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漠南來?”
劉睿影問道。
漠南細作聽到劉睿影的話知道是在問自己,但他著實沒有力氣迴答什麽。尤其是在以趴著麵朝地的姿勢,即使說了也聽不清。
劉睿影看了看“汪老大”,他又朝著那跑堂夥計丟去個眼神。
跑堂夥計將漠南細作翻過身來,靠在雅間的牆壁上。
這麽一個簡單的動作,足足花費了有一盞茶的功夫。
這人傷的太重……
雖然先前無數次提起心氣,想要讓自己精神一些,可剛才跑堂夥計那一下子徹底使他垮塌。好似丟了靈魂,連眼神也變得空洞異常。
“你是不是從漠南來?”
劉睿影再度問道。
“漠南”兩個字對他有種出乎尋常的魔力。
眼神也恢複了些許神采。
不管怎麽樣,當你聽到有個人說起故鄉,心裏總會暖暖的。這種感覺就像寒冬裏一個空手而歸的獵人,即使沒有任何收獲,但卻遠遠看到自己的小屋裏已經生起了火,燙好了酒。
身處冰天雪地,也依舊能感受到如春的暖意。
隻有出門時間過長的人,才會有這種感覺,才會知道這種感覺是多麽的珍貴、難得。
劉睿影很有耐心。
先前他能等“汪老大。”
現在也能等這漠南的細作。
某種程度上來說,細作要比“汪老大”更加重要。
因為酒三半關於那陶製“壇子”中的酒的一番說明,讓劉睿影想起了件別的事情。
漠南細作艱難的抬起頭,試圖讓自己的看清劉睿影的麵龐。
在石碾街上的時候,他沒有看清。
隻知道劉睿影是個中都城裏的官爺。
現在他知道劉睿影不僅是個官爺,還是自己決計不能得罪的人物。
往迴想了想,他覺得自己從來了中都城後也沒有得罪過任何人。從租下鋪子,到開張賣酒,都是規規矩矩的。既沒有短缺他人租子,也沒有幹出過什麽強買強賣之類的事。
在今晚之前,根本沒有任何人注意過他和那間鋪子。
常出沒於石碾街的人都知道那家糧油店的老板,要去平南王域奔喪,將鋪子短租了出去。
新開的酒鋪,眾人都看在眼裏,不過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感覺。
喝酒的人都有幾個自己固定的去處。要麽是幾個自己常去的酒肆,要麽就是固定買酒的鋪子。
而新開的酒鋪,沒有任何積澱和口碑,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宣傳。
飯堂送菜,酒鋪送酒,這是最基本的法子。
可他連這點也不知道。
沒有任何一個人比他更愣頭青,單純覺得石碾街熱鬧,便來開了鋪子做生意。
腦子裏隻有去鋪子的經驗,看著已經成熟的一套流程,就覺得自己已經把握的十分清楚,可實際上卻連去哪請人做菜送酒都不知道。
石碾街上的生意有自己的規矩。
這規矩是“汪老大”兄弟倆定的。
說白了就是抽成,不過是按月。
他才剛來不到十天,無論是抽成還是其他規矩,卻是都沒有到了解熟悉的時候。
就這麽稀裏糊塗的挨了頓毒打,心裏肯定不服氣。
但劉睿影對他的第一感覺,就是精明。
一個精明的人,不管到底有多精明,一定都比旁人想的快、想得多。
從麻袋裏出來後,他便看出這一群人中,包括把自己套入麻袋,一頓毒打的,卻是都以劉睿影為主。
而他對自己的態度始終在兩可之間。
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還原因這麽和氣的跟自己說話,已經極為難得。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要迴應劉睿影的問題。
眼眶與眼窩的淤青腫脹,讓他根本無法看清劉睿影的麵龐。隻能衝著個大概的方向,用盡最大的力氣點了點頭。
這個動作看在劉睿影眼裏,隻是微微動了動下巴。
但他看懂了其中的含義。
此人的確是來自漠南,而漠南中唯有蠻族部落聚居。
得到了這個答案後,劉睿影看向歐小娥。
在座的人中,隻有她來自平南王域。
歐家就坐落於下危城中,按理說最了解蠻族。
歐小娥本不喜歡這樣的場合與場麵,從一開始就沒有多看那細作。不過劉睿影的麵子卻是不能不給,即使心中在不喜歡,也抬眼看了看。
這一看,卻是立馬震悚!
幾乎是下意識的說了句眾人都聽不懂的話。
“出了什麽事?”
劉睿影問道。
歐小娥沒有立即迴答,反而跟這漠南細作一句句的聊了下去。
漠南細作顯然也沒有想到,竟是有人會說他故鄉的話。準確的說,是蠻族的蠻語。
他的王域官話已經說的相當好。
但人還是在用起鄉音的時候更為放鬆。
隻是這鄉音也不是什麽時候都說的出來,若是讓他給在座表演一段家鄉話,他也不一定就能說得出口。
迴家的人是被思念牽引,而鄉音也是靠熟悉和親切才能脫口而出。
無論認不認識,哪怕對麵是仇人,隻要聽到熟悉的語言,便能自如的交談起來。
在那一刻,他們已經摒棄了彼此的身份,唯有的隻是不變的同樣思念家鄉的心。
嗓子裏的腥鹹還在不斷的上湧,導致他說話的語速極慢……這對歐小娥卻是件好事。
她能掌握的蠻語也是個皮毛,都是那些最為生活化的用詞。
這人語速緩慢,讓歐小娥聽得極為清楚。
不過還是他說的多,歐小娥迴的少。
到後來,歐小娥便徹底放棄,對著劉睿影搖了搖頭。
現在那細作說的蠻語,她卻是一個字都聽不懂了。
“講講?”
劉睿影說道。
即使他不問,歐小娥也會說。
心裏的震驚已經壓製不住。
她不但要對劉睿影時候,還要盡快和歐家家主歐雅明取得聯係。
“他是從漠南來,是蠻族。”
歐小娥第一句話平平無奇,劉睿影有些失望……
對方已經承認了是從漠南來,而漠南隻有蠻族,這卻是不用再刻意重複。
“漠南蠻族的厭結部落。”
“最大的。”
歐小娥第二句說完,覺得還不夠,又補了半句話。
劉睿影深吸了一口氣……
雖然已經清楚了這人的身份,但劉睿影始終沒覺得他是細作。
因為漠南距離中都城卻是要比西北草原王庭還要遙遠,更何況以漠南的蠻族想要出來,隻有一條路,便是經過下危城。
城中有歐家這樣的門閥氏族親自鎮守,死在城牆下的蠻族早就不計其數。
起碼有二三十年,蠻族都各個部落都老老實實的呆在沙漠深處,杳無人煙的地方,沒有一丁點兒音訊和動靜。
劉睿影想他應當是早年天下未穩時,從漠南流落出來的蠻族,不知為何來了中都城。
現在聽歐小娥說他是“厭結部落”中人,則更覺得不可思議。
無須歐小娥說,劉睿影自己也對這個部落有所耳聞。
蠻族部落在漠南中有許許多多,其中被中都查緝司記錄在卷宗裏的,有六個。
“厭結部落”是這六個裏麵人口最多,占據麵積最大,實力最強的。
蠻族是五大王域中人對他們的稱唿,因為漠南偏僻落後,居於其中的人也都未曾受過教化,行為舉止十分野蠻,因此而得名。
不過單看他們的身板,的確也當得起這個“蠻”字。
隨便拎出來一人,都要比五大王域中同樣年歲的,強壯不少。
在那般偏遠的地方長大的,從出生就要比中都這般富足的城的人經曆的多。
中都的人出生便是生活,衣食住行都十分穩妥,而蠻族則好似存活在許多年前,腦子裏全都是怎麽吃飽,怎麽蔽體。
從未有人真正的去過漠南,進入過這些部落之中。
現有的記錄也都是一言一語的支離破碎。
“厭結部落”不但是漠南裏最大的蠻族部落,也是和歐家衝突最劇烈,彼此結仇最深的。
歐小娥在歐家中耳濡目染事情,定然要比劉睿影從卷宗上看來的詳細、真實不少。
所以他並未打斷歐小娥,而是等她繼續說下去。
“他說他不是來害人的,而是來救人的。”
歐小娥繼續說道。
劉睿影衝著酒三半招了招手,示意他把那陶製的“壇子”遞給自己。
“壇子”口的封泥他著實是不想再打開……
先前鼻腔和肺部的腥辣讓他不想再嚐試第二次。
“救誰?”
劉睿影問道。
“不知道。”
歐小娥說道。
“是你沒聽懂還是他沒有說?”
劉睿影急切的追問道。
歐小娥的話讓他心裏的一個猜測越來越淺顯,幾乎就要到了唿之欲出的地步。
“他說,自己也不知道救誰。是領命來了中都城,這壇子裏裝的就是與此有關的東西。”
歐小娥說道。
劉睿影的心一下又沉了下去……
要是他的猜測正確,卻是一件足以逆轉局勢的大事件。
但他不敢賭……
因為牽扯的人太過高遠,以他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觸及。沒有萬全的把握,劉睿影決然不會冒險。
他很想親自問問這人,畢竟聽歐小娥轉述來的還是會有所偏差。
而且此人的王域話也說得很是利索,溝通起來本該沒有障礙才對。
都是因為“汪老大”他們下手太狠,才讓這人現在隻有小半條命吊著。
想到這裏,劉睿影卻是對“汪老大”兄弟倆有些不滿……
還未了解情況,就把人打的半死,若真出點事,連轉圜的餘地都沒有。
他們也沒錯,但太過於粗魯了,暴力解決問題,隻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石碾街上可有好的郎中?”
劉睿影問道。
“石碾街上總共有四十七位郎中,其中在中都城裏排得上號兒的,也有五人。”
“汪老大”不知劉睿影何意,但還是一五一十的迴答道。
“這人不能死,起碼得讓他能利索說話。不然我們之間也沒得說。”
劉睿影說道。
“汪老大”的臉上閃過一絲悔意……
若知如此,何必當初?
但“若”卻是這世上最沒有出息的字眼。
每一筆都飽含著悔恨交加,抱怨頹廢。刻骨銘心的錯過和一廂情願的私心。
以及即便有了“若”,也完成不了的大話。
劉睿影問道。
漠南細作聽到劉睿影的話知道是在問自己,但他著實沒有力氣迴答什麽。尤其是在以趴著麵朝地的姿勢,即使說了也聽不清。
劉睿影看了看“汪老大”,他又朝著那跑堂夥計丟去個眼神。
跑堂夥計將漠南細作翻過身來,靠在雅間的牆壁上。
這麽一個簡單的動作,足足花費了有一盞茶的功夫。
這人傷的太重……
雖然先前無數次提起心氣,想要讓自己精神一些,可剛才跑堂夥計那一下子徹底使他垮塌。好似丟了靈魂,連眼神也變得空洞異常。
“你是不是從漠南來?”
劉睿影再度問道。
“漠南”兩個字對他有種出乎尋常的魔力。
眼神也恢複了些許神采。
不管怎麽樣,當你聽到有個人說起故鄉,心裏總會暖暖的。這種感覺就像寒冬裏一個空手而歸的獵人,即使沒有任何收獲,但卻遠遠看到自己的小屋裏已經生起了火,燙好了酒。
身處冰天雪地,也依舊能感受到如春的暖意。
隻有出門時間過長的人,才會有這種感覺,才會知道這種感覺是多麽的珍貴、難得。
劉睿影很有耐心。
先前他能等“汪老大。”
現在也能等這漠南的細作。
某種程度上來說,細作要比“汪老大”更加重要。
因為酒三半關於那陶製“壇子”中的酒的一番說明,讓劉睿影想起了件別的事情。
漠南細作艱難的抬起頭,試圖讓自己的看清劉睿影的麵龐。
在石碾街上的時候,他沒有看清。
隻知道劉睿影是個中都城裏的官爺。
現在他知道劉睿影不僅是個官爺,還是自己決計不能得罪的人物。
往迴想了想,他覺得自己從來了中都城後也沒有得罪過任何人。從租下鋪子,到開張賣酒,都是規規矩矩的。既沒有短缺他人租子,也沒有幹出過什麽強買強賣之類的事。
在今晚之前,根本沒有任何人注意過他和那間鋪子。
常出沒於石碾街的人都知道那家糧油店的老板,要去平南王域奔喪,將鋪子短租了出去。
新開的酒鋪,眾人都看在眼裏,不過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感覺。
喝酒的人都有幾個自己固定的去處。要麽是幾個自己常去的酒肆,要麽就是固定買酒的鋪子。
而新開的酒鋪,沒有任何積澱和口碑,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宣傳。
飯堂送菜,酒鋪送酒,這是最基本的法子。
可他連這點也不知道。
沒有任何一個人比他更愣頭青,單純覺得石碾街熱鬧,便來開了鋪子做生意。
腦子裏隻有去鋪子的經驗,看著已經成熟的一套流程,就覺得自己已經把握的十分清楚,可實際上卻連去哪請人做菜送酒都不知道。
石碾街上的生意有自己的規矩。
這規矩是“汪老大”兄弟倆定的。
說白了就是抽成,不過是按月。
他才剛來不到十天,無論是抽成還是其他規矩,卻是都沒有到了解熟悉的時候。
就這麽稀裏糊塗的挨了頓毒打,心裏肯定不服氣。
但劉睿影對他的第一感覺,就是精明。
一個精明的人,不管到底有多精明,一定都比旁人想的快、想得多。
從麻袋裏出來後,他便看出這一群人中,包括把自己套入麻袋,一頓毒打的,卻是都以劉睿影為主。
而他對自己的態度始終在兩可之間。
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還原因這麽和氣的跟自己說話,已經極為難得。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要迴應劉睿影的問題。
眼眶與眼窩的淤青腫脹,讓他根本無法看清劉睿影的麵龐。隻能衝著個大概的方向,用盡最大的力氣點了點頭。
這個動作看在劉睿影眼裏,隻是微微動了動下巴。
但他看懂了其中的含義。
此人的確是來自漠南,而漠南中唯有蠻族部落聚居。
得到了這個答案後,劉睿影看向歐小娥。
在座的人中,隻有她來自平南王域。
歐家就坐落於下危城中,按理說最了解蠻族。
歐小娥本不喜歡這樣的場合與場麵,從一開始就沒有多看那細作。不過劉睿影的麵子卻是不能不給,即使心中在不喜歡,也抬眼看了看。
這一看,卻是立馬震悚!
幾乎是下意識的說了句眾人都聽不懂的話。
“出了什麽事?”
劉睿影問道。
歐小娥沒有立即迴答,反而跟這漠南細作一句句的聊了下去。
漠南細作顯然也沒有想到,竟是有人會說他故鄉的話。準確的說,是蠻族的蠻語。
他的王域官話已經說的相當好。
但人還是在用起鄉音的時候更為放鬆。
隻是這鄉音也不是什麽時候都說的出來,若是讓他給在座表演一段家鄉話,他也不一定就能說得出口。
迴家的人是被思念牽引,而鄉音也是靠熟悉和親切才能脫口而出。
無論認不認識,哪怕對麵是仇人,隻要聽到熟悉的語言,便能自如的交談起來。
在那一刻,他們已經摒棄了彼此的身份,唯有的隻是不變的同樣思念家鄉的心。
嗓子裏的腥鹹還在不斷的上湧,導致他說話的語速極慢……這對歐小娥卻是件好事。
她能掌握的蠻語也是個皮毛,都是那些最為生活化的用詞。
這人語速緩慢,讓歐小娥聽得極為清楚。
不過還是他說的多,歐小娥迴的少。
到後來,歐小娥便徹底放棄,對著劉睿影搖了搖頭。
現在那細作說的蠻語,她卻是一個字都聽不懂了。
“講講?”
劉睿影說道。
即使他不問,歐小娥也會說。
心裏的震驚已經壓製不住。
她不但要對劉睿影時候,還要盡快和歐家家主歐雅明取得聯係。
“他是從漠南來,是蠻族。”
歐小娥第一句話平平無奇,劉睿影有些失望……
對方已經承認了是從漠南來,而漠南隻有蠻族,這卻是不用再刻意重複。
“漠南蠻族的厭結部落。”
“最大的。”
歐小娥第二句說完,覺得還不夠,又補了半句話。
劉睿影深吸了一口氣……
雖然已經清楚了這人的身份,但劉睿影始終沒覺得他是細作。
因為漠南距離中都城卻是要比西北草原王庭還要遙遠,更何況以漠南的蠻族想要出來,隻有一條路,便是經過下危城。
城中有歐家這樣的門閥氏族親自鎮守,死在城牆下的蠻族早就不計其數。
起碼有二三十年,蠻族都各個部落都老老實實的呆在沙漠深處,杳無人煙的地方,沒有一丁點兒音訊和動靜。
劉睿影想他應當是早年天下未穩時,從漠南流落出來的蠻族,不知為何來了中都城。
現在聽歐小娥說他是“厭結部落”中人,則更覺得不可思議。
無須歐小娥說,劉睿影自己也對這個部落有所耳聞。
蠻族部落在漠南中有許許多多,其中被中都查緝司記錄在卷宗裏的,有六個。
“厭結部落”是這六個裏麵人口最多,占據麵積最大,實力最強的。
蠻族是五大王域中人對他們的稱唿,因為漠南偏僻落後,居於其中的人也都未曾受過教化,行為舉止十分野蠻,因此而得名。
不過單看他們的身板,的確也當得起這個“蠻”字。
隨便拎出來一人,都要比五大王域中同樣年歲的,強壯不少。
在那般偏遠的地方長大的,從出生就要比中都這般富足的城的人經曆的多。
中都的人出生便是生活,衣食住行都十分穩妥,而蠻族則好似存活在許多年前,腦子裏全都是怎麽吃飽,怎麽蔽體。
從未有人真正的去過漠南,進入過這些部落之中。
現有的記錄也都是一言一語的支離破碎。
“厭結部落”不但是漠南裏最大的蠻族部落,也是和歐家衝突最劇烈,彼此結仇最深的。
歐小娥在歐家中耳濡目染事情,定然要比劉睿影從卷宗上看來的詳細、真實不少。
所以他並未打斷歐小娥,而是等她繼續說下去。
“他說他不是來害人的,而是來救人的。”
歐小娥繼續說道。
劉睿影衝著酒三半招了招手,示意他把那陶製的“壇子”遞給自己。
“壇子”口的封泥他著實是不想再打開……
先前鼻腔和肺部的腥辣讓他不想再嚐試第二次。
“救誰?”
劉睿影問道。
“不知道。”
歐小娥說道。
“是你沒聽懂還是他沒有說?”
劉睿影急切的追問道。
歐小娥的話讓他心裏的一個猜測越來越淺顯,幾乎就要到了唿之欲出的地步。
“他說,自己也不知道救誰。是領命來了中都城,這壇子裏裝的就是與此有關的東西。”
歐小娥說道。
劉睿影的心一下又沉了下去……
要是他的猜測正確,卻是一件足以逆轉局勢的大事件。
但他不敢賭……
因為牽扯的人太過高遠,以他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觸及。沒有萬全的把握,劉睿影決然不會冒險。
他很想親自問問這人,畢竟聽歐小娥轉述來的還是會有所偏差。
而且此人的王域話也說得很是利索,溝通起來本該沒有障礙才對。
都是因為“汪老大”他們下手太狠,才讓這人現在隻有小半條命吊著。
想到這裏,劉睿影卻是對“汪老大”兄弟倆有些不滿……
還未了解情況,就把人打的半死,若真出點事,連轉圜的餘地都沒有。
他們也沒錯,但太過於粗魯了,暴力解決問題,隻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石碾街上可有好的郎中?”
劉睿影問道。
“石碾街上總共有四十七位郎中,其中在中都城裏排得上號兒的,也有五人。”
“汪老大”不知劉睿影何意,但還是一五一十的迴答道。
“這人不能死,起碼得讓他能利索說話。不然我們之間也沒得說。”
劉睿影說道。
“汪老大”的臉上閃過一絲悔意……
若知如此,何必當初?
但“若”卻是這世上最沒有出息的字眼。
每一筆都飽含著悔恨交加,抱怨頹廢。刻骨銘心的錯過和一廂情願的私心。
以及即便有了“若”,也完成不了的大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