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從行刑那是開始算起,已然過去了十日。


    這場足足有兩萬人被斬首的大規模行刑,足足持續了七日。


    在最後一個人頭被斬下到現在,已經有三日有餘了。


    然而整個許昌城,乃至整個天下,聽聞這場駭人的屠殺,都是臉色一變。


    沒有人願意記得殺戮,大家最終還都會是往前看。


    白楓這幾日過的倒也是比較清閑。


    整個許昌比起自己剛從匈奴處迴來的時候,要安靜了許多。


    沒有任何一個士族敢來招惹白楓。


    出現了這麽大的變故,所有的士族仍然心有餘悸,別說是曹操了,路上見到白楓都是盡量避開。


    而白楓倒也哪裏都沒去,要麽去軍營觀看燕雲十八騎和李存孝李元霸秦良玉幾人練兵,要麽就去曹節府上看望看望曹節。


    這段時間安靜的有些出奇了。


    別的地方安靜,白楓可以理解。


    讓白楓奇怪的是,曹操也安靜了下來,而且安靜的嚇人。


    沒有任何的動靜。


    甚至連早朝都沒有召開。


    但是白楓清楚,曹操命數還沒有到,還沒有歸天。


    如此隻有一個可能。


    曹操還要有大動作。


    現在的曹操隻想著一件事。


    那就是將後世的路鋪好。


    每一個開創帝國的君王其實都在為後世鋪路。


    王朝建立極為困難,但是更困難的是維持王朝。


    下一任繼承者,還有之後的每一任繼承者,都極有可能會改變整個王朝的氣運。


    相對於安靜的許昌,荊州顯得極為慌忙。


    ……


    荊州城中,劉備府上。


    劉備此時已經麵色鐵青,看著座下的諸臣,喃喃道:


    “近日許昌一事,爾等是否有耳聞?”


    簡雍緩緩站起身來,低聲道:


    “曹賊在許昌屠戮近乎兩萬人,此事已經天下皆知,民憤漸起。”


    劉備眯起眼睛,冷冷的道:


    “說得好,曹賊所行此事,天理不容,人人得而誅之!”


    “我欲不日北上討伐曹賊,諸位意向如何?”


    劉備隱忍了這麽長時間。


    之前的新野一戰,之後的赤壁許昌一戰,都沒有讓劉備如此惱怒。


    眼下曹操屠殺近乎兩萬士族,劉備終於忍不住了。


    這麽多士族,都是大漢的士族,都是忠於大漢的子民。


    眼下已經盡數被曹操所殺。


    甚至婦孺老幼都不例外!


    誅滅九族!


    這是何等的猖狂?!


    看著滿臉悲憤的劉備,諸葛亮歎了口氣,最終還是站起來拱手道:


    “主公。”


    “我軍這才剛剛占據荊州,光是荊州內部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


    “荊州內部很有可能還有曹軍的黨羽和奸細,不除的話恐為後患。”


    “若是此時伐曹,是沒有退路,而極有可能失敗的。”


    此時的諸葛亮臉色也不好看。


    自己這個主公哪裏都好,就是太悲天憫人了!


    眼下荊州還處於水火之中,好不容易盤踞荊州就要去討伐曹賊?


    就為了那幾個士族?


    那些士族雖然說是大漢的士族,但是都是在曹操麾下!


    之前曹操募兵也好幹別的也好,這些士族都沒少出力!


    而且就說荊州這塊地方,四麵受敵,到處都是曹操的城池。


    眼下曹操一直忙於北方的戰事和政事,沒來伐荊州就不錯了。


    主公居然還想著主動出擊去找曹操?


    那不是羊入虎口嗎!


    現在蜀軍唯一能做的,就是韜光養晦,靜待時機。


    要打敗曹操,就要占據所有優勢的情況下去戰,才能有一線勝機。


    若是曹操來攻的話,荊州能不能守住都是一迴事。


    雖然說曹操此舉確實是人神共憤,天理不容。


    據說那天天空一片烏雲密布,大雨滂沱,還有雷聲陣陣。


    劉備聞言麵色極為難看。


    顯然,諸葛亮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隻是眼下出兵是最符合民意的,必然是眾望所歸。


    劉備認為,若不主動出擊,被動等著曹軍攻過來,那才叫等死。


    一時間,針對這兩個意見,群臣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張飛關羽等人主戰,要去攻克曹操。


    但孫乾糜竺等人則是附和諸葛亮,還是需要韜光養晦,不能太過於急功近利。


    就在局麵變得極為僵硬的時候,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了出來:


    “在下認為,伐曹乃是上策!”


    “一味的防守,隻會讓我軍更加被動。”


    聽到這話,頓時全場安靜了,紛紛循聲望去。


    因為說話的不是旁人,正是龐統!


    對於鳳雛龐統,大家還是不敢小覷的,就連諸葛亮也不例外。


    然而,聽到這話最震驚的,是諸葛亮!


    諸葛亮和龐統一同師從龐德公和司馬徽等人,從小一起在幾名大家手中長大。


    對於龐統的脾氣秉性,諸葛亮非常了解。


    龐統向來與世無爭,但確實有大才。


    而且龐統並沒有爭奪之心。


    但眼下龐統為何出言主戰?


    這根本不符合龐統的性格!


    其實這幾天諸葛亮就已經看出龐統有些不對勁了。


    自打知道龐統是挨了一刀,從曹軍死裏逃生迴來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察覺到了。


    龐統似乎對什麽人有濃厚的恨意!


    難道就是因為這些恨意,龐統才要戰嗎?


    諸葛亮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劉備也是一臉驚訝。


    對於龐統的為人和脾氣秉性,劉備也是做過了解的。


    但是三顧茅廬請臥龍也是因為這個。


    畢竟請龐統出山太難了,他是一個閑雲野鶴一般的人物。


    在之前龐統來投的時候,劉備就已經覺得很奇怪了。


    眼下原本劉備以為龐統會和諸葛亮一樣主防守,但沒想到他居然會主戰。


    “士元,莫非你已經有了對抗曹賊的辦法?”


    劉備忍不住問道。


    龐統微眯起眼睛,冷冷的道:


    “主公,這幾日江東已經拜封魯子敬為大都督,而且孫權也派來信封,說要與我軍結盟。”


    “眼下又是曹賊屠戮,我等出軍必然是眾望所歸。”


    “如此人和,加上江東的聯軍,我等未嚐不可與那曹賊一戰。”


    聽到這話,全場皆驚。


    諸葛亮連忙拱手道:


    “士元,此言不妥啊!萬萬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被劉大耳逼出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傾超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傾超野並收藏三國:開局被劉大耳逼出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