,隻剩下半畚箕。
顏色也有原來的嫩綠色,變黃了許多。
把它送進一隻空的炒鍋,打開開關後,開始翻炒起來。
周桃走過去站在旁邊,見茶葉很快開始捲曲起來,慢慢地跟金師傅送給自己的那罐茶葉越來越像。
隻是茶香還存在細微的差別。
「金師傅,這茶葉全是嫩芽,照理講算是頂級了,為什麽它的香味,比不上你上次送我的茶葉——」見茶葉很快就炒好了,周桃抓了幾顆茶葉,放到鼻邊聞了聞,忍不住好奇地問。
同時嫩芽,做出來的茶葉應該差不多檔次。
現在自己都聞得出不同,說明差距不小。
「茶葉的好壞,不在於茶葉的大小,而在於學採摘的時間。」金師傅見她問這個,頓時笑了。「越早採下來的茶葉,茶香就會越濃鬱,越到後麵,就會差很多。」
其實不僅僅是茶葉,所以經濟作物都一樣。
春天最早長出的毛筍,口味遠遠超過後麵長出的毛筍,第一批採下的茄子,也比後麵再長出來的好吃,包括番茄、黃瓜等所有植物。
等過了穀雨,茶葉開始變老。
如果這時候再把茶葉剪幹淨,等它長出新的嫩芽,採下來的茶葉,就算再嫩,也比不上明前的三葉粗茶。
「你的意思是,這批茶葉採摘時間晚了些,所以才會這樣?」周桃不確定地問道。
如果這樣,倒說得過去。
否則前世的茶農也沒必要搭暖棚,讓茶葉提前發芽了。
金師傅點點頭。
茶葉很快炒好了,金師傅把茶葉收到畚箕裏,去掉一些炒焦後變脆的碎葉,倒進專門用的罐子裏,遞給周桃。
每隻茶罐裝半斤,一共有十隻。
周桃接過,裝進布袋裏,向他道了謝,準備迴去。
金師傅見她急著要走,也沒挽留,送她到門口。
周桃出了茶廠,把茶籃和茶葉全部收進空間,匆匆迴到裁縫店。
走進樓上自己的房間,把剛炒好的茶葉拿出來,又跟自己那一罐茶葉比較了一下。
因為同時嫩芽加工而成,兩者的外觀區別不大。
茶香味的差別,其實也不太明顯,隻有放在一起,才能比較得出來。
倒是顏色略微有差別,今天這一批,顏色似乎更淺一些。
忽然想到以前看過一個記錄片,講的是福建的茶商,去鄉下尋找優良茶葉品種的故事。
據說判斷茶葉的好壞,其中一個指標,就是茶葉的肥厚程度。
同樣兩片茶葉,一片單薄,一片肥厚,那後者茶葉的品種,就比前者好。
周桃猜測採摘得早的茶葉,葉子會肥厚一點,越到後麵,就會越單薄。
將茶葉裝迴罐裏,蓋好後發給大胃王。
「這麽快就做好了?」大胃王此時一個人在辦公室裏,看到周桃的迴覆,連忙打開來,見她發東西給自己,驚喜地迴道。
點了確認後,把茶葉罐放在辦公桌上,小心擰開蓋子。
一股濃鬱的茶葉撲鼻而來,讓他陶醉地深吸一口氣。
這茶葉,跟周桃上次送給自己的那十克一模一樣,想到以後再也不擔心喝不到好茶了,他欣喜地把茶葉收好,準備帶迴家藏起來。
父親自從喝了茶之後,也愛上了這種飲品,萬一他看到後全部拿走,那自己就虧大了。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是得防患於未然。
於是分成兩半,五罐自己收著,另五罐帶迴家交給父親。
就算以後依然可以請周桃幫忙加工,也得留些在身邊,比較保險。
到家的時候,看見父親一個人坐在客廳看報紙,見他迴來,理也沒理。
大胃王也沒在乎,走過去坐在父親旁邊,並從包裏拿出茶葉罐,擱在茶幾上,打開蓋子。
「咦,這個香味?」聞到一股熟悉的香味,父親坐不住了,放下報紙驚喜地問。「茶葉這麽快就加工好了?」
父子倆都是驕傲的人,隻有涉及工作時,才會一致對外。
平時在家的時候,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互不搭理對方。
「是啊!」大胃王得意地說。「我開了口,朋友自然以最快的速度,請人幫忙把茶葉做出來——」
比起身邊的朋友,周桃似乎更加可靠。
可惜兩人不在同一個位麵,否則肯定會成為最好的生意夥伴。
「別吹牛了,快去泡茶——」父親沒心情聽他自吹自擂,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催促他去泡茶。
心裏其實非常滿意這個兒子,隻是不會當麵表露出來。
大胃王沒辦法,隻好去廚房找了兩隻杯子,泡好後端過來。
能喝到這樣的好茶,真是無比享受,就算有煩心事,也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父子倆沒有出聲,安靜地品著茶,直到杯子空了,大胃王才站起身子,給兩隻杯子加滿水。
「這樣的好東西,你準備怎麽投放市場——」父親過足了癮,這時候坐直身子,嚴肅地問道。
兒子接手公司後,不但解決了管理上的問題,還讓公司的贏利增加了幾倍,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期待。
作為父親,自然以兒子為榮。
但是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是管理水平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最大的原因,是取得了棉花這個壟斷性的產品。
現在又增加了茶葉這個新項目,如果運作得好,搞不好能讓家族企業的產值,進入全省一百強。
到了那時候,自家才能真正在省裏說得上話。
棉花隻有自家種植,其它人就算偷偷獲得一些種籽,也無法對自家引起衝擊。
但是茶葉不同,自家唯一的優勢,是掌握了加工方法。
等大家知道它的來歷,也去山上採摘,那總有一天,會出現大量的競爭對手。
</br>
以前她對茶葉感興趣,隻是想學一些手工茶,炒出來自己喝。
如果有多的話,再送給親朋好友。
至於手工茶做什麽品種,她根本沒有考慮過。
既然這邊有一個叫旗槍的品種,那以後有機會去餘杭,倒是可以打聽一下,看看別人是怎麽做茶葉的。
最好找個大師傅,請他教教自己。
殺青很快就完成了,脫去水份後,原來的大半籃茶葉,隻剩下半畚箕。
顏色也有原來的嫩綠色,變黃了許多。
把它送進一隻空的炒鍋,打開開關後,開始翻炒起來。
周桃走過去站在旁邊,見茶葉很快開始捲曲起來,慢慢地跟金師傅送給自己的那罐茶葉越來越像。
隻是茶香還存在細微的差別。
「金師傅,這茶葉全是嫩芽,照理講算是頂級了,為什麽它的香味,比不上你上次送我的茶葉——」見茶葉很快就炒好了,周桃抓了幾顆茶葉,放到鼻邊聞了聞,忍不住好奇地問。
同時嫩芽,做出來的茶葉應該差不多檔次。
現在自己都聞得出不同,說明差距不小。
「茶葉的好壞,不在於茶葉的大小,而在於學採摘的時間。」金師傅見她問這個,頓時笑了。「越早採下來的茶葉,茶香就會越濃鬱,越到後麵,就會差很多。」
其實不僅僅是茶葉,所以經濟作物都一樣。
春天最早長出的毛筍,口味遠遠超過後麵長出的毛筍,第一批採下的茄子,也比後麵再長出來的好吃,包括番茄、黃瓜等所有植物。
等過了穀雨,茶葉開始變老。
如果這時候再把茶葉剪幹淨,等它長出新的嫩芽,採下來的茶葉,就算再嫩,也比不上明前的三葉粗茶。
「你的意思是,這批茶葉採摘時間晚了些,所以才會這樣?」周桃不確定地問道。
如果這樣,倒說得過去。
否則前世的茶農也沒必要搭暖棚,讓茶葉提前發芽了。
金師傅點點頭。
茶葉很快炒好了,金師傅把茶葉收到畚箕裏,去掉一些炒焦後變脆的碎葉,倒進專門用的罐子裏,遞給周桃。
每隻茶罐裝半斤,一共有十隻。
周桃接過,裝進布袋裏,向他道了謝,準備迴去。
金師傅見她急著要走,也沒挽留,送她到門口。
周桃出了茶廠,把茶籃和茶葉全部收進空間,匆匆迴到裁縫店。
走進樓上自己的房間,把剛炒好的茶葉拿出來,又跟自己那一罐茶葉比較了一下。
因為同時嫩芽加工而成,兩者的外觀區別不大。
茶香味的差別,其實也不太明顯,隻有放在一起,才能比較得出來。
倒是顏色略微有差別,今天這一批,顏色似乎更淺一些。
忽然想到以前看過一個記錄片,講的是福建的茶商,去鄉下尋找優良茶葉品種的故事。
據說判斷茶葉的好壞,其中一個指標,就是茶葉的肥厚程度。
同樣兩片茶葉,一片單薄,一片肥厚,那後者茶葉的品種,就比前者好。
周桃猜測採摘得早的茶葉,葉子會肥厚一點,越到後麵,就會越單薄。
將茶葉裝迴罐裏,蓋好後發給大胃王。
「這麽快就做好了?」大胃王此時一個人在辦公室裏,看到周桃的迴覆,連忙打開來,見她發東西給自己,驚喜地迴道。
點了確認後,把茶葉罐放在辦公桌上,小心擰開蓋子。
一股濃鬱的茶葉撲鼻而來,讓他陶醉地深吸一口氣。
這茶葉,跟周桃上次送給自己的那十克一模一樣,想到以後再也不擔心喝不到好茶了,他欣喜地把茶葉收好,準備帶迴家藏起來。
父親自從喝了茶之後,也愛上了這種飲品,萬一他看到後全部拿走,那自己就虧大了。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是得防患於未然。
於是分成兩半,五罐自己收著,另五罐帶迴家交給父親。
就算以後依然可以請周桃幫忙加工,也得留些在身邊,比較保險。
到家的時候,看見父親一個人坐在客廳看報紙,見他迴來,理也沒理。
大胃王也沒在乎,走過去坐在父親旁邊,並從包裏拿出茶葉罐,擱在茶幾上,打開蓋子。
「咦,這個香味?」聞到一股熟悉的香味,父親坐不住了,放下報紙驚喜地問。「茶葉這麽快就加工好了?」
父子倆都是驕傲的人,隻有涉及工作時,才會一致對外。
平時在家的時候,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互不搭理對方。
「是啊!」大胃王得意地說。「我開了口,朋友自然以最快的速度,請人幫忙把茶葉做出來——」
比起身邊的朋友,周桃似乎更加可靠。
可惜兩人不在同一個位麵,否則肯定會成為最好的生意夥伴。
「別吹牛了,快去泡茶——」父親沒心情聽他自吹自擂,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催促他去泡茶。
心裏其實非常滿意這個兒子,隻是不會當麵表露出來。
大胃王沒辦法,隻好去廚房找了兩隻杯子,泡好後端過來。
能喝到這樣的好茶,真是無比享受,就算有煩心事,也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父子倆沒有出聲,安靜地品著茶,直到杯子空了,大胃王才站起身子,給兩隻杯子加滿水。
「這樣的好東西,你準備怎麽投放市場——」父親過足了癮,這時候坐直身子,嚴肅地問道。
兒子接手公司後,不但解決了管理上的問題,還讓公司的贏利增加了幾倍,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期待。
作為父親,自然以兒子為榮。
但是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是管理水平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最大的原因,是取得了棉花這個壟斷性的產品。
現在又增加了茶葉這個新項目,如果運作得好,搞不好能讓家族企業的產值,進入全省一百強。
到了那時候,自家才能真正在省裏說得上話。
棉花隻有自家種植,其它人就算偷偷獲得一些種籽,也無法對自家引起衝擊。
但是茶葉不同,自家唯一的優勢,是掌握了加工方法。
等大家知道它的來歷,也去山上採摘,那總有一天,會出現大量的競爭對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