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郡主原先陪玩的人手都是定王給的,萬裏挑一的精銳,因為太優秀就有一部分選入了禦林軍,頗受重用。天授帝有夜行衛監控這些人,也不怕這些人反叛。若是隱藏了從前履曆的,他反而不會信任。
安慶拿著大統領的調兵信物找他們,得了積極響應。
這些人本是跟著朝陽,愛鬧的性子,在宮裏值守,天天風平浪靜都能在頭頂種蘑菇了,如今有大統領調用信物,說明是陛下首肯,這叫啥?這叫奉!旨!陪!玩!這可是比公款吃喝更爽的存在,怎麽能錯過?
也有幾個愛陰謀論的家夥,認為是天授帝開始借由朝陽的手,清除異己了。但他們這些陪玩人手大多認識,不出頭反而讓人懷疑,便也加入了進來。這些人又帶了心腹,匯攏起來,有四百人。話說報名那叫一個踴躍,可惜隻批了這麽點名額。
……
朝陽要“借”沐慈,天授帝雖不放心,可九郎畢竟是男子,沒有養在深閨不讓出門的道理,就叫牟漁這個第一高手隨護,允了沐慈出宮。
沐若鬆當然跟著,幾人又在宮門遇到了安華、安康。他們說了世子妃的安排。
朝陽知道這個二嫂處事一貫妥當,很放心王府,也怕沐若鬆出事,讓人留在宮中。分散風險,留個香火。
沐若鬆一臉堅定,搖頭:“不,傾巢之下,安有完卵?不管祖父讓不讓我迴家,我都是定王府嫡長孫,如今長輩遇險,我當第一個挺身而出,如何能讓姑姑一個女子衝在前麵,我一個大男人怕事躲起來?”
大家沒話能勸,沐若鬆已冠禮,是大男人能頂起門楣了。
沐慈拍拍他的肩膀,表讚許。
“父王沒想過放棄你,阿鬆,你別意氣用事。”朝陽仍猶豫。
沐慈道:“無礙,他在我身邊更安全。”
朝陽想一想,覺得有道理:“也好,我們兩個不至於護不住他一個。”
沐若鬆:“……”我不是想被保護啊。
安華也不反對,世子妃吩咐讓大公子寸步不離跟隨長樂王,可誰知道長樂王竟然要出宮,沐若鬆當然要跟著。
“鎖兒呢?”朝陽掛心兒子。
雲定迴話:“小公子在世子妃處。”
“這樣好,”朝陽對二嫂是很放心的。保險起見,還是吩咐,“雲起你們迴王府去。”
四人的職責本來就是保護王梓光,領命去
了。
朝陽和沐慈都坐馬車,沐若鬆騎馬跟隨在旁邊。
安華坐在車頭,一邊報告情況。
三百個開悟衛護在旁邊,另兩百看家,也方便隨時支援隔壁的定王府。
朝陽聽從沐慈的建議,將三百開悟衛放在明麵,做保護聯絡之用。宮裏借來的四百人化整為零,由安慶統管,融入市井之中,秘查消息。還能迷惑對手,不讓躲在暗處的敵人看清朝陽的虛實。
這些人大多是九年前跟隨朝陽的精銳。定王總可惜朝陽是女兒身,因她雖是女子心腸軟,可帶兵頗有天賦,腦中少有兵法戰陣條框限製,怎麽有效怎麽幹,哪怕出格——反正有父王和皇伯父兜著。
所以,朝陽的人手,衝鋒陷陣、迂迴遊擊、偵查摸底、甚至偷雞摸狗,賭鬥坑人,都是一把好手,行事之詭異,作風之淫1蕩,真的走到哪裏都是讓人頭痛的存在。
他們本跟著朝陽霸街,在市井中混過,一番喬裝,匯入了天京百萬人口中,沒泛起一絲浪花。
……
朝陽憐惜沐慈第一次出宮,盡管心情不好,但還是強撐精神,掀開車簾對沐慈介紹宮外的情況。
沐慈抓著朝陽的手,放下車簾道:“姐姐,以後我有得是機會出來,不麻煩你了。再說我也不是客人,不用特殊照顧。”
朝陽想想就沒客氣,放下車簾,情緒低落。
沐慈卻也不喜歡朝陽陷入低潮,便引著她說話:“定王是個好父親,好祖父。”
朝陽有了些精神,欣慰淺笑:“是的,父王對兒女,孫輩都很好。”因朝陽想起父王的好就更揪心,歎口氣道,“之前不讓阿鬆迴家,是因為……”
沐慈拉著朝陽的手拍一拍:“我知道,子韌是個好孩子,他明白的。”
朝陽又歎口氣。出了這種事,她覺得自己老了十歲。
沐慈問:“你家裏這情況,會叫子韌迴家嗎?”
朝陽擰眉:“王府裏目前是我二嫂在撐著,她雖有才能,但畢竟是個女人……我也不確定阿鬆的意思。”朝陽知道沐若鬆是自己不肯迴家,也知沐慈挺看重阿鬆的,試探問,“如果他要迴去,你放人嗎?”
“我沒什麽意見,他是成年人,可以自己做決定。”沐慈道。
朝陽還是憂慮:“皇伯父那邊……”可是皇帝把人強行弄進宮的。
“沒事的。”沐慈並不在
意,隻不放心道,“子韌很優秀,他應該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我也不願他陷在宮裏。當然,他也不應該成為王府爭權奪利的犧牲品。若你們不懂珍惜他的價值,那我不介意把他強行扣在身邊,讓你們一根頭發絲都摸不著。”
朝陽看了沐慈一眼,這家夥居然正大光明開始撬定王府的牆角,完全是一副“子韌是我的人,誰都不能欺負”的護食架勢。
但初逢劇變,她沒有那麽多心氣吐槽,也明白沐慈是在表態,若王府有個萬一,他會盡力保住阿鬆,也算在最壞的情況下,保住了王府的一個希望。
馬車外的騎馬隨侍的沐若鬆,一顆心跟著沐慈的話起起伏伏,聽到最後,悄悄紅了耳根。
隨行的還有牟漁領著的五百長樂王私人衛隊,原羽林衛二營。幾百人雖然沒有撐起儀仗,但都騎著高頭駿馬,甲胄威儀,一路靜街戒嚴,出了天京城,往禦苑獵場行進。
沐慈聽完了所有已知的情報,才問朝陽:“定王和什麽人有不死不休的仇怨嗎?”
朝陽想了一下,道:“不好說。”定王位高權重,樹敵肯定不少,三十年前更是腥風血雨,但朝陽這個出嫁女,一般定王不會專門給她說這些,就不清楚。
“那就隻能邏輯推理可能人選。”沐慈道,“探查太子母妻族及黨朋;洛陽王、臨江王母妻族及黨朋;新晉的忠王也別放過。我相信以你父王之能,會安插人手,你找到負責這一塊的人就夠了,搜集到的信息寧可雞零狗碎,也不要放過任何可疑。至於齊王、壽王等,你沒能力更沒資格去探查他們,不要犯忌諱,打草驚蛇反而不美,自有皇帝會查他們。”
沐慈已經了解了天京的基本勢力布局。幾個月時間,看了那麽多邸報資料,看的一個偏科嚴重的理科生都能看懂文言文了,不是白給的。
朝陽想了想,說:“洛陽王應該不會。青陽候謝遜一直想與父王聯姻……”
謝家把女兒當做“可居奇貨”,一直盯著她家裏,看阿鬆不行就瞄準阿柏,為了巴結上有兵權的定王府也蠻拚的了。但這可不是什麽值得炫耀的好名聲,朝陽沒好意思說。
沐慈本就聰敏透徹,簡直秒懂。
現在的局勢微妙,天授帝欲廢太子不是秘密,之後還得立太子。若按“嫡長繼承製”,是占“長”的洛陽王幾率更大。偏偏天授帝這幾個月來獨寵沐慈,雖解了洛陽王禁足,讓他參政,可給他的任務卻是督建皇陵這種看似榮耀,實則不接觸實權的
。
這麽看來,天授帝是一直在防著洛陽王的。還不如給沐慈的扶持更多,至少天授帝給沐慈看了奏本,讓朝臣都給他上課,甚至帶他去了大殿與朝臣一起議政,讓沐慈出了許多“政績”,廣受好評。
傻子都會產生危機意識吧?
天授帝不想當年“五王之亂”重演,給太子選的妻族好一點,其他兒子的妻族都不顯赫,更無實權,洛陽王指望不上妻族,隻能靠母族青陽侯府給他增添一些實力。
但青陽侯府能幫的也有限,謝氏雖是世家,在天京城也不過二流,謝家男丁不旺,文治武功更平平,頂多裙帶關係多一點——這不是什麽值得炫耀的資本。
混最好的是謝貴妃,雖比皇後隻差一步,卻是天淵之別。謝氏都不算正經的皇家外戚。
讓謝家與定王府聯姻,可以說是洛陽王翻盤的唯一指望,所以青陽候謝遜死死巴著定王府的粗壯大腿,很好理解。他們斷然不會自毀城牆,刺殺定王。
而且,把洛陽王和謝家揉一塊兒,也沒那能力搞這場暗殺。
這裏順便提一句:雖然沐慈的母親謝期同樣來自謝家,但謝期因那種罪名被打入冷宮,謝家怕被牽連,動作迅速把她從宗族除名。
嚴格說來,沐慈已經和謝家沒關係了,不算舅家。
……
沐如鬆在外麵聽到一耳朵,他嚴肅的表情紋絲未變,不讓人看出他的心緒起伏。
定王不允他迴家,他也斷了聯絡。沐若鬆還不知道聯姻的事黃了,甚至朝陽常入宮,因不想進一步打擊少年心,也沒對沐若鬆說這事。
到現在,提到聯姻,沐若鬆還一直以為說得是自己。
在宗法製度下,個人很難與家族割裂,沐若鬆身為王府嫡孫,在享受錦衣玉食的同時,早就知道自己的義務是為家族做貢獻,包括交出自己的婚姻。
可是,為什麽從前有些期待的婚約,現在卻隻剩不情願?更一想到這婚約被沐慈得知……他莫名心虛和忐忑,想要解釋,可又無從解釋。
……
馬車裏的談話在繼續,朝陽吩咐人去安排探查任務,並對安華道:“再聯係一下安遠,在市井中謀生的退役禁軍處探查一些消息。”如今任何一點力量都要調動起來。
安華吩咐心腹去辦。
朝陽心裏沒底,不確定問:“要不要再擴大一些探查範圍?”
沐慈搖頭:“不必,就在這群人中。”
“你怎麽如此肯定?”
“權勢!利益!”
“啊?”
“權勢不夠大,就沒能力進入禦苑並謀劃一場刺殺。且做一件事,利益一定要大過風險和事後的報複,才有人會鋌而走險動一位手握重兵的王爺。”
是這個道理。
朝陽被沐慈篤定的態度說服了,覺得安心不少。
她雖有一點領兵天賦,又兇名在外,可畢竟是個嬌寵大的女子,不經鐵血曆練,就少了一份殺伐果斷。以前她有父王,背靠大樹好乘涼,忽然一天大樹倒了……
朝陽不是不害怕,不彷徨的,又攸關父兄性命,隻怕自己判斷失誤,能力不足,害了親人。
所以朝陽找沐慈做幫手,不僅因他一貫智慧與冷靜,有“一切盡在掌控的”的自信從容,更因他和所有勢力毫無牽扯,真正讓人放心。
……
朝陽的不安,沐慈都看在眼裏。
其實他說的嫌疑對象還可以縮小範圍,可沐慈沒有弄險,也好讓朝陽有事可做,安她的心,她才不會胡思亂想出昏招。
另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嫌疑人,沐慈與朝陽都有默契,不會去提。因為沒辦法反抗,提了存粹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定王府勢弱,誰的益處最大?
——天授帝!
天授帝能趁機收迴兵權——這是他想了三十年卻一直沒做到的。
隻是也有幾個疑點,才不能完全肯定是他。
第一,時機不對,天授帝第一金牌打手牟漁在西河平原,侍衛六軍的大將軍白霖又出事……天授帝沒萬全把握,不會在要廢太子,新繼承人不確定的敏感時期輕易動定王,一不小心會把整個禦前六軍推到對立麵去。
第二,地點也不對,天授帝不會選在皇家禦苑獵場動手,太露痕跡了,不是天授帝那種愛裝白蓮花的陰謀家會幹的事。
他出手,必會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的。
也許天授帝自己也被嫁禍了,等他和定王一係咬起來,幕後人可坐收漁利。
……
在更多證據被搜集到之前,以上種種都是猜測,誰都有嫌疑。
朝陽問:“除了查這些人,還能做什麽?”
沐慈想了一下,道:“能做的就這些。可以
重點查一查太子,他敗得太快,這不合理。”沐慈不認為太子會坐以待斃,但天授帝對太子一係的打壓太順利了。就算鄭家、王家不敢抵抗,可連申訴、抗辯都沒有,就不合理了。
不止牟漁喜歡由果追因,沐慈也會這樣推理。若天授帝與定王一係相鬥,兩敗俱傷,最有利的是太子,他才好渾水摸魚。且定王倒了,三皇子抱不上大腿,就好對付。
其他皇子都不在話下,便是天授帝偏愛的沐慈,也根基淺薄。
朝陽沒想到那麽多驚訝道:“他和皇後不是都被……”軟禁了?
“三十年的太子,三年監國,總有人是必須與他共存亡的。且隻是軟禁,人還沒死,總有一種人想著‘富貴險中求’的。”沐慈說,哪怕勝率小,也總有賭徒會押注,畢竟迴報太誘人。
朝陽還沒修煉到家,不夠鎮定,下意識掀開馬車的簾子,想要提醒牟漁大將軍。
皇帝義子,第一高手,被天授帝派來寸步不離保護沐慈,不僅為沐慈安全計,更是在變相告訴大家——長樂王很尊貴,要給點麵子哦親。
牟漁二十七歲,正是男子性格成熟,力量又處在最巔峰的時期,雖他的長相不是一眼奪目的英俊,但氣宇軒昂,英朗有型。
他的目光冰冷深邃,透著自信堅定,修長健拔的身軀裏蘊含磅礴的力量。同時,真正的高手,到達一定境界就懂得內斂鋒芒,沒有侵略性的淩厲。似一把入鞘的名劍,在絕殺時才亮出鋒刃,釋放冰冷而強大的威壓。
當然,若有人因他不露鋒芒而覺得可欺,都用很悲慘的結局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牟漁在西河平原曬了一些時日,人黑瘦了,卻多了一點與眾不同的粗礦硬朗。
很man。
朝陽剛才心緒起伏,沒心情細看這第一高手,如今乍一眼看過去,隻見一個成熟沉穩的男子嫻熟控馬,英挺矯健,威風颯颯……
一時呆了。
她見慣天京城裏風流優雅,甚至麵白敷粉的世家子弟,有點被這種磅礴的雄性荷爾蒙的氣息給煞到,都忘記自己想說什麽了。
牟漁耳聰目明,當然聽到了馬車裏的對話,見朝陽發呆,他也不問,隻是鎮定地看她一眼,就透過她看向車內的沐慈,見少年安穩,就酷酷地迴頭,直視前方,穩穩前行。
惜字如金,不解風情。
沐慈洞若觀火,心如明鏡,吐槽:難怪阿兄都奔三了
還沒解決個人問題。但此刻不適合風花雪月,他隻做不知,對朝陽說:“如果是太子,皇帝早就會想到,你不用急。”
朝陽才恍惚迴神:“啊?”
沐慈隻好重複一遍。
朝陽想想,也明白了。
天授帝作為一個陰謀家出身的皇帝,對陰謀氣息最是敏感,就像獵人擅長挖坑,自然也能分辨別的獵人挖的坑在哪。太子一係暗搓搓行事,不過班門弄斧。
沐慈不屑於陰謀的,不代表他不懂,隻是憑他的智商去玩陰謀,存粹浪費時間精力還降格調。
在沐慈的三觀裏,那種“贏不了就在肉體上消滅敵人”的暗殺,簡單粗暴,缺乏技術含量,而且隻是眼前之利。敵人,其實就是競爭對手,依靠陰謀手段弄垮競爭對手,當全世界都沒有天敵時,就代表失去了“優勝劣汰”的機製,無法刺激自身發展,長期來說是對己無益的。而“從一個鍋裏拿到另一個鍋裏”的惡性掠奪,整體利益不會增加,甚至會產生仇怨而讓整體利益受損。
所以,沐慈不玩陰謀,沒意義。
沐慈喜歡玩陽謀——以正大光明的手段,盡力讓整體益處最大化,讓大多數人都滿意,於人於己於整個社會都有積極的意義。
所以沐慈行事坦蕩真誠,依靠智慧,擺明車馬請君入甕。又因他兼顧私利與大局,於是所有被沐慈盯住的人都被聚攏在共同利益之下,自願配合沐慈的陽謀,達到沐慈的目的。
不僅個人得利,更於國家有利。
同樣,陽謀比陰謀難玩多了,但卻符合沐慈的三觀,有挑戰性,且有趣。
比如《治水新策》,沐慈就在玩陽謀。
他一早就沒打算自己一人署名,集合眾臣商討完善新策,以“大家都出了力,就該勞有所得”這個正當理由,讓大家一起署名。
與他一起署名的高官,涵蓋世家、寒門、商戶和沐若鬆這樣的宗室子弟,幾乎一網打盡,足以保證所有署名者及背後的勢力,會盡心盡力讓《治水新策》得以頒行,並落到實處。
因為誰都想流芳千古,不願此策胎死腹中,或在將來因實行不利而背上罵名。
沐慈也達到了他的目的——實施新策,減少水患,保住華夏元氣。同時,他順便也刷高了自己的聲望,收買了人心,實現多贏與共贏。
若沐慈一人署名,與群臣生怨事小,很可能會導致新策頒行不順利,大家相互扯
皮,扯個三年五載是常態,甚至可能讓好策胎死腹中。根本不會出現三天時間就頒行全國的速度。即使頒行,若在實施上搞點小動作,於國於民不利,別說刷聲望了,他還要背黑鍋。
所以,沐慈利用一個小小署名,把所有人都拖下水,且《治水新策》本就不是他一個人能下好的一局棋。
想以天地為棋,就必須有大智慧與大局觀,一點小名小利,不足掛齒。
沐慈就在不動聲色間,利用一個小小署名權,攪動風雲,玩了一場絕妙陽謀。所以,雖然沐慈從不表白自己,從不展示自己是如何運籌帷幄,高瞻遠矚。可別人看不懂,天授帝作為國家領導人,是能看懂的,所以他才覺得沐慈很適合做江山繼承人。
這個小陽謀家,比他這個大陰謀家高端洋氣多了。
馬車出了城,路麵沒有再鋪青石板,開始有些顛簸,沐慈的臉色發白,手撐在硬板座椅上,試圖減輕不適。可沒過一會兒,沐慈就坐不住了,麵色煞白。
朝陽看著,忙問:“你怎麽了?不舒服嗎?”
沐若鬆在外頭聽得這句,趕緊掀開車簾,見到搖搖欲墜的沐慈,忙問:“怎麽了?”
沐慈擺擺手,虛弱道:“沒事,還能行!”
牟漁在外頭皺眉,讓馬車停了,道:“許是道路不平,顛簸壞了。”
“怎麽辦?”沐若鬆問。
朝陽一時懊惱,她沒想到沐慈身體能虛弱成這樣,隨便顛一顛都受不住。她都要哭了,道:“能撐著嗎,撐不住咱們迴去?”
沐慈搖搖頭:“都走到這裏了,不能半途而廢。”
沐若鬆一咬牙,直接從馬上翻身下來,都沒踏地,直接跳上了車踏,瀟灑上了馬車。
一旁的禦林軍還叫了一聲“好!”
沐若鬆黑線,當看雜耍啊?
朝陽還以為沐若鬆過來查看,誰知沐若鬆蹲在沐慈身前,道一聲:“事急從權,得罪了,殿下。”就直接把沐慈抱起來,放在了自己的腿上。然後將天授帝親自給他係上的披風裹好,道:“這樣應該沒事了。”
有個人肉墊子,能減輕顛簸。
朝陽:“……”
牟漁衡量一番,道:“也好,抱緊了。啟程,繼續趕路。”意味深長看一眼沐若鬆,就放開了簾子,守護在側。
沐慈掙紮一下,剛好馬車啟程,沐若鬆下意識做出了保護的
姿態,將沐慈抱得更緊以防他摔下去。
沐慈看繃著臉故作嚴肅,實則不敢看他眼睛的沐若鬆,心裏歎口氣……他也的確需要幫助,就沒有一個人逞強,免得沒到地方就倒下,根本幫不上忙,還添亂。
朝陽眼角有些抽抽:“阿鬆,你也……好歹問一聲。”就這麽自作主張把人抱懷裏了。
沐若鬆剛才是心急了,這才反應過來他小姑姑全程看著,耳根立即燙紅,臉上還要強自鎮定,道:“還有好長一段路,殿下……不能顛簸的。我作為侍讀官,這是……職責!”
——嗯,就是職責!然後收緊手臂,給沐慈調整了一個更舒服的,減少顛簸的位置。
朝陽:“……”
沐慈也不是個矯情的人,隻好說:“辛苦你了!”然後放鬆下來,腦袋靠在沐若鬆肩膀上,蹭一蹭枕好,閉上了眼睛,一頭黑色長發隻用紅絲帶簡單束起,發尾散在沐若鬆的手臂上。
沐若鬆還很自然地幫沐慈把幾縷散發撥到了耳後,柔聲道:“不辛苦,應該的!”眼睛注視沐慈,滿滿是“為你做任何事都甘之如飴”的似水溫柔。
朝陽:“……”
你們兩個還能不能夠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最高端的謀略,就是以正大光明的手段,讓所有人和國家都得利,於是所有自己需要的人被聚攏在共同利益之下,主動出力,達到目的。
從肉體上消滅敵人,雖然最終會贏,可……並不是勝利。不知道這句話大家能不能理解?
前文《治水新策》的署名,大家猜到沐慈的用意了嗎?
蠻簡單又挺複雜的。
沐慈眼裏,自己的私利與國家的利益,從來都不衝突,也是一榮俱榮的。他能給國家帶來好處,他在天授帝眼裏才是更有價值的。
這才是阿慈,一個在前世就有龐大的事業,有慈記慈善的人。
因為他永遠懂得,多贏,共贏,才是製勝根本。
所以他成為九皇子阿慈才能獲得皇帝和眾臣喜愛。
所以,阿慈才得到了我,還有大家的喜愛。
另外,沐慈從一開始就在以天地為棋,玩一場大的,他根本就不在意後宮的勾心鬥角。當然,也不要擔心他在後宮這種小事上跌倒,不在乎不代表不防範。隻是聰明如阿慈,他的防範不是安插幾個人啊,下個毒先毒死你,親自動手曝光你啊這
安慶拿著大統領的調兵信物找他們,得了積極響應。
這些人本是跟著朝陽,愛鬧的性子,在宮裏值守,天天風平浪靜都能在頭頂種蘑菇了,如今有大統領調用信物,說明是陛下首肯,這叫啥?這叫奉!旨!陪!玩!這可是比公款吃喝更爽的存在,怎麽能錯過?
也有幾個愛陰謀論的家夥,認為是天授帝開始借由朝陽的手,清除異己了。但他們這些陪玩人手大多認識,不出頭反而讓人懷疑,便也加入了進來。這些人又帶了心腹,匯攏起來,有四百人。話說報名那叫一個踴躍,可惜隻批了這麽點名額。
……
朝陽要“借”沐慈,天授帝雖不放心,可九郎畢竟是男子,沒有養在深閨不讓出門的道理,就叫牟漁這個第一高手隨護,允了沐慈出宮。
沐若鬆當然跟著,幾人又在宮門遇到了安華、安康。他們說了世子妃的安排。
朝陽知道這個二嫂處事一貫妥當,很放心王府,也怕沐若鬆出事,讓人留在宮中。分散風險,留個香火。
沐若鬆一臉堅定,搖頭:“不,傾巢之下,安有完卵?不管祖父讓不讓我迴家,我都是定王府嫡長孫,如今長輩遇險,我當第一個挺身而出,如何能讓姑姑一個女子衝在前麵,我一個大男人怕事躲起來?”
大家沒話能勸,沐若鬆已冠禮,是大男人能頂起門楣了。
沐慈拍拍他的肩膀,表讚許。
“父王沒想過放棄你,阿鬆,你別意氣用事。”朝陽仍猶豫。
沐慈道:“無礙,他在我身邊更安全。”
朝陽想一想,覺得有道理:“也好,我們兩個不至於護不住他一個。”
沐若鬆:“……”我不是想被保護啊。
安華也不反對,世子妃吩咐讓大公子寸步不離跟隨長樂王,可誰知道長樂王竟然要出宮,沐若鬆當然要跟著。
“鎖兒呢?”朝陽掛心兒子。
雲定迴話:“小公子在世子妃處。”
“這樣好,”朝陽對二嫂是很放心的。保險起見,還是吩咐,“雲起你們迴王府去。”
四人的職責本來就是保護王梓光,領命去
了。
朝陽和沐慈都坐馬車,沐若鬆騎馬跟隨在旁邊。
安華坐在車頭,一邊報告情況。
三百個開悟衛護在旁邊,另兩百看家,也方便隨時支援隔壁的定王府。
朝陽聽從沐慈的建議,將三百開悟衛放在明麵,做保護聯絡之用。宮裏借來的四百人化整為零,由安慶統管,融入市井之中,秘查消息。還能迷惑對手,不讓躲在暗處的敵人看清朝陽的虛實。
這些人大多是九年前跟隨朝陽的精銳。定王總可惜朝陽是女兒身,因她雖是女子心腸軟,可帶兵頗有天賦,腦中少有兵法戰陣條框限製,怎麽有效怎麽幹,哪怕出格——反正有父王和皇伯父兜著。
所以,朝陽的人手,衝鋒陷陣、迂迴遊擊、偵查摸底、甚至偷雞摸狗,賭鬥坑人,都是一把好手,行事之詭異,作風之淫1蕩,真的走到哪裏都是讓人頭痛的存在。
他們本跟著朝陽霸街,在市井中混過,一番喬裝,匯入了天京百萬人口中,沒泛起一絲浪花。
……
朝陽憐惜沐慈第一次出宮,盡管心情不好,但還是強撐精神,掀開車簾對沐慈介紹宮外的情況。
沐慈抓著朝陽的手,放下車簾道:“姐姐,以後我有得是機會出來,不麻煩你了。再說我也不是客人,不用特殊照顧。”
朝陽想想就沒客氣,放下車簾,情緒低落。
沐慈卻也不喜歡朝陽陷入低潮,便引著她說話:“定王是個好父親,好祖父。”
朝陽有了些精神,欣慰淺笑:“是的,父王對兒女,孫輩都很好。”因朝陽想起父王的好就更揪心,歎口氣道,“之前不讓阿鬆迴家,是因為……”
沐慈拉著朝陽的手拍一拍:“我知道,子韌是個好孩子,他明白的。”
朝陽又歎口氣。出了這種事,她覺得自己老了十歲。
沐慈問:“你家裏這情況,會叫子韌迴家嗎?”
朝陽擰眉:“王府裏目前是我二嫂在撐著,她雖有才能,但畢竟是個女人……我也不確定阿鬆的意思。”朝陽知道沐若鬆是自己不肯迴家,也知沐慈挺看重阿鬆的,試探問,“如果他要迴去,你放人嗎?”
“我沒什麽意見,他是成年人,可以自己做決定。”沐慈道。
朝陽還是憂慮:“皇伯父那邊……”可是皇帝把人強行弄進宮的。
“沒事的。”沐慈並不在
意,隻不放心道,“子韌很優秀,他應該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我也不願他陷在宮裏。當然,他也不應該成為王府爭權奪利的犧牲品。若你們不懂珍惜他的價值,那我不介意把他強行扣在身邊,讓你們一根頭發絲都摸不著。”
朝陽看了沐慈一眼,這家夥居然正大光明開始撬定王府的牆角,完全是一副“子韌是我的人,誰都不能欺負”的護食架勢。
但初逢劇變,她沒有那麽多心氣吐槽,也明白沐慈是在表態,若王府有個萬一,他會盡力保住阿鬆,也算在最壞的情況下,保住了王府的一個希望。
馬車外的騎馬隨侍的沐若鬆,一顆心跟著沐慈的話起起伏伏,聽到最後,悄悄紅了耳根。
隨行的還有牟漁領著的五百長樂王私人衛隊,原羽林衛二營。幾百人雖然沒有撐起儀仗,但都騎著高頭駿馬,甲胄威儀,一路靜街戒嚴,出了天京城,往禦苑獵場行進。
沐慈聽完了所有已知的情報,才問朝陽:“定王和什麽人有不死不休的仇怨嗎?”
朝陽想了一下,道:“不好說。”定王位高權重,樹敵肯定不少,三十年前更是腥風血雨,但朝陽這個出嫁女,一般定王不會專門給她說這些,就不清楚。
“那就隻能邏輯推理可能人選。”沐慈道,“探查太子母妻族及黨朋;洛陽王、臨江王母妻族及黨朋;新晉的忠王也別放過。我相信以你父王之能,會安插人手,你找到負責這一塊的人就夠了,搜集到的信息寧可雞零狗碎,也不要放過任何可疑。至於齊王、壽王等,你沒能力更沒資格去探查他們,不要犯忌諱,打草驚蛇反而不美,自有皇帝會查他們。”
沐慈已經了解了天京的基本勢力布局。幾個月時間,看了那麽多邸報資料,看的一個偏科嚴重的理科生都能看懂文言文了,不是白給的。
朝陽想了想,說:“洛陽王應該不會。青陽候謝遜一直想與父王聯姻……”
謝家把女兒當做“可居奇貨”,一直盯著她家裏,看阿鬆不行就瞄準阿柏,為了巴結上有兵權的定王府也蠻拚的了。但這可不是什麽值得炫耀的好名聲,朝陽沒好意思說。
沐慈本就聰敏透徹,簡直秒懂。
現在的局勢微妙,天授帝欲廢太子不是秘密,之後還得立太子。若按“嫡長繼承製”,是占“長”的洛陽王幾率更大。偏偏天授帝這幾個月來獨寵沐慈,雖解了洛陽王禁足,讓他參政,可給他的任務卻是督建皇陵這種看似榮耀,實則不接觸實權的
。
這麽看來,天授帝是一直在防著洛陽王的。還不如給沐慈的扶持更多,至少天授帝給沐慈看了奏本,讓朝臣都給他上課,甚至帶他去了大殿與朝臣一起議政,讓沐慈出了許多“政績”,廣受好評。
傻子都會產生危機意識吧?
天授帝不想當年“五王之亂”重演,給太子選的妻族好一點,其他兒子的妻族都不顯赫,更無實權,洛陽王指望不上妻族,隻能靠母族青陽侯府給他增添一些實力。
但青陽侯府能幫的也有限,謝氏雖是世家,在天京城也不過二流,謝家男丁不旺,文治武功更平平,頂多裙帶關係多一點——這不是什麽值得炫耀的資本。
混最好的是謝貴妃,雖比皇後隻差一步,卻是天淵之別。謝氏都不算正經的皇家外戚。
讓謝家與定王府聯姻,可以說是洛陽王翻盤的唯一指望,所以青陽候謝遜死死巴著定王府的粗壯大腿,很好理解。他們斷然不會自毀城牆,刺殺定王。
而且,把洛陽王和謝家揉一塊兒,也沒那能力搞這場暗殺。
這裏順便提一句:雖然沐慈的母親謝期同樣來自謝家,但謝期因那種罪名被打入冷宮,謝家怕被牽連,動作迅速把她從宗族除名。
嚴格說來,沐慈已經和謝家沒關係了,不算舅家。
……
沐如鬆在外麵聽到一耳朵,他嚴肅的表情紋絲未變,不讓人看出他的心緒起伏。
定王不允他迴家,他也斷了聯絡。沐若鬆還不知道聯姻的事黃了,甚至朝陽常入宮,因不想進一步打擊少年心,也沒對沐若鬆說這事。
到現在,提到聯姻,沐若鬆還一直以為說得是自己。
在宗法製度下,個人很難與家族割裂,沐若鬆身為王府嫡孫,在享受錦衣玉食的同時,早就知道自己的義務是為家族做貢獻,包括交出自己的婚姻。
可是,為什麽從前有些期待的婚約,現在卻隻剩不情願?更一想到這婚約被沐慈得知……他莫名心虛和忐忑,想要解釋,可又無從解釋。
……
馬車裏的談話在繼續,朝陽吩咐人去安排探查任務,並對安華道:“再聯係一下安遠,在市井中謀生的退役禁軍處探查一些消息。”如今任何一點力量都要調動起來。
安華吩咐心腹去辦。
朝陽心裏沒底,不確定問:“要不要再擴大一些探查範圍?”
沐慈搖頭:“不必,就在這群人中。”
“你怎麽如此肯定?”
“權勢!利益!”
“啊?”
“權勢不夠大,就沒能力進入禦苑並謀劃一場刺殺。且做一件事,利益一定要大過風險和事後的報複,才有人會鋌而走險動一位手握重兵的王爺。”
是這個道理。
朝陽被沐慈篤定的態度說服了,覺得安心不少。
她雖有一點領兵天賦,又兇名在外,可畢竟是個嬌寵大的女子,不經鐵血曆練,就少了一份殺伐果斷。以前她有父王,背靠大樹好乘涼,忽然一天大樹倒了……
朝陽不是不害怕,不彷徨的,又攸關父兄性命,隻怕自己判斷失誤,能力不足,害了親人。
所以朝陽找沐慈做幫手,不僅因他一貫智慧與冷靜,有“一切盡在掌控的”的自信從容,更因他和所有勢力毫無牽扯,真正讓人放心。
……
朝陽的不安,沐慈都看在眼裏。
其實他說的嫌疑對象還可以縮小範圍,可沐慈沒有弄險,也好讓朝陽有事可做,安她的心,她才不會胡思亂想出昏招。
另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嫌疑人,沐慈與朝陽都有默契,不會去提。因為沒辦法反抗,提了存粹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定王府勢弱,誰的益處最大?
——天授帝!
天授帝能趁機收迴兵權——這是他想了三十年卻一直沒做到的。
隻是也有幾個疑點,才不能完全肯定是他。
第一,時機不對,天授帝第一金牌打手牟漁在西河平原,侍衛六軍的大將軍白霖又出事……天授帝沒萬全把握,不會在要廢太子,新繼承人不確定的敏感時期輕易動定王,一不小心會把整個禦前六軍推到對立麵去。
第二,地點也不對,天授帝不會選在皇家禦苑獵場動手,太露痕跡了,不是天授帝那種愛裝白蓮花的陰謀家會幹的事。
他出手,必會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的。
也許天授帝自己也被嫁禍了,等他和定王一係咬起來,幕後人可坐收漁利。
……
在更多證據被搜集到之前,以上種種都是猜測,誰都有嫌疑。
朝陽問:“除了查這些人,還能做什麽?”
沐慈想了一下,道:“能做的就這些。可以
重點查一查太子,他敗得太快,這不合理。”沐慈不認為太子會坐以待斃,但天授帝對太子一係的打壓太順利了。就算鄭家、王家不敢抵抗,可連申訴、抗辯都沒有,就不合理了。
不止牟漁喜歡由果追因,沐慈也會這樣推理。若天授帝與定王一係相鬥,兩敗俱傷,最有利的是太子,他才好渾水摸魚。且定王倒了,三皇子抱不上大腿,就好對付。
其他皇子都不在話下,便是天授帝偏愛的沐慈,也根基淺薄。
朝陽沒想到那麽多驚訝道:“他和皇後不是都被……”軟禁了?
“三十年的太子,三年監國,總有人是必須與他共存亡的。且隻是軟禁,人還沒死,總有一種人想著‘富貴險中求’的。”沐慈說,哪怕勝率小,也總有賭徒會押注,畢竟迴報太誘人。
朝陽還沒修煉到家,不夠鎮定,下意識掀開馬車的簾子,想要提醒牟漁大將軍。
皇帝義子,第一高手,被天授帝派來寸步不離保護沐慈,不僅為沐慈安全計,更是在變相告訴大家——長樂王很尊貴,要給點麵子哦親。
牟漁二十七歲,正是男子性格成熟,力量又處在最巔峰的時期,雖他的長相不是一眼奪目的英俊,但氣宇軒昂,英朗有型。
他的目光冰冷深邃,透著自信堅定,修長健拔的身軀裏蘊含磅礴的力量。同時,真正的高手,到達一定境界就懂得內斂鋒芒,沒有侵略性的淩厲。似一把入鞘的名劍,在絕殺時才亮出鋒刃,釋放冰冷而強大的威壓。
當然,若有人因他不露鋒芒而覺得可欺,都用很悲慘的結局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牟漁在西河平原曬了一些時日,人黑瘦了,卻多了一點與眾不同的粗礦硬朗。
很man。
朝陽剛才心緒起伏,沒心情細看這第一高手,如今乍一眼看過去,隻見一個成熟沉穩的男子嫻熟控馬,英挺矯健,威風颯颯……
一時呆了。
她見慣天京城裏風流優雅,甚至麵白敷粉的世家子弟,有點被這種磅礴的雄性荷爾蒙的氣息給煞到,都忘記自己想說什麽了。
牟漁耳聰目明,當然聽到了馬車裏的對話,見朝陽發呆,他也不問,隻是鎮定地看她一眼,就透過她看向車內的沐慈,見少年安穩,就酷酷地迴頭,直視前方,穩穩前行。
惜字如金,不解風情。
沐慈洞若觀火,心如明鏡,吐槽:難怪阿兄都奔三了
還沒解決個人問題。但此刻不適合風花雪月,他隻做不知,對朝陽說:“如果是太子,皇帝早就會想到,你不用急。”
朝陽才恍惚迴神:“啊?”
沐慈隻好重複一遍。
朝陽想想,也明白了。
天授帝作為一個陰謀家出身的皇帝,對陰謀氣息最是敏感,就像獵人擅長挖坑,自然也能分辨別的獵人挖的坑在哪。太子一係暗搓搓行事,不過班門弄斧。
沐慈不屑於陰謀的,不代表他不懂,隻是憑他的智商去玩陰謀,存粹浪費時間精力還降格調。
在沐慈的三觀裏,那種“贏不了就在肉體上消滅敵人”的暗殺,簡單粗暴,缺乏技術含量,而且隻是眼前之利。敵人,其實就是競爭對手,依靠陰謀手段弄垮競爭對手,當全世界都沒有天敵時,就代表失去了“優勝劣汰”的機製,無法刺激自身發展,長期來說是對己無益的。而“從一個鍋裏拿到另一個鍋裏”的惡性掠奪,整體利益不會增加,甚至會產生仇怨而讓整體利益受損。
所以,沐慈不玩陰謀,沒意義。
沐慈喜歡玩陽謀——以正大光明的手段,盡力讓整體益處最大化,讓大多數人都滿意,於人於己於整個社會都有積極的意義。
所以沐慈行事坦蕩真誠,依靠智慧,擺明車馬請君入甕。又因他兼顧私利與大局,於是所有被沐慈盯住的人都被聚攏在共同利益之下,自願配合沐慈的陽謀,達到沐慈的目的。
不僅個人得利,更於國家有利。
同樣,陽謀比陰謀難玩多了,但卻符合沐慈的三觀,有挑戰性,且有趣。
比如《治水新策》,沐慈就在玩陽謀。
他一早就沒打算自己一人署名,集合眾臣商討完善新策,以“大家都出了力,就該勞有所得”這個正當理由,讓大家一起署名。
與他一起署名的高官,涵蓋世家、寒門、商戶和沐若鬆這樣的宗室子弟,幾乎一網打盡,足以保證所有署名者及背後的勢力,會盡心盡力讓《治水新策》得以頒行,並落到實處。
因為誰都想流芳千古,不願此策胎死腹中,或在將來因實行不利而背上罵名。
沐慈也達到了他的目的——實施新策,減少水患,保住華夏元氣。同時,他順便也刷高了自己的聲望,收買了人心,實現多贏與共贏。
若沐慈一人署名,與群臣生怨事小,很可能會導致新策頒行不順利,大家相互扯
皮,扯個三年五載是常態,甚至可能讓好策胎死腹中。根本不會出現三天時間就頒行全國的速度。即使頒行,若在實施上搞點小動作,於國於民不利,別說刷聲望了,他還要背黑鍋。
所以,沐慈利用一個小小署名,把所有人都拖下水,且《治水新策》本就不是他一個人能下好的一局棋。
想以天地為棋,就必須有大智慧與大局觀,一點小名小利,不足掛齒。
沐慈就在不動聲色間,利用一個小小署名權,攪動風雲,玩了一場絕妙陽謀。所以,雖然沐慈從不表白自己,從不展示自己是如何運籌帷幄,高瞻遠矚。可別人看不懂,天授帝作為國家領導人,是能看懂的,所以他才覺得沐慈很適合做江山繼承人。
這個小陽謀家,比他這個大陰謀家高端洋氣多了。
馬車出了城,路麵沒有再鋪青石板,開始有些顛簸,沐慈的臉色發白,手撐在硬板座椅上,試圖減輕不適。可沒過一會兒,沐慈就坐不住了,麵色煞白。
朝陽看著,忙問:“你怎麽了?不舒服嗎?”
沐若鬆在外頭聽得這句,趕緊掀開車簾,見到搖搖欲墜的沐慈,忙問:“怎麽了?”
沐慈擺擺手,虛弱道:“沒事,還能行!”
牟漁在外頭皺眉,讓馬車停了,道:“許是道路不平,顛簸壞了。”
“怎麽辦?”沐若鬆問。
朝陽一時懊惱,她沒想到沐慈身體能虛弱成這樣,隨便顛一顛都受不住。她都要哭了,道:“能撐著嗎,撐不住咱們迴去?”
沐慈搖搖頭:“都走到這裏了,不能半途而廢。”
沐若鬆一咬牙,直接從馬上翻身下來,都沒踏地,直接跳上了車踏,瀟灑上了馬車。
一旁的禦林軍還叫了一聲“好!”
沐若鬆黑線,當看雜耍啊?
朝陽還以為沐若鬆過來查看,誰知沐若鬆蹲在沐慈身前,道一聲:“事急從權,得罪了,殿下。”就直接把沐慈抱起來,放在了自己的腿上。然後將天授帝親自給他係上的披風裹好,道:“這樣應該沒事了。”
有個人肉墊子,能減輕顛簸。
朝陽:“……”
牟漁衡量一番,道:“也好,抱緊了。啟程,繼續趕路。”意味深長看一眼沐若鬆,就放開了簾子,守護在側。
沐慈掙紮一下,剛好馬車啟程,沐若鬆下意識做出了保護的
姿態,將沐慈抱得更緊以防他摔下去。
沐慈看繃著臉故作嚴肅,實則不敢看他眼睛的沐若鬆,心裏歎口氣……他也的確需要幫助,就沒有一個人逞強,免得沒到地方就倒下,根本幫不上忙,還添亂。
朝陽眼角有些抽抽:“阿鬆,你也……好歹問一聲。”就這麽自作主張把人抱懷裏了。
沐若鬆剛才是心急了,這才反應過來他小姑姑全程看著,耳根立即燙紅,臉上還要強自鎮定,道:“還有好長一段路,殿下……不能顛簸的。我作為侍讀官,這是……職責!”
——嗯,就是職責!然後收緊手臂,給沐慈調整了一個更舒服的,減少顛簸的位置。
朝陽:“……”
沐慈也不是個矯情的人,隻好說:“辛苦你了!”然後放鬆下來,腦袋靠在沐若鬆肩膀上,蹭一蹭枕好,閉上了眼睛,一頭黑色長發隻用紅絲帶簡單束起,發尾散在沐若鬆的手臂上。
沐若鬆還很自然地幫沐慈把幾縷散發撥到了耳後,柔聲道:“不辛苦,應該的!”眼睛注視沐慈,滿滿是“為你做任何事都甘之如飴”的似水溫柔。
朝陽:“……”
你們兩個還能不能夠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最高端的謀略,就是以正大光明的手段,讓所有人和國家都得利,於是所有自己需要的人被聚攏在共同利益之下,主動出力,達到目的。
從肉體上消滅敵人,雖然最終會贏,可……並不是勝利。不知道這句話大家能不能理解?
前文《治水新策》的署名,大家猜到沐慈的用意了嗎?
蠻簡單又挺複雜的。
沐慈眼裏,自己的私利與國家的利益,從來都不衝突,也是一榮俱榮的。他能給國家帶來好處,他在天授帝眼裏才是更有價值的。
這才是阿慈,一個在前世就有龐大的事業,有慈記慈善的人。
因為他永遠懂得,多贏,共贏,才是製勝根本。
所以他成為九皇子阿慈才能獲得皇帝和眾臣喜愛。
所以,阿慈才得到了我,還有大家的喜愛。
另外,沐慈從一開始就在以天地為棋,玩一場大的,他根本就不在意後宮的勾心鬥角。當然,也不要擔心他在後宮這種小事上跌倒,不在乎不代表不防範。隻是聰明如阿慈,他的防範不是安插幾個人啊,下個毒先毒死你,親自動手曝光你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