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的話,這些教書先生,也需要重新學習。


    畢竟,整個大魏除了白楓以外,根本沒有人知曉什麽是簡體字。


    而且簡體字簡化的過程實在是太複雜了。


    這麽多的字,要一個一個簡化,需要消耗的是大量的時間。


    這個東西是快不起來的。


    還是需要識字的人多一些,最起碼得等到私塾這種東西已經覆蓋了整個大魏,而且推行了有一段時間之後才能使用。


    白楓靜靜的看著私塾裏的學生。


    如今的紙張,已經非常普及了。


    每一個學生手中都有毛筆和紙張。


    他們歪七扭八的寫著三字經裏麵的前幾句話。


    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性相遠。


    這些字對於白楓等人來說並不困難。


    但是對於這些孩童來說,卻極為晦澀難懂。


    即便他們非常努力在學習了,可還是經常寫錯。


    由於著急,還有幾個小娃娃忍不住,不爭氣的哭了起來。


    但是,也隻是流下眼淚抽搐,強忍著不發出聲音來。


    白楓看到這一幕,心裏還是十分感動的。


    這些小孩子,大部分都是平民孩子,他們都沒有辦法去接受教育。


    如果不建立私塾的話,他們長大之後都會和父母一樣目不識丁。


    到時候,永遠都不可能有什麽大成就。


    知識改變命運,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然而,現在他們作為整個大魏第一批私塾的學生,被創造了如此優越的條件。


    這些孩子都是整個漢中鄉裏挑選出來的,都非常懂事。


    甚至懂事的讓人心疼。


    白楓不由得走進去,對著一個小娃娃道:


    “娃娃,要是太難了就慢點學,不用著急。”


    那小娃娃臉上還有些淚痕,抽噎了一番後道:


    “不,我一定要學會!”


    “娘說了,這是侯爺給的機會,是能讓我們出人頭地的機會。”


    “要是我能當上個大官,就能讓娘每頓飯都能吃上肉,過上好日子了!”


    聽到這小娃娃童言無忌的話,白楓有些忍俊不禁。


    隨之,還有一些苦澀。


    實際上,這些私塾裏麵都是男娃,沒有女孩子。


    現在的人們,還是崇尚男尊女卑的思想。


    女孩子,就應該相夫教子,三從四德,而不是去學什麽知識和識字,這樣根本沒有用。


    但殊不知,在孩子成長起來的時候,母親永遠都是第一任老師。


    如果母親目不識丁的話,怎麽教育孩子讓孩子也懂得?


    因此,白楓也暗下決心。


    等到私塾慢慢建立起來之後,一定要推廣下去,讓女娃也能學到知識。


    就算不能入仕途,但最起碼也有了知識。


    隻有全民都能掌握知識,哪怕並不多,隻是一些基礎,都能讓整個大魏的國力提升絕對不止一個檔次。


    其實,這些私塾的建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如今漢中百姓們都富裕了。


    在之前,這麽點的小孩子就要幫家裏幹農活了。


    畢竟,沒有糧食吃會很成問題。


    但是,現在他們能來,說明家裏不愁吃喝,甚至不愁錢財。


    這樣的盛狀,也正好側麵證明了,如今的漢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而且,實際上還有一部分原因。


    因為現在幹農活,沒有那麽累了。


    白楓推廣的可不光隻有糧食。


    如果隻有產量的話,百姓們也會麵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如何收割。


    這麽大的工作量,一整戶人家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收割。


    因此,白楓便將自己能在係統商城裏搜到的,如今可用的農具圖紙都搞了出來,一並交給工匠。


    隻需要為數不多的錢財,就能買到許多農具。


    其中,包含連機碓、曲轅犁等等。


    有了這些工具,加上其實現在勞動力非常多,許多工人都願意去幹農活賺點錢。


    因此,田裏其實並沒有那麽累。


    最起碼比起之前,是要省下來不少力氣的。


    現在的漢中百姓們,實際上家裏沒有一個閑人,也正是如此,基本上沒有什麽貧窮的農戶。


    農忙的時候,家裏有土地的百姓可以自己收獲。


    沒有土地的百姓,可以去其他有土地的百姓那裏幹農活賺錢。


    男人在農閑的時候,可以去市場賣東西。


    而女人,則是可以在許多商鋪裏裏做類似於店員,或者是在紡織坊裏打零工。


    而老人們,則是可以在家裏看著孩子,或者是時不時去嗬護莊稼。


    實際上現如今的漢中,已經將許多男尊女卑,女人一定要在家看孩子的思想給淡化了下來。


    不過,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還得慢慢改變。


    而私塾的教書先生,雖然看上去好像沒有太多的收入來源。


    實際上,教書先生的待遇非常高。


    所以,不止這裏有教書先生,許多地方都有教書先生。


    從剛剛開始大家舉薦之後,大家自發給教書先生建了一個人居住的房子,而且給教書先生送來各種衣食住行用的東西等等。


    而白楓自然也會派人給教書先生每個月發一些餉錢。


    但是,就算白楓打算給他們多,教書先生也不要。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隻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也是百姓們所需要的。


    所以,他們同意的餉錢,實際上非常少。


    不過,這些教書先生也是樂在其中。


    這也無愧於百姓們對教書先生的擁戴。


    就連縣令,見到教書先生都得恭恭敬敬的稱唿一句先生。


    不為別的,因為隻有有了他們,才能將整個漢中的文學水平提上去。


    本身讀書人在古代就備受崇敬。


    加上如今他們在教書育人,就更為受人尊敬了。


    就這樣,私塾在第一波成功之後,開始有了越來越大的規模。


    在一個月之後。


    整個漢中的私塾,已經達到了每一個縣裏都會有一個。


    人們也都開始接受和喜悅。


    漢中的士族們對此雖然剛開始有些反感,但是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敢與白楓作對。


    更何況,就算如此,這些漢中的士族們也一樣可以不用自費去請先生,去類似於貴族私塾一般的地方,一樣可以集中受教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被劉大耳逼出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傾超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傾超野並收藏三國:開局被劉大耳逼出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