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閉關
一顆火蓮子,可以煉製五枚帝丹,那六顆火蓮子,就能煉製三十枚帝丹,運用得當,能給大明古朝增加三十尊大帝武者。
餘生算了一下,暗自歡喜,沉聲命令道:“繼續煉丹,等全部煉好後,統一分配!”
“臣領命!”
魂虛子鞠躬道,五枚帝丹破空,飛到餘生手中。
像帝丹這種重要的丹藥,丹閣可不敢私自保存,需要全部上交,由君王按照功勞分配。
但不管如何分配,丹閣都有一定份額。
“這就是帝丹嗎?”
餘生接過丹藥,晶瑩剔透,煞是好看,一層靈氣薄膜包裹住外表,防止藥力流逝,所以聞起來,沒有丹香味。
“大明坐擁萬萬裏江山,擁有地仙武者,大帝武者數尊,還隻是一方古朝,國家等級實在有點低,是時候升一級了!”
餘生苦笑道,稍微有點頭疼。
類似大明古朝這樣的國家,恐怕整個星域,也找不出來幾個,皇室羸弱,臣子修為強大,然而國家的權利,卻牢牢把控在皇室手中。
這已經成為畸形發展!
餘生作為開國君主,修為的強弱,直接關乎國家的等級。
按道理來說,大明古朝的國家等級,理應達到玄朝,再不濟也是一方帝朝。
但因為他至聖境修為,製約大明古朝的發展,所以到現在,也不過一方古朝。
“傳令,朕欲閉關突破,朝中一切大事,由百官共議!”
餘生沉聲命令道,準備吞食帝丹,突破大帝境,讓大明古朝晉級帝朝。
“諾!”
虛空暗處,傳來一陣嘶啞的聲音,空間漣漪不斷,轉而消失不見。
泰安殿外,憑空出現一道陣法,五光十色,彌漫強大氣息,隔絕外界的一切聲音,也禁止任何人出入。
“帝丹煉成功,古主突破大帝境,指日可待,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是帝朝的臣子了!”
百官感應到泰安殿的動靜,露出一絲微笑,然後埋頭苦幹,要以最好的精神麵貌,迎接美好的未來。
對一個國家來說,最好的發展方向,就是未來可期。
“武道一途,先練氣,後悟道。從地仙境起,就要領悟法則,才能突破更深的境界。古有蓋世天驕,在練氣之時,便領悟法則。朕此次突破大帝境,也該領悟一下帝道法則!”
餘生盤坐密室的玉床上,右手一揮,拿出一塊令牌,上麵有一個“伏”字,閃爍無盡星光,這一字,猶如一顆星辰。
名稱:人皇令!
等級:初級係統寶物!
功效:此令蘊含人皇伏羲的一道神通,共有三個功效,宿主使用後,可獲得其中一種。
第一:人皇之威,造化萬民,啟迪智謀,絕代天下,乃帝王之尊,蘊含帝道法則,可供帝王參悟,傳承帝道法則。
第二:......
第三:......
對人皇令三大神通,餘生最在意的,還是第一個神通,可以輔助他領悟帝道法則。
“哢嚓!”
餘生右手用力,捏碎人皇令,發出清脆的聲音,迴蕩寂靜的密室。
一道人影,從破碎的人皇令走出,身穿黑色帝王袍,頭帶帝冠,手持帝劍,麵容模糊,被一團神秘力量遮住。
他站在密室中,背後卻是一片星空,群星璀璨,無數強大的存在,在星空中鏖戰,有餘生熟悉的人族,還有許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異族。
一眼千萬年,他看到伏羲持劍,率領人族崛起,擊敗欺淩人族的異族;他看到伏羲封禪泰山,建立強大國家,統禦億萬軍隊,擴張人族勢力;他看到伏羲功德圓滿,羽化飛升,成為......
再往後,似乎超過餘生接觸範圍,用盡各種辦法,也不能窺測一二,靈魂恍惚,從玄奧的狀態退出來。
借這個空閑時間,餘生急忙吞服一枚帝丹。
丹藥入口,化為雄渾的能量,滋養四肢百脈,筋脈中流淌的靈氣,就如洪水滔天,朝著丹田湧入。
“帝道,乃天道,乃帝道,亦為人道!”
“帝王,當心狠手辣,也應仁愛治國,不信任何人,隻信自己掌控的力量!”
伏羲威嚴的聲音,湧入餘生腦海中,化為滿天道韻,講述一尊帝王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才是帝王的力量,什麽才是帝王的權柄。
一股淡淡的帝道威壓,從餘生身上散發,兩條金龍咆哮,眸光逼人,閃爍靈動。
這縷帝道威壓,雖然不算強大,但也算開了一個好頭!
隻等帝道法則凝實,便是潛龍飛天,鳳凰涅槃時!
隨著餘生閉關,大明古朝陷入寧靜,進入一段和平發展時期,沒有戰爭,沒有變動,一切都欣欣向榮。
唯一不平靜的便是丹閣,每隔幾天,就會降下一團丹雷,代表一爐帝丹出世。
相對於大明古朝的平靜,放眼原始大陸,就顯得動蕩不安,戰火紛飛。
在十萬大山一戰後,除了大炎帝主和太清大仙逃離後,其與巔峰勢力之主,全部被大明古朝囚禁。
名義上,他們臣服大炎帝朝和太清宗,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完成權力過渡,所以實際上,還是個大巔峰勢力掌控原來的地盤。
少了大帝武者坐鎮,不少蠢蠢欲動的一流勢力,趁機擴張地盤,搶奪資源。
大陸的秩序,全靠巔峰勢力維持!
現在缺少大帝武者坐鎮,大炎帝主和太清大仙又在療傷,整個原始大陸,幾乎處於無秩序狀態。
殺戮,瘋狂,貪念,搶奪,戰爭......
幾乎每一天,都有強大勢力滅亡,也有強大的勢力產生。
最瘋狂的時候,是在三個月後的雨天,數個新建立的一流勢力,調集數百萬大軍,攻陷深淵公國都城。
大炎帝朝和太清宗,麵對秩序崩潰的大陸,根本無法阻止。
所有巔峰勢力惶恐不安,急忙派遣使者前往大明古朝,想要贖迴自家老祖。
而此時的大明古朝,已完全不懼巔峰勢力,便沒有理會,導致出使的隊伍,無法進入大明古朝疆域,隻好灰溜溜的離開。
一顆火蓮子,可以煉製五枚帝丹,那六顆火蓮子,就能煉製三十枚帝丹,運用得當,能給大明古朝增加三十尊大帝武者。
餘生算了一下,暗自歡喜,沉聲命令道:“繼續煉丹,等全部煉好後,統一分配!”
“臣領命!”
魂虛子鞠躬道,五枚帝丹破空,飛到餘生手中。
像帝丹這種重要的丹藥,丹閣可不敢私自保存,需要全部上交,由君王按照功勞分配。
但不管如何分配,丹閣都有一定份額。
“這就是帝丹嗎?”
餘生接過丹藥,晶瑩剔透,煞是好看,一層靈氣薄膜包裹住外表,防止藥力流逝,所以聞起來,沒有丹香味。
“大明坐擁萬萬裏江山,擁有地仙武者,大帝武者數尊,還隻是一方古朝,國家等級實在有點低,是時候升一級了!”
餘生苦笑道,稍微有點頭疼。
類似大明古朝這樣的國家,恐怕整個星域,也找不出來幾個,皇室羸弱,臣子修為強大,然而國家的權利,卻牢牢把控在皇室手中。
這已經成為畸形發展!
餘生作為開國君主,修為的強弱,直接關乎國家的等級。
按道理來說,大明古朝的國家等級,理應達到玄朝,再不濟也是一方帝朝。
但因為他至聖境修為,製約大明古朝的發展,所以到現在,也不過一方古朝。
“傳令,朕欲閉關突破,朝中一切大事,由百官共議!”
餘生沉聲命令道,準備吞食帝丹,突破大帝境,讓大明古朝晉級帝朝。
“諾!”
虛空暗處,傳來一陣嘶啞的聲音,空間漣漪不斷,轉而消失不見。
泰安殿外,憑空出現一道陣法,五光十色,彌漫強大氣息,隔絕外界的一切聲音,也禁止任何人出入。
“帝丹煉成功,古主突破大帝境,指日可待,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是帝朝的臣子了!”
百官感應到泰安殿的動靜,露出一絲微笑,然後埋頭苦幹,要以最好的精神麵貌,迎接美好的未來。
對一個國家來說,最好的發展方向,就是未來可期。
“武道一途,先練氣,後悟道。從地仙境起,就要領悟法則,才能突破更深的境界。古有蓋世天驕,在練氣之時,便領悟法則。朕此次突破大帝境,也該領悟一下帝道法則!”
餘生盤坐密室的玉床上,右手一揮,拿出一塊令牌,上麵有一個“伏”字,閃爍無盡星光,這一字,猶如一顆星辰。
名稱:人皇令!
等級:初級係統寶物!
功效:此令蘊含人皇伏羲的一道神通,共有三個功效,宿主使用後,可獲得其中一種。
第一:人皇之威,造化萬民,啟迪智謀,絕代天下,乃帝王之尊,蘊含帝道法則,可供帝王參悟,傳承帝道法則。
第二:......
第三:......
對人皇令三大神通,餘生最在意的,還是第一個神通,可以輔助他領悟帝道法則。
“哢嚓!”
餘生右手用力,捏碎人皇令,發出清脆的聲音,迴蕩寂靜的密室。
一道人影,從破碎的人皇令走出,身穿黑色帝王袍,頭帶帝冠,手持帝劍,麵容模糊,被一團神秘力量遮住。
他站在密室中,背後卻是一片星空,群星璀璨,無數強大的存在,在星空中鏖戰,有餘生熟悉的人族,還有許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異族。
一眼千萬年,他看到伏羲持劍,率領人族崛起,擊敗欺淩人族的異族;他看到伏羲封禪泰山,建立強大國家,統禦億萬軍隊,擴張人族勢力;他看到伏羲功德圓滿,羽化飛升,成為......
再往後,似乎超過餘生接觸範圍,用盡各種辦法,也不能窺測一二,靈魂恍惚,從玄奧的狀態退出來。
借這個空閑時間,餘生急忙吞服一枚帝丹。
丹藥入口,化為雄渾的能量,滋養四肢百脈,筋脈中流淌的靈氣,就如洪水滔天,朝著丹田湧入。
“帝道,乃天道,乃帝道,亦為人道!”
“帝王,當心狠手辣,也應仁愛治國,不信任何人,隻信自己掌控的力量!”
伏羲威嚴的聲音,湧入餘生腦海中,化為滿天道韻,講述一尊帝王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才是帝王的力量,什麽才是帝王的權柄。
一股淡淡的帝道威壓,從餘生身上散發,兩條金龍咆哮,眸光逼人,閃爍靈動。
這縷帝道威壓,雖然不算強大,但也算開了一個好頭!
隻等帝道法則凝實,便是潛龍飛天,鳳凰涅槃時!
隨著餘生閉關,大明古朝陷入寧靜,進入一段和平發展時期,沒有戰爭,沒有變動,一切都欣欣向榮。
唯一不平靜的便是丹閣,每隔幾天,就會降下一團丹雷,代表一爐帝丹出世。
相對於大明古朝的平靜,放眼原始大陸,就顯得動蕩不安,戰火紛飛。
在十萬大山一戰後,除了大炎帝主和太清大仙逃離後,其與巔峰勢力之主,全部被大明古朝囚禁。
名義上,他們臣服大炎帝朝和太清宗,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完成權力過渡,所以實際上,還是個大巔峰勢力掌控原來的地盤。
少了大帝武者坐鎮,不少蠢蠢欲動的一流勢力,趁機擴張地盤,搶奪資源。
大陸的秩序,全靠巔峰勢力維持!
現在缺少大帝武者坐鎮,大炎帝主和太清大仙又在療傷,整個原始大陸,幾乎處於無秩序狀態。
殺戮,瘋狂,貪念,搶奪,戰爭......
幾乎每一天,都有強大勢力滅亡,也有強大的勢力產生。
最瘋狂的時候,是在三個月後的雨天,數個新建立的一流勢力,調集數百萬大軍,攻陷深淵公國都城。
大炎帝朝和太清宗,麵對秩序崩潰的大陸,根本無法阻止。
所有巔峰勢力惶恐不安,急忙派遣使者前往大明古朝,想要贖迴自家老祖。
而此時的大明古朝,已完全不懼巔峰勢力,便沒有理會,導致出使的隊伍,無法進入大明古朝疆域,隻好灰溜溜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