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年,4月14日,7:31,錢塘江口。
“咦,那邊是不是寧海軍的煙台,怎麽升火了?”
“莫不是手滑了……不對,北邊的幾個也升火了,是敵襲!”
錢塘江口,一長列宋軍的大戰船正順著江水向東駛入海中,船上的人看到北方烽煙升起,紛紛議論起來。
若是韓鬆看了,說不定會以為這些宋船真的是被他給引出來了,但實際上並不是。宋軍又沒無線電,從看到烽煙到把命令傳達給水師再集結起來作戰,說不定一兩天都過去了,哪裏可能這麽快?
實際上,這些船原先是準備往慶元府去的,去攻擊那裏的東海商船並接手四海商會。某種意義上,他們確實也算是很快了,禦街之難前天剛發生,昨天樞密院就雷厲風行地指令水師集結,去慶元府拔除東海人在江南的這個大據點,今天水師就出發了。這樣的速度還不算快的話,什麽才能算快?相比舊宋軍磨磨蹭蹭的做派,都可稱得上雷厲風行了!
稍後,還會有另一批水師出發,去奪取北方的崇明島。如此一來,臨安水師幾乎傾巢而出,臨安多少有些空虛,但樞密院也並不慌張——這才幾天啊,東海軍還能長了翅膀飛過來不成?
而好巧不巧的,這批水師剛行到江口,就看到了北岸傳來的烽煙,無意中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若是他們繼續往南走,那麽有很大概率就會避開氣勢洶洶而來的東海艦隊,從而逃過一劫。但不幸或者說幸運的,他們的提督魯遙看到烽煙後,決定就在江口待命,以防不備,然後就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8:11
“提督,看到了,白帆紅邊,是東海船!”
臨安水師裝備不差,望鬥上的瞭望手都配備了望遠鏡,當東海艦隊在東北方出現之時,他們很快辨認了出來,向下傳遞給了正在艉樓上等待情報的魯遙等人。
“是東海船?”對於魯遙來說,這個消息是情理之中,因為能跨海來臨安還能引發烽火的,除了東海人還能有誰?隻是來的這麽快稍微有些出乎意料,但他也想出了“合理”的解釋:“或許是從崇明或者瀛山島來的,東海人消息靈通又有快船,星夜兼程的話也不是到不了。也罷,他們也預料不到本督正率水師出航,撞上我算他們倒黴。傳我號令,起帆迎戰吧!”
魯遙出身於軍事世家,家中亦官亦商,他又是專業水師,對外界消息知道的很多。其實,他對東海國是很有感情的,對他們的成就是很佩服的,對他們的理念也是很認同的,對這次事件中他們的處境也是很同情的。但是,一碼歸一碼,他畢竟是宋人,要忠於朝廷,現在朝廷與東海國起了衝突,他自然要站在朝廷一邊。
他的旗艦上旗鼓大作,整個艦隊八艘大戰船和十六艘輔船分成兩列,排成一個雙龍出水陣,向東北方迎了過去。
等行動踏上正軌後,魯遙親自攀上了桅杆,對著東海艦隊觀察了起來——這個距離也看不清什麽細節,隻能數出兩大六小八艘船來。
他對此並不覺得有什麽特別的,反而惋惜地說道:“這幾艘船就敢闖近畿,真是勇士。哎,可惜,臨安豈是這麽好闖的?看著也是好船,真是可惜了。罷了,你我各為其主,休要怨我。”
看清了情況,雙方接觸差不多還要半個多時辰,他無事可做,便下去寫起了日記。
魯遙的功夫也是練出來了,縱使船上搖晃,一行行蒼勁的楷體字也不斷從他的筆尖處流淌出來。現在他筆興大發,記完今天的瑣事仍意猶未盡,幹脆背著辛稼軒的詞開始龍飛鳳舞練起了字……
不過,正當他寫得興起的時候,突然卻有副官打擾了他:“提督,東海船近了,請您督戰吧。”
“什麽?”魯遙提著筆有些愕然,下意識就看向屋內的海鍾——這是京東商城出品的好鍾,雖然精度並未達到測量經度的要求,但作為計時工具仍然是稱職的——上麵指針顯示的是8:45。“還沒到巳時,怎麽就到了?”
他的船上並沒有精確測量距離的手段,但海上跑多了,大致估量距離的眼力總是有的。今天天氣不錯,望鬥上發現敵船的時候,怎麽也得五十裏開外,而海戰總得到十裏之內才好準備開打,中間四十裏的距離即使兩船相向而行也要半個時辰才行,現在才過了兩刻鍾多一點,怎麽就到了?
副官也一頭霧水的樣子:“興許是一開始看錯了,興許是今天船快,總之是到了。而且敵船的樣子也不太一般,提督,您還是上去看看吧。”
魯遙意識到了不尋常,當即把桌上的東西交給小廝收拾,自己抓起頭盔上了艉樓甲板。而一上去,他果然發現了情況不對——敵艦真的出現在不遠處,肉眼可見了!
他趕緊從懷中取出一枚精致的單筒望遠鏡,朝敵艦觀察過去,這一看果然看出了端倪。那幾艘東海船劃開波浪的姿態是他從未見過的,這意味著它們是在以遠超尋常的速度狂飆。並且,那黑黑的煙柱,那側麵露出的艦島和煙囪——這是傳說中的蒸汽船啊!
魯遙倒吸了一口涼氣,立刻下令道:“傳我號令,變陣,長天雁行陣!”
東海國對先進技術並未保密,隻是國外的大多數人都對這些奇技淫巧不感什麽興趣。但是,就算隻有一小批人感興趣,那麽配合南宋巨大的人口基數,那也是個不可小覷的數量。科普刊物《格致新知》的熱銷就是明證,而魯遙恰好也是它的讀者。這本期刊就曾經多次介紹過東海國的蒸汽船,魯遙對其有所了解,知道它的特性是可以靈活行動,但武備卻不強——至少在燎原級誕生前確實是這樣。
不過在此之前,他並未見過蒸汽船的實物,隻是當傳說看待的。現在真正見到了,震驚之餘,他也迅速理解了對麵為何會行動如此之快,也自以為理解了他們的意圖——肯定是想憑借靈活的優勢,從自己這邊繞過去啊!
既然如此,那他當然得排出長長的橫陣,對他們包圍過去,鎖住他們的進路啊。
在魯遙旗艦的指揮下,宋軍八艘大戰船漸漸地解散了隊形,前船減速,後船向兩翼加速分離,最終形成了一道長長的齊頭並進的大橫陣,對著前方的東海船攔了過去。
而這就讓對麵的韓鬆有些疑惑了:“這是什麽意思,怎麽敵人老排些奇奇怪怪的陣型出來,我們不是都教了他們線形戰列是最優解嗎?”
他身後坐在指揮席上如坐針氈的朱涇咳了一聲,說道:“呃,或許他們是怕我們繞過去,想攔截我們?”
“我們看上去有這麽好欺負嗎,當成兔子一樣攔截?而且真以為這樣就攔得住嗎?”韓鬆歎了口氣,然後突然又眼前一亮,“說起來這也是個辦法啊,咱們完全可以直接繞過去嘛!”
以宋軍戰船的速度,隻要機動艦隊繞了過去,就別想追上了,也是個策略。而且全體大會昨天的會議爭議很大,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股東不願意與宋朝鬧僵鬧大,如果能不流血地解決戰鬥,也是一件好事。
不過,這樣會有不少後患,朱涇趕緊勸誡道:“他們運動雖慢,但前麵離臨安也不遠了,萬一在我們靠岸的時候追上來,那就有些麻煩了。同屬華夏子民,能少造殺孽當然是少造的好,但是現在若不展現出雷霆手段把他們打服了,讓他們陰魂不散跟上來,以後說不定得流更多的血,未必是好事啊。”
“也是。”韓鬆笑了一下,“那就打吧,該怎麽打就怎麽打吧。嗯……驅逐艦射程不夠,讓他們繞過去直接進錢塘江探路吧,我們叫上真炎號拐個彎,從他們前麵斜切過去,然後轟幾個洞出來再走。吳風平,你帶人去作圖,朱涇,船上的指揮還是你來。”
朱涇鬆了一口氣,緊接著對槍炮長關大富說道:“關中校,讓各炮位都準備起來吧。”
“好的,”關大富已經摩拳擦掌了,“這些年來宋人可真是膨脹了,也該讓他們見識一下真正的力量了!”
隨後朱涇又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讓損管組就位,讓輪機組將鍋爐火力重新調高,讓搭船的海軍陸戰隊拿槍去甲板上待命,甚至還讓陸軍抽了一批人出來去幫著搬炮彈。總之,這艘船瞬間活躍起來了。
下炮艙中,32門龐大威武的鯤炮已經裝填完畢,炮手們期待地看向本層的槍炮副官。“怎樣,老大,這次該我們發威了吧?”
雖然身為前裝滑膛炮已經有些落伍,但150mm口徑、3米長的鯤炮仍然是現在東海商社乃至全世界威力最大的量產火炮,同時存量也足夠多、價格還便宜,所以燎原級仍然大量裝備了它們。由於這型火炮是鑄造的,每門有2.5噸重,所以安置在了下炮艙中,以壓低重心。但也正是因此使得炮口離水麵過近,在內河或者近海平靜時還好,真到了外海的時候,稍有點浪頭就容易拍進來,弄得炮窗不得不時時緊閉,真是憋屈。可現在即將進錢塘江了,總該開窗透透氣了吧?
但槍炮副官與艦橋通過電話後,還是一臉無奈地說道:“本艦不會減速,還是沒法開窗,再等等吧。”
這不免讓炮手們失望了起來:“哎,又得看上麵那些家夥表演了。”
而在他們失望的同時,頭頂上的上炮艙裏的炮手們卻一個個摩拳擦掌,將嶄新的漆成了白色的充滿了機械美感的17式輕型艦載速射榴彈炮推出了炮窗,遠遠地對準了前方的獵物。
“咦,那邊是不是寧海軍的煙台,怎麽升火了?”
“莫不是手滑了……不對,北邊的幾個也升火了,是敵襲!”
錢塘江口,一長列宋軍的大戰船正順著江水向東駛入海中,船上的人看到北方烽煙升起,紛紛議論起來。
若是韓鬆看了,說不定會以為這些宋船真的是被他給引出來了,但實際上並不是。宋軍又沒無線電,從看到烽煙到把命令傳達給水師再集結起來作戰,說不定一兩天都過去了,哪裏可能這麽快?
實際上,這些船原先是準備往慶元府去的,去攻擊那裏的東海商船並接手四海商會。某種意義上,他們確實也算是很快了,禦街之難前天剛發生,昨天樞密院就雷厲風行地指令水師集結,去慶元府拔除東海人在江南的這個大據點,今天水師就出發了。這樣的速度還不算快的話,什麽才能算快?相比舊宋軍磨磨蹭蹭的做派,都可稱得上雷厲風行了!
稍後,還會有另一批水師出發,去奪取北方的崇明島。如此一來,臨安水師幾乎傾巢而出,臨安多少有些空虛,但樞密院也並不慌張——這才幾天啊,東海軍還能長了翅膀飛過來不成?
而好巧不巧的,這批水師剛行到江口,就看到了北岸傳來的烽煙,無意中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若是他們繼續往南走,那麽有很大概率就會避開氣勢洶洶而來的東海艦隊,從而逃過一劫。但不幸或者說幸運的,他們的提督魯遙看到烽煙後,決定就在江口待命,以防不備,然後就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8:11
“提督,看到了,白帆紅邊,是東海船!”
臨安水師裝備不差,望鬥上的瞭望手都配備了望遠鏡,當東海艦隊在東北方出現之時,他們很快辨認了出來,向下傳遞給了正在艉樓上等待情報的魯遙等人。
“是東海船?”對於魯遙來說,這個消息是情理之中,因為能跨海來臨安還能引發烽火的,除了東海人還能有誰?隻是來的這麽快稍微有些出乎意料,但他也想出了“合理”的解釋:“或許是從崇明或者瀛山島來的,東海人消息靈通又有快船,星夜兼程的話也不是到不了。也罷,他們也預料不到本督正率水師出航,撞上我算他們倒黴。傳我號令,起帆迎戰吧!”
魯遙出身於軍事世家,家中亦官亦商,他又是專業水師,對外界消息知道的很多。其實,他對東海國是很有感情的,對他們的成就是很佩服的,對他們的理念也是很認同的,對這次事件中他們的處境也是很同情的。但是,一碼歸一碼,他畢竟是宋人,要忠於朝廷,現在朝廷與東海國起了衝突,他自然要站在朝廷一邊。
他的旗艦上旗鼓大作,整個艦隊八艘大戰船和十六艘輔船分成兩列,排成一個雙龍出水陣,向東北方迎了過去。
等行動踏上正軌後,魯遙親自攀上了桅杆,對著東海艦隊觀察了起來——這個距離也看不清什麽細節,隻能數出兩大六小八艘船來。
他對此並不覺得有什麽特別的,反而惋惜地說道:“這幾艘船就敢闖近畿,真是勇士。哎,可惜,臨安豈是這麽好闖的?看著也是好船,真是可惜了。罷了,你我各為其主,休要怨我。”
看清了情況,雙方接觸差不多還要半個多時辰,他無事可做,便下去寫起了日記。
魯遙的功夫也是練出來了,縱使船上搖晃,一行行蒼勁的楷體字也不斷從他的筆尖處流淌出來。現在他筆興大發,記完今天的瑣事仍意猶未盡,幹脆背著辛稼軒的詞開始龍飛鳳舞練起了字……
不過,正當他寫得興起的時候,突然卻有副官打擾了他:“提督,東海船近了,請您督戰吧。”
“什麽?”魯遙提著筆有些愕然,下意識就看向屋內的海鍾——這是京東商城出品的好鍾,雖然精度並未達到測量經度的要求,但作為計時工具仍然是稱職的——上麵指針顯示的是8:45。“還沒到巳時,怎麽就到了?”
他的船上並沒有精確測量距離的手段,但海上跑多了,大致估量距離的眼力總是有的。今天天氣不錯,望鬥上發現敵船的時候,怎麽也得五十裏開外,而海戰總得到十裏之內才好準備開打,中間四十裏的距離即使兩船相向而行也要半個時辰才行,現在才過了兩刻鍾多一點,怎麽就到了?
副官也一頭霧水的樣子:“興許是一開始看錯了,興許是今天船快,總之是到了。而且敵船的樣子也不太一般,提督,您還是上去看看吧。”
魯遙意識到了不尋常,當即把桌上的東西交給小廝收拾,自己抓起頭盔上了艉樓甲板。而一上去,他果然發現了情況不對——敵艦真的出現在不遠處,肉眼可見了!
他趕緊從懷中取出一枚精致的單筒望遠鏡,朝敵艦觀察過去,這一看果然看出了端倪。那幾艘東海船劃開波浪的姿態是他從未見過的,這意味著它們是在以遠超尋常的速度狂飆。並且,那黑黑的煙柱,那側麵露出的艦島和煙囪——這是傳說中的蒸汽船啊!
魯遙倒吸了一口涼氣,立刻下令道:“傳我號令,變陣,長天雁行陣!”
東海國對先進技術並未保密,隻是國外的大多數人都對這些奇技淫巧不感什麽興趣。但是,就算隻有一小批人感興趣,那麽配合南宋巨大的人口基數,那也是個不可小覷的數量。科普刊物《格致新知》的熱銷就是明證,而魯遙恰好也是它的讀者。這本期刊就曾經多次介紹過東海國的蒸汽船,魯遙對其有所了解,知道它的特性是可以靈活行動,但武備卻不強——至少在燎原級誕生前確實是這樣。
不過在此之前,他並未見過蒸汽船的實物,隻是當傳說看待的。現在真正見到了,震驚之餘,他也迅速理解了對麵為何會行動如此之快,也自以為理解了他們的意圖——肯定是想憑借靈活的優勢,從自己這邊繞過去啊!
既然如此,那他當然得排出長長的橫陣,對他們包圍過去,鎖住他們的進路啊。
在魯遙旗艦的指揮下,宋軍八艘大戰船漸漸地解散了隊形,前船減速,後船向兩翼加速分離,最終形成了一道長長的齊頭並進的大橫陣,對著前方的東海船攔了過去。
而這就讓對麵的韓鬆有些疑惑了:“這是什麽意思,怎麽敵人老排些奇奇怪怪的陣型出來,我們不是都教了他們線形戰列是最優解嗎?”
他身後坐在指揮席上如坐針氈的朱涇咳了一聲,說道:“呃,或許他們是怕我們繞過去,想攔截我們?”
“我們看上去有這麽好欺負嗎,當成兔子一樣攔截?而且真以為這樣就攔得住嗎?”韓鬆歎了口氣,然後突然又眼前一亮,“說起來這也是個辦法啊,咱們完全可以直接繞過去嘛!”
以宋軍戰船的速度,隻要機動艦隊繞了過去,就別想追上了,也是個策略。而且全體大會昨天的會議爭議很大,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股東不願意與宋朝鬧僵鬧大,如果能不流血地解決戰鬥,也是一件好事。
不過,這樣會有不少後患,朱涇趕緊勸誡道:“他們運動雖慢,但前麵離臨安也不遠了,萬一在我們靠岸的時候追上來,那就有些麻煩了。同屬華夏子民,能少造殺孽當然是少造的好,但是現在若不展現出雷霆手段把他們打服了,讓他們陰魂不散跟上來,以後說不定得流更多的血,未必是好事啊。”
“也是。”韓鬆笑了一下,“那就打吧,該怎麽打就怎麽打吧。嗯……驅逐艦射程不夠,讓他們繞過去直接進錢塘江探路吧,我們叫上真炎號拐個彎,從他們前麵斜切過去,然後轟幾個洞出來再走。吳風平,你帶人去作圖,朱涇,船上的指揮還是你來。”
朱涇鬆了一口氣,緊接著對槍炮長關大富說道:“關中校,讓各炮位都準備起來吧。”
“好的,”關大富已經摩拳擦掌了,“這些年來宋人可真是膨脹了,也該讓他們見識一下真正的力量了!”
隨後朱涇又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讓損管組就位,讓輪機組將鍋爐火力重新調高,讓搭船的海軍陸戰隊拿槍去甲板上待命,甚至還讓陸軍抽了一批人出來去幫著搬炮彈。總之,這艘船瞬間活躍起來了。
下炮艙中,32門龐大威武的鯤炮已經裝填完畢,炮手們期待地看向本層的槍炮副官。“怎樣,老大,這次該我們發威了吧?”
雖然身為前裝滑膛炮已經有些落伍,但150mm口徑、3米長的鯤炮仍然是現在東海商社乃至全世界威力最大的量產火炮,同時存量也足夠多、價格還便宜,所以燎原級仍然大量裝備了它們。由於這型火炮是鑄造的,每門有2.5噸重,所以安置在了下炮艙中,以壓低重心。但也正是因此使得炮口離水麵過近,在內河或者近海平靜時還好,真到了外海的時候,稍有點浪頭就容易拍進來,弄得炮窗不得不時時緊閉,真是憋屈。可現在即將進錢塘江了,總該開窗透透氣了吧?
但槍炮副官與艦橋通過電話後,還是一臉無奈地說道:“本艦不會減速,還是沒法開窗,再等等吧。”
這不免讓炮手們失望了起來:“哎,又得看上麵那些家夥表演了。”
而在他們失望的同時,頭頂上的上炮艙裏的炮手們卻一個個摩拳擦掌,將嶄新的漆成了白色的充滿了機械美感的17式輕型艦載速射榴彈炮推出了炮窗,遠遠地對準了前方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