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離本已邁開步子朝前走去,聽到歐小娥的話,又停了下來,緩緩轉過身子。
目光如炬的盯著她不放,似乎要把歐小娥吸進眉眼之中。
歐小娥心中莫名緊張,單單一個轉身的動作便是給她了極大的壓迫感。
莫離陰晴不定的性格讓她琢磨不透,她分不清下一秒到底會發生什麽。
“事不過三,在一,再二,不可再三!”
莫離忽然伸出右手,隨著話語,彎下食指與中指。
末了,說完了之後,又對著歐小娥輕蔑一笑,用力將尾指也彎折下去。
歐小娥有些發怔,一時間沒有明白莫離的言語與舉止都是什麽意思。
難道她是在計數,她已經惹了她三次了……?
淩夫人招唿著眾人落座,午宴已經備好,歐小娥在酒三半的提醒下才迴過神來,走到桌邊坐下。
劉睿影看著這張碩大的圓桌,不知自己該坐在哪裏。
離淩夫人太近,顯然不合適,但要是坐的太遠,恐怕作為東道主,卻是又不方便照應眾人。
如今他的多重身份,卻沒了個單獨的位置,變成坐哪裏都是為難之事,一個小小的座位都要考量許久。
想來想去,步子不停,卻是繞著桌走了大半圈。
他的思緒已經移出了座位的挑選,變得開始分散,無法凝聚。
“這左右都是空位,怎麽不坐?”
莫離指著自己的身邊問道。
她見他那麽大個人繞來繞去跟個孩子似的,實在太丟人。
劉睿影的精神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根本沒有察覺到有人在和他說話,但驟然一聲清脆,卻驚的他抬起頭來,看到莫離手裏拿著一根筷子,向麵前的酒杯重重敲去。
上好的骨瓷酒杯,隻有一層薄薄的釉,發出的聲音餘韻悠長。
聽到尾音時,簡直像是個蒼蠅鑽入了耳朵裏,不斷的嗡嗡叫不說,還往更深處進發,著實是讓劉睿影有些受不了,急忙上前一把握住了那酒杯,使之不再發出響動。
精神恍惚的人,本就受不了強音的穿刺,更別提這突然敲出的聲音。
這讓他的腦袋像是被錘了一般,針紮般刺痛。
不過這般以後,他卻是隻能順勢坐在莫離身旁。雖然極不舒坦,但也無可奈何。
雙手放在膝蓋上,背部挺的筆直,臉色繃的一絲不苟,卻是將下頜處的線條勾勒的蒼勁有力。
可整個人看上去還是顯得頗為拘束,仿佛是個到富親戚家做客的窮孩子,生怕做錯了什麽,壞了規矩,惹惱了主人家,把自己從高高院牆上丟出去,摔個馬趴。
冷碟已經上桌,足足十八道。
什麽糖醋花生,剝皮鮮核桃,熏魚,紅油白肉等等應有盡有。東南兩端還各放了兩個大酒樽,青銅色,質地看不出來,造型很是大方古樸,頗具前朝風格,應當是皇朝時期的遺物。
這樣的物件,現在很是少見。
或許有個別的,流落出民間,但老百姓根本不敢張揚顯擺。
中都城裏一切都很開明,沒有宵禁,沒有苛捐雜稅,但唯獨對這前朝遺物查緝甚嚴。
擎中王劉景浩剛登上王位時,第一道王令,便是用重金收繳這些個散落在民間的皇朝遺物。
三年後,又來過一迴。
這兩次之後,中都城裏的,已經寥寥無幾,還有些個別的應當是在門閥氏族手裏拿捏著。
他們看不上銀錢,隻是圖這皇朝遺物好看,能夠充實下百寶閣,給自己長點麵子罷了。
這兩度收繳之後,擎中王劉景浩又給中都三大家親自修書,在信裏闡明了利害關係。
沒幾日,以鄧家為首的中都三大家便紛紛將府邸裏私藏的前朝遺物無償獻出。
三大家都是這般態度,其餘的暗些個所謂“富戶”便再也不敢留在手裏。
玩意兒雖好,可此刻越看越像是一把能讓他掉腦袋的快刀。
劉睿影記得當時帶著大貨櫃的馬車,在中都城裏來往不絕,差不多有十來天的光景,才重新安靜下來。
其實詔獄中,淩夫人最喜愛的,放置於“三長兩短”堂中的那張榻,也是前朝遺物。
第一次看見,劉睿影心中便有很深的疑惑。
畢竟這前朝遺物,卻是極好辨認。
除了個頭大,造型古樸之外,上麵的紋飾又極其繁瑣。
如此裂變的詫異,隻要不是瞎子,基本都能琢磨明白。
例如擺在桌上的這兩個酒樽,從下到上也都是燒紙而成的瓷器,但上的釉麵應當是其他的光澤。
酒樽上下有雙龍戲定海珠為底部,將其托起,中斷則刻畫了三幅圖來包裹樽身。
正中間的是一張百子圖,上麵密密麻麻的畫了許多隻穿著肚兜裹身的胖娃娃,表情生動,但都是暢快之意。
另外兩幅分別是女子樂舞,看衣著打扮和動作身段兒,著實和先前在燭火中起舞的女子有些相似。
兩個女子,一人雙臂高舉,另一人雙臂牢牢地托住酒樽,就和一人倒酒,一人扶樽似的。
“百子圖……”
莫離想要和劉睿影說話,在座的這麽多人裏,她最為熟悉的當然也隻有劉睿影。
是什麽樣的機緣巧合,才能夠讓兩個人在短短不到一天的光陰中相逢超過三次?
“莫大師對這也有研究?”
劉睿影問道。
“都屬於文道一脈,一通百通,算不得有什麽難的。”
莫離說道。
劉睿影笑了笑,心想自己隻是客套一句,結果對方還當真是不客氣。
淩夫人衝著左右招手,低聲耳語一番,但還未說完,抬眼便看到姍姍來遲的鹿明明和常憶山。
方才眾人明明是一同和劉睿影走了進來,可觀舞時候,不知又去了哪裏。
即使是博古樓遠道而來的貴客,也不該如此不大招唿,四處亂跑,淩夫人心裏雖然有些不悅,卻是也壓了下去,不曾表露分毫。
“二位可是錯過了好戲!”
淩夫人起身,右手虛引,口中說道。
“哦?還請夫人告知!”
鹿明明拱手還禮,落座後問道。
“方才一段絕美的舞蹈,二位大師沒有看到,真是可惜了……”
淩夫人搖頭歎惋。
不過在場的眾人中,無人對此有任何質疑。
那般絕美的女子,那般絕美的舞姿。
人間能有幾迴?
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看好看的女人,喝最烈的酒,睡安穩的覺,也不失為美滿。
常憶山和鹿明明聽後,也隻能是有些後悔,不過還是沒有言明他們究竟去做了什麽。
他倆坐在湯中鬆和莫離之間,隻不過中間夾這個葉雪雲。
小姑娘左右看看,都是自己不熟悉之人,更何況鹿明明常年打鐵,身材魁偉,即便已經梳洗停當,穿著頗為儒雅、齊整的長衫,但還是讓葉雪雲有些害怕。
在她看來,就像一個兇猛的老虎披了貓皮,雖然外表可以掩飾,卻無法藏住其多年形成的氣勢。
至於常憶山,任何時候臉上都掛著一抹淡笑,開口說話前,這笑意往往都會濃烈幾分。
笑在他臉上似乎已經成了固定的神情,不是為開心而笑,隻是需要笑而笑。
葉雪雲未曾涉事,隻覺得這笑容中不懷好意。
她自己愛笑,也愛看別人笑,但是對麵這個人笑的像個要拐賣婦女的壞人,她還是小心為好,畢竟像她這樣的容易被拐走。
她舅舅說的。
茫然的看了一圈兒之後,隻能把目光投向了淩夫人,眼巴巴的看著,極為可憐。
淩夫人瞧了一眼,招手示意她坐到自己身邊來。
葉雪雲十分歡喜,蹦跳著便跑去,至於椅子碗筷等,自有仆俾打理妥當。
上次她在祥騰客棧中,和劉睿影與湯中鬆喝醉了酒,醒來時看到的第一個人便是淩夫人。
因此對這個美到極致的姐姐倍感親切。
從心底裏生出一股子順從之情。
淩夫人也在喝酒,聽到身旁的響動,悠悠的道了句“醒了?”,便吩咐獄卒打一盆清水,讓她洗漱。
後又從櫃子裏拿出個琉璃罐子,用一把小巧的銀勺,舀出三勺蜂蜜,放入銀壺內,溫水化開。
甜絲絲的蜂蜜遇水即化,寡淡無味的水掛了蜜,變得濃稠而微黃,剔透晶瑩。
葉雪雲洗漱後,淩夫人用不容商量的口吻,讓她把那大半壺蜂蜜水全部喝下,原本她不想聽話,卻無力反駁,又加上那蜂蜜水在鼻尖徘徊著濃稠的香氣,勾的她忍不住嚐了一口,一口一口下去,撐得肚子圓滾滾的,卻是一步都走不動。
朝後一仰,撲通再度躺下。
像個翻滾的球,圓咕隆咚的一動不動。
淩錦看著窩成一團的葉雪雲,不由得伸出玉指撫上她粉嫩的兩頰。
如此細看,這丫頭倒是十分可愛,她倒是還缺個妹妹。
等過了半個時辰後,葉雪雲才從迷糊中徹底醒來,隻覺得神清氣爽,與沒喝酒前一模一樣,但卻急著小解,因此也顧不上和淩夫人打招唿,“蹭”的一下就躥了出去,一溜小跑。
也不知是自覺丟人還是怎麽著,輕鬆過後,看到舅舅衛啟林安排的那兩位查緝司中人正站在“三長兩短堂”門口等著,便低著頭,匆匆離開了詔獄。
不過淩夫人那偏方著實是管用,葉雪雲先前又喝的太多,根本不記得難受,倒也就沒覺得算什麽大事,故而繼續去找劉睿影,想去學那個將自己絆倒的方法。
距離開宴的時間還有些,淩夫人仍在和眾人寒暄。
劉睿影聽著、看著,不自覺更加佩服。
著實是麵麵俱到,同每一人說話,都很得體、適度。並且對不同人說的,都是符合其身份的話,將話題切轉的遊刃有餘,仿佛他們所有人都是她的親朋好友。
這樣的場合裏,最害怕的便是沒話說,冷場。
一群人,天南地北的,彼此之間還有很深的芥蒂。要不是“文壇龍虎鬥”一事,能讓他們心平氣和的麵對都實屬不易,更不用說同桌飲酒,吃飯了。
“這二位才俊,是從東海雲台來的吧?”
淩夫人說過一圈兒之後,最終還是著落在東海雲台中人身上。
聽到這四個字。
桌上的劉睿影,門外的李懷蕾以及那五人,心中都是一咯噔。
這四個字,給他們帶來太多的禍事,也讓李懷蕾的人生徹底發生了改變。
因此兩人都不禁暗自悱惻,恐怕接下來也不會有好事等著他們。
東海雲台陪同李韻來的兩人,著實年輕。
劉睿影方才悄悄問過李懷蕾可否認識,但李懷蕾卻搖了搖頭,說極為臉生,根本未曾見過。
她在東海雲台時,職級和姐姐李韻同樣,都是台伴。兩個人又形影不離,按理說李韻的心腹,李懷蕾都應該有所了解才對,最不濟,也能記得臉熟。
但這兩人,她卻說毫無印象,不由得讓劉睿影很是戒備。
“迴淩夫人話,‘俊傑’二字實不敢當,我倆的確是和李台伴一起,從東海雲台而來。”
這兩人倒也頗知禮數,站起身來才迴的話。
“不用這般拘謹,來了中都都是自己人,坐下慢慢說!”
淩夫人隨意的擺了擺手。
“那可真是遠道而來了!那一晚,先前擎中王和你們大殿敘話時,我有事缺席了,後院之中你們倆好似也不在,這才沒有認出,莫要怪罪!”
“豈敢豈敢”
兩人一聽淩夫人竟是給自己道歉,立馬表現的誠惶誠恐。
他們是什麽身份,哪裏配得上淩夫人道歉,即使心中受得起,臉上也掛不住。
可劉睿影看在眼裏,卻假的有些離譜。
兩人中,顯然以右手邊的為首,一應迴話都是他為先。
雖然口中說著“豈敢”,但他眼神澄澈,心思平靜,微微眨動的睫毛都能透出不屑之感。
他到底是什麽人,連李韻都不曾對淩夫人如此態度,而他卻神情自然,毫不掩飾。
話到此,淩夫人偏過頭,看了看窗外。
時辰剛剛好。
一眾仆俾看到淩夫人輕輕頷首,便端著酒壺,逐個斟酒。
走到葉雪雲身旁時,那位仆俾卻是有些猶豫……
葉雪雲怎麽看都是個小孩子,打扮舉止都是,尚未到可以飲酒的年紀。但她也不清楚這究竟是什麽,畢竟來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不可貌相。
沒辦法,隻能轉而讓淩夫人決斷。
淩夫人瞥了一眼葉雪雲,丹唇輕啟,隻說了兩個字,“半杯”!
仆俾心領神會,一手握著壺柄,一手壓著壺蓋的同時扶住壺嘴後的長頸。
酒湯從壺嘴中流出,逼成一線,落入杯中。
這仆俾倒酒也著實有幾分功夫。
那線由粗至細,待全然無有時,葉雪雲杯中剛好是半杯酒,不多不少。
“怎麽不放開喝啦?今天可定是好酒,不上頭!”
湯中鬆作為看過葉雪雲喝酒的那麽幾個人之一,看到這次她的杯中隻有半杯,再想想上次祥騰客棧之中的那股子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其氣勢,便覺得極為有趣,因此才出言逗趣。
葉雪雲聽到後,看了看湯中鬆那張笑臉,也反應過來他說的是什麽事,登時有些羞怯,將頭深深低了下去。
“沒有酒是不上頭的,尤其是女孩子喝酒,更要小心。你覺得從這裏下去了,卻是又從你這裏上來。”
淩夫人分別指著葉雪雲的額頭和心口說道。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莫離接過話頭說道。
“淩夫人讀過我的詞?”
“莫大師這篇一剪梅,我很是喜歡。光記住了詞牌,忘卻了詞命,有些慚愧……”
淩夫人說道。
“待我迴頭寫出來送您!”
莫離笑著說道。
自己的詞作有人欣賞當然是見值得高興的事情。
莫大師一開始可不是這個名號,卻是叫做“心遠地自偏”,雖然很長,讀起來也很是拗口,但也不難看出這女讀書人卻是要更加清高不少。
隻是女子讀書雖然不少,可能成氣候的不多,故而都被稱作小文人。
這個“小”字,當然是蘊含著些許蔑視的意味。
環境之故,任誰也無奈。
自她成名之後,通今閣倒是搶了個先,但他們派出的司禮,著實是上不得台麵……
這人臉窄身簿,皮黃肉幹,麵呈菜色,一副半個月沒吃飽飯的樣子,而且胳膊粗,腿又細,極為不協調。
身上穿的倒是華貴,加之身材瘦長,遠看上去,好似掛在竹竿上的風箏,四處飄搖,衣服和人並不合身。
也是個讀書人出身,能寫能畫,能刻圖章,就連托裱的事也行,但就是因為相貌奇怪,不善言辭,因此混的不好……
讀書人除了講究個學問之外,更看重的是端莊和雅量。
不善言辭,誰都摸不準他的脾氣秉性,而長相總是能第一眼給人留下是非印象。至於學問……也不算是出彩,反正通今閣中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
這次能得個差事,真算得上是時來運轉,但他卻還滿肚子的不高興。
空空揣著一股子“懷才不遇”的滋味,又來請個小丫頭片子迴去坐在自己頭上,這其中的心酸悲苦,卻是根本說不清楚。
莫離居無定所,四處雲遊,覺得哪裏好,便盤個鋪子,住上一段時日。
至於到底賺錢還是賠本,隻有她自己知道。
總之,這有能耐的人,從不缺錢花,都是老天爺追著給飯吃。
越是視錢財如糞土,這白花花的銀子越是朝她兜裏跑。
這人打探的也不容易,最終才知道莫離就在安東王城裏,距離通今閣隻有半日多的路程。
進了王城,又廢了一番功夫,才終於找到地方。好在通今閣的名頭大,牌子硬,著實好用,不然誰人願意打理?非得在王城裏繼續兜兜轉轉幾圈,甚至遷延個三五日也說不定。
既然號了“心遠地自偏”,那住的地方也不能太熱鬧才是,但他沒想到的莫離盤下的竟是個當鋪,自古以來,這當鋪、青樓、酒肆、賭坊便不分家。
人喝多了總愛賭兩手,要麽就去玩女人找樂子。沒錢了,當鋪開在那裏可不是擺設。
所以這當鋪所在之處,端的是在王城裏最熱鬧之處。
一個當鋪,都得有幾個夥計,按照規矩,上到掌櫃、坐櫃、站櫃,下到普通的小夥計、學徒,都必須住在櫃裏,既不能隨便迴家,也不能帶著家眷。
有些大的當鋪,還有許多分號,其中包括掌櫃在內,三五年才能放一次假,東家允許迴去探望親人,不過假期也長,足足有大半年之久。
臨出當鋪前,所攜帶行囊都必須經過東家安排的專人檢查後,才能帶出當鋪。
畢竟其中有很多值錢的物件,如此行事隻是防止監守自盜。
對於當品,都要壓低其實際價值。
一般來說,按照實際價值的三成來估價已經很是良心。
在寫當票時,還會按照規矩最大程度地貶損當品。一件嶄新的皮襖,當票上也要寫“光板五毛”或“蟲咬鼠啃”。
可莫離的當鋪,卻顯得格格不入。
布置的清麗,淡雅,看不出一點世俗氣,內裏也不設櫃台,不雇夥計,就自己一人整日開著門,寫寫畫畫,作詩喝茶。
這人走進門來,莫離連眼皮都未曾抬一下,隻是淡淡的遞過去了個裝裱好的卷軸,上麵掛這個標簽,寫著“帶迴去就能交差。”
此人見狀,也不想過多糾纏,敷衍拜謝過,夾著卷軸便離開了。
待他迴到通今閣中,將這卷軸呈給徐斯伯後,過了三日,便接到一紙文書,將他從通今閣裏除了名。
此人估計到現在都想不通究竟是為什麽。
隻有徐斯伯自己知道。
他帶迴來的這副莫離給的卷軸,其中裝裱著一幅字。隻不過每一個字都是倒著寫的,不僅倒著寫,每個字斜歪的方向還不盡相同,像是胡亂一畫,如若要看清,要麽就得倒立,要麽就待兩手撐開卷軸,彎下腰,從胯下的縫隙中朝後看去。
無論那種姿勢,卻是都極為不雅。
對於讀書人來說,當真斯文掃地。
但徐斯伯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便在無人之時,將這卷軸平鋪在地,自己凳子腿,緩緩彎下身子,從褲襠裏朝後看去,這次認出這張上好的“澄心堂”老紙上,寫的三個字是“想得美”!登時就差點背過氣去……
他費了半天勁,居然被人指著鼻子嘲諷了。
奇恥大辱,也無人可說,隻能是啞巴吃黃連。
苦思了一夜,火氣還未消逝,隻能將這脾氣都發作在那人身上,隨便安放個辦事不力,有辱通今閣體麵之類的名頭,將其趕了出去。
據說後來此人顛沛流離,輾轉數地,最終也在中都城裏落腳。
支了個攤子,和張學究在定西王域的集英鎮時那樣,做起了代寫書信的行當。
淩夫人舉杯和眾人同飲,酒杯還未落桌,便聽得三聲鍾鳴響起。
“看來舉杯還是太早了!”
淩夫人笑笑說道。
這三聲鍾鳴便是,便是“文壇龍虎鬥”真正開始的節點。
淩夫人將酒杯放在桌上後,便站起身子。和他同樣如此的還有莫離以及鹿明明,常憶山。
他們都參加過不止一次文壇龍虎鬥,自是知道規矩。
劉睿影等人則是極為茫然的有樣學樣。
隨著淩夫人繞過屏風,再走過條長長的抄手遊廊,來到王府後殿前的開口處。
劉睿影看到最上方掛著塊巨幅匾額,上書《先賢祭》。
這“先賢祭”從有了傳承以來從未中斷,無論是皇朝時期,還是現在的五王共治。每次文壇龍虎鬥舉行後的頭燈要務,便是這祭祀。
此次“先賢祭”主祭人為擎中王劉景浩為首的其餘三王,總司儀則有兩位,博古樓樓主狄緯泰和通今閣閣主徐斯伯。
擎中王劉景浩身穿一件月白色古香緞夾衫,腰間綁著一根藍色蛛紋玉帶,這身打扮雖遮掩了打扮英武之氣,但卻當真是斯文優雅儀表堂堂,與當今天下第一文道盛會很是契合。
他看了看眾人已經陸續到齊,便朗聲說道:
“奏樂”。
繼而琴瑟和鳴,晨鍾暮鼓,悠遠的樂聲響起但卻無任何歡樂之感,隻讓人覺得莊嚴肅穆。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樂聲漸止,隨著那鍾聲再度敲響時,共有二十四人,分列兩隊,從兩側的抄手遊廊中緩慢步出,直至中央,分別為博古樓與通今閣中的年輕讀書人。
在敬香、獻五穀,對這《先賢祭》的牌匾三跪九叩首後,才緩緩退出。
劉睿影從未參加過文壇龍虎鬥,也未曾見過這樣莊重的盛大的場麵,好奇的四處觀望。
“真能裝!”
湯中鬆站在他身旁,小聲嘀咕道。
“湯公子又有何不滿?”
劉睿影問道。
湯中鬆正要開口,卻聽得擎中王劉景浩即將宣讀祭文,便也閉不再言語。
劉睿影迴過頭去,餘光卻看到那兩個東海雲台中人,趁著雜亂熱鬧,朝後緩緩退卻,從方才那二十四位青年讀書人走過的抄手遊廊中走過,向前而去。
劉睿影心中隱隱有些覺得不對,當即拍了拍湯中鬆的肩膀,反手扣住斜插在身後的詔獄龍頭棒,抄近路也追了上去。
湯中鬆看著劉睿影的背影有些想要發笑,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換成了一聲長歎。酒三半也注意到了劉睿影的去向,朝著歐小娥投去了個詢問的眼神,但歐小娥卻是舞動雨中,酒三半也隻好作罷,繼續眼觀鼻,鼻觀心,站的板板正正,手中酒葫蘆收了起來,專心聽著擎中王劉景浩讀祭文。
目光如炬的盯著她不放,似乎要把歐小娥吸進眉眼之中。
歐小娥心中莫名緊張,單單一個轉身的動作便是給她了極大的壓迫感。
莫離陰晴不定的性格讓她琢磨不透,她分不清下一秒到底會發生什麽。
“事不過三,在一,再二,不可再三!”
莫離忽然伸出右手,隨著話語,彎下食指與中指。
末了,說完了之後,又對著歐小娥輕蔑一笑,用力將尾指也彎折下去。
歐小娥有些發怔,一時間沒有明白莫離的言語與舉止都是什麽意思。
難道她是在計數,她已經惹了她三次了……?
淩夫人招唿著眾人落座,午宴已經備好,歐小娥在酒三半的提醒下才迴過神來,走到桌邊坐下。
劉睿影看著這張碩大的圓桌,不知自己該坐在哪裏。
離淩夫人太近,顯然不合適,但要是坐的太遠,恐怕作為東道主,卻是又不方便照應眾人。
如今他的多重身份,卻沒了個單獨的位置,變成坐哪裏都是為難之事,一個小小的座位都要考量許久。
想來想去,步子不停,卻是繞著桌走了大半圈。
他的思緒已經移出了座位的挑選,變得開始分散,無法凝聚。
“這左右都是空位,怎麽不坐?”
莫離指著自己的身邊問道。
她見他那麽大個人繞來繞去跟個孩子似的,實在太丟人。
劉睿影的精神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根本沒有察覺到有人在和他說話,但驟然一聲清脆,卻驚的他抬起頭來,看到莫離手裏拿著一根筷子,向麵前的酒杯重重敲去。
上好的骨瓷酒杯,隻有一層薄薄的釉,發出的聲音餘韻悠長。
聽到尾音時,簡直像是個蒼蠅鑽入了耳朵裏,不斷的嗡嗡叫不說,還往更深處進發,著實是讓劉睿影有些受不了,急忙上前一把握住了那酒杯,使之不再發出響動。
精神恍惚的人,本就受不了強音的穿刺,更別提這突然敲出的聲音。
這讓他的腦袋像是被錘了一般,針紮般刺痛。
不過這般以後,他卻是隻能順勢坐在莫離身旁。雖然極不舒坦,但也無可奈何。
雙手放在膝蓋上,背部挺的筆直,臉色繃的一絲不苟,卻是將下頜處的線條勾勒的蒼勁有力。
可整個人看上去還是顯得頗為拘束,仿佛是個到富親戚家做客的窮孩子,生怕做錯了什麽,壞了規矩,惹惱了主人家,把自己從高高院牆上丟出去,摔個馬趴。
冷碟已經上桌,足足十八道。
什麽糖醋花生,剝皮鮮核桃,熏魚,紅油白肉等等應有盡有。東南兩端還各放了兩個大酒樽,青銅色,質地看不出來,造型很是大方古樸,頗具前朝風格,應當是皇朝時期的遺物。
這樣的物件,現在很是少見。
或許有個別的,流落出民間,但老百姓根本不敢張揚顯擺。
中都城裏一切都很開明,沒有宵禁,沒有苛捐雜稅,但唯獨對這前朝遺物查緝甚嚴。
擎中王劉景浩剛登上王位時,第一道王令,便是用重金收繳這些個散落在民間的皇朝遺物。
三年後,又來過一迴。
這兩次之後,中都城裏的,已經寥寥無幾,還有些個別的應當是在門閥氏族手裏拿捏著。
他們看不上銀錢,隻是圖這皇朝遺物好看,能夠充實下百寶閣,給自己長點麵子罷了。
這兩度收繳之後,擎中王劉景浩又給中都三大家親自修書,在信裏闡明了利害關係。
沒幾日,以鄧家為首的中都三大家便紛紛將府邸裏私藏的前朝遺物無償獻出。
三大家都是這般態度,其餘的暗些個所謂“富戶”便再也不敢留在手裏。
玩意兒雖好,可此刻越看越像是一把能讓他掉腦袋的快刀。
劉睿影記得當時帶著大貨櫃的馬車,在中都城裏來往不絕,差不多有十來天的光景,才重新安靜下來。
其實詔獄中,淩夫人最喜愛的,放置於“三長兩短”堂中的那張榻,也是前朝遺物。
第一次看見,劉睿影心中便有很深的疑惑。
畢竟這前朝遺物,卻是極好辨認。
除了個頭大,造型古樸之外,上麵的紋飾又極其繁瑣。
如此裂變的詫異,隻要不是瞎子,基本都能琢磨明白。
例如擺在桌上的這兩個酒樽,從下到上也都是燒紙而成的瓷器,但上的釉麵應當是其他的光澤。
酒樽上下有雙龍戲定海珠為底部,將其托起,中斷則刻畫了三幅圖來包裹樽身。
正中間的是一張百子圖,上麵密密麻麻的畫了許多隻穿著肚兜裹身的胖娃娃,表情生動,但都是暢快之意。
另外兩幅分別是女子樂舞,看衣著打扮和動作身段兒,著實和先前在燭火中起舞的女子有些相似。
兩個女子,一人雙臂高舉,另一人雙臂牢牢地托住酒樽,就和一人倒酒,一人扶樽似的。
“百子圖……”
莫離想要和劉睿影說話,在座的這麽多人裏,她最為熟悉的當然也隻有劉睿影。
是什麽樣的機緣巧合,才能夠讓兩個人在短短不到一天的光陰中相逢超過三次?
“莫大師對這也有研究?”
劉睿影問道。
“都屬於文道一脈,一通百通,算不得有什麽難的。”
莫離說道。
劉睿影笑了笑,心想自己隻是客套一句,結果對方還當真是不客氣。
淩夫人衝著左右招手,低聲耳語一番,但還未說完,抬眼便看到姍姍來遲的鹿明明和常憶山。
方才眾人明明是一同和劉睿影走了進來,可觀舞時候,不知又去了哪裏。
即使是博古樓遠道而來的貴客,也不該如此不大招唿,四處亂跑,淩夫人心裏雖然有些不悅,卻是也壓了下去,不曾表露分毫。
“二位可是錯過了好戲!”
淩夫人起身,右手虛引,口中說道。
“哦?還請夫人告知!”
鹿明明拱手還禮,落座後問道。
“方才一段絕美的舞蹈,二位大師沒有看到,真是可惜了……”
淩夫人搖頭歎惋。
不過在場的眾人中,無人對此有任何質疑。
那般絕美的女子,那般絕美的舞姿。
人間能有幾迴?
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看好看的女人,喝最烈的酒,睡安穩的覺,也不失為美滿。
常憶山和鹿明明聽後,也隻能是有些後悔,不過還是沒有言明他們究竟去做了什麽。
他倆坐在湯中鬆和莫離之間,隻不過中間夾這個葉雪雲。
小姑娘左右看看,都是自己不熟悉之人,更何況鹿明明常年打鐵,身材魁偉,即便已經梳洗停當,穿著頗為儒雅、齊整的長衫,但還是讓葉雪雲有些害怕。
在她看來,就像一個兇猛的老虎披了貓皮,雖然外表可以掩飾,卻無法藏住其多年形成的氣勢。
至於常憶山,任何時候臉上都掛著一抹淡笑,開口說話前,這笑意往往都會濃烈幾分。
笑在他臉上似乎已經成了固定的神情,不是為開心而笑,隻是需要笑而笑。
葉雪雲未曾涉事,隻覺得這笑容中不懷好意。
她自己愛笑,也愛看別人笑,但是對麵這個人笑的像個要拐賣婦女的壞人,她還是小心為好,畢竟像她這樣的容易被拐走。
她舅舅說的。
茫然的看了一圈兒之後,隻能把目光投向了淩夫人,眼巴巴的看著,極為可憐。
淩夫人瞧了一眼,招手示意她坐到自己身邊來。
葉雪雲十分歡喜,蹦跳著便跑去,至於椅子碗筷等,自有仆俾打理妥當。
上次她在祥騰客棧中,和劉睿影與湯中鬆喝醉了酒,醒來時看到的第一個人便是淩夫人。
因此對這個美到極致的姐姐倍感親切。
從心底裏生出一股子順從之情。
淩夫人也在喝酒,聽到身旁的響動,悠悠的道了句“醒了?”,便吩咐獄卒打一盆清水,讓她洗漱。
後又從櫃子裏拿出個琉璃罐子,用一把小巧的銀勺,舀出三勺蜂蜜,放入銀壺內,溫水化開。
甜絲絲的蜂蜜遇水即化,寡淡無味的水掛了蜜,變得濃稠而微黃,剔透晶瑩。
葉雪雲洗漱後,淩夫人用不容商量的口吻,讓她把那大半壺蜂蜜水全部喝下,原本她不想聽話,卻無力反駁,又加上那蜂蜜水在鼻尖徘徊著濃稠的香氣,勾的她忍不住嚐了一口,一口一口下去,撐得肚子圓滾滾的,卻是一步都走不動。
朝後一仰,撲通再度躺下。
像個翻滾的球,圓咕隆咚的一動不動。
淩錦看著窩成一團的葉雪雲,不由得伸出玉指撫上她粉嫩的兩頰。
如此細看,這丫頭倒是十分可愛,她倒是還缺個妹妹。
等過了半個時辰後,葉雪雲才從迷糊中徹底醒來,隻覺得神清氣爽,與沒喝酒前一模一樣,但卻急著小解,因此也顧不上和淩夫人打招唿,“蹭”的一下就躥了出去,一溜小跑。
也不知是自覺丟人還是怎麽著,輕鬆過後,看到舅舅衛啟林安排的那兩位查緝司中人正站在“三長兩短堂”門口等著,便低著頭,匆匆離開了詔獄。
不過淩夫人那偏方著實是管用,葉雪雲先前又喝的太多,根本不記得難受,倒也就沒覺得算什麽大事,故而繼續去找劉睿影,想去學那個將自己絆倒的方法。
距離開宴的時間還有些,淩夫人仍在和眾人寒暄。
劉睿影聽著、看著,不自覺更加佩服。
著實是麵麵俱到,同每一人說話,都很得體、適度。並且對不同人說的,都是符合其身份的話,將話題切轉的遊刃有餘,仿佛他們所有人都是她的親朋好友。
這樣的場合裏,最害怕的便是沒話說,冷場。
一群人,天南地北的,彼此之間還有很深的芥蒂。要不是“文壇龍虎鬥”一事,能讓他們心平氣和的麵對都實屬不易,更不用說同桌飲酒,吃飯了。
“這二位才俊,是從東海雲台來的吧?”
淩夫人說過一圈兒之後,最終還是著落在東海雲台中人身上。
聽到這四個字。
桌上的劉睿影,門外的李懷蕾以及那五人,心中都是一咯噔。
這四個字,給他們帶來太多的禍事,也讓李懷蕾的人生徹底發生了改變。
因此兩人都不禁暗自悱惻,恐怕接下來也不會有好事等著他們。
東海雲台陪同李韻來的兩人,著實年輕。
劉睿影方才悄悄問過李懷蕾可否認識,但李懷蕾卻搖了搖頭,說極為臉生,根本未曾見過。
她在東海雲台時,職級和姐姐李韻同樣,都是台伴。兩個人又形影不離,按理說李韻的心腹,李懷蕾都應該有所了解才對,最不濟,也能記得臉熟。
但這兩人,她卻說毫無印象,不由得讓劉睿影很是戒備。
“迴淩夫人話,‘俊傑’二字實不敢當,我倆的確是和李台伴一起,從東海雲台而來。”
這兩人倒也頗知禮數,站起身來才迴的話。
“不用這般拘謹,來了中都都是自己人,坐下慢慢說!”
淩夫人隨意的擺了擺手。
“那可真是遠道而來了!那一晚,先前擎中王和你們大殿敘話時,我有事缺席了,後院之中你們倆好似也不在,這才沒有認出,莫要怪罪!”
“豈敢豈敢”
兩人一聽淩夫人竟是給自己道歉,立馬表現的誠惶誠恐。
他們是什麽身份,哪裏配得上淩夫人道歉,即使心中受得起,臉上也掛不住。
可劉睿影看在眼裏,卻假的有些離譜。
兩人中,顯然以右手邊的為首,一應迴話都是他為先。
雖然口中說著“豈敢”,但他眼神澄澈,心思平靜,微微眨動的睫毛都能透出不屑之感。
他到底是什麽人,連李韻都不曾對淩夫人如此態度,而他卻神情自然,毫不掩飾。
話到此,淩夫人偏過頭,看了看窗外。
時辰剛剛好。
一眾仆俾看到淩夫人輕輕頷首,便端著酒壺,逐個斟酒。
走到葉雪雲身旁時,那位仆俾卻是有些猶豫……
葉雪雲怎麽看都是個小孩子,打扮舉止都是,尚未到可以飲酒的年紀。但她也不清楚這究竟是什麽,畢竟來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不可貌相。
沒辦法,隻能轉而讓淩夫人決斷。
淩夫人瞥了一眼葉雪雲,丹唇輕啟,隻說了兩個字,“半杯”!
仆俾心領神會,一手握著壺柄,一手壓著壺蓋的同時扶住壺嘴後的長頸。
酒湯從壺嘴中流出,逼成一線,落入杯中。
這仆俾倒酒也著實有幾分功夫。
那線由粗至細,待全然無有時,葉雪雲杯中剛好是半杯酒,不多不少。
“怎麽不放開喝啦?今天可定是好酒,不上頭!”
湯中鬆作為看過葉雪雲喝酒的那麽幾個人之一,看到這次她的杯中隻有半杯,再想想上次祥騰客棧之中的那股子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其氣勢,便覺得極為有趣,因此才出言逗趣。
葉雪雲聽到後,看了看湯中鬆那張笑臉,也反應過來他說的是什麽事,登時有些羞怯,將頭深深低了下去。
“沒有酒是不上頭的,尤其是女孩子喝酒,更要小心。你覺得從這裏下去了,卻是又從你這裏上來。”
淩夫人分別指著葉雪雲的額頭和心口說道。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莫離接過話頭說道。
“淩夫人讀過我的詞?”
“莫大師這篇一剪梅,我很是喜歡。光記住了詞牌,忘卻了詞命,有些慚愧……”
淩夫人說道。
“待我迴頭寫出來送您!”
莫離笑著說道。
自己的詞作有人欣賞當然是見值得高興的事情。
莫大師一開始可不是這個名號,卻是叫做“心遠地自偏”,雖然很長,讀起來也很是拗口,但也不難看出這女讀書人卻是要更加清高不少。
隻是女子讀書雖然不少,可能成氣候的不多,故而都被稱作小文人。
這個“小”字,當然是蘊含著些許蔑視的意味。
環境之故,任誰也無奈。
自她成名之後,通今閣倒是搶了個先,但他們派出的司禮,著實是上不得台麵……
這人臉窄身簿,皮黃肉幹,麵呈菜色,一副半個月沒吃飽飯的樣子,而且胳膊粗,腿又細,極為不協調。
身上穿的倒是華貴,加之身材瘦長,遠看上去,好似掛在竹竿上的風箏,四處飄搖,衣服和人並不合身。
也是個讀書人出身,能寫能畫,能刻圖章,就連托裱的事也行,但就是因為相貌奇怪,不善言辭,因此混的不好……
讀書人除了講究個學問之外,更看重的是端莊和雅量。
不善言辭,誰都摸不準他的脾氣秉性,而長相總是能第一眼給人留下是非印象。至於學問……也不算是出彩,反正通今閣中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
這次能得個差事,真算得上是時來運轉,但他卻還滿肚子的不高興。
空空揣著一股子“懷才不遇”的滋味,又來請個小丫頭片子迴去坐在自己頭上,這其中的心酸悲苦,卻是根本說不清楚。
莫離居無定所,四處雲遊,覺得哪裏好,便盤個鋪子,住上一段時日。
至於到底賺錢還是賠本,隻有她自己知道。
總之,這有能耐的人,從不缺錢花,都是老天爺追著給飯吃。
越是視錢財如糞土,這白花花的銀子越是朝她兜裏跑。
這人打探的也不容易,最終才知道莫離就在安東王城裏,距離通今閣隻有半日多的路程。
進了王城,又廢了一番功夫,才終於找到地方。好在通今閣的名頭大,牌子硬,著實好用,不然誰人願意打理?非得在王城裏繼續兜兜轉轉幾圈,甚至遷延個三五日也說不定。
既然號了“心遠地自偏”,那住的地方也不能太熱鬧才是,但他沒想到的莫離盤下的竟是個當鋪,自古以來,這當鋪、青樓、酒肆、賭坊便不分家。
人喝多了總愛賭兩手,要麽就去玩女人找樂子。沒錢了,當鋪開在那裏可不是擺設。
所以這當鋪所在之處,端的是在王城裏最熱鬧之處。
一個當鋪,都得有幾個夥計,按照規矩,上到掌櫃、坐櫃、站櫃,下到普通的小夥計、學徒,都必須住在櫃裏,既不能隨便迴家,也不能帶著家眷。
有些大的當鋪,還有許多分號,其中包括掌櫃在內,三五年才能放一次假,東家允許迴去探望親人,不過假期也長,足足有大半年之久。
臨出當鋪前,所攜帶行囊都必須經過東家安排的專人檢查後,才能帶出當鋪。
畢竟其中有很多值錢的物件,如此行事隻是防止監守自盜。
對於當品,都要壓低其實際價值。
一般來說,按照實際價值的三成來估價已經很是良心。
在寫當票時,還會按照規矩最大程度地貶損當品。一件嶄新的皮襖,當票上也要寫“光板五毛”或“蟲咬鼠啃”。
可莫離的當鋪,卻顯得格格不入。
布置的清麗,淡雅,看不出一點世俗氣,內裏也不設櫃台,不雇夥計,就自己一人整日開著門,寫寫畫畫,作詩喝茶。
這人走進門來,莫離連眼皮都未曾抬一下,隻是淡淡的遞過去了個裝裱好的卷軸,上麵掛這個標簽,寫著“帶迴去就能交差。”
此人見狀,也不想過多糾纏,敷衍拜謝過,夾著卷軸便離開了。
待他迴到通今閣中,將這卷軸呈給徐斯伯後,過了三日,便接到一紙文書,將他從通今閣裏除了名。
此人估計到現在都想不通究竟是為什麽。
隻有徐斯伯自己知道。
他帶迴來的這副莫離給的卷軸,其中裝裱著一幅字。隻不過每一個字都是倒著寫的,不僅倒著寫,每個字斜歪的方向還不盡相同,像是胡亂一畫,如若要看清,要麽就得倒立,要麽就待兩手撐開卷軸,彎下腰,從胯下的縫隙中朝後看去。
無論那種姿勢,卻是都極為不雅。
對於讀書人來說,當真斯文掃地。
但徐斯伯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便在無人之時,將這卷軸平鋪在地,自己凳子腿,緩緩彎下身子,從褲襠裏朝後看去,這次認出這張上好的“澄心堂”老紙上,寫的三個字是“想得美”!登時就差點背過氣去……
他費了半天勁,居然被人指著鼻子嘲諷了。
奇恥大辱,也無人可說,隻能是啞巴吃黃連。
苦思了一夜,火氣還未消逝,隻能將這脾氣都發作在那人身上,隨便安放個辦事不力,有辱通今閣體麵之類的名頭,將其趕了出去。
據說後來此人顛沛流離,輾轉數地,最終也在中都城裏落腳。
支了個攤子,和張學究在定西王域的集英鎮時那樣,做起了代寫書信的行當。
淩夫人舉杯和眾人同飲,酒杯還未落桌,便聽得三聲鍾鳴響起。
“看來舉杯還是太早了!”
淩夫人笑笑說道。
這三聲鍾鳴便是,便是“文壇龍虎鬥”真正開始的節點。
淩夫人將酒杯放在桌上後,便站起身子。和他同樣如此的還有莫離以及鹿明明,常憶山。
他們都參加過不止一次文壇龍虎鬥,自是知道規矩。
劉睿影等人則是極為茫然的有樣學樣。
隨著淩夫人繞過屏風,再走過條長長的抄手遊廊,來到王府後殿前的開口處。
劉睿影看到最上方掛著塊巨幅匾額,上書《先賢祭》。
這“先賢祭”從有了傳承以來從未中斷,無論是皇朝時期,還是現在的五王共治。每次文壇龍虎鬥舉行後的頭燈要務,便是這祭祀。
此次“先賢祭”主祭人為擎中王劉景浩為首的其餘三王,總司儀則有兩位,博古樓樓主狄緯泰和通今閣閣主徐斯伯。
擎中王劉景浩身穿一件月白色古香緞夾衫,腰間綁著一根藍色蛛紋玉帶,這身打扮雖遮掩了打扮英武之氣,但卻當真是斯文優雅儀表堂堂,與當今天下第一文道盛會很是契合。
他看了看眾人已經陸續到齊,便朗聲說道:
“奏樂”。
繼而琴瑟和鳴,晨鍾暮鼓,悠遠的樂聲響起但卻無任何歡樂之感,隻讓人覺得莊嚴肅穆。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樂聲漸止,隨著那鍾聲再度敲響時,共有二十四人,分列兩隊,從兩側的抄手遊廊中緩慢步出,直至中央,分別為博古樓與通今閣中的年輕讀書人。
在敬香、獻五穀,對這《先賢祭》的牌匾三跪九叩首後,才緩緩退出。
劉睿影從未參加過文壇龍虎鬥,也未曾見過這樣莊重的盛大的場麵,好奇的四處觀望。
“真能裝!”
湯中鬆站在他身旁,小聲嘀咕道。
“湯公子又有何不滿?”
劉睿影問道。
湯中鬆正要開口,卻聽得擎中王劉景浩即將宣讀祭文,便也閉不再言語。
劉睿影迴過頭去,餘光卻看到那兩個東海雲台中人,趁著雜亂熱鬧,朝後緩緩退卻,從方才那二十四位青年讀書人走過的抄手遊廊中走過,向前而去。
劉睿影心中隱隱有些覺得不對,當即拍了拍湯中鬆的肩膀,反手扣住斜插在身後的詔獄龍頭棒,抄近路也追了上去。
湯中鬆看著劉睿影的背影有些想要發笑,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換成了一聲長歎。酒三半也注意到了劉睿影的去向,朝著歐小娥投去了個詢問的眼神,但歐小娥卻是舞動雨中,酒三半也隻好作罷,繼續眼觀鼻,鼻觀心,站的板板正正,手中酒葫蘆收了起來,專心聽著擎中王劉景浩讀祭文。