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看在他大隊會計的麵子上,排得比較靠前,否則十天半個月都輪不到。


    當然也有人等不及,找有這個技術的人幫忙,比如原來的中學老師許寶根。


    他雖然因名聲問題,已經被學校開除,可是接電線這件事卻難不倒他,現在在村裏也很搶手。


    周國勝跟他家有矛盾,自然不可能找他。


    無意中聽說侄女從縣裏請了師傅迴來,趁中午吃飯的空隙,急急過來了。


    「隻要師傅有空,我當然沒問題。」周桃望了電工師傅一眼,讓他自己來說。


    她記得電工師傅還有份工作,不敢保證他會不會答應。


    「沒問題。」電工師傅連忙迴答。「這邊接好後,我就幫你去接。」


    周桃給的工錢非常高,吃得又好,他不好意思拒絕。


    眼前這個人聽稱唿,應該是主人的大伯,想來也不會虧待自己。


    反正出來時,領導讓他完成任務再迴去上班,不會計較多一天兩天的。


    「那謝謝你了。」周國勝聽侄女這樣說,以為她準備拒絕,沒想到電工師傅爽快答應下來,才知道自己想多了。「什麽時候這邊好了,我再來請你——」


    不好意思看著他們吃飯,匆匆迴去了。


    周桃母女也沒挽留。


    下午她繼續留在家裏,隨時迴答電工在細節上麵的疑問。


    因為對線路、燈具和開關等方麵要求比較高,電工怕自己記錯,每進一間房間,都會再問一次,確實無誤後,再接好線。


    家裏工具齊全,梯子等都有,加上接的是明線,所以速度非常快。


    等傍晚周國勇下班迴來,線路已經接得差不多了。


    樓下的燈全部裝好後,按下開關,亮堂堂的非常舒服。


    「有電了,太舒服了。」周小滿孩子氣地叫起來。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本來就是老百姓對新生活最美好的期盼,沒想到這麽快就實現了一半。


    以後可以在明亮的電燈下看書做作業,想想就開心。


    「是啊!」楊桂芳也覺得興奮異常。「以後晚上不用摸黑幹活了,可以抓緊時間把鞋子做出來,天涼了馬上可以穿。」


    她比較關心的是家裏人的腳,這時候沒有縫紉機的家庭,衣服隻能請師傅去做。


    現在桃子給家裏買了現成的新衣服,隻要鞋子做出來,就沒什麽問題了。


    至於織毛衣,還沒這個想法,主要是沒有毛線。


    倒是老公在公社的農機廠上班後,帶迴兩雙嶄新的線手套,他捨不得戴,她考慮著是不是把線拆了,給兒子織件背心。


    如果線不夠,那就等下個月的手套發下來,繼續織。


    周桃知道這對媽媽來說,也是一種樂趣,就沒有阻止她。


    畢竟別的人家想拿手套的棉線織衣服,還沒這個機會呢?


    「這燈是哪裏買來的,怎麽比廠長辦公室的日光燈還亮呢?」周國勇則注意到自家屋頂的吸燈,有臉盆大小,扁扁地貼在天花板上,沒有日光燈白的刺眼,也不像燈泡黃黃的不夠明亮,怎麽看都覺得舒服。


    以前在農村幹活,他沒有這樣的想法,現在接觸的人多了,眼界也開闊了一些,關注的點,也跟以前不同。


    「托朋友帶來的,估計是大城市的新產品。」周桃含糊的迴答。


    普通家庭用的吸燈,其實是從八十年代末才大量流行起來的,這時候農村都是拉線開關和電燈泡,連日光燈也很少有家庭接。


    好在交通不便,幾乎沒有人能肯定大城市有沒有這樣的燈具,所以這樣說,也不會引人懷疑。


    「難怪。」聽說是大城市的新產品,屋裏每個人都沒有疑問了,反而覺得能用上大城市的東西,非常神聖。


    吃了晚飯,周國勇拿了電筒,和小滿一起,幫電工照明,繼續接線。


    希望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幾個臥室的燈全部接好。


    這時候沒周桃的事了,於是跟媽媽坐在明亮的客廳,邊聽收音機,邊聊天。


    「每天晚上這時候都在播新聞,沒有台唱戲,真沒意思——」楊桂芳把針在頭髮上磨了幾下,繼續用頂針把線穿進鞋底時,抱怨道。


    這是一天中最悠閑的時候,現在有了電,一家人坐著聊聊天,聽聽戲曲,不知道有多舒服。


    偏偏整個小時都在播新聞,她對這些不感興趣,所以忍不住埋怨。


    「想聽自己感興趣的戲曲,那得等買錄音機才行。」周桃也發現媽媽對生活要求越來越高了,笑著迴答道。


    印象中這時候應該已經有錄音機了,鄧麗君被批判「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也傳進國內了。


    畢竟國內第一首流行歌曲《鄉戀》,也會在明年正式出現,李老師也因此遭到質疑和批判。


    大量的國內歌手,受鄧麗君的影響,在八十年代的歌壇流行開來,跟錄音機傳入內地,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隻是現在要買,應該算得上天價,沒有幾百塊,不可能買下來。


    對周桃來說,倒還能接受。


    「錄音機是什麽東西?」聽說還有其它可以聽戲的東西,楊桂芳好奇地問。


    如果真的像桃子說的,能聽自己想聽的,那就太好了。


    「跟收音機差不多,也是一台機器,隻是裏麵可以放磁帶,錄好了你想聽的戲。」周桃簡單介紹了一遍,考慮是不是去一趟餘杭或者滬市,買一台迴來,順便挑幾盒戲曲的帶子。


    其實本地人除了樣板戲,更喜歡聽的是越劇和紹劇,就是不知道有沒有磁帶賣。


    「還有這麽好的東西?」楊桂芳一聽,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那機器是不是非常貴?」


    雖然她非常希望有這樣的寶貝,但是太貴的話,還是算了。


    「不會太貴,我們家買得起。」周桃看了媽媽的模樣,更加存了買一台的決心。


    還可以問一問大胃王,不知道他們那個位麵,有沒有類似的機器。


    如果磁帶能通用,那就沒問題。


    兩個位麵很多一樣的產品,但是也有很多發生了偏差,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那最好了。」楊桂芳一聽,頓時開心起來。


    自從女兒讓自己在家當個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目標發生了變化。


    以前在隊裏上工的時候,雖然辛苦,至少可以跟人家長裏短的聊一聊,還能看人吵架等好戲,不會太枯燥。


    長時間一個人在家,就會覺得寂寞。


    有收音機陪伴自己,她覺得好了許多,可惜很多節目不是她喜歡聽的。


    「下次給你買個電視機,那晚上你就不會無聊了。」見媽媽又喜歡又心疼錢的模樣,周桃笑著給了她一個承諾。


    七十年代國內就有了黑白電視機,小的隻有九寸,大的有十八寸,一台十八寸的要五百塊錢左右,誰買得起?


    自己現在有這個能力了,讓爸媽提前享受一下幸福生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七零:暴富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晚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晚葵並收藏重生七零:暴富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