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了壞了!


    諸葛亮將羽扇放下,沉聲對侍衛道:


    “你且快過江去尋主公,告知主公,目前江東大亂,孫劉聯軍恐怕難以實現,快些做好準備,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侍衛也是怔了一下。


    諸葛亮給所有人的感覺都是運籌帷幄,大敵來臨都麵不改色的人物,如今臉上居然也有了焦急之色。


    看來是出大事了!


    侍衛也不敢含糊,連忙記下了諸葛亮所托,二話不說也奔著城外離去。


    諸葛亮則是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沏茶一杯喝下,眉頭緊鎖。


    魯肅此時出城,那絕對是萬不得已才會出現的情況!


    眼下看來,周瑜必然是有嫌疑了,若是魯肅現在出城,少不了會被懷疑是否通敵,屆時魯肅就危險了。


    魯肅一死,那這聯軍之計必然是要泡湯了。


    ……


    魯肅又何嚐不知道這一點,但此時的他還是義無反顧,策馬拚了命的朝著周瑜所在的營地前去。


    周瑜是什麽人,魯肅最為清楚,他素來與孫伯符交好,孫策臨死前囑咐過,一定要保護好江東。


    周瑜重情重義,而且剛正不阿,雖然身處孫策大喬一派,但目前絕對不可能會謀反!


    這時候謀反,無異於是要將江東拱手獻給曹操!


    哪裏會有半點好處?


    周瑜不傻!


    眼下魯肅就算是被扣上了謀反通敵的帽子,也要去找周瑜將話說清楚!


    此時要是沒人挺身而出,江東恐怕就真的完了。


    但為了抵禦曹軍,目前軍營已經設置到了最前線,在城中快馬加鞭,起碼也要有個兩三天才能抵達。


    這期間,諸葛亮的心愈發的不安了起來。


    流言四起,雖然張昭張紘等人想方設法壓製流言,但作用卻是微乎其微。


    人言可畏啊!


    百姓不像謀士一樣,站在多個角度去想,但凡有一些風吹草動,便會散播在民間。


    這幾天諸葛亮不斷派人打探,得來的都是一個結果——


    百姓都在議論大喬派來的書信之事。


    除了孫權等人,沒有人知道這大喬的書信上寫了什麽,便有了許多奇怪的傳言。


    有人說大喬死後化為厲鬼,怨念集合成了這封書信給了孫紹,要逼孫權退位,讓孫紹掌政。


    還給了周瑜一份,說明要周瑜協助孫紹造反,逼迫孫權交出江東……


    聽到這些傳言,諸葛亮的頭都有些大,更別說孫權了。


    但此時的諸葛亮知道,自己也就是幹著急,根本說不了什麽。


    就算自己看出了這是曹軍的離間計又能怎樣?自己並不是江東之人,乃是一介外人,外人進言又會有誰去信呢?


    到時候要是被人說是孫權不想聯軍,自己是周瑜謀反所拉來的同黨那又該怎麽辦?


    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諸葛亮隻能祈禱,江東能挺過這一關。


    毫不誇張的說,此時的周瑜在外麵被傳為江東的守護神,關於孫權是隻字不提。


    在江東的這幾日,諸葛亮也能明顯看到,百姓更多的是擁護周瑜的。


    周瑜有才華,有能力,可統軍善謀略,而且英姿颯爽,是人們心目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


    但現在孫權是主,周瑜是臣啊!


    自古以來,功高蓋主的人都是怎樣的下場?


    想到這裏,諸葛亮臉色愈發的難看了起來。


    之前與白楓過招,諸葛亮承認白楓確實會用一些計謀,出奇製勝。


    但也隻不過是小聰明,見縫插針罷了,若是再對上一對,諸葛亮有信心不會再輸於他。


    但此時江東的情況,卻是轉變了諸葛亮的想法。


    這白楓絕對沒有那麽簡單,不是等閑之輩!


    看上去如此拙劣的離間之計,卻無處可破,而且聲勢浩大,殺人誅心。


    剛來的時候繁華的江東,此時像是荒無人煙一般,無人敢上街。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江東馬上要變天了,就算曹軍不來,東吳也必然會在內部大戰一場。


    此時人人自危。


    “這就是你的手段嗎?”


    諸葛亮看著天上的星星,喃喃自語道。


    ……


    此時,江東前線。


    “子敬!”


    周瑜有些煩躁的揮了揮手,沉聲道:


    “旁人不信我,你魯子敬也不信我?!”


    魯肅連忙擺手,苦著臉道:


    “公瑾!我若是不信你,又怎會冒著如此大的風險前來尋你?!”


    周瑜長歎一口氣道:


    “我真的沒有收到什麽書信,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魯肅湊上來,繼續道:


    “我相信你,但無論你收沒收到書信,此時都應迴都,與主公和江東各位大臣做個交代啊!”


    “就算主公對你是絕對的信任,但群臣呢?誰能保證他們會怎麽想?”


    “他們此時想的,就是你有謀反的嫌疑!若你周公瑾要謀反,這江東必然會血流成河,人人自危!”


    周瑜不耐煩的大手一揮,冷笑道:


    “我周公瑾待江東如何,主公會不知?群臣會不知?因為一點點有心之人傳言,江東還會亂成一鍋粥不成?”


    “就你與我說的這事,這種小兒科的計謀,是個人都能看出來,你覺得主公會看不出?”


    “眼下抗曹乃是最為要緊的事情,此時應操練軍士,枕戈待旦,你讓我迴都?”


    魯肅簡直都快要瘋了。


    這周公瑾哪裏都好,就是太死腦筋,太自負了。


    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什麽叫殺人隻需用刃,流言方能誅心!


    魯肅急忙繼續道:


    “公瑾!你且信我一迴!”


    “此次奸計乃是曹操賬下一名姓白的謀士策劃的,之前孔明與其交過手,在新野大敗,險些迴不去江夏。”


    “你切莫要不當一迴事啊!”


    周瑜聽到這話則是一怔,沒有迴答魯肅,魯肅大喜,道:


    “公瑾你想通了?”


    周瑜嗤笑一聲,道:


    “姓白的謀士,你在我耳邊已經說了不下十遍了,若他真有這麽厲害,還不名冠天下?我根本不曾聽聞此人!”


    “那諸葛孔明敗給一個無名之輩,隻能說明他臥龍的稱唿是徒有虛名,還能說明什麽?”


    “而且,這計策如此拙劣,你我二人均能一眼識破,你覺得出該計謀的人,又能精明到哪裏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被劉大耳逼出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傾超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傾超野並收藏三國:開局被劉大耳逼出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